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2年7月15日,远见引领世界——《哈佛商业评论》中文新刊庆典在北京举行。图为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发言。
项兵:首先我代表我们学校对《哈佛商业评论》评论的新刊和王波明这次重要活动表示衷心的祝贺。我准备了一个小的PPT。远见非常非常重要,其实我们学校在中国的发展,乃至全球的发展主要靠远见。但是远见核心的一点就是要对现有局势的判断,中国经济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有什么不同之处,这块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中国经济在历史的定位,这个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做了一个研究,他的研究证明,中国经济在过去20世纪,18世纪中国是第一,中国做第一不是第一次。两周以前开会的时候,哈佛肯尼迪的前任院长就说,把中国的崛起应该看成中国的再次崛起,而不是第一次崛起,这有他的道理。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最大的出口国。中国经济有什么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中国经济的开放性是很多国家,包括学者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包括我本人,中国人太忙于挣钱,忘了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向世界解释一下自己。比如说我认为中国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为什么这么说,有几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中国外贸占GDP的比例,去年到了55%,金融风暴2008年70%,过去10年一直在55%以上,和美国、日本相比,美国、日本贸易战GDP的比例大概28%,29%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出口中国是出口第一大国,但是谁对中国的出口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过去10年外资企业给中国的出口贡献率都超过55%,一度沃尔马中国给中国的出口贡献了10%以上,第一大出口商是沃尔马中国,全世界没有这么开放的经济,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可以如此之开放。比如说三星(微博)(中国),在中国的销售收入300多亿美元,从中国的出口也300多亿美元。所以,三星在中国的销售和从中国的出口加起来占了三星在全球40%以上的销售,一个韩国的企业能够在中国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中国为什么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另外,中国吸引的全球投资是1.1万亿美元,美国是第一,1.74万亿,我们持有的FDI超越了任何第三、第四。过去十年,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来源是日本,日本在我们国家投了4千多亿美元,我们在日本的投资少得可怜,从这一点来讲,中国确实比较开放。这一点我们对自己重视不够,全世界对我们了解不够,所以中国经济能有今天的成功,原因之一是中国是一个超级开放的经济体,无可置疑,你说金融行业是不是有不开放的行业,确实存在。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是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
从历史上来讲,中国不是第一次开放,历朝历代,中国开放,中国经济就繁荣了。无论是唐朝,还是明朝,还是宋朝,我们都是超级的开放。在唐朝的时候,我现在查了一下资料,做官做得部级干部的有2个是日本人,一个是印度人,一个是伊朗人,历朝历代,我们开放就繁荣,我们就成就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当然,你到中国的超市,中国的开放度也是令人震撼,到沃尔马、家乐福,这么多超市,多少品牌是中国的?几乎很少。整个联合国(微博)的牌子,如果有日本和韩国的朋友,你到日本和韩国看,外国的品牌很少。
第二点中国特色,著名经济学人都把中国的经济划分成国家资本主义。中国是不是国家资本主义,它有它对的一面,刚才傅成玉在这儿,把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电信(微博),中国移动(微博)加起来可能都没法相比。若干行业国企独步天下,银行业主要还是国家控制,包括中国上了财富榜500强66个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很少。从这一点上来讲,中国确实有国家资本主义的烙印。如果中国是一个国家资本主义,中国是不可能实现超过30年平均每年10%的经济增长,如果靠国家资本主义实现这种增长,必须上帝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地位。所以,中国的增长还是民营企业非常恶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GDP民企的贡献已经接近60%,就业机会的创造民营企业80%,新的就业机会的创造,民营企业贡献了90%。所以,这就是真实的中国,不能一概而论,中国就是一个国家资本主义,这对中国理解太肤浅了。
中国另外一种开放,在全世界各国,到日本,日本模式占主导地位,到英国,英国模式占主导地位,到美国也是美国模式,在中国IBM(微博)可以有丰厚的利润,丰田可以有非常大的成功,三星、西门子(微博)都可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所以,全世界的各种模式,包括微软(微博),都在中国进行实践和操练。所以,中国这个开放也是形成了中国非常鲜明的一个特色。所以,如果我们进入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如果我们想了解各国管理模式的融合、互动,中国可能是一个最好的平台。
为什么需要远见?因为中国的经济环境不一样,平台不一样,三年一个结构性变化。第二、玩家不一样,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可以再细分,国有企业可以再西方。所以,中国企业这种多元,这种平台的独特性使得我们必须静下心来研究在中国这个土壤上的管理、竞争与合作。当然,这种研究我可以把它分成三大阶段,第一大阶段,刚才傅总也谈到了,把西方的理念传到我们中国。第二阶段,我们希望来产生一些新的思想,能更好的使得企业在中国的企业实现有效的竞争和合作。第三阶段,我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中国产生的管理思想可以影响世界,这个时代已经到来了。所以,面向未来,在远见方面我希望我们中国的本土的企业,源自中国的商学院和哈佛商学院,和《哈佛商业评论》一个深入的合作,因为有些挑战我们自己是解决不了的。比如说,如何实现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同时又能实现精英治国,这是一个大的课题,我们解决不了。第二、如何实现和谐社会,日本是一个经典案例,同时又能鼓励大风流创新,我所谓的大风流创新,像脸谱,像谷歌(微博),在这方面,美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过于和谐的社会是扼杀大风流创新的,两者之间如何平衡?第三,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又能实现包容性增长?美国的基尼系数0.45,日本的基尼系数0.22,日本确实实现了和谐,但是这种等于是实现了包容和和谐,但是增长和大风流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遏制。
所以,面向未来我们过去做了很多实践,面向未来,我们可能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包括政府和企业如何实现良性互动,来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不同的城市化模式,如果适合真正的创新,包括不仅企业创新,包括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增长,这都不是企业能解决的问题,仅仅靠企业是不够的。如何实现真正的全球治理?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贸易、投资都是全球的,但是政治都是本土的。今天,美国政府已经管制不了美国企业,10年,15年以后,我也坚信,随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和越来越全球化,中国政府也管制不了中国企业,这是产生金融风暴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全球治理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所以,面向未来,这一系列挑战都不是中国人或者美国人自己可以解决的,需要我们共同学习。
第二方面大的创新,就是管理和新一代技术的碰撞。现在N多行业都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技术,包括新一代的制造技术,包括新一代的互联网,包括纳米,这块也需要中国和美国的企业和学校静下心来共同的研究,为了人类共同的美好的未来,我们探讨一系列的远见。谢谢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