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永泰:亚洲不可能象欧元那样推出统一货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6日 16:31  新浪财经微博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图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胡永泰演讲。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图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胡永泰演讲。

  由复旦(微博)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上海论坛”2012年5月26日-28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未来十年的战略。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会议。图为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胡永泰演讲。

  胡永泰:各位下午好。

  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来到这边,跟大家做这样一个演讲。我们可以想到很多原因,为什么很多人要支持建立亚洲国家的协调一致的货币体系。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我们希望能跟投机的攻击来做斗争,这样的话地区央行都能有一个协调一致的行动,如果我们的汇率能够获得协同一致的话,我们的这种斗争就更有效。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西欧,也就是未来所发展的一个方向,亚洲突然已经实施了不同的政策,以便协调经济的发展。比如说清迈倡议我们要聚集东亚国家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已经在过去数年不断地在增长,比如2009年1200亿美元,现在已经翻番了,到2400亿美元。

  另外一点也是由亚洲发展银行所通过的,就是使用ACU,因为他们感觉这是第一步来实现一个共同的货币,那就是要建立模仿欧元区,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即使制定政策者还是非常忙,他们做了另外一个工作。所以这个问题就是他们应该注入多少的努力来推动地区货币的一体化,因为有很多的朋友对经济一体化是比较感兴趣,也乐于作出他们的贡献,我想说,首先让我们看最成功的两个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因为经济一体化方面都是已经达成了即将宣布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就即将宣布回家了,无疾而终。那我们看看经济的一体化在宣布之后,能不能真正地向前迈进呢。

  比如说我们的欧盟还有北美自由贸易区,所以让我们看看这两个案例有什么具体的区别,他们都同是自然贸易,二者都同意资本自动的运动,美国突然也同意了劳工移向美国。我们看看它有没有共同的货币,而且我们看看政治的联盟还没有这样一个政治的欲望。所以我们有两个经济一体化的案例,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但是他们有一些不同之处。所以这个问题现在就是,是不是我们东亚区是实现EU这个模式还是NAFTA这个模式呢,已经有人做了一个著名的研究,那就是货币的这样一种联合,就需要商界成员国的紧密的合作,如果他们经济越来越紧密,那就可以形成这样一个联盟。现在我想提议另一个考虑,这样一个考虑就是有一个政治的经济的背景,那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如果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货币单位的话,如果我们看NAFTA,正如这个幻灯片所展示的,美国在过去是非常主导的,在现在、未来也是非常主导的。基本上来说,美国是非常有权威性的,其它的相对来说比较小,比较弱。那我们看看,不管在美国发生什么,都会对其它的NAFTA成员国有影响,而不过在墨西哥发生的对美国的影响却非常小,所以这样一种不平衡的溢出效应,所以在这个情况当中,美国就说既然你对我没什么影响,为什么我要实施这样一个货币政策来避免你的动荡呢。这就是美国的一种态度,美国又是如何进行回应的。比如说巴拿马想自己有自己的货币计价,他们实行了美国的这么一种货币。你们可以把美元当做这样一个货币,但是不要期待美国要做出回应,比如说在经济危机来的时候,格林斯潘差不多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非常欢迎你们使用美元,但是不要顾及我们,要考虑到你们具体的情况。这就是根据国家的规模大小会有一些不同。墨西哥、巴西对美国的经济影响比较小。

  我们再看看欧盟的模式,我们看最大的经济体是什么呢?他们其实成员国之间还是比较相似的,就意味着他们互相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因为他们有这样比较强的溢出的效应,所以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合作的平衡。而不是一种不合作的机制,当然我们也可以编写出首先的原因,就是法国人、德国人就说我们停止战争的方法,就是要以货币付给相同的人。我们如何来描述呢。

  日本曾经是个巨人,但是现在中国跟日本已经达成平衡,就像欧盟的情况有点类似,但是这样的一个状况会很快改变,大概再过五十年中国经济体会比日本大十倍。所以即使我们现在是一个台球桌上有台球的情况,但是未来也会变成篮球加乒乓球的情况,但是对于中国来说,为什么要考虑其它国家的货币政策呢?一个单个货币生存的情况更有可能发生。讲到货币联盟可能是业务移动性不好会出现货币联盟,另外还有劳动力要能自由移动,也就是说在一个地方出现了经济衰退的话,他们就可以去经济繁荣的地区避。那在欧洲,如果劳动力的移动没有任何的障碍,那就符合了蒙代尔所说的货币联盟的前提,但是有一点很确定,非常不可能我们会看到类似的协议在亚太地区形成,来允许劳动力的自动移动。所以形成货币联盟的第二个条件也不存在。

  我的观点是在亚洲形成一个像欧盟这样的结果是不太可能的,很多的经济学家都反对,因为未来的经济部署在中国的话,会更像NAFTA北美的自由贸易协定区,因此中国没有必要去考虑其它国家对它的影响,因此中国也没有这个动机来抵消这个邻居产生的经济的动荡。大家看一下,同时也不需要一个区域性的货币来促进贸易,因为中国跟日本更需要世界市场,这样更能够达成繁荣。因此也不需要建立一个特殊的周边市场来支持它的经济增长。

  第二支反对力量就是政治学家,他们也不愿意看到像欧盟这样一个体系,大家看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的话,我觉得中国到现在为止都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向内看的国家。在2006年中国调整了经济目标,我们相信的是经济建设,但是中国的目标改变了,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将会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反映了中国领导层的观点变化,在中国的和谐社会如果不达成内部的和谐社会的话,中国并不会去忽视一个和谐世界的目标。中国是一个快速新兴的国家,它也会受到其它国家的影响,但是并不会对中国的经济正面成长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举一个例子,哥本哈根论坛谈判失败之后,你会发现中国的领导者是当时唯一一个在会场缺席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作为世界领袖的理念,其实他们是缺少世界领袖的这种思路的。中国的邻居也不是很喜欢中国主导一个像欧盟这样的体系,如果在欧盟有个非常强的国家的话,那就是德国。德国为整个EU来设定很多的政策,我的问题是其它的东南亚国家的国王,愿意中国来为他们设定这样的经济政策吗?我觉得不太可能。因此东盟+3,就是10个东盟国家加上中韩日,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会变成东盟+6,为什么呢?在东盟+3的话是没有一个主导国家的,但是如果是东盟+6的话,会加进澳大利亚、新西兰跟印度。那中国大家会看到,过去对中国主导非常地担心,在未来的话,这个担心就会减少。

  我们来听一下一个外国的例子。从结构收入来讲,三个国家是非常相似的,如果把三个国家做一个整合的话,结果是什么?结果是有两个一样的国家进行整合的话,不需要对经济做一个重新的重组,成本非常低。如果他们的经济结构是一样,你把两个国家做个整合的话,你的整个都是一样的。如果两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非常不一样,你把他们两个放在一起的话,就会发现劳动力密集的国家变得更为劳动力密集,而资本密集型的国家,它会变得更资本密集型。那这两个资源也会有非常大更为极端化,当然最后的产出可能会比较大,但是交易的成本会大幅增加。因此大家看看中日韩三个国家,他们的人均GDP差别很大,如果要三个经济体系进行整合的话,他们的交易成本会非常高。你可以看法国、德国跟英国的话,他们非常相似,从经济发展的标准来讲也非常地相似,如果他们形成一个共同体的话,它的调整的努力只需要非常小,所以不会有很多痛苦。当然也不会有很大的收益。

  在亚洲就不是同样的情况了,什么样的经济整合才是现实的呢?我相信贸易的整合是现实的,在亚当·斯密时代他讲的财富论,他说财富是来自于劳动分工的,我觉得整合就此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点如果大家来想一下,欧洲欧元区刚刚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觉得我们有足够的钱,我们可以我们自己的欧洲的经济金融结构的资源来解决问题,这是他们自己想的解决方案。他们并不要求其它国家的增加,比如说俄国的增加。亚洲人也是一样,像非洲这样的国家,它有自己的货币,然后它才能够达成IMF,所以基本上同意我们需要更多的货币整合。但是需要建立一个亚洲货币基金,那我们可以来调整一些,共同来抵御对于一些亚洲货币的投机性的冲击。

  我希望大家就我刚才所讲的内容做出一些反馈。谢谢。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