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题会场五实录:航运金融新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30日 11:37  东方网微博

  6月30日上午消息,2012陆家嘴论坛于6月28-30日在上海举行。以下为“专题会场五:航运金融新发展”分论坛文字实录。

  [东方网] 2012陆家嘴论坛之“专题会场五:航运金融新发展”即将开始。 [08:20:49]

  [东方网] 本场的主持人是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於世成。 [08:22:22]

  [东方网] 嘉宾正在陆续进场,本场直播即将开始。 [08:47:05]

  [於世成]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宾参加这个专场,我们这个专场的主题是航运金融。 [09:01:26]

  [於世成] 大家都知道,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当中有两个就是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我们过去常常有个错觉,说讲航运的时候一般不讲金融,讲金融的时候也很少提到航运。我们这次应该说是个很好的开始,是把航运金融作为一个主题来进行讨论,来进行交流。我记得去年,陆家嘴论坛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把航运金融放在一起来讨论,今年应该是第二次,把航运金融放在一起讨论。

  [09:03:04]

  [於世成]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现在坐在前面的五位嘉宾。唯一一位女嘉宾坐在我左手边是苏敏总会计师,她来自中国海运集团,是中国海运集团的总会计师!第二位是张页总裁,这位张页总裁,大家对他比较熟悉,他是在上海航运领域里面比较活跃的一位人物,上海海运交易所总裁,等一会分享他精彩的演讲!第三位我们五位当中的一位老外,他的中文名字是柯贝特,是瑞士再保险副董事长,他今天着重会给我们讲讲金融和保险之间,航运保险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五位中的老外表示热烈的欢迎!第四位是张兴董事长,来自于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我相信在座各位都对他不陌生,一会儿请他也给我们进行一个专题演讲!第五位是金旗金总,他是交通银行公司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我记得好象我们银行里面设立航运金融服务部的交通银行是第一家,我相信大家等会儿可以在他的演讲中得到很多启迪! [09:05:19]

  [於世成] 我非常简要的对五位演讲者进行下介绍,等一会我再用一点点时间稍微详细一点介绍各位。第一位做演讲的是我们来自于中海集团的苏总,她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总会计师,曾经在安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任产权管理副局长,2011年也就是去年的四月份的时候,到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海运集团任总公司总会计师,具有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头衔,下面有请苏总给我们做演讲! [09:08:29]

  [苏敏] 尊敬的於书记,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我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来参加这个航运金融的论坛。作为一个航运企业的代表,我也觉得非常高兴这次陆家嘴金融论坛,专门设了这么一个航运金融的专题,来探讨航运和金融的发展。我觉得这也表明了,我们本届论坛对航运企业的一个支持,也是对处在行业低谷中的航运业的一种支持和关心。 [09:09:56]

  [苏敏] 我个人认为,航运业的发展和金融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和航运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在这个航运业的发展中,由于航运业,它波及到全球各地,资金又是非常密集,又涉及到保险、金融等等复杂的要求。这种行业的特点,它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当然我们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也反过来推动了现代航运业的发展。因此我觉得,今天的专题是很有意义的。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09:11:04]

  [苏敏] 首先,我感觉上海,在航运和金融这两个中心建设中,我们这些年的航运金融获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上海作为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随着这些年航运业的发展,航运金融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比如很多的中资金融机构,像今天在座的金旗先生,他所在的交通银行就率先设立了航运金融部。在交通银行之后,据我了解比如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等,一些中资机构也开始设立航运金融部,来服务于我们中国的航运业的发展。 [09:12:51]

  [苏敏] 第二,航运金融这块的业务,也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现在上海设立了航运交易所,推出了一些航运的衍生产品,我们的金融机构现在也慢慢走向全球,能够更多服务于航运企业的发展。 [09:13:14]

  [苏敏] 第三,在航运的一些配套的保险等等方面,也得到了更深的发展。随着上海航运和金融这两个中心的建设,我们在航运金融业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当然作为航运企业来说,我们感觉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们跟比如说伦敦、纽约这些航运金融中心相比,我想上海在航运金融业的发展上还有比较大的空间。一个,航运金融业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比如说很多国家的航运业他们的企业走到哪里,他们的金融机构就服务到哪里,像日本的一些公司,主要是由日本的一些金融机构来提供服务。而我们现在,我们的业务也是遍布全球,作为中国海运来说这些在市政府以及各界的支持下,我们航运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在的网点也遍布到全球300多个机构。但中资金融机构的服务有的时候还跟不上我们业务的发展,我们有些产品还覆盖不了。我们金融机构的网络,还不能够支持我们航运业的这种快速的发展。第二,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因为航运业,它的机构特点是它服务的面是很广的,客户也很众多,同时资金又非常密集。所以,在我们的业务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产品更多的品种,比如说一些衍生品,包括期货市场的支持。但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跟世界航运中心相比还有一定距离。第三,我们还有一些配套的就是我们的一些软件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比如,我们行业的特点,我们有大量的海外的收入,这些收入是多币种的。但我们现在,比如说资金的自由流入流出还受到一定限制,为此给航运业带来一些汇率、利率等等一些方面的风险。而这个风险其实国家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之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对冲,而中国航运业在这方面目前来说手段还比较单一品种还不够丰富,还不能够更好的为航运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配套服务。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方面的观点。 [09:17:48]

  [苏敏] 第二,我想介绍一下中国海运在推动中国的航运金融发展方面,我们做的一些探索。中国海运集团1997年成立,在上海海运局、广州海运局、大连海运局,航运业相关企业的基础上组建的。我们十五年来也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各家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也表示感谢。航运业和金融业,由于业务的特点是互相促进的,因此在企业发展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向金融机构提出一些新的需求。在这方面也为上海航运中心、金融中心这两个中心的建设,我觉得也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比如在船舶融资的品种、方式、资金方面,跟金融机构合作,提出一些新的融资需求。我们曾经获得最佳金融探索奖,我们在航运金融方面,由于境内外资金的这种需求,我们也跟相应的金融机构探索,设立了一个结构性的融资方案,打通不同主体之间的资金流动。因此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相应的探索。 [09:19:46]

  [苏敏] 第三,我想对今后的航运金融业的发展,想提几点建议。一个,我希望我们的金融机构能够更好促进航运业的发展。航运和金融是相辅相成的,在航运业陷入低谷的时候,我希望金融机构更多理解航运业这种周期性的特点,在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互相支持,共同进步。第二,希望市政府作为中国航运金融中心,也是向世界航运金融中心迈步过程中,在政策上给予支持。我们中国航运企业与世界其他航运企业相比税收、制度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希望在吨税制、所得税改革、船员个人收入等等税收政策上能够有新的探索,能够与其他航运企业同台公平竞争。第三,希望我们的金融机构更多探索新的产品,来服务于航运业的发展。第四,我希望市政府也出台一些新的政策来吸引航运人才的加入。我知道,上海市在吸引金融人才方面,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的优秀金融人才来支持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我也希望我们能够出台相应的航运业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吸引优秀的航运人才也加入到我们上海这两个中心建设中来。最后,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明天是我们中国海运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日,我也想借此机会向多年来支持帮助关心中国海运的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我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推进、共同努力下,我们上海在航运和金融这两个中心建设方面,必将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09:22:44]

  [於世成] 感谢苏总给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演讲。里面提出了很多问题,等一下提问的环节大家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环节向苏总发问或者是交流。下一位演讲嘉宾是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先生,他在上海海事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上海市人大代表。对运输、贸易、集装箱的管理、船舶制造等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现在的航运交易所正在做一项在我国是开创性的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一个,他正在做运价指数的衍生品交易。今天他演讲的题目就点出了这个主题,航运金融的新题目。张先生有请! [09:26:14]

  [张页]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荣幸再次来到陆家嘴论坛,前年我在陆家嘴论坛也是这样的一个场合上发言,我说了一句话叫做:航运金融就是要把航运变成金融。实际上,通过这两年来,实际上刚才於书记已经介绍过,基本上实现了这个梦想。我说为什么今年还要来陆家嘴论坛呢?因为陆家嘴论坛看样子不是一个论坛,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思想的开始。通过这种思想,我们会把它变成一种实践!所以说今年我要说,去年说把航运变成金融,今年我想把金融变成航运。我想说的是:刚才这个题目,就是金融的实现新路径,是我们的航运。从航运,第一个我想分享的是,我个人认为航运有很大很大的承载力,对金融的承载力。虽然这一轮的金融危机在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危机的形式,昨天很多大佬们谈到,中国实际上在这轮危机中很有钱,关键钱往哪儿去往哪儿投。航运足以支撑这样一个金融市场,有一个说法我们中国讲行业,把整个社会行业分成119个行业,这119个行业跟航运相关的达到97个,所以实际上航运跟方方面面的行业都有关系。 [09:30:11]

  [张页] 第二个,至今为止世界贸易90%是在航运中实现。什么意思?只要有世界贸易就离不开航运,反过来说,航运的生命力有多强大家可想而知。现在地球是一个村,世界贸易存在航运就存在。第三个,简单给大家看一个数字,比如说集装箱运输,上海集装箱的吞吐量最大,3千万以上,全球第一个超过三千万。三千万以上的集装箱,集装箱每年的全球运价500亿美金。这就实实在在这500亿要流动,我要付钱给船公司,他要买油、发工资、造船,这是一个纯流动的。现在集装箱船舶的资产将近1300亿美金,这么大的资产量这么大的流量。这承载能力有多大呢,今天早上听说欧盟开会同意用一千多亿的欧元来进行救市,一下子把国际所有的经济的指标都拉上去了,我们航运业一个行业就有这么大的承载力。 [09:33:11]

  [张页] 第二个航运衍生品,是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所谓航运衍生品,我讲的衍生品一个是航运的资金量大,昨天郭树清主席说到了,这轮的金融危机为什么美国起来了,起因是美国次贷。这次美国起来了就是因为美国是直接融资多,欧洲都是银行融资,衍生品是非常好的直接融资的形式。第二,航运绝对是一个优质实体。资本的衍生品化或者是指数衍生品化,这次的次贷危机,使得包括出台了巴塞尔Ⅲ包括对衍生品监管的力度增大,但是为什么还出现这个情况。为什么就是次贷,因为美国的房地产它的次贷本身的实体经济不行。我们航运是实体经济绝对是经久不衰,有一首歌“你从远古走来”,有水就有船,就有航运。它是非常优质的,所以可以做衍生品。第三,航运的衍生品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包括德国的KG模式,实际上是一种衍生品,实际上就是一种证券化。包括指数FFA,包括航交所每天的交易量两、三个亿人民币,所以说非常有市场。 [09:38:13]

  [张页] 第三个上海发展衍生品,需要勇敢的创新。我觉得需要勇敢的创新,也是三点。第一个,现在的市场经济,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些制度,因为制度都有它的延迟性,一定是来管一个市场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是需要一个大胆的创新,不要自己把自己封锁。第二个,风险控制一定是全过程,全对象。我的感想,因为我们政府会有一些管得住的它管,管的是它培养出来的它能管的,我觉得是需要全过程的管理。不是针对一个环节,只针对一个环节管理,往往针对不了所有的问题。我觉得要学会评估,所有的这种措施,一定是在科学的评估基础上,不是拍脑袋。也不是说不发展,我们说所谓的风险,我个人认为做任何事情任何的创新都会有风险,哪有没有风险的创新?那就不叫创新,创新就是突破规则,风险就会很大。但是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当今社会不发展是最大的风险。谢谢大家! [09:42:06]

  [於世成] 我们张总都是创新,航运交易所在全国各个省市,航交所现在慢慢不是唯一了,有很多。但是作为国家级,就是由中央政府、交通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一起建立的上海航运交易所,到现在为止就这一家。所以一路走来航交所都是创新,我们张总的话都是话里有话,等一会大家可以稍微详细的展开。然后进入下面一个议程,有请瑞士再保险副董事长柯贝特先生,给我们做精彩的演讲!柯贝特先生在保险的领域里面经验非常丰富,担任了很多重要的岗位,我们相信柯贝特先生一定会给我们很多有启发的观点。 [09:43:41]

  [柯贝特] 於先生,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陆家嘴论坛,尤其是这次专场,我的背景不是航运业的,大家知道我来自于瑞士再保险,但我的背景还是金融的背景,我以前在银行工作。女士们、先生们,为什么海事金融这么重要,首先我们要来看一下,目前的全球经济格局世界经济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欧洲仍然存在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经济的复苏仍然比较脆弱,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将是全球增长的主要推动者。虽然近几个月的贸易数据令人担忧,但是在未来国际和区域贸易仍然是亚洲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量。在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前景展望中,IMF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长量是4%,简而言之,新兴市场之间贸易往来将越来越重要,航运金融也是如此。接下来看看我们面临的挑战。说到航运业的发展,现在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因为我们面临着运费的暴跌,船舶资产的下降和行业最大借贷人的紧缩。巴塞尔III要求银行进行去杠杆化的监管变革,尤其在欧洲。这些发展,以及其他的因素使得船舶融资的传统借贷成本急剧增加,比如说最近的受航融资信托再融资贷款资本比伦敦拆借高260-300的基点,如此航运行业在未来两年将达到1400亿美元,因此金融情形并不乐观。 [09:48:06]

  [柯贝特] 面对航运金融的挑战我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金融创新、航运和贸易融资,以及海运的风险和信用保险,这些措施将能促进贸易的往来,最终将提振停滞不前的全球经济。下面谈谈金融创新,我想现在所有的银行业面临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资产负债的匹配以及如何在巴塞尔III下面进行处理。对于航运业来说需要找到其他的融资模式,信用非中介化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银行为保险公司或者保险基金等投资者构建结构性的交易,比如说,TK公司就是世界最大的海上能源运输和承租公司,他们已经承租了几大油轮,这种长期的租用正好适合长期的发展。证券化也是一个可行的方面,法国的巴黎银行和信用金融机构合作,向美国的机构投资者出售证券以筹资4.25亿美元。通过设立空架资本VC进行投资,由于这些方式的股权含量高,私有部门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船运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所有都显示航运金融还有创新的特点。对于航运和贸易融资来说,成本非常关键,归根到底成本取决于竞争。我相信中国在此有一个地位,因为中国拥有世界船舶数量仅次于德国、日本、希腊,位居世界第四。船舶数量往往光看数量会有误导性,在国际市场上中国银行并没有发挥巨大的作用。当然中国的银行业在本地市场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说2010年全球的造船借贷量4410亿美元,15%来自于亚洲,其他来自于美国。我认为中国银行在国际市场上份额较低,以及国际银行业在中国分量较低是主要原因,人民币没有完全自由化。显然,上海可以扮演重要的作用,来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化,这样可以增加海事金融的融资能力,最终帮助上海更快更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为了支持处于困难时期的造船业,上海政府也可以考虑出台一些政策,这些政策在其他的贸易和船运大国已经证明非常成功,比如说新加坡、韩国。2006年新加坡推出了船运融资的举措,为船运公司举办税收优惠活动。这些政策的要点就是对船舶租赁公司在船舶使用期间所取得的船舶收入减免税收政策。 [09:55:17]

  [柯贝特] 下面我想谈谈航运和信用保险的作用。海事保险再保险可满足不同风险转移的风险,出口商、船东、租船人、物流公司、码头运营方等等,所有跟海事相关的都可以满足他们的转移需求。然而现在船舶和货运保险的占比,和中国作为最大出口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要提高保险深度需要处理的时间,上海应该抓住机会通过支持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制定比较全面的海事专业人士培训和认证体系,来推动该行业的发展。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加剧,中国出口目的扩大至全球的新兴市场,出口商面临的风险不可避免的攀升,再保险可以有效分散信用风险,并且支持原来的承保人。因此,去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得到了中投责任有限公司注资,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为完全商业化实体是一个正确的步伐。最后,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已经取代了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大港,上海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真正的金融航运中心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样这一目标也将有利于其他部门的经济发展,作为领先的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帮助主要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发新的产品。我们在中国支持中国太平洋保险(微博)公司开发并承保新型的海运工具蛟龙号。瑞士再保险将全力助飞上海的发展! [10:02:26]

  [於世成] 刚才柯贝特先生演讲当中,特别提到了我们今天应该是蛟龙号第七次,下潜到七千米的深度,今天最后一次试验。瑞士再保险和太平洋保险公司参与到蛟龙号的风险管理,实际上柯贝特先生是说他们在中国业务做的不错。我感觉蛟龙号的保险他们也参与在里面,至少给我们的感觉在中国市场他们确实做的不错,各位有兴趣可以跟他们去讨论!下一位演讲嘉宾来自于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先生!张总是金融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也是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毕业,是中国保险协会的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金融监管方面的工作,曾经担任过保监会国际部副主任,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副局长,现在出任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下面有请张先生! [10:05:08]

  [张兴] 谢谢主持,各位嘉宾、上午好。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些自己的想法,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回顾一下上海航运保险的现状,简单一句话,上海航运保险发展迅速,航运保险服务体系日趋完善。2009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之后,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得到大力的推进。这几年上海市政府主要的工作在金融中心建设方面最主要的就是优化环境建设,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推进金融创新优化环境。确实政府在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确实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同时航运保险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上海船舶保险保费达到28亿,同比增长109%。今年一季度上海船舶险占到55.5%,运输险保费占到全国15%。到2011年底,上海运营航运保险的公司3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100多家,这个数量在全国最多。人保、太保、平安三大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了航运保险中心,上海还设立了上海公募船舶有限公司,上海进一步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具备了初步的基础。 [10:10:15]

  [张兴] 第二,积极应对国内外的挑战,提升上海航运保险服务能力。从国际上来看,现在国际上有五大航运中心,分别是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这五大中心,这几年快速发展。另外一方面,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也面临着国内的巨大挑战,09年以来,国务院陆续批复大连、天津、厦门建设航运中心,一季度舟山港成为全球最大吞吐港口,上海航运中心正面临着国内外其他航运中心的竞争。说到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关系,刚才张总也讲,航运金融金融航运是这个想法。从国际来看也是这样,金融中心的发展起源于航运中心,航运中心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我们讲到的世界五大航运中心,同时也都是世界最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国际航运中心金融业发展也解决了航运公司和港口的资金困境,充分发挥了在航运投资、融资差异、海上保险方面的作用。我们认为,上海航运金融的发展对上海国际航运金融中心建设的作用必将日益显现,航运金融作为航运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应有作用。这几年上海航运保险尽管取得了快速发展,上海航运保险的服务能力与上海航运中心建设相比与其他先进的航运中心相比,无论在市场规模、保险产品,风险管理、还是在全球服务网络、中介市场、人才积累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0:13:35]

  [张兴] 一个是航运保险人。我国的航运保险发展,仍然处于初级的甚至是恶性竞争的阶段,一方面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性产品缺乏,由于我国大型船舶融资逐步移向外资机构,现在运输险费率仅仅是国际市场一半左右。第二个,航运保险险种发展不平衡。我国货运险业务市场准入相对较低,承运人责任险等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保险公司很少参与,而航运险种的设计也缺乏创新导致部分新兴风险不能涵盖,现在的保险产品不能涵盖业界的需要。第三个,航运保险的软环境发展不完善,严重制约了航运发展。费率和险种等技术性问题相比,专业人才缺乏,法律环境不完善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缺乏集技术及管理于一身的管理人才,影响高质量高技术的风险评估服务。第四个,航运保险的法律环境仍不完善。以航运险为例,现在只有海商法和保险法,已经不能包括实际的需要。现在大部分的航运企业都用英国法,约定在伦敦管辖。我国虽然也成立了海事法院,案件数量相对比较少,大力发展航运险必须建立配套的法律体系。 [10:16:42]

  [张兴] 从全球几大航运中心航运保险来看,他们已经发展的非常完善和发达,上海要赶上或者后来居上要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在航运保险软环境中尽快与国际接轨。跟国际上相比,国际航运保险市场规模我们初步估计或者说这是有250亿美元这么一个市场。看得出,保险市场潜力非常大。而全球船舶贷款、融资业务几乎被全球公认的三大船舶业务中心,伦敦、汉堡、纽约掌控,上海在相关领域涉足较少,全球业务占比不足1%。从08年起伦敦港的货物吞吐量虽然不足上海1/10,但是并不影响其国际航运中心地位,主要原因伦敦形成了成熟的国际航运市场。仅保险公司就聚集了多家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占据保费的17%。即培育了当地的保险市场提高了管理水平,也带来了全球业务资源服务网络等关键市场要素,成为伦敦航运中心的基石。以香港市场来看,香港从事货运的保险公司2011年底达到92家,各保险公司充分竞争各有侧重,最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只有17.3%。我前面所讲的,无论是国际、国内,很多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大有超过上海之势,上海可能没有可持续的优势。航运金融航运保险市场发展,以伦敦为例我们非常有信心,国内市场从上海经营行业保险主体来看,现在也不少,已经有39家,但人保、太保、平安三家保险公司,已经长期占据了船舶险市场份额90%以上,今年超过96%,运输险方面人保、太保、平安占了2/3以上市场份额。从好的方面来说,这些老大哥公司已经走在我们的前面,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我们的市场高度集中,并不有利于市场的全面发展。另外一个说法,从中介角度来说看,上海成规模的中介保险机构不足十家,再保险公司也只有四家,专业船舶公募公司一家,保险交易所还在筹备中。上海涉及能够提供保险服务的主体有限、客户选择余地不大,国内大量的船舶无处投保,这就是目前我们存在着的问题。 [10:21:02]

  [张兴] 最后,我想说一些建议。加强航运保险发展促进航运中心建设,我想这就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个是营造环境,现在我国航运保险法律不够健全,对航运保险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制约,同时无序的竞争导致费率大幅低于正常情况,严重影响了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上海营业税减免较小也影响了上海航运中心的竞争力。加快健全航运保险法律体系,加强航运保险市场监管和影响,适度扩大航运保险费率范围,加大航运保险人才培养,为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当务之急。建议二,针对目前上海航运保险发展主要短板,考虑建立一个专业的行业保险同业协会作为行业保险合作平台。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因为上海保险同业工会在全国来说都发展的非常好,可以考虑在同业工会下面设立一个分会,哪怕专业委员会也行,引导帮助各市场主体开展业务。制定行业指导费率,统一建设全球服务网络,统一培训专业服务人员,对市场行为进行自律,规范市场行为秩序。第三,加强合作,上海航运保险之所以是服务的主体不多,与大多数的中小保险公司人才缺乏、技术能力不高、承保能力低相关,建议有关部门推动中小保险公司建设。第四,加大开放。为了加快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可以考虑在上海设立行业保险创新发展基地,可以吸引核心市场主体落户,加快上海和其他世界上航运中心在此方面的接轨。我们大众保险是95年成立的,当初是中国第六家保险公司,航运保险一直是我们从成立之初就是主要的业务,我们一定会为上海航运保险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10:27:32]

  [张兴] 谢谢张总做的演讲,他刚刚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也准备好一个问题,等一会向张总提出来。 嘉宾中,最后一位嘉宾要演讲的是来自于交通银行公司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金旗先生。金总毕业于上海复旦(微博)大学,在银行业务方面有长期的从业经历,他涉及到客户的管理、航运金融、银行贷款、供应链融资、出租信贷,所有方面他一直都有长期的研究和探索。下面有请金先生演讲!

  [10:28:21]

  [金旗] 感谢主持人邀请我参加本次论坛,使我有机会和各位学者一起来探讨航运金融发展。刚才主持人也讲了,交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第一个设立航运金融部的一家银行,我想先介绍一下交通银行。其实交通银行成立跟航运有关系,交通银行是1908年成立,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轮船、铁路以及邮政的经营权。当初,国家要收回,从外国的投资者手中收回经营权,为了筹资就成立一家银行。因为跟交通特别有关系,就取名交通银行,交通银行的航运应该说从1908年成立就开始运行了。经过一百多年发展,交通银行目前已经是总部设于上海的最大银行,在中国是第五大银行。目前我们资产规模达到近五万亿,去年的利润达到506亿人民币。应该说,业绩不错,能够取得这么大的业绩和我们地处上海,特别关注航运和运输业的发展离不开。再次感谢在座各位,特别是长期支持我们的一些客户,表示感谢!交通银行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网络,目前在全球12个地区设立了分行,六月份刚刚在台湾拿到执照,所以我们海外有12家分支机构。国内银行在境外的支持力度和跟踪能力不全,相信我们慢慢会赶上。另外我们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化经营的架构,我们不是单纯的商业银行,我们是一个以银行为主业的金融银行,下面有投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等。我们牌照越来越全,就差一个国内的证券牌照也在积极筹备中。 [10:31:58]

  [金旗] 今天的主题是航运金融,因为我们09年响应上海市政府的建设航运中心、金融中心的号召,我们单独成立了航运金融部。航运金融部成立以后,我们在专业化的整个管理以及运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以我们觉得在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去管理这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比较深的。应该说,我们这三年之内,首先从贷款额度上面大大增加,中国银行每年的贷款的增量是在30%左右是比较快的,但我们这三年在航运上面的投入增长量达到60%。由于我们在航运金融上积极的探索,2011年,一家国际权威杂志给我们颁发了2011年年度创新大奖,也是中国银行业金融业唯一单独获得奖项的金融机构。我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我想也是一个历史,我们更多是展望一下未来。今天的主题是航运和金融,我们觉得,上海建设一个航运中心、金融中心,刚才两位张总都提到很好的建议。要把航运中心建设好,首先要航运金融好,金融要真正有生命力。航运金融我不是太清楚,对这方面的指数,更加关注吞吐量以及航运公司的数量,从我们金融中心的角度来说,或者从金融如何为航运公司航运业服务的角度来说,我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个就是它的清算功能,到底能不能满足我们最前沿的需求,银行首先的工作就是清算,清算的功能最重要。目前,我们针对国内的一些航运业的清算的情况,我们专门推出了航付通产品。以前我们国内的行业企业收款的效率非常低,特别是大量的货代公司和船代公司,他们收钱都非常落后,我们专门推出航付通产品。刚才苏总也提到了,未来我们怎么样,如果上海要建立航运中心,首先航运中心的特点,总部要在上海。总部在上海,因为航线都在外面,全世界各地是不是可以通过上海的机构,金融机构把钱都汇到上海,集中进行管理,我们想未来我们会打造,更强大的清算系统,我想这是我们两个中心的结合点,非常重要的结合点。 [10:40:11]

  [金旗] 另外,是我们的融资功能。现在我们都知道,大部分的船都在境外。当然中国的船东的船更多是在香港融资,为什么在香港不在上海融资?除了刚才柯贝特先生说的货币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感觉,因为我们一直在做融资,还有觉得我们这里的专业支撑的机构数量和质量还不够。比如说,我们的律师楼、估价公司等等,没有一大批富有非常丰富经验的机构,相比香港、伦敦等等一些航运金融中心来说这方面我们可能还欠缺。虽然这几年探索用人民币做一些出口买方间的船舶融资,但难度确实比较高。现在主要通过香港,好在香港的规模很大。目前香港的规模,在船舶融资整体方面在市场前三位,已经能够支撑起船舶融资这些业务。第三个功能是交易。金融航运中心,首先要交易,不但是融资,融资之后船舶的交易怎么样提升,运价的功能张总更有权威性,我们这里想谈谈二手船的交易。怎么样把交易活跃起来?银行很愿意在这方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因为我们天生特长就是提供钱,别的啥都没,只有钱。但是关键是安全和支撑,我发现我们在最近实践下来,这方面我们还有不足。第四,我觉得是财富管理。航运中心、金融中心两个品牌互补,除了上面三种功能之外,财富管理上面,现在我们说金融中心的一个最大的标志,现在不再是清算中心、交易中心而是财富管理中心。如果航运不和金融结合起来,它就挣一点辛苦钱,而我们现在正在致力于打造通过银行、通过航运的板块,提供一种供应链的服务提供一些融资的服务,使它除了在航运的工作外转化成一种管理服务的提供商,在这个基础上占据一部分的增值。而银行通过这样的平台获得大量优质的客户,所以我想在这方面我们的空间还很大。当然最后,我们最终还是航运中心,金融中心,最终就是人才的聚集。希望未来上海如果苏总有一些什么样的需求,能够一通电话打下来,把所有需要的人聚在一起吃个早茶把一些最起码的原则性的东西定下来,最简单的标志就是苏总说我能够一个早茶把所有的东西都解决,这才是真正的两个中心建立起来。谢谢大家!

  [10:46:58]

  [於世成] 谢谢五位嘉宾,从不同角度所做的演讲!我这里有一个问题,先问问张总,大众保险公司的,他刚才讲了货险、船险业务,现在主要是集中在人保、太保、平安。他的说法这些保险集中度那么高,作为大众保险公司,或者张总个人感觉,这个集中度太高了,我的问题是你有什么好建议?对于这样一种市场份额的机构,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达到你期望的结果?是不是有请张总展开一点这个问题? [10:48:23]

  [张兴] 这个刚才我就是在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我就提了这么一个想法或者现在这么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确实是几大公司他们集中度在货运保险船舶保险方面,业务集中度非常高。我觉得,一方面他们因为先发的优势、技术的优势、品牌的优势,还有一个确实也是中小公司,因为金融办,然后现在这些技术,我看前面讲的人才我们都比较紧缺。一方面当然中小保险公司加强投入的问题,另外一个我们前面讲的,比如说因为他有一些市场进入又有一些条件,中小公司你的资本金的限制、业务量的限制就不允许你参与某些项目的招投标。单独公司来说我们达不到,由我们多少家,比如说三家五家中小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我们资金实力也强了,承保能力也强了,甚至几家市场各有所长你在承保方面,我在风险管控或者人才方面,各有各的优势,可以跟大公司一比甚至一拼。除了中小公司自身的努力之外,我也建议政府,无论是监管部门或者是行业协会提供一些支持,一种是设立一个专门的海运保险公约协会做这方面的工作,在现有保险公约协会基础上设立一个专业委员会,由他们来组织专家,也不要搞价格竞争,这个委员会大公司小公司一起参加,设立一些统一的条款,费率差异也不会很大,更多是从服务上来竞争,不要价格上竞争。避免了价格的恶性竞争,对大公司也好的,虽然大公司的市场份额高,但货运保险的费率只是国际市场的一半,即使是大公司做了这个业务,这种业务也不是全接了,要分出去,国际再保险公司由于费率太低,都不敢接中国的再保,所以我想通过大公司和小公司都有这么一个共识,我们常说的术业有专攻,更有所长,大家合作共赢,不仅市场会不断的做大做强。另外一个对各个参与者都能实现合作共赢。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 [10:49:28]

  [於世成] 下面有请柯贝特表达您的观点。 [10:50:18]

  [柯贝特] 我想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我第二次参加陆家嘴论坛。我们知道,大家的一种感受,上海的很多很多的专家,毫无疑问都非常支持金融行业的发展。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出口商,大家想想汉堡、香港等等,都有很多的专业人士,有法律的架构,还有很多的人才,所有这些软性的东西,都非常关键。要让上海成为一个真正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我觉得行业协会是好的,因为不应该有市场的垄断,我们要有市场的竞争。要有政府的意愿以及参与方的意愿,从政府的角度从参与方的角度来共同推动这个市场的发展,谁都逃脱不了这个实体经济。全球的金融和全球的经济各方都是紧密相关的,航运金融我在演讲中说了,它是很难的,尤其是在去杠杆化。银行要去杠杆化,对于保险行业来讲,这也面临着挑战,在保险行业中,巴塞尔III也对我们起到了作用,而且这样的成本非常高。再保险行业,我们对于航运业的投资是非常成熟的,因为,我们所面临的航运资产它的契税期非常长,因此我们的长期投资可能达不到政府债券收益率的水平视。因此对整个行业以及整个保险行业和同业行业,要重视巴塞尔III的条约。 [10:57:35]

  [於世成] 刚才在演讲中,金总给了中海一个秋波愿意为他们服务。中海集团是一个国际性的企业,我想请苏总再给我们展开一下,你们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哪些方面你们感觉到非常不方便,稍微展开一点,展开点有什么样的好处呢?我们在座的,我相信不是金总一家,也许从苏总碰到的问题当中,大家可以给中海集团提供更好的服务! [10:59:18]

  [苏敏] 谢谢主持人又给我一个做广告的机会!确实,我们中国海运成立以来,我们在全球各地,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我们其实也是三家央企航运企业里面唯一一家总部坐落于上海的一家航运企业。对于航运企业来说,一般是由三大船队,集装箱、油轮和散货,当然还有特殊的船队,相对规模小一点,比如说客运,但由于以前客运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象泰坦尼克其实它就是做客运的,随着航空业的发展,客运逐渐变成一个比较小的市场,或者是区域性的市场。当然还有一些汽车船,化学品船,特殊船舶,主要三大航运船队,尤其是集装箱船队的发展。它的特点就是客户分散在全国各地,我们服务就要求我们的币种结算等等,也是要随着我们的业务发展而发展。比如我们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都设有机构,但我们这些机构设置的地方,有很多是没有中资的金融机构。当然现在随着IT行业的发展,金融机构的服务也不一定要在当地有机构,但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跟得上业务发展。比如我们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我要把我们的成本降下来,要把我们的资金发挥优势,规避我们的汇率风险的时候。一方面,我们需要有全球的现金管理的这么一个系统和手段,而这个系统和手段,我想不是我们航运企业所能够建立的,一定要依托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其实几位嘉宾也提到了,航运业的发展,其实推动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现在几个金融中心,国际上比较大的金融中心、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其实都是由航运中心发展起来的,因此这种需求的推动是我们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很大的一个动力。中国的金融机构,我们希望在这方面,在全球资源的配置上,我希望还能够再更进一步,因为金融危机的蔓延,欧债危机的蔓延,其实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控制风险的要求。我们也希望,中资的金融机构伴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能够快速的发展。前阶段航运指数暴跌,我进入到这个行业时间不长,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想这其中有一个原因,现在我们金融市场的高度发达,有一些热钱流动比较快,我想作为一个行业来说,尤其是一个航运业这么一个伴随着全球贸易不断发展的一个行业,它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也会就刚才张总说的,它也会一直发展下去的行业,但这个行业也需要我们金融机构的保护,在行业好的时候,我们希望金融机构也能够理性一点,不要有大量的热钱猛然进入这个行业。在航运市场不好的时候,我也希望金融机构一如既往支持航运业的发展。我过去做的是能源企业,现在到了航运企业,过去在能源企业是地方性的企业,现在到了航运企业是央企,我感觉我们在金融机构中的地位,这两个企业来说我感觉现在的企业还不如过去的能源企业的地位。因为很多的金融机构,好象放大了我们航运企业的风险,认为这个风险比较高,其实任何行业都有周期性,所以我希望,在行业进入低谷的时候,我们金融机构一定要与企业共同发展,来支持企业的发展,不要在我们市场一不好,马上要求追加抵押物等等这些,我觉得这样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我希望我们金融机构也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减少我们这种波动性。中国海运其实一贯的风格比较低调,务实,谨慎,所以我知道,可能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中国海运,有很多人还问我:你们中国海运和中国远洋什么关系,你们总部在哪里?包括很多上海的朋友都不知道中国海运是坐落于上海的一家央企的航运企业。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比较低调务实的,因此我也想跟各位金融机构的朋友们说,因为我们这一特点,因此中国海运的风险也比较低。在低谷的时候希望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继续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谢谢! [11:02:53]

  [於世成] 对苏总刚才一番发自肺腑的话,我相信在座的都听得懂。上海航交所张总有一个特点,他希望下面给他提问题,你的问题越尖锐他越来劲,我想请在座的嘉宾是不是可以给张总提问题看看他回答的怎么样。 [11:03:35]

  [现场提问] 张总您做行业衍生品发展很快规模很大,但不少人有质疑,参与者里面还是自然人为主,本该有避险需求的航运企业参与不多。另外可能也有一些你们设计上的一些原因,我不太清楚,您可以讲讲这个事情,您怎么看待航运企业参与比较少,您怎么解决这个小缺陷?以后达到什么样的规划? [11:04:39]

  [张页] 谢谢给我出题目!实际上航运业刚刚苏总说的波动非常非常大,这种跳水式的波动,刚刚苏总也说希望银行给予帮助,我的意思,求人不如求己,要么买保险,要么做衍生品,自己对冲!然后我为航运业做了设计了这样的衍生品,实际上这个衍生品是把航运的运价变成一个指数,指数进行交易买涨买跌,是货运运价指数,一个是集装箱运输,集装箱运输最大的一个流量走量一个是上海到美国,一个是上海到欧洲这两条线。上海到欧洲最低的时候运价只有400美元一个集装箱,最高的时候运价2400美元,一条船上一个箱子,两千美元就没了,从2400到400,什么概念,一船可以运一万箱,2千万美元就没了,两千万相当于这个船的5%就去掉了,这种大的波动一定要有对冲工具。刚才这位先生提的非常好,我们所做的这种对冲工具,目前确实就像他所说的,真正的航运公司不多,实际上是自然人比较多。是这样子的现象,我也承认这样的现象,但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所有的衍生品都有一个过程。上证指数要变成一个衍生品,要变成一个期货走了六到七年,我们只是刚开始,这是一个。第二个,所有的衍生品的需要流动性,什么是流动性?比如说中海,它的需求,它一条船的需求是一万个箱子的对冲需求,十条船就是十万箱,它要把这十万箱想要对冲想要套保,谁来给他做对手。他不可能把它的对手指望中远来买,它想卖的时候,中远也想卖,这个时候只有靠社会靠自然人,所以我们要培育更多的自然人,制定好规则就可以了。第三个还有一点点原因,我们国家的航运,真正的大企业都是国企,现在国资委没放开让他们做,我跟苏总已经交流过好几次,我希望她经常来做,她说我也想试试水,国资委没开这个口子。我相信不远的将来,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11:08:33]

  [於世成] 首先感谢所有从09:00一直到现在一个半小时在下面的跟我们互动的每一位参与者!同时我也建议大家,给我们在上面坐着的五位嘉宾给点掌声也表示对他们的感谢! 最后利用此次会议的机会我也说两句。航运跟金融的关系,市场有好有坏,但是中国在未来的发展当中,一定是前程似锦。从航运的角度来讲,尽管现在是冬天,套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我们在座的企业界朋友,银行界、保险的,船公司,你们千万别忘了,真正支持你们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里?学校。学校一直给你们培养各方面人才,谢谢大家! [11:09:39]

分享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