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2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召开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9日 17:13  新浪财经微博

  由华夏时报社、北京大学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企业与公司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并由恐龙智库承办的2012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于2012年7月29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旨在深入探讨与研究变革时期中国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的细化。司法界、财经界、学术界并知名专家学者及多家上市公司高管参加论坛。

  据主办方介绍,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已成功举办两届,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的参与。新华网、新浪网等大型媒体每次活动都进行了系列报道。其中作为论坛活动的亮点,金盾奖正在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的度量衡。该奖是国内目前唯一全面评价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状况的奖项。

  此次论坛主题为“行业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风险细分、全球竞争与管控策略”,相比起前两届论坛,本次论坛将体现更前沿、更深入、更细致、更实践的特点。

  权威风控盛宴

  “此次论坛在研讨参与者方面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北京大学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蒋大兴研究员向记者介绍,将邀请若干知名企业的高管及风险管理主管对上市公司行业风险的实践进行报告,在风险日益细化的全球竞争背景下,通过实战案例研讨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的盲区、法律风险评价体系、评估方法与应对策略。 

  据了解,此次论坛分为三大议题,分别为上市公司融资审核中的公共控制/市场控制与行业政策、上市公司国内竞争的风险与应对策略、以及全球竞争的风险与应对策略。论坛主题演讲和对话结束后,将颁发2012上市公司风险管控优秀企业奖——金盾奖。

  据悉,金盾奖,是由国内知名财经媒体、知名学府以及知名风险管理机构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发起成立的一个旨在评价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状况的奖项。是借助财务、金融、法律、信息等数据以及风险管理分析手段和工具,对上市公司进行风险管理状态的综合分析,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定量分析,对上市公司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价,最终评选出在风险管理方面卓有成效的上市公司。

  7月15日,2012金盾奖专家评审会在北大法学院举办。来自北大、清华、人大、法大、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听取了本届活动技术评审组的意见,从多方面评说了评审流程、标准,肯定了组委会及技术组的奉献精神和严谨态度,对第三届金盾奖评选入围的一百余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认真评审,并提出了改进意见。据悉,出席此次评审会的包括有法学泰斗之誉的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中国商法学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保树等知名法学界人士。

  7月29日,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2012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上,根椐技术评审组评定、媒体公示及专家评审会意见,将公布2012获得第三届金盾奖的上市公司名单。

  风险管理任重道远

  可以看到,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欧债危机深化、大选政治博弈经济、金融市场波动反复、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持续不减,加大了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所有这些都使中国各行业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风险,并给中国未来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以及管控机构带来严峻挑战。

  蒋大兴分析指出,上市公司面临的法律风险方方面面,例如,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业务竞争风险等等;有些是上市公司所特有的,例如,公开性公司面临的股份/债券公开发行、公司治理、公开融资、合并收购等方面的管制风险要远大于一般公司。中国目前上市公司领域中违法行为严重,如果不强化风险管理意识,这些风险最终会演化成为系统性风险,甚至导致中国证券市场乃至中国经济/投资环境的崩溃。因此,风险管理对上市公司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从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本身的扩张和国际化,必须选择控制自身的风险。

  “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必然趋势,但是,很多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不顺利,甚至损兵折将。这里面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企业对于走出去的风险的重视不足,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评估,以及对风险的应对。”著名企业风险防范专家、北京市律协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晓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陈晓峰指出,在当今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局面下,走出去不仅应对对自身的风险有效管控,还应当对外部风险予以足够重视,比如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风险;关于贸易的法律法规的冲突处理;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质量管理风险;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反倾销反补贴风险;贸易壁垒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等。

  如何最大限度降低风险方面,在陈晓峰看来,企业应对树立风险理念,对于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当地对外资企业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与中国签署的贸易相关协议必须了解清楚,尤其是知识产权、国际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方面。对其中的风险予以正确与全面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确保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受风险困扰,转危为机。

  新的监管挑战

  可以看到,自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职后,加大力度查处内幕交易和PE腐败等违规问题,新的监管环境更为上市公司增加了新的课题。

  在蒋大兴看来,郭树清主席上台后,在上市公司新股发行、保荐人监管、创业板退市等方面做了很多迅雷(微博)式的改革,这些改革对增强证券市场的透明度,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新政策层出不穷也增加了上市公司所处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

  为此,上市公司要以不变应万变——上市公司只有坚持做“良心企业”的立场,有成就“百年公司”的勇气和规划,才会在各种利益引诱面前站好队,做好选择。在日益增多的风险面前,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设计良好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争取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楷模。

  陈晓峰则认为,郭主席的上述举措是中国上市公司的监管环境逐渐完善的开始,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将会越来越规范,对风险管理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适应新监管环境变化的同时,应当具有前瞻性,积极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重视风险,以全面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评估与应对,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作为风险管理的保障。现阶段尤其应当重点关加强和完善内控机制风险管理,加强合规风险管理,充分重视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及并购重组等具体领域的风险管理。 

  可以看到,2012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无疑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做出了贡献。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