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曙光:改革发行审核制度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29日 10:25  新浪财经微博
2012年7月29日,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图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证监会发审委委员李曙光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2012年7月29日,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图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证监会发审委委员李曙光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2012年7月29日,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行业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风险细分、全球竞争与管控策略”。图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证监会发审委委员李曙光演讲。

  李曙光:首先我声明一下,我是以学者名义参加会议的。

  我讲的题目是上市公司融资审核中的公共控制与市场控制,这个题目出的挺好的,我想讲几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实际上上市公司的融资是上市公司的市场行为,为什么对融资进行审核呢?那是因为有很多因素,首先因为僧多粥少,中国很多上市公司都想融资,但是我们的市场容量又比较小,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择优的过程。另外,在整个资本市场上存在着很多欺诈、误导的行为,所以对于上市公司融资进行审核实际上是一个公共控制和市场控制的过程,某种程度上也是监管的过程,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我认为实际上是监管的过程和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

  第二个观点,证监会最近这段时间新的领导层在上市公司融资方面在改善监管,改善监管,主要是在上市公司融资的公共控制和市场控制方面有一系列新的举措,我觉得这些举措主要在融资审核方面,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推出第一部深化新股发行改革征求意见稿,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强化信息披露为核心,二是市场化导向;第二,大力推进公司信用类融资发展,实际上就是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证监会在这块更加强调要弱化行政审批,更加强调我们前面讲到的市场化的方向,强调企业进行更多的信用融资,特别是发债,最近我们也看到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已经开始了,而且市场反响还是不做的,当然,我们讲的中小企业私募债某种程度上在美国是垃圾债权,是高收益、高风险的债权,实际上是有很多条件的,中国又有中国特殊的市场情况,目前比较火;第三,证监会推出了优先审核西部地区企业政策以及落实支持民营企业的上市与再融资,这是两个很重要的公共控制的概念,对于西部地区的企业进行优先的审核,实际上是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鼓励西部企业发展上市,对于民营企业,中国未来很大程度上要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证监会对这块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在上市公司融资方面是一些比较大的进展。

  第三个观点,改革发行审核制度实际上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为什么要提信息披露为中心呢?我个人观点认为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第一,强调信息披露为中心,实际上是树一个标杆,树立一个标准,就是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发行证券我是支持的,我要树立一个标准;第二,对于误导投资者特别是欺诈投资者的行为要特别的关注,是打击的主要方面。怎么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呢?一般都是讲信息要真实、准确、充分、完整,具体来说,我理解实际上是强化四个方面,对上市公司融资审核公共控制和市场控制具有很大意义:第一,审核的重点要从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转移到更多的注重平等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上来;第二,重点要治理上市公司的污点信息,融资过程当中的污点信息,包括像部分披露、遗漏披露、包装披露、虚假披露,就是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广告化、包装化色彩,现在很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当中包括在股票发行的招股说明书当中有非常多虚假化和包装化的说明,有很大问题,重点要引导企业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对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制衡和约束,包括我们最近正在修改证券投资基金法,里面也特别强调对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日对于上市公司的一些影响,所以要加强对他们的制衡与约束;第三,明确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要使信息披露主体要归位尽责;第四,加大对于融资过程中内部交易市场操控、欺诈上市、虚假披露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第四个观点,要加快修改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的管理办法,要制定创业板融资规则等等,因为整个市场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了,在规则方面还要进一步细化,使上市公司融资审核中的公共控制与市场控制能够更加符合投资者的利益。

  谢谢大家!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