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军强:中国社会保险资金结余七千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8日 18:52  新浪财经微博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图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军强演讲。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图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军强演讲。

  由复旦(微博)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未来十年的战略。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图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军强演讲。

刘军强:

    首先非常感谢邀请我来参加会议,这篇文章的题目是讲中国保险基金的基金结余,中国有七千亿的社会保险结余,这是不是一个矛盾的现象呢?我的演讲分四部分,首先是经验性的观察,然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假设,最后是方法和研究结论。

    我们先看这个图,从1989年到2000年从无到有,到2010年已经有750亿的结余资金,我这指的是现收现付制的保险,养老基金我没有计算在内,主要是指的失业、医疗、工伤,我们今天的问题是结余是如何产生的,哪些成因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

    我们从这张表格可以看到,在1999年的时候,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60亿的结余资金,但是到了2009年的时候有4060亿的结余资金,结余率达到了119%。这个Puzzle就在于医疗保险是Pay-as go,如果你有大量的钱,放在银行帐户里面没有去用,意味着首先是一个低效率的制度,因为大量的钱没有用于补贴病人的医疗账单,所以参加了就等于白参加了。另外一个是这样的,如果有大量的钱沉睡在银行帐户里面,意味着给腐败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社会保险和我们的经济形势也有很大的关系,纽约时报有一个新闻说“中国经济在触底”,增长在放缓。我们很多人认为经济增长放缓,很大的原因是中国的国内消费不够旺盛,消费不够旺盛的原因又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那么我们做一个反思式的推断,如果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了之后,是不是消费就能够旺盛起来呢?我看这个答案未必是正的。因为是这样的,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来,没法建立很好的风险防范,没法降低风险,没法使得人们敢于去花钱。比如说医疗保险,新农合只能报销34%左右,城镇保险只能报销百分之三四十左右。

    城镇医疗保险主要是面向城镇就业人口,他们大约会从雇主那边交6%的工资,这6%里面有70%是放在社会统筹资金里面,这些钱可以用来支付住院费用,剩下的30%是放到个人账户里面,这个30%是支付买药和门诊的费用,雇员还要缴纳2%,全部要放到个人账户里面去,用来买药和看门诊。下面我们会注意到筹资结构对结余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原因分析有五大方面:人口红利、若干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这几年扩面的竞争、制度的管理存在问题、没法直接观测到的因素。

    首先是人口红利,我们一直在讲人口红利的消失。但是从这张表你们可以看到,从2005年开始,职工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里面是在变得年轻的,抚养比从0.38%降低到了2009年的0.34%,这几年的人口结构在变年轻,这几年政府在大力推广保险制度,所以有大量的人在加入这个群体,他们更加年轻和健康,更多的是缴费,而不是消费,所以大量的结余产生了出来。我这么讲,上海的同事会非常不同意,上海若干年前就产生了医保的亏损,所以我的观察和人口学的学者不矛盾的,因为上海是中国总体局面的一个提前发生,大约要比中国平均水平早很多年。所以,这也不是一个持久的现象,虽然职工医疗保险在减轻,但是人口在老化,如果你在农村,40岁的人可以被称为年轻人,反映在医疗保险里面,在很多地方,虽然合作医疗刚刚建立没有几年,但是资金已经收不抵支了,城镇医疗保险是以农村的亏损作为代价的。

    第二个因素是增长红利。我们可以看到从1999年到2009年,中国的平均工资一直在增长,从800多块钱到32000块钱,和平均工资相匹配的是缴费水平,从1999年每年缴435到2009年缴一千多块钱。

    第三个是扩面,随着你的制度不断把新的人覆盖进来,新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年轻健康的,这些人更多的是付费,而不是缴费,你把更多的人纳入进来,风险就会降低,使得结余更多。

    第四个因素是管理,管理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构建设,我们现在的医疗保险都是经过社会保险医疗监管机构去办理,是一个中介机构。之前这个机构面临人员缺乏的问题,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到2008年为止,这个机构已经有13.3万的工作人员,而且在18个省份,它的筹资(收取保险费)  ,交给地方税务机构,地方税务机构在2008年的时候已经有40万人的规模,所以它可以通过这种人力的扩张、机构的不断完善,也会造成保险费收费增加,而且随着人数的增加,可以更加精细的管理,也会产生结余。

    另外是政府的财力状况。为什么这么重要呢?是这样的,如果一个政府经济上不是很宽裕,由于我们的职工医疗保险,每个省市需要为医疗保险的运营成本和亏损负责,一个地方如果很穷,那么就必须要维持一个盈余,而不是亏损,否则的话,它需要额外从财政里拿钱去补贴。另外,如果一个政府比较穷的话,那么它更有动机去积累一部分的钱,因为这部分钱现在没有独立的监管机构,或者没有有效的监管,他可以拿这些钱去做一些其它的用途。所以,如果一个地方的地方政府财政状况比较差的话,他是有动力去维护这个盈余状况。

    最后是一些很难直接测量到的,比如说报销的规定。中国在这么几方面限制了医疗开支,再就是规定好起步线、封顶线、共付比例。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报销的都比较低,尤其是农村的只有34.6%。另外中国政府制定了基本药品目录和基本服务目录,目录之外的都不能报销,每年可以有5%的调整,可以增加可以减少,但是地方政府一般都会采取比较保守的,不变或者减少,进一步就能够压缩开支,产生结余,这都是非正常的因素。

    第二个因素是统筹层次,这是无法测量的,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假设有两个城市,同时在一个省市之内,一个是有正F的结余,另一个有负M的结余,F的M不能抵消N,如果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统筹,那么B的亏损就可以抵消A的结余。低统筹层次使得最后的结果有大量的结余资产产生。从2003年到2009年,有40%的钱是个人账户造成的,这些钱放在账户里面只能归个人使用,不能用于别人,最多用在家庭成员里面,所以如果我很健康,我的钱就会被积攒下来,就我个人而言,我的个人账户里面从来没动过,除了开过几次牛奶和饼干之外。

    结果我用了两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结果基本上和我们的假设是比较吻合的,而且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结果也是非常一致,只有很小的一个差别。如果抚养比降低的话,你确实会造成很多的结余,反过来讲,如果我们的人口持续老化的话,那将来的保险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另外,在平均工资方面,如果人均增长1000块钱的话,对应的结余率会增加7.06%,这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因素。第三个方面是覆盖率,如果覆盖率增长1%,那么对应的结余率会增加0.13%左右。再一个是医疗保险的管理状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经费每增长1块钱,那么结余率会增加0.63%,就是说机构每完善一步,钱就会增加一些。如果地方政府的资金支出每增加一千块钱,结余率就会降低23%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开支。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结余资金是这么造成的,首先是职工医疗保险这几年变得相对年轻,这个也不可持续。第二个是这些年中国的平均工资一直在提升,中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比较暗淡,平均工资增长也会比较暗淡,这个也不可持续。第三个是覆盖面扩大,最多只能扩大到100%,现在这个制度已经扩大到百分之七八十了,所以未来的增长空间也不是很大。再一个就是它的管理,我们可以继续增加人力,但这也不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状态。第四个方面是统筹层次,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统筹层次降低结余率水平,最后一个是个人账户,在中国有很多的反思,因为它造成大量的结余,使得资金使用效率非常低,同时并没有很好地抵御未来的风险,因为掺杂了很多其它的因素,比如说通货膨胀,我现在30岁,积累了一部分钱,为我以后60岁支付医疗账单,这是不现实的,我不知道未来的通货膨胀水平是怎样的,而且放在银行里面也降低了它的用途,这是我的研究发现,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教,谢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