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CASSIS: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需要人民币国际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29日 16:52  东方网微博

  6月29日消息,2012陆家嘴论坛于6月28-30日在上海举行。欧洲大学学院经济史教授Youssef CASSIS在“‘十二五'时期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分论坛上表示,上海要成为一个真正强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话,需要人民币国际化,国家化货币对这样一个大国、对这样一个大城市来说是一个前提条件。

  以下是演讲实录:

  Youssef CASSIS: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与陆家嘴论坛,我在这里要感谢会议的组织方邀请我并且给予我这次发言的机会。

  我非常高兴会议组织方认识到,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十二五"规划,我给大家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角度分析一下,上海可以从以前的一些领先的国际金融城市发展中汲取怎样的经验教训,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国际金融中心的领导力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 三、国际金融中心的类型; 四、要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有什么样的要求;以上四点是政府政策制定及本场论坛最关注的话题。

  在过去300年中,只有3个城市轮流、最终成为国际金融中心:18世纪的阿姆斯特丹,在19世纪保持领先地位的伦敦,从18世纪甚至到19世纪的40年代,纽约成为20世纪的金融中心,虽然他们有些排名下降了,纽约现在仍然是一个领先的金融中心。这三个城市是我今天要讲的,他们在不同的时代成为当时的国际金融之都。那上海什么时候可以成为金融中心呢?毫无疑问,中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上海也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以真正的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有几点理由。

  1、一个主要经济体的崛起,以及主要金融中心的出现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比如在1870年的时候,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而且维持到1945年。但是纽约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赶上来的,这主要是需要有时间的积累,有一定时间的滞后。

  接下来,我们挖掘一下深层次的原因,看一下主要金融中心的崛起。当一个国家成为主要经济体的时候,他的金融之都,会成为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像18世纪的伦敦和巴黎,当时阿姆斯特丹是最领先的城市。而18世纪70年代的时候,柏林也成为主要的经济中心。当时德国的经济实力非常强,而纽约在20世纪的时候,随着美国国力的崛起而崛起。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日本成为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东京也崛起。现在上海也在经历这样的过程,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上海的实力也不断的崛起。

  现在的问题是,上海接下来会怎么发展?上海将会成为哪种形式的金融中心呢?我们要分析一下国际金融中心的类型,主要是两类。 

  一类是国际金融活动发挥主导作用的城市,比如伦敦。不仅仅是60年代开始,甚至是在1914年前,伦敦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主要的经济活动城市。虽然那个时候伦敦主要做的是国际金融不是国内金融。1911年的时候,他们更关心墨西哥那边的发展情况,而不是自己国家的情况。1914年是巴黎,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性的金融活动比较集中,而非国内金融活动比较集中。

  在那些比较小的、比较开放性的经济体里面也是这样,像比利时的布鲁塞尔,1914年是非常重要的金融中心。日内瓦和苏黎士,1920年以后是非常小的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在上世纪80年代后,实现了他们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

  同时还有一类国际金融中心,主要是国内的金融活动,在这里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纽约市,纽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今天,主要的金融活动是美国国内的,是美国国内商业融资,更多是美国金融而非全球金融。1945年前的柏林,及二战之后的法兰克福,也主要是德国金融中心,虽然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甚至在欧洲扮演非常重要的金融中心的角色,但他的业务量很多也是集中在国内的。东京也是一个例子,那上海呢?

  上海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一个很强的国内金融活动基础作为支持,这是中国经济实体的体量所决定的。这和香港不同,香港更针对外向型的、纯的国际金融活动。

  最后我还想很快的说一下,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些经验或者说我们要找到纯正金融中心前提条件是哪些。这里我列出了几条,我认为还有很多,比如政治的稳定,尤其是中央政府一级的政治稳定,整个社会的稳定及金融机构的稳定。一个非常开放的、非常深入的、非常有活力的金融活动,以及一系列多样的金融服务产品都很重要,有比较强劲的货币、有比较高效的监管,还有非常好的劳动力。

  这里我不会深入谈每一个重要的要素,我特别要谈的几个是我们以前过高估计的。这主要是一些比较短期的重点问题,而不是长期的,国内经济的发展更为重要。要成为一个真正强有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的话,还有一些必要非充分的条件,其中有几个要求不是最要紧的,刚才列出的几条,有的时候比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重要,但有强调一点和上海有关系的。

  一个是人民币国际化,我们今天一天都在谈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性。有的人可以认为,一些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所以能够成熟和发展,有的时候并没有国际化的货币或者是储备货币,甚至不一定是能够进行自由兑换的。比如60年代的时候,英镑还不是自由兑换,但那时候主要交易美元,所以可以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小的国家本来是自由可兑换的,不可能成为储备货币,这样的国家很多,但不适合上海,很多人不会到上海交易其他的外币。国家化货币对这样一个大国、对这样一个大城市来说是一个前提条件。

  还有是国际的开放性,这也和创新能力有互相的关联。创新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19世纪、20世纪那些重要的金融中心都留住很多人才,伦敦当时吸引了全世界的金融顶尖人士,包括法兰克福、德国过来的人才。纽约也是这样,高盛或者其他一些国际金融巨头都集聚到了纽约。还有国际金融机构的集聚,最高顶尖人才的集聚,都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前提条件。这些新进的人才和原有的基础进行良性互动,也可以带来更创新的能力和展现。

  还有一个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国家干预是有限的。在金融行业里面,很多人认为政府干预影响金融中心的崛起,但这一点值得商榷。你可以推出很多政策来推动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这些政策不能揠苗助长,你不可能增长得过快。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银行家、决策者等等,他们所做出的规划,对上海都非常现实,他们不会将这个过程过快的加以推动,我们需要做的正确做法,就是利用上海的地理优势、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及金融行业现有的基础,以它为平台推动金融中心的发展,这一点我非常有信心。

分享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