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消息,陆家嘴论坛于6月28-30日在上海举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主任谢庚在“浦江夜话三:场外市场建设和发展”的专题论坛上认为,“现在主板有了,创业板等都有了,现在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场外市场的建设。”。
以下为发言实录:
[谢庚] 我不能说是制度设计者,只是在中国场外市场建设有过实践,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有过实践,但是有过失败的教训。所以我们现在重新来谈论这个问题,是从很多历史的教训中出发,从现代的经济需求中去谈这个问题。我想讲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就是,中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经济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中国的经济运行虽然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我们应对危机的各种政策效应,以及目前经济运行出现下滑的趋势表明,中国过去较长时间以来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难以持续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谢庚]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好,促进中国经济转型也好,自主创新也好,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政策的扶持体系,这不光包括对实体经济的直接扶持,更重要的是对创业投资机制的扶持,就是对投资体系的扶持。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第二,资源配置方式,这个问题提了很多年,就是实现市场化来配置资源,实际上很多年以来没有完全实现。第三,就是要素市场体系。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政策体系的建设可能有利于后两个方面的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依赖于要素市场体系的健全,也依赖于政策体系的配合。这是我想讲的第二个观点。
[20:06:01]
[谢庚] 第三个观点,回到要素市场体系。过去20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市值规模已经到了世界前列,基本排在第三,或者第四。中国的企业有多少?股份公司至少以万家计,中小企业是以百万家,甚至千万家计。但对中国巨大的企业资源来说,中国资本市场服务还不到位,所以必须健全中国的资本市场体系。这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我想讲的第三点,就是建立和完善多重资本市场体系,现在主板有了,创业板等都有了,现在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场外市场的建设。场外市场的建设,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各层次市场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企业不管有多少家,至少有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区别,有企业规模的区别,有各种业态模式的区别。所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重要的是对不同群体差异化服务。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本质是风险的分层管理,实现方式是制度的差异化安排。
从市场角度说,就是针对不同企业群体的差异化服务。所以各个不同的市场层次有不同的企业群体,它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管理方式都应该有所差别。所以,我觉得要处理好各层次市场之间的关系;第二要处理好市场各方参与人的利益机制关系,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市场要想可持续发展,要想长期存续,市场各方的参与人要在其中要能够找到它的位置,找到它的盈利模式。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哪一方的参与人,比如说上市公司或者说挂牌公司在市场中的作用、它所期望的目的达不到,这个市场就不可持续。这个市场所服务的中介机构,如果说是亏本在服务的,它也不可持续。所以市场一定要处理好各方的利益模式,处理好市场各方利益主体的市场关系;第三是要处理好监管和市场效益之间的关系。
很多人说我这个市场中,企业都是小企业,都发展时间不长,没有那么大的财务承受力,说监管过严对造成成本要求太高,我可能进不来,可是如果监管过松,市场风险过大,这个市场也不可持续。历史表明,一个市场如果发展起来以后风险频出,它是不可持续的。但是这里头怎么把握一种平衡,我觉得需要探讨。为什么监管?不监管会出什么问题?监管是为谁负责?这些基本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把这几个关系处理好,我觉得对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20:13:3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