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图文: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王新奎演讲

2012年11月05日 09:47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年11月4日,2012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典礼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报道本次活动。图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做主题演讲。

  王新奎:各位嘉宾,今天会议主办方邀请我来给大家做一个主旨演讲,出的题目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我这个题目叫“长期视角”,我觉得今天论坛讲云时代,真的是非常兴奋。我本人20多年来,我一直是从事多边、双边贸易谈判,也可以说既是一个学者又是在第一线工作的工作者。最近一年多来,我深深体会到,我要讲的第一句话,这个世界在变。08年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有一篇文章,叫十大必须关注的经济趋势,当时我念了这篇文章以后,我就把其中一段话摘下来。就是你现在作为一个企业,你发现这个世界不仅仅是一次循环,而是重构。从我本人工作来看,这个重构是什么呢?我的体会是,现在全球的贸易规则在重构,比如说去年美国国会专门开了一个听证会,听证什么呢?就是中国的数据贸易的自由贸易体。然后在WTO的服务贸易政策审议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也提出数据贸易自由化的问题。最近有可能会就数据贸易自由化问题引发一场贸易诊断。刚才大家讨论云时代,现在实际上整个国际贸易变化都在适应这个云时代的变化,或者说可能更广泛一点,我把它总结为叫做智能制造和数字制造结合的这样一种新产业革命,所有的贸易规则都在调整,投资规则都在调整,要适应这个需要。而这一轮的投资贸易规则调整的主导权我告诉大家还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并不是在我们手中。刚才大家谈到云平台,实际上是包括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最核心的是上端,云计算加上大数据,下端有两个方面,一端是物联网和无线存储,一端是移动终端和虚拟社区,现在已经不是社交网络的概念了,这样一个平台上面的创新,现在是每天都在变化及。最典型的例子是耐克运动鞋。

  现在我们就很矛盾,我们开放吧,我们这片云就和世界的云连在一起。不开放吧,但是我们怎么走,不开放吧,我这片云和世界的云是不联系的,比如说facebook,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世界上第二大国家,因为他有10亿个活跃的客户,10亿个活跃的有用户名和注册,而且几乎每天都是上facebook的。现在不是说这是一种社交网络和信息传输手段,先是通信进去了,再是文化进去了,现在制造业金融、文化叶、政府管理都进去了,这是一个完全扁平的世界。你如果说和他联系的话,就和10亿人的市场有隔绝,如果说让他进来,你准备好了没有?你看现在的变化,谁不能在这个新的平台上面创新,谁就会被挤压到那个价值链的最底端。所以我想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几个问题,和企业家有关系的,听说今天有1000多名企业家在这里,我想讲几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这个世界已经今非昔比?

  就从各位身边的感觉来说,我提了五个问题。第一,我们还拥有取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吗?这都是常识,每天都讲的。我们还能从农民工手中无偿的取得土地吗?我们还能继续享用经济全球化的午餐吗?我们还坚信经济增长一定会带来福利吗?我们还能像90年代、80年代这样,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前后那样,形成继续改革,全民共识吗?这些都是今非昔比。所以我们20多年以来,一直习惯的那种经济高速增长的经营环境,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在今后的五年里面或者十年里面,已经不复存在了。全世界,包括我本人在内,都要适应一个低速增长的环境。因为新的一轮技术革命,新的一轮全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调整,往往是有财富增长,但是很少有就业增长。往往有财富增长,但是并不体现在GDP的增长上。所以这是一个为什么我们说今非昔比。

  第二,政府调控能永远创造奇迹?

  很多企业家都在等待,现在困难,也是因为政府政策引起的,希望也寄托在一年以后,十八大以后,政府政策能够变,好像政府调控永远能创造奇迹,的确是这样的。过去20年,我们政府调控,收放制度,过热就收一收,冷了以后就放下来,大家觉得这种状况会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就像一辆车,在高速开动的时候发动里很正常,油箱里都是油,你这个司机很清楚,稍微动一下方向盘,稍微就会有反映。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汽车开始减速,因此政府惯用的或者说擅长的三个调控手段,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有的经济学家说,边际效应在不断下降,负面效果越来越明显。所以我们的企业家一定要行动,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你希望再有一个增速在两位数,人人都能赚钱的这么一个,每个行业都是有一个投资许可证的,没有这个时代的。不是说一去不复返,至少在有生之年,大概不再有。我们研究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近代的工业革命以后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抓住机遇实现20—3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中华民族已经是非常的幸运了,绝大多数的民族和国家没有抓住这个机遇,也抓不到这个给予了。世界上有少数的几个国家才能抓住这样的机遇。抓了30年,还要给你30年的机遇?这不大符合常态。

  第三,突围之路在企业家自己的手中。

  现在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往往是政府和企业,政府有手段引导企业走这条路,走那条路。现在的突围之路在企业家手上。所以今天金蝶[微博]来开这样一个论坛,正是体现了我们企业家自己在探讨我们怎么来做。一年和五年的问题,我过去在上本科的时候,学生的微观经济学的时候,我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这么一个概念,短期是解决一个怎么生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不是问题,命运掌握在市场手中。生产什么你去决定,怎么生产,无非是利润多一点少一点,命运掌握在市场手中,市场好了就多一点,市场坏了就少赚一点。长期来讲,微观经济学的命题是一个生产什么的问题,这是存亡问题,怎么生产,管的再好也没有用。这个命运掌握在企业家自己的手中,所以你在一个企业当中,你区分这个是企业家,那个是管理者,有的是两个人,有的是一个人兼任了,要求是什么呢?你是决定怎么生产的,还是决定生产什么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话,你这个时期是在重点思考生产什么,还是重点思考怎么生产。所以命运为什么捉我在自己手中的问题呢?在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全球都在重构的时代,生产什么的问题,不管你是服务业还是制造业,生产什么的问题,现在已经摆到了各个企业家的面前。

  存亡问题,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面,我想我们企业家是否已经思考过,我们这里很多的先生们是否已经思考过以下这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在增长的环境今非昔比的时候,你的企业有没有可能,或者如何突破我刚才讲的五个增长的瓶颈?没有可能,趁早关门,不要在那边死撑。有可能的话,如何突破?每个企业家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我最近调研了好几个企业,原来都是做服装的,都是在做转型升级。我问他们都是已经在三五年前开始讨论这些了,很多都是应用现在的新型技术,刚才徐少春已经举了很多的例子。

  第二个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出现新趋势时,你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将如何定位?最近金融危机以来,这五年当中,我作为天天是在处理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我最深的体会是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现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经济政府是困难的不得了,但是全球性的跨国公司活跃的不得了,调整快的不得了,并不是像我们有许多同志所想象得那样,他们的问题是企业不肯借钱给政府,所以政府才困难。《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当然是不是构成一个革命性的变化,这个还有待观察,但是这种现象我亲眼见到都在发生。最近一个时期在上海的,跨国公司的共享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总部研发中心大量的向上海进军。这里面不是说过去我们所想象的在原有的贸易和投资结构里面所想象的情况,近岸转移,就是把我的生产、研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全部放到离开我这个产品市场最近的地方去,我这个产品在美国销的很好,把这些全部放到美国去,我这个产品是在中国销的,我基本上就把他放到上海。这个现象非常明显,不需要你去招商的。近岸转移,这一点肯定大家已经看到了。所以如果一个企业你不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当中重新定位,仅仅是放在一个很小的市场范围里面,或者说你的思路仅仅局限于你赢我输,你胜我败,我活你死,没有任何意义,在现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共存共融,问题是你这个在重建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当中,你怎么定位。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在即将到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大潮面前,你个人是否还有可能进入企业家状态?彼得在讲创新的时候,他讲的是一种企业家的状态,他讲企业家是一种状态不是一种职业。一个人一生当中能够处于企业家状态的实际上时间是很短的。像当初在座各位在开始创业的时候,你大概就是几年的时间你就是处于创业状态,企业家状态。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你有了巨大的规模,其实你最多是一个管理者,你不是一个企业家,因为你没有进入对创新的定义。现在我要问,现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是眼花缭乱,因为我刚才讲的,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巨大的平台,人人可以创新,一个大学生也可以创新。比如说BPO,就是由武汉来的两个,大学并没有毕业的学生到上海做的这么一个事。你是否有可能再次进入企业家状态呢这又是我们放在我们企业家面前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后,什么叫做成功?这个是在很多年以前,我看了一本书《个人在历史上的尊容》,一本小册子。他讲了一句话我很记得,他说所谓成功就是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条件。我们从小受的是有志者事竟成,这是在鼓励一个人的角度上是对的,但是不是真理。一个人的成功,单有知识不行,还得有机会。没有机会,你可能努力一辈子都一事无成。但是同样机会来临的时候,这个机会给谁呢?给已经具备了必要条件的人。现在我们的企业正面临着这样一种环境,机会在不断的逼近,现在还分不清楚,但是这个机会是不断的逼近。为什么大家感到到这个机会不断的逼近,大家都在研究苹果这个案例,这个案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通用汽车公司20多万雇员,市值360亿美元,苹果不到3000雇员,市值是通用的几十倍,这个机会怎么向我们逼近?第二个问题,当这种机会一逼近的时候,你的必要条件就是,你是否已经具备了必要条件?这是下一轮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一定会解决一个,他看准了机会,但是他同时已经具备了必要的条件,而这个必要的条件,确确实实是自己创造的。没有神仙没有皇帝也没有救世主,谢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寒潮雨雪袭击北方多地 北京雨雪将持续
  • 体育阿尔滨确认3.2亿收购实德 保证无人失业
  • 娱乐王宝强徐峥遭PS恶搞成雷人情侣(图)
  • 财经浙江楼市领跌全国 温州炒客被套转投实业
  • 科技WiFi逼停深圳地铁或因共用开放频段
  • 博客探访留守儿童陪读村 北京最美的银杏在哪
  • 读书惊艳:实拍新中国的首次选美(图)
  • 教育年薪15万男子考公务员只为“铁饭碗”
  • 育儿女子因遭家暴闷死3岁儿子后欲自杀
  • 健康冬季皮肤保养小常识 混着喝酒更易得癌
  • 女性贝嫂穿坡跟鞋抱稳小七 海清示范冬日潮搭
  • 尚品全球最好50个酒吧 2012十佳汽车头灯设计
  • 星座漫画冤孽星座配对 11月12生肖运势
  • 收藏特大盗墓倒卖文物案告破 揭开倒卖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