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第九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于2012年10月28日-29日在上海召开。上图为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微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向松祚:各位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能够参加今天上午的论坛。大家谈的都是怎么样合作,债券市场怎么发展,银行怎么创新。我今天上午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比较大。我是纸上谈兵,谈得比较大一点。最近在国内、国外,欧洲、美国参加了很多这样的会议,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现在全世界都在谈一个事,金融危机以后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怎么发展。银行业现在的日子很难过,如果看一些数据就知道了。
上次去法兰克福开会,路透演讲人把欧洲前十个银行的市值摆在这儿,然后把谷歌(微博)的市值摆在这儿,加起来还抵不上两个谷歌的市值。都在谈金融改革怎么发展,银行业在全世界的声望不是很好,所以今天谈的题目是:中国下一步的金融革命。
现在谈新金融,谈下一步金融怎么办。我有一个判断过去十年银行业、金融业的主题是上市、融资的话,那么下一个十年干什么呢?下一个十年怎么发展?我想在座的银行家、各位行长很多人其实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下一步工作的抓手在什么地方?上市都搞完了,改制都搞完了,下一步怎么办?所以我想下一步亮点应该是金融创新。怎么创新,为什么会提到这么一个命题,下一步的金融革命,提到新金融。我今天给大家报告我的一点点小研究成果和体会。
现在我们的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面临至少有六大挑战,这六大挑战觉得我们的银行家,行长在思考未来战略时候必须要考虑进去,否则你可能会被时代潮流抛弃掉。
这六大挑战简要地讲一下:第一,全球性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个事确实是人类有史以来非常重大的事情。非常规的,史无前例。这个东西已经对全球的金融结构,全球的货币市场,金融市场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而且会继续产生异常深刻的影响。这个影响简要地讲至少有四个方面。
一个是全球的低利率、负利率。这个低利率、负利率对银行来说不是一个好事。过去为什么会出现资产价格泡沫等,低利率、负利率如果从理论分析来看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推动力量。
第二个事:我们资金大规模的流动,热钱流来流去,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对银行经营的稳定性有重大的影响,比如香港、韩国、新加坡,甚至日本、泰国,量化宽松刚刚宣布一个月点时间,这个影响已经非常巨大,尤其是香港、新加坡资本大规模流动对银行金融稳定是很大的冲击。未来还会更加严重。
第三个事:资产价格的泡沫。资产价格泡沫看起来对银行短期是好事,如果我们总结20世纪历次金融危机会发现一个规律,银行倒台基本上倒在资产价格泡沫里,泡沫破灭,首当其冲是银行,而且大家还要骂银行,认为泡沫是你们搞起来的,但很少骂中央银行,很少骂美联储,骂中央银行搞流动性,搞量化宽松,而骂商业银行。
第四个事:汇率的升值、波动。这些年我反对汇率单边升值,但挡不住。现在看到汇率波动幅度还会越来越大,这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巨大。量化宽松四个方面的挑战,这四个方面未来对银行冲击是巨大的。
第二个挑战是金融脱媒,脱媒是什么意思?这个英文词很长,也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后来念书的时候问到美联储一个有名的理事,他说书当中已经写了。我说没有看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金融都是媒介,怎么脱媒呢?投资银行、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信托等都是媒介,什么叫脱媒?这个意思还没有搞清楚。后来发现真正讲的脱媒严格定义起来就是存款性的机构。银行存款的基础逐渐地削弱,存款逐渐下降,老百姓不搞存款了,要求变了,不搞存款了。这个一变化我想对银行的影响巨大。
最近看到一个数据,可能不是很准确。今年前三个季度脱煤的渠道:理财、债券、信托、产品、保险、PE、VC,这些渠道已经分离出去超过了15万个亿,量很大。我看这个趋势会加速,银行的负债不稳定,必然会到了资产的不稳定。存款越来越少,只能到货币市场去融资,货币市场融资很多是短期的,短期负债没办法,只能搞点短期的资产。所以欧美银行都出现这个毛病。西班牙银行的贷存比是150多,最高的170,因为没有什么存款。欧洲的贷存比120,美国80、90%,我们的银行为什么比较稳健、比较好,主要是老百姓把钱都放在银行,存款稳定。银监会有一个比例,75%、70%,但未来脱媒这个事我看麻烦了。这个东西要加速。这是第二大挑战。银行存款不行,其他的业务不行,是不是跟租赁多合作,我看这是一个好事,要多创新。
再一个挑战是全世界的问题,中国也出现这个问题。就是如何重建金融业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9月份在天津开达沃斯论坛,银行搞得有点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一样,金融业是你们搞的,你们搞了以后还要纳税人拿钱来救你们,而你们拿着高工资。金融业、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贡献到底在哪里?我说这还了得,最常识的问题都要挑战?所以这是一个大麻烦。怎么样重建银行在公众中的信誉度、美誉度、声望。它会影响到监管政策,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政策,会影响到政治领导人对金融业的看法。比如说美国共和党的罗姆尼要迎合选民,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就是银行对实体经济,金融当中的作用到底在什么地方,怎么评估。
中国同样地面临这个问题。这个话不再展开讲了,中国现在银行的声望度也包括金融有四个问题大家需要证实。就是所谓的暴利,所谓的高薪,所谓的收费。这需要明确回答,不能因为领导人说有暴利有垄断就不敢说了。是不是高薪?我看这个薪也不高。但没有这个机制你能走出去吗?这个东西也是一个麻烦。
再一个是收费,前段时间在谈这个节目,大家都抱怨说中国银行的收费高了,一方面要发展金融服务,搞服务,同时又说收费高了,这个东西怎么弄啊?我看了一下数据,搞了收费以后跟欧美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单方面问题存在,第三个挑战,我看这个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第二个挑战就是科技,我觉得银行经济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个挑战并不是银行行长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当然有的银行走得比较前,比如刚才孙行长说到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我看股份制银行在这方面还是做得很好的。坦率地说比国有银行都做得好。但总体而言比如说互联网、搜索引擎,互联网社区这种东西弄出来以后,是不是像有的人讲的那样,银行会成为21世纪的恐龙。说到FACEBOOK有8.6个亿的用户,这些用户可以互相交往,互相往来。比如阿里巴巴(微博)马云(微博)的淘宝网(微博),用户也是6、7个亿,互相之间也可以交往。这是对我们银行经营的挑战,这才是脱媒的,有经营脱媒,还有业务、支付的脱媒。支付可以不走银行,走其他的地方。银行会面临很多的挑战。
第五个挑战:新的监管架构。我们搞得比较积极。作为一个学者我会提出独立的观点,我也请教过银监会的领导和朋友。美国、欧洲、日本搞巴塞尔协议3,他们不是很积极。法国的前台长,当年创建欧元时候法国的前任财长,跟他很熟。他说巴塞尔协议3根本不应该实施。
5月份到日本开会,日本说这个要修整,巴塞尔协议3不行。中国搞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巴塞尔协议3是不是可以保证银行的稳健性,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我提出过这么一个概念,也不是我一个人提出来的,其他人也提出过,比如资本充足率,有一个周期变化。经济很过热的时候资本充足率可以高一点,这样可以对冲,或者是抵消一部分对经济周期的作用。8%,还是10.5%,现在越搞越高。美国人在总结金融危机时候说巴塞尔协议就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银行没办法,银行要赚钱,只好把这个业务搞到表外。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再一个是贷存比,贷存比需要修改,银监会正在组织这方面的调研,做很多研究。贷存比的监管模式合不合适。
第三个问题是风险,风险怎么样去衡量、量度。金融体系越发达,如果你把物理学的概念弄到金融体系来的话,金融体系越复杂风险越来越高。风险就是体系复杂了,比如我们骑个自行车,走路风险是可控的,走不动就别走了,前面有水就别去了。而骑自行车的机械性不了解,翻倒了,还不会修。到了汽车更麻烦,都开车,没有几个人懂得修。到飞机就更复杂了,根本不懂。
金融体系也是一样,但现在感觉到我们的监管,包括我们的经营里面总是想到金融产品这个玩意最好不要有风险,风险为零怎么可能呢?美国人现在也很头疼。我到美国去,我说你们美国人很厉害,每年的诺贝尔奖都是你们美国人的,69年颁发到现在差不多上百个都是你们美国人得的。但美国人还是没把风险的事搞清楚,也破产了。所以风险是个大麻烦,无论是经营模式,还是监管来讲,怎么样提高风险,怎么样有一个好的架构,是这几个挑战。再一个是混业,还是分业。这个问题又来了,有的人说要分业,学美国人。美国人搞了沃尔克法则,中国也要搞,搞的话还回得去吗?美国也回不去了。同一个保险有银行、有信托,但我看中国的模式也不太想明白,因为没有想明白,所以监管方面也没有协调好。
再一个是人民币的国际化,这一个大事。我认为中国现在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多政策是打架的。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最后发现讲的这些政策、办法互相之间是矛盾的。它是互相冲突的。一方面我们要搞人民币国际化,还有一方面我们又不想开放金融创新工具,搞国际化嘛,又不愿意放开资本,那怎么样搞国际化呢?现在美国人在旁边煽风点火,大家听他的观点觉得要小心一点。最近出一个报告说亚洲已经形成了人民币集团,已经超过了美元。电视台来采访我,我说这个东西不要信。它有一个指标说你看一下,追溯到周边汇率的变化,周边汇率变化和人民币变化要稳定得多。好像是说这些国家的货币是不是跟人民币挂钩,我说这个玩意不能这么看吧。我研究汇率这么多年不对啊,但他这么说,这么说有他的含义。要小心。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事,怎么办呢?我们银行要不要走出去,银行不走出去,金融不走出去,你能国际化吗?国际化不了。
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非常巨大,要么就不做,要做的话那真是一场革命。不管是突发式的革命,还是什么革命,总之是一场革命吧。六个挑战,怎么办呢?怎么办?我个人感觉就是跟金融家交流,我们只能是两个办法,说得抽象一点就是市场化。对内必须市场化。对外必须国际化。这个事现在没有讨论的余地,没办法。无论是银行,还是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必须市场化。现在大家讨论中国的企业无论是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绝大多数是国有控股,这个格局能行吗?股权结构市场化才能达到治理机制的市场化。股权结构不市场化,治理机制很难市场化。治理机制不市场化的话,就很难实现证券机制的市场化。
在座很多银行家是非常优秀的,到花旗、摩根一年拿几千万美元没有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不是谁去当中央委员,我们需要的是面向的是真正、专业、职业化、具有全球眼光的中国金融家和中国的银行家。
国内市场化就是股权结构、证券机构的市场化,这样才可以作人才选拔的市场化。很多金融人员在外资机构服务,回不来,或者多数不能回来。国际化里面也有两个问题,就是经营理念必须要国际化。我们客观地来讲在金融方面,银行方面向西方人学。现代金融服务业,现代银行业从西方人那里学来的,这个理念要国际化,因为别人跟你竞争。
第二个就是业务必须要国际化。你必须要在全球市场中配置你的资产。现在客户也有这个要求,现在光国内产品不行,还得跟海外配合,业务的国际化。
第三个是网络的国际化。现在说中国企业走出去了,银行没有走出去,支付清算、交易的网络都没有出去,其实中国银行的国际化远远滞后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这是很大的问题。这里还有新的进展。对内必须市场化,对外国际化,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最后说一说租赁的事。前面讲的大家可能觉得比较空。今天的主题是租赁,一个礼拜以前在上海开过一个会,10天以前吧。有一个局长牵头做了中美金融租赁的发展研究报告,大家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想展开说,这是一个内部报告,以后大家可以看一下。后来跟在座各位,包括上次开会的局长等说我的观点非常明确,金融租赁就是一句话:鼓励发展、放开监管,或者不要监管,你要它监管干吗,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什么都要管,而且多头管理。法律方面也多得要命,本来金融租赁合同化就可以进行,他来一个金融租赁管理办法,现在还要搞金融租赁法,搞得越来越复杂,搞不清楚,金融家也看不清楚,这不是好事。像美国搞新金融法案,1千多页,看到英国经济学家调侃说:1千多页,美国人都没有全部看完过,全世界一定有人看完过,看完的人是在北京。现在的量很少,去年年底是9300个亿。刚才杨会长说已经1万多个亿了,就算今年搞到1.5万个亿,银行贷款余额估计会搞到68个亿,占的比例才1%点几。美国号称2千亿,占到全球租赁市场的1/3,全球租赁市场不到6500个亿。6千多亿多一点,美国也就是2千亿,占到美国银行信贷资产余额我算了一下,大体数据也就1.8%,这么一个小小的量,你让它发展好来,你监管这么多干吗?监管母公司就可以了,其他不是银行成立的,别的金融中心他该干吗干吗。能不能发债,能不能贷款,按照一般的办法去做就可以了,干吗要管起来。
问几个朋友的时候说中国有时候把事情搞得非常糊涂,有金融租赁,有融资租赁,有经营租赁,我说请教你们一下金融租赁和融资租赁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啊。看到中国的法律界定也没有区别,所以我对金融租赁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鼓励发展、放开监管。管的话是不对的,美国搞基金,搞了半个世纪也没管。
这是我今天上午跟大家报告的一些想法。谢谢各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