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屠光绍:九个方面优化上海金融发展环境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9日 17:16  东方网微博

  6月29日消息,2012陆家嘴论坛于6月28-30日在上海举行。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在“‘十二五'时期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分论坛上表示,金融发展的环境是金融业乃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上海市政府一直比较重视上海的金融发展环境优化,在金融发展的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主要体现在法制、信用环境等九个方面。

  以下是演讲实录:

  屠光绍:我看到大会的安排,本场有6位演讲者。演讲者的分类显而易见,两位是来自于金融业界的,张云和德意志交易所的首席执行官瑞图·佛兰西奥尼,还有主持人;两位来自学界,Youssef CASSIS先生和朱晓明院长;我和安德鲁·史东纳来自地方政府。

  在金融创新、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业界,他们是主角。谈讨论金融中心应该怎么发展,学者们有丰富的经验和论证。

  我们这些年一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谈得比较多,市场交易额有多少,市场品种、工具有多少,金融机构有多少?各类金融工具的创新有多少?这些谈得都很多。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特别是最近这两年来,金融发展的环境方面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为什么要谈环境?金融发展的环境是金融业乃至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在09年国务院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航运中心建设的文件里,专门提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我想谈一下最近环境建设方面的情况。

  大家知道,地方政府把发展环境作为自己的应尽之责。就像刚才李剑阁先生所说到的,这方面我们觉得地方政府应该大有可为,也能够大有所为。

  近年来,上海市政府一直比较重视上海的金融发展环境优化,大家知道,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我们把主要内容浓缩成一个中心或者说一个核心,两个方面或者叫两个基本点。我们的核心就是金融市场体系,两个基本点或者说两个方面,一个叫金融创新方面的先行先试,还有一个是优化金融发展的环境。

  国务院的文件出台后,上海率先在全国,以地方人大的名义出台第一个地方法规,就是通过地方人大的立法推出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从而为上海金融发展环境提供法律支持和法律保障。这几年,按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和地方人大的建设条例内容部署,我们在金融发展的环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主要从以下九个方面简单扼要的为大家做介绍。 

  一、金融发展的法制环境在不断的推进。在全国,上海市率先在两年多前专门出台了一个重要的文件:完善上海金融法制环境的实施指导意见。这个意见里面,对完善上海金融法治环境,形成各方面的合力做出了部署。 

  按照这样的部署,上海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金融法制的联席会议,发挥各方面力量推进金融法制的建设。参加联席会议的既有中央在沪的监管部门,也有上海市的政府有关部门,还有上海人大、高院、检查院等司法机构。同时我们还特别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法例部作为我们的特邀代表参加我们的联席会议,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推进法治环境的建设。 

  在我们论坛结束以后,我们也会率先在全国推出上海金融法制环境建设的白皮书,对上海金融法制环境通过白皮书的方式做系统的介绍。同时,在上海,也是在全国率先在司法体制方面建立金融审判庭、金融检察科和金融仲裁院。通过我们这些努力,要推进金融法制环境的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信用环境的建设。在信用环境里面,我们重点抓住了信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在好几年前,上海已经建立了主要面向上海的征信中心。两年前,上海征信中心机构的职能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人民银行的的征信中心落户上海。所以在上海建立起了“面向全国集中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在这个数据库里面,搜集到了8.1亿的自然人信用信息。里面还有18030家企业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形成相当的规模。2011年,向社会提供个人信息报告达到了2亿4100万次,提供企业的信息报告达到6931万户。

  三、支付清算体系等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我们知道中国银联在上海近年来的业务覆盖面有了很大的进展,最近银联还有一个新的计划,要在上海建立银联国际,把银联支付以上海为基地,全球覆盖面进一步的推进。近年来又有上海清算所,银行间市场的清算组织落户上海,在上海清算体系里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以票据、银行卡、网络支付等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使用,这方面的服务机构也不断的发展。 

  人民银行前不久提出,要建立全球人民币跨境清算中心。上海市政府最近向人民银行正式提出报告,希望能把人民币跨境清算中心放在上海,目前这已经得到了人民银行的积极回应。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还要做更多的配套服务工作。

  四、围绕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中心建设的各类专业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健全。金融咨询服务机构不断集聚,与金融相关的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投资咨询、服务外包等专业服务加快发展,新华08金融信息平台已经落户上海。

  五、金融人才服务工作的力度在不断的加大。我也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起金融人才需求目录。把各类金融机构、各类金融市场组织和各类新的金融业态,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编成了目录。使对金融人才吸引有很好的数据。此外也形成企业和政府相互合作,共同做好人才引进的机制。这样的工作机制非常有效,通过把各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海外人才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我们开发建立了上海金融人才网,搭建金融人才共需平台,重点引进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意识的金融人才。我们有三次到海外招聘,三次共吸引了120位国际金融人才在上海工作,同时我们还有260位海外金融人才正在洽谈和具体商谈过程中。

  同时,不光是注意吸引人才,还要加强关于人才的培养工作。我们要利用好上海教育领域的优势,同时加强和国外优势教育资源的合作。我们与哈佛哥伦比亚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展高端金融培训,同时纽约大学和上海合作的大学,正在争取让他们早期开学,这也是将来培养金融人才的重要基地。

  上海市政府和交大合作,在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建立高级金融学院,致力于金融高级人才培养。此外还针对金融人才落户上海所需要的一些服务,比如说:金融人才在住房、户口、医疗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加大了服务力度。前不久在陆家嘴、上海外滩金融人才公寓已经投入使用。户籍和居住证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改革。改变了过去的一些方式,重点要为金融人才还有其他方面人才落户上海提供更好的便利。此外,还开展金融人才奖的评选活动,通过地方政府对重要金融人才的奖励,起到更好的对金融人才起到激励作用。

  六、上海公共服务也进一步加强。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是集聚金融资源、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在这个里面,我们重点对上海金融机构集聚上海、金融服务集聚上海、金融资源集聚上海,我们有一些鼓励和支持政策。此外,为了支持金融创新,我们出台了关于金融创新奖的评选机制。

  金融创新奖从2010年开始实施,2010年和2011年使一批在金融服务、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产品创新方面的先行先试并取得良好社会应用效果的机构和项目获得了奖励,这个奖励除了有一定的措施外,更多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奖励能支持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的创新活动。

  此外,我们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比如,我们建立上海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为金融机构和金融人才提供服务。此外,我们市区两级政府建立、完善了一系列的政府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对接实体经济牵线搭桥。我们率先在发挥好业界自律和自我管理方面推出了新举措,比如说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了金融业联合会。针对上海的金融机构聚集,各类金融业态比较丰富,我们通过金融联合会的民间组织形式,通过自律、自我管理,更好的为各类金融机构做好服务。

  金融联合会成立三年来,为推动金融业的整体发展做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我们最近也考虑想进行一些管理创新,对陆家嘴金融城,通过政府和业界政府的管理,和业界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形成一种有利于陆家嘴金融集聚、更好促进金融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这种管理创新来为金融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七、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集聚带等集聚区的建设成效明显。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我们明确把外滩金融带和陆家嘴金融城这一城一带作为金融重点集聚区,围绕这个重点集聚区,我们在规划方面涉及到商业配套、交通基础设施、无线网络、文化配合、品牌形象等方面,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配套。使金融集聚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除此以外,上海其他各个区县也根据各自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支持金融发展的服务力度。

  八、金融稳定工作进一步健全。因为一个地方的金融要想发展,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这也是金融发展非常重要的环境。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金融国际化开放不断的加快,保持金融稳定、防范好金融风险方面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我们在完善金融稳定工作机制方面,配合中央监管部门妥善处置各类金融风险、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安排和新的推进。这样使得我们金融防范风险的处置和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九、不光注重在金融环境的其他方面,我们还注重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怎么更好的进行金融知识的普及,提高市民对金融的理解、知晓和运用的能力。我们觉得这也是金融发展环境相当基础性的方面。我们在金融文化的推广方面,在金融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等方面,都有一些具体的安排和推进。业界最近还联合推出一个专门针对怎样增加中学生金融知识,推出了一个参考性教材。这些方面都体现出我们在金融环境方面着眼于提高整个城市的金融知识普及程度。

  以上对九个支持金融发展的情况及我们下一步要推进的情况做了一个介绍。为什么是九个方面不是十个方面?在中国叫十就说十全十美了,我们永远是九,永远向十,向十全十美努力。因为中央政府对我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相比,与境外其他发达、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相比,我们还要有进一步努力的理念,把上海的金融环境建设得更好,谢谢大家。

分享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