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12中国股权投资论坛 > 正文
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上证2012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于2011年5月25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以全球视野把脉PE/VC革新趋势。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对话三:新能源与TMT行业的投资机遇在哪里”全景。
主持人: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刚才对话的嘉宾!下面进入我们圆桌对话第三个环节,第三个话题是:新能源与TMT行业的投资机遇在哪里?风电行业遭遇发展瓶颈、光伏行业迅速步入寒冬,电动汽车产业叫好不叫座,环保节能则面临经济不景气而导致政策执行力削弱等问题。首先有请本场对话的主持人邵俊 德同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对话嘉宾包括钟廉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傅仲宏 达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合伙人;王恩强 天增地长投资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夏朝阳 常春藤资本创始合伙人;松禾资本合作人刘浩。
主持人: 我们最后一场要有自己的风格,由于结合我们非常专业的的论坛,会谈到行业,我希望我们这一场论坛风格做到进口主题,坦诚相告,千万不要忽悠大家台下这么多热情观众的宝贵时间。 首先请各位介绍一下自己的机构,我希望讲一下自己,因为这个论坛主持人讲了,讲到新能源,一个是TMT,你们简单讲一下各位机构在新能源,还是在TMT的一些经验?或者哪方面是你的侧重点。
傅仲宏: 达晨是本土的一家机构,我们也管美元基金,我们成立12年,目前投了160多家企业,上市有2、3十家。今天这个主题一个是新能源,还有讲到战略新兴市场。我们作为一个本土的创投企业,我们把新能源作为我们的略投资方向。我们在公司重点投资4个领域包括节能,我们把节能环保放在一块。另外包括文化传媒,文化传媒里面很多是TMT的,我们没有按外资的划分,把TMT单独拿出来,包括电子信息,投了很多相关的企业。
钟廉: 创新投是99年成立,到今年13年。公司目前为止投资了有450个项目,目前上市85家。从投资领域上来说,因为我们成立比较早,投资项目比较多,TMT当然是我们投资的一个热点,另外我们应该说从大类上来说,主要投的是中小微企业,这两年在往TMT项目。 新能源这个行业我们也投了很多,比如说电池、风机、电动汽车、太阳能,每个领域我们大概都投了至少5个亿以上。
王恩强: 我是来自天增地长公司,是一个非常精湛的团队做最早期的投资。早期早到什么地步呢?每一个项目都是从第一轮做起。第二从专业领域来讲,只投绿色技术,不投任何其他技术。成立6年多来,我们投资了10个项目,已经有一个上市,两个被并购,其他的项目现在陆陆续续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
夏朝阳: 我们基金成立时间跟几位老大比起来没有那么长,我们到现在今年5年,累计投了30个项目。我们目标致力于打造研究型的PE和VC投资机构,主要是追求在稳健当中寻求一些比较高的长期的回报。争取能够协助我们所投资的企业从一个企业故事能够创造一个财富故事的产业故事。我们投资主要方向针对人的生活品质,能够有改善和提高的这样一些行业。其中跟人的精神相关的行业我们主要我是在一个TMT领域比较窄的方向,我们主要依托与移动互联网,而不是一个广义的TMT。 第二是人对环境消费的需求,这一块我们在太阳能、节能环保和清洁技术方面是一个比较大的方向。这两个方向应该跟今天谈的主题有点关系。另外我们也会对品牌消费服务也做相关的投资。
刘浩: 我是松禾资本刘浩,我们公司1997年成立,06年之前我们专门做VC的一家公司。06年以前我们团队成立松禾资本。我们现阶段PE和VC并重的做,可能跟国内的同行稍微有点差别,我们PV、VC一直在并重。到现在为止,应该说总的项目大概在140多个项目,其中VC的项目在5、6十家,PE的项目大概在6、7十家。现在管理的人民币基金大概有14个亿到15个亿。VC项目是我们比较热衷的,刚才讲到TMT和清洁能源,我们在TMT现阶段很多经历放在VC上,尤其关注在做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可能我们投了很多移动互联网小项目,具体名字说不上来,我们有将近3个人的团队全职做这些项目,可能有20多家。在新能源这块我们偏重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太阳能,一个是在动力电池。太阳能这块我们偏重相对早期一点,比如说我们整个产业链这块也在陆续。在动力电池这块,整个产业链条都有布局,都有涉足,我们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能源管理一系列都有。应该说我们一直坚信新能源这个行业是我们公司一直坚持做下去的行业。谢谢大家!
主持人: 德同资本主要是投资于4大领域,基本上每个合伙人管一个领域,也是比较专业化。我本人是比较专注于清洁能源这一块的。因为今天我们专场是分两个大行业,先从我比较擅长的清洁能源开始跟大家交流。 在座5位嘉宾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投资人,我听下来基本上每一家在清洁能源有所涉及,这个行业德同也是比较早介入,05年我当年投无锡尚德的通过是5块美金一股,一年之后上市,当时是15块美金上市的,最高到过78块美金。德同资本在上升通道平均40块左右,我们就退出了,获得了20多倍的回报。 但是今天开会之前我看了一下我的手机,无锡尚德的股票又回到2块美金,人家说一夜回到解放前。中国的太阳能超过30个G,中国的产能超过全球新装机的能量,这个产能严重过剩。即使国家发改委准入的这20家多晶硅企业里面,现在真正在正常开工的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不到5家。别的开一天就亏一天,基本上要不处于停产,要不处于办生产的维持的状态。 美国要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跟组件加收分倾销税,从35%到200%之间,中国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太阳能企业好几十家,大概看了一下只有3到4家是在盈亏平衡附近徘徊,别的全部亏损。这个就是光伏太阳能的现状。 风能也好不了多少,风能跟太阳能都是为别人做嫁衣。风能是全世界最大的社会生产商,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装机容量,中国本身就有很大的市场,大概占到全世界所有装机容量1/4左右。去年我看统计,我跟国家电网(微博)聊天的时候是去年年底,他当时告诉我截止去年11月份,去年从1月份到11月份,光11个月,全中国出现了72次大大小小的整个风机脱网的事件,甚至造成某一个片区的电网整个冲击,整个停电。因为我说同质化竞争,整机的价格去年从最高每千瓦6200块人民币,一路跌,跌到3600块,几乎拦腰斩断。 我想请教一下在座各位专家,各位也是投了很多光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新能源做投资是不是还有机会,如果有的话,机会在哪里?
刘浩: 我认为太阳能这块从多晶硅这块大家都全面亏损,但是我们要知道另外一个事实,这个产量还是在增长,只是说我们国内这些企业它的成本,或者说它的技术已经落后了。我始终认为在最上游的这块,中国的企业确实有压力。但是我想随着技术的提高和整个产能和管理的提高,我们新的一些大的企业再上投资的时候,它的设备上去了,它的管理上去了,应该说还是有机会的。 第二个机会在它的组件、配件这些还是有机会的,比如说接线盒,这些行业绝对有机会。而且这些行业也是我们国内有产业基础的行业。我认为从这两年的发展趋势几乎是几何式的发展,所以我也看到了配件行业大的发展,作为投资,包括我们中国的风格,我们这几年大量盯住了下游的产业,包括我们原来投做芯片的这家企业,运气非常好,我们当时感觉到市场的变化。 风能这块用一些新的技术,比如说我们公司投了一家国内唯一一家用垂直轴发电的。垂直轴这家它最大的成本不用站在塔顶上,大家非常清楚风能1/3成本在安装和维护成本。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功率不够大,但是没有问题,它做篱网还是有技术的。关于另外一块新能源,我们认为动力电池,我们认为这是大方向,我们公司整个动力电池这一块,我们从它的正极材料,到负极,到电解液,到隔膜,整个产业链投入10家。我个人认为,短期来看它应该是动力电池。
傅仲宏: 我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家看到很赚钱的东西,很多产业,包括高级产业,新能源相对旧能源,相对化石能源,化石能源是一个开始,石油掌握在三大家手里,煤矿也越来越集中,我们新能源在很多特点上面也有这个趋势,像光伏产业,做好电子片以后卖给谁,卖给国家,买家是国家。这里面很多企业同质化非常严重,包括峰巅也是一样的。但在这里面也有机会,就像我们在石油行业一样,石油行业有很多公司做得非常好。另外在一些特别的应用的市场,需要花费很多不同寻常的这种产业,做一个风险投资公司来说也可能找到一个成长的。靠大资金去投入特点的公司基本上都不是我们值得去关注的一个方向。
钟廉: 刚才前面谈的像风电、太阳能,包括电动汽车,我觉得这几个行业,前面两大行业受国家政策,还有国外政策,受政策影响都非常大,这个企业受政策控制都比较大,包括太阳能也一样。这个可能在某一些新的行业,比如说电动汽车,我个人认为还是在节能环保这些领域电动汽车这个领域能够发展得更快,因为门槛不要太高,政策限制不会太多。现在很多企业花精力选电动汽车。现在电动自行车有一些擦边球,电动汽车也有一些擦边球。我们现在在深圳街上跑的比亚迪电动汽车目前有300台,也很漂亮,说年底要到800台,它的技术指标现在已经从充电,还有速度,还有距离,它的充电时间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已经解决了。当然这还是目前的情况,我想电池的技术,现在动力电池关键技术还不是我们的,我们现在在动力电池这方面只是在局部的部件,动力汽车主要核心芯片是电池还没有过关。我想从这个行业来说,能够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能够让投资者看到结果,我想这是比较好的事情。
主持人: 因为前面3位都是从深圳过来,感受到电动汽车对你们的生活带来的一些影响,可能我们大多数在上海的,除了我在参观世博会坐过世博演示的电动大巴,离生活还很遥远。咱们做投资的,我要求我们团队跟我说真实的市场有多大,真实的市场有买单的市场离现在大概多大。第二你们三位判断在什么节点真正这个市场会爆发。
钟廉: 电动汽车什么时候真正商业化,实际上电动汽车两个,比亚迪街上跑的那个很好,速度、时间各方面乘客很满意,而且噪音非常小,不至于要加一个避噪音的。主要还是电池组的成本没有降下来。一个大巴5、6十个人的大巴,电池的成本要20万人民币,便宜点的大巴不带空调的,5、6十万的,电池就要占一半。一个是降低成本,另外就是政府给一些补贴政策。真正商业化现在市场上我看到有点混合动力20多万已经有了。现在有一些城市提这方面环保、人居,现在人很愿意买那些电动汽车,小排量。不是说政府去诱导,有一些人就出于环保的概念就去买这个。现在买车的人能不能环保,能不能低耗,如果是混合动力就更好了。刚才我说深圳街上年底要跑的800辆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其实早就有了,这个价格比较高。现在30万以下混合的现在已经走到人们生活里面了。我想这个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估计在5、6年的时间,成本人们可以接受。
夏朝阳: 清洁能源也是新能源,今天大家也都看到了,目前新能源这个产业,包括我们作为投资活动当中的参与者,确实面临比较困难的情况,说它是困局也不为过,怎么为这样的困局做思考呢。我们的研究结论还是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我们今天是讲中国的新能源,恐怕还是要站在两个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一个要站在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当中的地位是什么。第二是目前中国在新能源发展上有哪一些比较明确的政策动向。从这两个角度如果我们仔细看一看,可能会有一些结论。 中国原来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全球分工当中显然是产品加制造加出口,这样一个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实际上已经走到了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方式当中的一个误区,客观讲不仅新能源有这个问题,其他产业都有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外部和内部的政策环境是什么样?大家看得很清楚,整个政策是在收缩,因为它的宏观经济决定它必须收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情况也不会太好。这个时候中国的政策我们认为出现了比较积极的变化,这个变化体现在两个纬度上,一个从原来重视产品、制造和出口,转为注重内需,系统技术和市场,而且是内需的市场的启动。所以说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我们认为立足于当前,因为我们都是做投资的,很长的时期,客观上讲没有办法去看。那在当前,其实有很多投资机会已经开始显现,我自己因为是在清华学了9年能源,我的导师也是能源领域非常有名的资深的院士,原来也是中国和美国新能源代表团的团长,加上我自己这几年的一些感受,目前这个领域投资一个要抓住政策和改革当中的机会。 大家都知道,前两天刚刚出来要鼓励自主型的光伏和风能,所谓自主型,恐怕下一步新能源投资要在分布式的系统当中,在中国内需的分布系统当中去找很多的技术产品。 第二大家谈到美国、欧洲它的别墅很多,建筑密度很低,原来光伏产品在欧洲和北美用得很多。但是中国下一步要做光伏建筑一体化,这个一体化可能在整个产业当中占比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毕竟类似这样的单体的,或者区域的系统给我们带来比较好的市场拉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恐怕我们也不仅只针对光伏当中原来的产业链,所谓的从多晶硅到拉片到电池到组件,恐怕更多的下一步要中国的系统集成技术和市场开拓能力很强的这样一些企业去寻找合适的投资标准。 大家都知道,可能有些年轻的朋友们还不太感觉到,在90年代我们国家有一个二滩的发电站,那个时候省网还没有改造成大区的电网,如果下一步我们国家在粗配电环境有可能针对新能源系统有一个比较好的制度改革,能够有比较宽容的,让他们用自己电的情况下,如果还不够,也能够给他们一个便宜的接入到大型电网这样一个系统当中,我们国家下一步内需的新能源可能会非常大,这个是我们在考察过程当中,不止针对产品本身。 在未来3到5年当中,能够满足新能源应用当中市场,谁与中国市场贴得更近的企业,如果它有比较强的设计基础,比较有强的工程施工技术,有比较强的运营技术,再加上我们国家在10年比较强的制造产业当中,我对中国新能源发展出10个或者20个上市公司,我是充满信心。谢谢大家!
王恩强: 我记得有一个报纸这么说,把你的女人藏好,把你的银子也藏好,因为克林顿来了。另外一句话赶快把你的工厂关掉,因为中国人来了。我们回顾一下是不是新能源向太阳能和风能如此的境地是不是在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在中国30年里面绝不是第一次。我们在80年代白色家电、黑色家电也是这么一哄而起,多长时间的好日子呢,差不多3年。3年好日子之后就会下去,哀鸿遍野,进行兼并重组,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发生。 这是一个方向,创新并不在我们手里,这是一个问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人还有一半人很聪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