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应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阿根廷馆政府代表里卡多·费尔南德斯大使邀请,中国馆政府代表赵振格率中国馆文化代表团出席阿根廷馆举办的可持续发展、贸易、世博展览及非物质文遗产保护活动。
中国馆带来了海南文化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和取自海南大型原创舞蹈诗《黎族故事》的精彩舞蹈《取火》。
来自五指山的海南目前仅有的两位国家级黎锦纺织技艺传承人刘香兰、容亚美首先大大方方席地而坐,现场展示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原生态黎锦纺织技艺。随后,其他国家的工艺传承人也纷纷加入展演。来自阿根廷的苏珊娜女士展示了纯天然颜染的手工披肩编织技艺,爱尔韦拉女士展示了手工银器和骨制品制作工艺,迪艾格先生和凡比恩先生分别展示了驼羊毛和皮革制品等手工艺。阿曼的手工艺人演示了船模制作和渔网编织工艺。土耳其艺人展示了古书插画技艺。
中国馆政府代表赵振格发言介绍说,在中国56个民族中,黎族人口大约只有130多万,主要居住在海南省。黎锦制作家族传承,做工精致,色彩鲜艳,花纹图案精美,在纺、织、染、绣方面都具有鲜明的黎族民族特色。现因传承了数千年的黎锦纺织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该技艺已被联合国(微博)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馆结合世博会可持续发展主题,希望通过古老的黎锦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与各国共享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成功做法和经验。当赵振格介绍被誉为中国纺织业始祖的元代黄道婆的故事时,国外观众无不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发出一片赞叹声。黄道婆曾被迫背井离乡,在海南与热情好客的黎族人民共同生活30年,将当时比内地还先进的黎族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对当时植棉和纺织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古老黎锦的文化传承人刘香兰、荣亚美也已成为家乡致富的带头人。
此项活动在海南原创舞蹈《取火》中达到高潮。海南文体局的代表介绍,舞蹈素材取自原始古朴的刀耕火种,黎族钻木取火已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
刘香兰、荣亚美将自己亲手编织的美丽黎锦披肩送给里卡多大使留念,里卡多大使表示要将其作为最珍贵的礼物收藏,并与各国艺术家和中国馆海南代表团合影。阿根廷电视台也抓紧捕捉到了这交流、欢乐的精彩瞬间。
阿根廷政府代表里卡多大使在讲话时首先祝贺丽水世博会最受观众欢迎的展馆之一中国馆展示精彩、文化展演亮点纷呈,他特别感谢中国馆组织中国独具特色的海南黎锦手工艺展示和“取火”舞蹈表演在阿根廷馆展示与交流。他强调说,在世博会舞台上,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尤其重要,此次馆际交流和各国工艺传承人展演活动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增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祝贺之词和感激之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希望今后继续加强合作。
西班牙馆政府代表向中国馆政府代表赵振格表示,中国文化魅力无穷,他将安排即将来访的西班牙重要代表团参观中国馆,欣赏中国馆精彩的展示和文化演出。
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国际项目部在丽水世博会的代表劳拉女士对中国馆的工艺大师和舞蹈家对中国文化的展演表示惊奇,更表示钦佩。她说自己在中国生活学习了好几年,但是以前对海南岛了解不多,通过观看此次中国馆海南活动周的演出,她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热爱,她很向往到海南去旅游,并热情欢迎海南届时组织更加精彩的文化节目到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演出。
活动后,海南日报、中新社海南分社记者对赵振格进行了采访。赵振格对记者说,在国际化视野下,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将是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的生命源泉。丽水世博会中国馆通过举办沿海省区市活动周使中国馆常展常新,地方文化大戏每周唱响韩国世博园,中国各省市频亮绝活,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世博会国际大舞台上不断绽放魅力新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