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三亚的会议产业容量有多大

2012年11月05日 07:24  21世纪经济报道 

  高江虹

  “没有预料到会议旅游会发展这么快,我们还没有会展场所,没有足够的人才。”三亚市旅游委副主任唐嗣铣10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承。

  尽管三亚市意识到会议产业潜力巨大,也准备将其作为其旅游产业的支柱板块来发展,但目前这一产业发展困难重重。

  “三亚旅游要转型,先要把机场跑道问题予以解决。”三亚湾海居铂尔曼酒店总经理Gills Hervieux表示。而海南辰达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高元锐和智海王潮会展公司总经理张继军均认为场地和人才更是发展阻力所在。

  作为国内唯一一个身处亚热带的度假胜地,三亚拥有发展会议会奖产业必备的自然条件。可是比起北京、上海等地,三亚的会议发展落后得多。据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获得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共举办会议28.55万次,举办展览1380个,会展收入212.8亿元。

  “三亚去年大大小小的会议大概有15000个。”唐嗣铣面露尴尬地表示,但由于一直没有细分,因此相应的统计数据,只是一个大致估算。所以对于会议产业的产值,三亚也并没有办法给出具体数字。

  海南辰达国际会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高元锐认为,会议市场简直如金矿,是三亚未来旅游发展最重要的方向。

  高元锐告诉记者,三亚是极好的目的地旅游城市,目前已经被很多企业作为会奖旅游的首选地。而会奖旅游在国内外方兴未艾,目前全球约有11-18亿人次进行奖励旅游。唐嗣铣坦承,虽然酒店设施等三亚已经具备10万间客房的规模,很快数量还能翻一番,但三亚的会奖旅游只是中端水平,短板还很多。比如“没有会展场所。”

  唐嗣铣透露目前政府已经在新规划中预留了会展用地。亚龙湾二期征地预留了一块地,海棠湾也预留了一块面积很大的地块,用以发展会展业。另外,其透露三亚政府有意将大东海和三亚湾的地下广场打通连在一起,将其变身会议场所。

  除了基础设施上的问题,张继军则认为人才问题是限制三亚会议产业发展的阻力所在。据其介绍,通常会奖旅游的策划创意是赢得项目的关键,可这方面的人才多在京沪等大城市,海南的会展公司只能获取个别分包项目。唐嗣铣亦认为这是三亚发展会议产业的长远阻碍因素。

  另一个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三亚机场的吞吐能力远远跟不上需求。“晚点和航班取消因为跑道不够用,经常发生。”Gills Hervieux抱怨,曾有俄罗斯旅行社向该酒店抱怨,包机航线屡次被取消,使其会奖项目不敢放在三亚继续开展。

  三亚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其设计吞吐量为800万人次,而2011年吞吐量已经超过1036万人次,远超其负荷。“发展会奖旅游,先要从机场扩容开始。”

  美国运通发布的《2011年中国商务旅行情况调查报告》称,2012年中国商务旅行市场仍将保持乐观态势,预计平均差旅增长将达到6%。至2015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务旅行市场,按此测算,届时中国商旅市场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人民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叶檀:对经济不要过于乐观
  • 朱大鸣:未来十年最大挑战是中等收入陷阱
  • 黄祖斌:中等收入陷阱是个愚蠢的概念
  • 朱小央:大学生争当清洁工彰显私企无奈
  • 陶冬:美大选见真章 日巨企露败象
  • 太友:乡镇规划CBD是跟市长开玩笑吗
  • 姜汝祥:王石的价值
  • 黄鸣:拿什么拯救中国制造
  • 管清友:中国的页岩气革命远未到来
  • 艾学蛟:万科不必为王石的婚变做切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