浙商银行

李子彬:中小企业转型空间还很大

2012年11月10日 10:13  新浪财经 微博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2年11月10-12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图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发表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2年11月10-12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图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发表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2年11月10-12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主题为“2013·破冰考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发表演讲。

  李子彬: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大家上午好,首先和朋友一道热烈庆祝中共“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在今天的发言中,首先我把一些看法和大家进行分享,就是积极应对,持续发展。第二,应这个论坛的主办单位的要求,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形势,如何转型发展,还有协会为会员做了哪些工作。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够展得很开。

  第一,积极应对,持续发展。当前,国际的经济形势十分的复杂,曲折,多变,世界经济大调整,大变革当中,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这里面有三个内容,首先是美国金融危机之后,房地产业,金融业,尚未有效恢复,实体经济增长乏力,新的经济增长点尚未形成。然后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刚才财务部的朱部长已经给大家介绍了。前面的危机是金融危机,后面的危机是财政危机。这两个相继发生的危机,使得这些国家虚拟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实力经济不断的向外转移,依靠虚拟经济增长,增长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所以美国提出了再农业化,欧洲,还有一些国家,都提出了世界经济再平衡的问题,贸易逆差,各国都在纷纷扩大自己的出口,因此中国面临的贸易环境会更加严峻。

  世界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突破。每一次的世界经济危机或者大箫条以后,推进走出低谷还要靠科技创新和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我看到一些材料,美国在低碳绿色经济科技的研发和产业化,还有生物技术,纳米技术,这几年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个纳米技术本来是新材料领域,我们国家把新兴企业分为七类,纳米技术本来是新材料领域的一个分支,美国最近三、五年对纳米技术的发展下了很大的功夫,无论是从研发,还是产业化,从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和企业的具体研发的产业化,步伐相当大。纳米技术、生活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一定对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新的推动力。

  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和转型,我们不是看到美国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经济严重的受挫,经济增长恢复要有很漫长的阶段,不仅仅是这样的。这次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和转型,对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对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我们国内的经济情况,由于外贸出口低迷,消费需求增长乏力,落后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几个主要特点是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和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前中国经济遇到的困难,跟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不仅仅是这样的,和我们国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交互作用也有关系。

  我对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的看法,一,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性的问题,更加突出。我们国家的政府报告里面经常讲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其实每句话中都有内部的很多具体内容。如果不讲内容,不懂得内容,以为这是一个口号呢。我最早见到的这句话是在克林顿的著作里面,我们国家这几个问题更加突出,因素更加复杂。第二,依靠高能耗,高污染,低劳动力,难以为继,体制性障碍日益突出。我们讲资源瓶颈,生态瓶颈,也讲了很多,比如石油,50%的进口,有九种金属要从国外进口。生态环境的瓶颈大家也知道得很多,国内内陆的河流,能够达到一级河流水准的没有几条,空气质量也恶化。现在中国体制性的障碍日益突出,尤其在当前这个阶段,要调整结构,加快发展转型,体制性障碍我想是最重要的方面。第三,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和转型,依靠出口的高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27%,30%的速度带动中国GDP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第四,贫富差距在继续扩大,低收入人群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国内的消费还没有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我们这么多年来国内消费,名义增长率大概在13%、14%、15%,实际增长率大概在12%左右,今年大概是11%。第五,在出口低迷,消费增长乏力的情况下,今后数年投资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中国的现实,目前的发展阶段就是这个水平。外贸出口低迷,消费增长,分配制度没有改变之前,国内消费增长不会有突破性的增长,每年就是那个水平。所以投资仍然非常重要,关键是4万亿投资造成了很多问题,大家有点儿怕了,关键是优化投资结构,中国的投资需求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第六,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个人的看法,大概经济增长到7.5%的水平还需要两、三年的水平。因为世界经济环境,两三年之内不会有太大的调整,两三年之内就是这个水平,所以我个人认为到7.5%左右的水平还需要两三年。过了这两年,大概还有十几年是8%左右的增长。所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应该采取软硬结合的措施,内生总的长效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实施结构性的减税政策,让制造业和中要企业恢复活力,抓住当前有力时机,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产能。第七,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打破行业垄断,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是我对当前国际形势应对措施的一点看法。应大会主办方的要求,让我讲一讲中小企业的形势和转型发展。我们发布一个指数,指数的临界值是100%,超过100%就是景气,低于100%就是不景气,2007年108.9%,金融危机之后我们采取了综合措施,恢复得很快,中小企业2010年三季度是108.9%,然后每个季度下滑,我们是一个季度发表一次,一直到上一个季度,今年的第三季度,指数下降到87.5%,第二季度是90.3%,第一季度是92%。去年11月份的时候,全国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的面是17.6%,现在停产,半停产的面大概是20%左右。看得出来中小企业做出的很大的努力,我到贵州,到陕北,到安徽,看了很多的中小企业,举行了很多的座谈会,我觉得大家的精神状态很不错,都在积极的想办法应对,不是在等死,而是在积极应对。与我们企业家们开座谈会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当然外部的环境受到的影响很大,但是最关键的还是企业内因,经济形势大好的时候也有企业倒闭,中国的中小企业每年倒闭的有五、六十万户,新注册的有一百多万户,经济形势很不好的情况下,有的企业逆势而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关键是企业的内因,内部的基因不同,所以企业家们一定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水准。我看到一个企业,生产稀有元素,现在没有利润,现在成立了研究院,招聘博士生,硕士生,研究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他到海外去兼并,现在是兼并企业,海外并购最好的时候,连人员、技术、产品,都收购了。他已经收购了两个,再准备去北美收购一家大的,他就成为全球这个领域中最大的。也有的企业在转变发展方式,我看有维修各种发动机轴,涡轮修改的企业,轴使用时间长了就不能用了,他采用修复,焊接磨平,修复的成本是买新的成本的十分之一,时间又短,强度、寿命,比以前都要好,这种例子多得很。所以应对当前的经济环境,中小企业没有别的办法,就是要自强不息,企业家们要志存高远,苦练内功。通过科技进步和管理进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必须要找准自己核心的竞争力,不断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大企业也是如此,搞大而全也是没有出路的。人口红利的问题,也不用太过于悲观,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数的关系,和劳动芷琳也有很大的关系。前十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年均增加10%,原来1000块钱,现在一个劳动力平均是2500、2600块钱。全世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了9.34%,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体上,或者基本上可以抵消劳动力增长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加强全员培训,特别是老板,要学习管理知识,要把打工仔变成技术工人,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转型还有很大的空间。

  我们协会是2006年12月成立的,发展得也比较快,现在有会员20万个,这个企业协会是国字头的,但是是市场化运作。不是开个论坛,领着出国走一走,我们不搞这个,还是务实的服务,包括给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推动节能减排的技术和先进产品,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搞搞培训,希望了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我们的网站。我们协会全部采用OA办公软件,CRM软件,有PM软件,都是办公自动化的,我们每天培训一小时,每天协会都拿出一个小时时间做内部培训,我们协会有六十几个人,都有具体的培训,我们希望同志们来了协会,希望工作几年之后,综合素质能有一个平衡,协会每年也都有中小企业的节,内容比较丰富。每个季度发中小企业的发展指数,每年都有中小企业的蓝皮书,每年搞一个企业大讲堂。这是我们主办单位出的题目,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耽误大家的时间,预祝各位朋友愉快,万事如意,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十八大报告首提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
  • 体育NBA-湖人弃禅师!4年合约签德安东尼
  • 娱乐郭晶晶大婚祈愿 银幕热吻 秀钻戒
  • 财经收入增速一直被高估 去年被歪曲幅度更大
  • 科技亚马逊Kindle入华在即:已低调筹备两年
  • 博客钟楚红:封面写真(图) 吉林突遭暴雪(图)
  • 读书文史观天下:元芳身边的神探狄仁杰
  • 教育为当北大硕士连考9年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在职护士涉嫌非法进行节育手术被捕
  • 安邦智库:监管部门该对股市承担什么责任
  • 于晓华:中国何时才能成为高收入国家
  • 白明:美国会难为中兴华为意在难为中华
  • 叶檀:政府采购规模到底有多大
  • 西向东:为什么奥巴马有罪推定三一
  • 端宏斌:卖肾买爱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王东京:不限购怎样可以控制房价
  • kramer:亚洲成为奥巴马外交政策的重点
  • 如松:全社会价格体系在缓慢崩溃
  • 刘石:中国种业技术落后世界至少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