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恺悌:美国的养老模式在中国未必适合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8日 18:40  新浪财经微博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图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张恺悌演讲。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图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张恺悌演讲。

  由复旦(微博)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未来十年的战略。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图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张恺悌演讲。

  张恺悌:尊敬的张力主席,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这次受彭希哲教授和王丰教授的邀请,再次参加这个论坛,上一次我参加这个论坛时记得很清楚,为了参加这个论坛,我专门特意到外面买了一件新的衬衫,这一次为了参加这个研讨会,昨天我也是专门到上海的崇明岛做了一次调研,中午才回来。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大家都知道,我的题目是想讲一下城乡统筹,特别是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我们怎么样来看待城乡统筹,我觉得通过上一次参加研讨会,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们老龄化的快速到来,体系建设当时还在讨论,可是在今年,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出来了。9月份全国要重新修订老年权益保障法,在这种大的议题面前,我作为一个长期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的人士,我这次特别高兴地看到了我的老朋友,就是我们在座的金女士。上次开会的时候,我跟王峰教授说我的老龄化知识从哪儿来的,今天看到金女士,我当时想,1994年的时候,我到厦大去培训,今天又有这样一个机会,我作为中方的一个研究人员,我一定要把中方的研究成果在这样一个机会下坦诚地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当然,我不否认目前我们的制度,上一个讨论会的时候大家已经充分讨论到我们在新的制度建立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的确是这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中国大陆面临着快速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当中,老龄议题成为一个热议题,可是我非常担心,就是热议题面前我们非常缺乏一种冷思考,脑子非常热,人才物全有,只要你能想出的主意,国家就可以给你钱,你就可以做项目,问题是我们的方向是什么,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我们通常流行这样一句话,在座的中国朋友大概能知道,就是“外行比内行来得快”、“忽悠比专家更好卖”,我希望今天的发言不忽悠,因为我想我不是外行。当然,我也想,在这里面,在我谈到的十二五规划当中的一些问题,希望在座的专家能给一些指教。

  在座的都是业内人士,关于人口老龄化我就不多说了。我作为长期在这方面进行专门研究的人员,特别是有机会参与国家有关政策制定的专业人员,我觉得目前在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或者说确切地讲,在解决老龄议题的过程当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感觉,就是进入到最佳的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这么判断呢?中国人讲究做事情要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就是现在我们国家已经感觉到其它的社会事务已经基本上有所涉及,已经开始做解决,但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和议题刚刚开始涉及;地利就是基层的老百姓呼声是非常高的,刚才蒋教授也讲到了教育的问题,老龄群体也一样有这样的反映,过去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比较低,他的生存环境要求不高,有衣食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关注到自己的权益,就像西方有这样一个理论,叫“政治压迫群体”,这种群体在形成,在政府和研究部门也感觉到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因此我觉得我们面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在这个机遇期,从国民经济和十二五规划里面也特别体现出了,十三章里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福利。同时在第三十六章也有做好人口工作,当然这不只是降低生育率的问题。第四节里面就是积极应对老龄化,这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有这样一个大的规划纲要。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纲要之外,第一次就老龄问题同时发布了两个专项规划,这是我们从1949年新政权建立以来第一次,这里面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在什么地方?就是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提出的四个体系建设,如果中国要对老龄工作有一些知识的话,我们通常叫“六个老有所”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谓,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90年代末总结的老年工作的六个老有所。这次在十二五规划里面特别提出了六个体系建设,我作为个人来讲,我感觉到从过去的由点,现在形成了线,一个体系是一条线,由线又形成了一个片、一个面,这就是我们老龄工作整个质的改变。

  这六个体系同时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里面也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在座的外国朋友在这方面可能理解起来相对肯定一些,会中文的朋友在这方面应该可以看到这六个体系,除了战略,现在全国老龄办正在集合国内400多名专家,做了26个专门的课题,我们课题组专家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翟振武教授也出席了这个会议,战略的子报告已经基本完成,正在着手写总报告,上时期初稿已经出来了。在这里面讲到了社会保障体系,老年健康支持体系,老龄服务体系等等,这是在十二五期间可能更长时间的一个老龄工作思路。

  我们在做这个规划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年来一直在困扰着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目前虽然经过30年的飞跃发展,但是城乡之间的差异和其它领域里面相比较,这种差距缩小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从政府的各个部门我们也能感觉到,大家都不敢轻易谈农民和农村的问题,因为农村的问题太困难了,解决的时间需要太长。同时,我们制定政策的过程当中,有那么一句口头禅叫先易后难,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先解决城市的问题。恰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和趋势,中国和其它国家又有不一样,所以就是城乡倒置的问题,农村老龄化的速度要快于城市,也就是说农村养老的问题难度就更大一些,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更复杂一些。但是,这又是一个必须从中国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在整个社会理念的不断改变过程当中分享社会发展成果。那么农村一样,有这种权利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时还特别提出了城乡均等化问题,但是怎么样去均等化?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准备这个会议,我们也是专门把有关方面的东西给大家梳理一下。

  我认为,如何实现城乡统筹的问题,一个就是先看一看城乡的现状,在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过程当中,在十二五规划里面,明确地作出了一个指标性的东西,就是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大陆要新增加342万张养老床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从1949年到2010年的时候为止,统计中国大陆有320万张床位,可是在未来就要再翻一番,这是第一次在养老服务方面有一个量性指标,而且这个量性指标工作难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从农村的养老机构现在用的是231.9万张,占74.3%,农村的养老床位是在过去的民政系统里面,对于鳏寡孤独的人。

  不平衡就在于农村的养老床位占三分之四,农村化率近50%,城乡老年人口一比一,并且城市化加速发展。同时,农村的床位控制率是相当大的,根据我们初步计算来看,农村的控制率在40%,这是一个很大的。同时,农村设施简陋,专业人员奇缺。第四就是农村的养老需求、生存需求还是一个比较低层次的需求。但是呢,城市里面的养老需求更高的向一个精神需求发展,我为什么要抽时间到崇明,前不久大家知道在上海举办了一个老年用品博览会,在这个博览会上面民政局的马局长提出要在崇明建立三个大的养老基地,我们也专门去看了一下,也看一看他们未来的发展情况,就养老这方面的基地建设在全国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形势。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个考虑的问题,就是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比较,一个是要加大城市床位建设在城乡总体床位中的比重。另外一个就是要加大养护型的床位建设,第三个要加大社区的床位建设,第四个要尽量地减少大规模的城郊集中供养的床位建设,这个是非常危险的。我看到中方在大量地引用美国的所谓Sun city的模式,非常活跃,但是我在几个场合下讲:我们还是要慎重,美国的模式在中国是不是适合。还有超大规模的,在中国还讲究社区环境的文化氛围的时候,中国这方面的发展是不是进一步要考虑符合国情。农村方面还要着重在基础服务设施上增加建设,特别是要探索互助性的家庭养老床位。第二个考虑,是90%以上的老年人要实现居家养老,我们的目标是90、73,或者90、74这样的模式,同时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模式,同时最近我们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就是信息化服务为辅助,以民营养老资本为新鲜血液的养老服务模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