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上海艺博会闭幕 成交量再破亿

2012年11月05日 10:26  东方早报 

  早报讯 第十六届上海艺术博览会昨天在上海世贸商城谢幕。据悉,参观本届艺博会的观众约5万人次,成交量再次突破1亿元人民币,基本与去年持平。艺博会办公室副主任陈贻淼介绍说,继去年艺博会成交量首次破亿后,今年成交量增速有所减缓,显然是受到整个艺术市场局势的大环境影响所致,不少画廊在艺术品的选择、定价方面都比较谨慎。

  即便如此,从4天艺博会的交易情况来看,上海艺博会一向主推的油画、小型雕塑、版画等门类依然受到藏家的追捧,比如主题雕塑作品、名为《孕育辉煌》的“Kiwi鸟”的限量小型版卖出了几十个,而百雅轩推出的吴冠中、王怀庆等艺术家的版画也以“平实”的价格“销售一空”。首次参展的朝鲜万寿台创作社10多幅作品被购藏,同样是首次参展的一系列唐卡也销量不错。

  艺博会举办期间,有艺术界人士在微博上发出了“上海艺博会每年都是老样子”的感慨。实际上,继每年秋季举办上海艺博会和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两大艺术博览会以来,二者就分别在“赚银子”和“赚吆喝”的路线上分道扬镳。另外,自香港艺博会兴起以来,内地艺博会在关税问题上的软肋使其发展受到限制,加之国际金融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使得很多艺博会陷入了不进则退的尴尬。

  虽然上海艺博会保持每年均有盈利,但参展画廊参差不齐的现象是上海艺博会发展的软肋,造成了一些画廊只知“上海当代”不知“上海艺博会”的现象。不过今年秋天,意大利博洛尼亚公司完成了最后一届“上海当代”的运营,使其明年的发展陷入未知,而上海秋季的艺博会格局也暂时成为了一个问号。

  陈贻淼表示,明年会在“青年推介展”上做文章。此外,上海艺博会也在谋求和上海画廊联盟等机构的合作,希望通过整合上海的各种资源,为上海艺博会的变化寻求途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叶檀:对经济不要过于乐观
  • 朱大鸣:未来十年最大挑战是中等收入陷阱
  • 黄祖斌:中等收入陷阱是个愚蠢的概念
  • 朱小央:大学生争当清洁工彰显私企无奈
  • 陶冬:美大选见真章 日巨企露败象
  • 太友:乡镇规划CBD是跟市长开玩笑吗
  • 姜汝祥:王石的价值
  • 黄鸣:拿什么拯救中国制造
  • 管清友:中国的页岩气革命远未到来
  • 艾学蛟:万科不必为王石的婚变做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