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并购浪潮渐起看PE/VC“弄潮”全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5月26日 09:04  新浪财经微博
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上证2012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于2011年5月25日在上海召开。图为对话二:并购浪潮渐起看PE/VC“弄潮”全景。   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上证2012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于2011年5月25日在上海召开。图为对话二:并购浪潮渐起看PE/VC“弄潮”全景。

  由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上证2012中国股权投资论坛”于2011年5月25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以全球视野把脉PE/VC革新趋势。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对话二:并购浪潮渐起看PE/VC“弄潮”全景。

  主持人: 感谢各位嘉宾的观点,嘉宾讨论也非常非常充分,我们第二个话题是并购。进入下一个环节是“并购浪潮渐起看PE/VC“弄潮”。中国的优势企业在海外并购数量也在迅猛的增多,并购项目需要什么样的实力以及如何运作呢,下面开始第二场圆桌对话。 有请本次话题主持人单祥双 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 嘉宾包括罗一 黑石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鲍钺 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龙涌 国信弘盛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魏洪波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金麒 上海张江投资集团副总经理。 

  主持人: 我们在做业务的同时,我们感觉到PE行业的思潮比较混乱,正如现在社会上的思潮一样,我见了主要三类人。一类人属于悲观者,对PE行业比较悲观,刚才谈PE的冬天。还有一类我管它叫比较悲观者。第三类是严重悲观者。 

  主持人: 我们投的项目,投的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由于在引进我们资金的时候,对我们做出了相应的业绩承诺。但是宏观经济的调整它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悲观,我想主要是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资本市场趋势变化的影响。在这里面,我首先讲一个观点,我们现在世界经济自08年美国金融危机到现在,到去年欧债危机,再到现在,整个世界经济处于下行通道。这是宏观层面大家悲观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中国经济从09年百分之十点几的成长,到2010年百分之零点几,到今年百分之7.8,中国经济也处于下行通道。我想这是原因之二。 原因之三,我们的资本市场,我们的A股从07年最高点的6000多点到昨天收盘2000多点,资本市场的大调整也让大家感觉到很悲观。 在这三重压力下,中国的PE行业究竟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是不是真正的进入了行业的冬天,还是春天里边刮来了一股冷风。中国PE行业,PE投资,以前是以IPO作为主要退出方式,我们现在是不是要探索新的方式,寻求新的获利空间。 本场论坛其实就在探索PE退出,PE投资项目退出的新方式叫并购。PE如何掀起并购潮,如何在并购潮中我们获取自己的收益。上证报原来不大了解情况,把我投资人变成了主持人,我也勉为其难,但是我也很开心,因为今天在场跟在座的同业朋友一起见面,一起交流,一起分享我们对这个话题的看法。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出席我们论坛的主要对话嘉宾有:罗一,黑石大众化区董事总经理。鲍钺 硅谷天堂集团。龙涌,国信弘盛投资总裁。魏洪波,红杉中国区总经理。金总,上海张江投资集团总经理。 我们今天座谈提三个话题,我比较看中的题目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PE并购,PE并购退出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机遇?我们作为PE,基金管理人,如何把握这个机遇,这是我要讨论的第一个话题。 第二个话题,PE海外并购我们应该积累怎么样的优势?如何在海外并购中发挥PE的作用。 第三个话题,PE行业间的企业间的并购能不能发生,会有怎么样的方式发生? 

  罗一: 通过并购退出是很大的渠道,尤其是在国外,我们可能通过上市逐渐退出的比例相对比较小的,相对于中国的同行来说大多数的投资是通过A股上市来退出。但是在我印象当中,我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我们印象当中通过并购退出的数字非常高。因为我刚到黑石不久。 

  主持人: 大概比例在多少? 

  罗一: 除了VC那一块,通过并购退出的方式至少是在60%—70%左右。跟在中国的投资不同,我讲的是国际上黑石也好做投资,基本上属于控股的投资,所以是100%的股权,在公司业务发展方面,人员招聘方面都有很大的自主权,一般经过3年到5年PE整合以后,公司在财务数据方面,在成本结构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变化,这个时候行业其他投资者就觉得到了时期,这个时候就会组织拍卖性质的活动。 

  主持人: 在并购的时候就做好了退出的方案设计? 

  罗一: 对。退出的方案设计就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有没有将来的潜在买家对你这个资产感兴趣,如果没有的话,你要看通过什么方式。因为你没有退出是不会进入的。 

  主持人: 有没有在并购之前跟买家商量好,先并购,然后提升一下价值,然后再转让? 

  罗一: 基本上没有。 

  主持人: 按说这个可以有? 

  罗一: 国外基本上没有这么作,因为很多时候并购是透明的,很难说这个资产在出售的时候,尤其我们做的项目都是10亿美元大的项目,很少有说这个项目只有我们知道,别人不知道,因为信息很透明。 

  主持人: 同样这个话题问一下我鲍总,如果在中国这样做是不是可行?我们在并购之前就帮买家找好,这个在中国有什么障碍吗? 

  鲍钺: 去年9月份、10月份可以关注两个上市公司的公告,这种叫另外的并购形式,帮助上市公司的并购。如果帮助上市公司的并购实际上可以做这个事情。并购业务在中国几种模式,一种是我投资的项目直接的并好,还有一种模式帮助行业的龙头去寻找。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IPO靠天吃饭,资本市场的变动直接影响到整个PE/VC市场的融资和退出,因为大家知道中国现在采取审核制,我们发省委员35个,所以IPO退出的家属是有限的。你投的项目要靠天吃饭,行情好的时候,我们市场的容量大一点,你退出的家属,退出的金额可能多一点。如果碰到行情不好,在我的记忆中,我原来做券商,在我记忆中中国有6次暂停IPO的审批,如果遇到这种天灾,你的IPO审核就遇到停止。但是,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也就是说并购最基本的原因。 刚才我们讲IPO并购相当于大棚,我给你阳光,给你温度,给你湿度。 

  主持人: 做并购我们心理踏实? 

  鲍钺: 对,至少我的准确度高一点。再举一个例子,全世界所有做VC和PE,它的成功概率如果放在一个长的时间段里面,5年或者10年里面,它的成功率不会超过3天,也就是刚才上期嘉宾呼吁,大家不要停在VC、PE上面,我这个项目赚了10倍、20倍,中国有一句话光看见我们赚钱,没看见我们亏欠。 

  主持人: 你说做并购是不是控股才算并购,我们参股的项目往产业集团转让,往上市公司转让算不算并购? 

  鲍钺: 我觉得并购并不在于参股和上市公司。 

  主持人: 无论做VC或者PE,都离不开并购,天天都和并购打交道。鲍总阐述一个观点,我们这个行业主要受资本市场的天气影响特别大,天气好,我们的行业收获大一点,天气不好,我们行业日子过得苦一点。由于把并购渠道的扩展,并购业务的展开,可以让我们能够做到心里有数,做到能够收获更踏实一些。 下面请龙总。怎么把握这个并购的机会?怎么样拓展并购的机会。 

  龙涌: 我先感谢一下,去年我也参加这个论坛,还是有很大的收获,感谢上证报,另外一个介绍一下国信弘盛,我们是08年下半年成立到现在3年多时间,目前我们主要是做和IPO项目重组,我们这边定位是比较明确的,从目前情况来看,3年我们大概投了50多个项目,目前有20个项目已经成功上市。 

  主持人: 所以你们成功率比较高? 

  龙涌: 也不是这么说。里面涉及到刚才罗总说的,黑石这边可能很大一部分有50%以上接近60%通过并购退出,我们目前20%可以上市,有一家是并购退出,这个概率非常低,这个可能是国内的一个特点。对我们来讲今天这个主题并购退出,对我们投资机构来讲是一个办法。对于我们来讲,我选择并购退出是选择IPO退出其实就是算一个帐,我觉得没有刻意去选择我一定要做并购退出,或者一定去IPO退出,这个由不得我们来做选择,往往由市场来做选择,我们只是去算一笔帐,如果说IPO很难,它确确实实有主体的帐,不像其他的不规范的财务问题,它可以通过时间,大不了3年之后再来做IPO。目前为什么做IPO退出是主流,因为国内市场价差确实很大。如果在国外不存在这个情况,并购退出跟IPO退出本身来讲,如果考虑到时间的成本,可能并购还占优势。 

  主持人: 如果考虑时间成本的话,并购所获得的收益可能高于IPO项目。因为龙总是国信证券的公司,国信证券做得很好,当然跟我们有很多合作,我想问一个在座都想问的问题,国信证券做PE跟我们这些专业机构做PE,你觉得你们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龙涌: 上一届应该有3、4家都是券商,应该也有这个问题,我印象当中不是我回答的,是别人回答的。券商是PE很少的分支,我们只有几十家机构。 

  主持人: 规模不大,对整个PE市场冲击也不大? 

  龙涌: 非常少,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属于小老弟,而且我们出道比较晚,有的时候更多借用证券公司综合平台的优势,作为证券公司价值链的一个环节,我们说白了是属于经营公司策略的一个方面,更多是依托于投资银行,或者未来的经济业务的优势。更多是证券公司一个子业务的范围。 

  主持人: 龙总比较欠缺,他不谈优势,就谈他们做这个理由。券商搞PE,我很赞成,为什么赞成呢?因为PE行业要充分,各种角色,各种行业的人都在这个行业里面竞争,这个行业才能越来越大,对所有行业者才有更大的足球,本身也是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下面请金总,金总你自己介绍一下吧。 

  金麒: 我是上海张江集团。我跟在座各位不同,我还不是代表资本家,各位都是资本家,我是代表企业家。因为今天在座可能有50多位来自于张江园区的企业家,我在这里做两分钟植入式广告,张江继中关村之后,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地。张江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大张江,一个小张江,大张江一区12园,以浦东核心区为核心,每个区有高新技术园区构成整个上海市产业高新技术园区。小张江就是以浦东为主要技术园区,园区里面注册的企业将近8700家。 

  主持人: 有多少家在创业板上市了? 

  金麒: 这个还没有统计。其中整个经营规模在3700亿左右。今天来的这50多家企业对并购由爱又恨。爱是因为在发展过程当中,现在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金融资本,因为张江作为国家级的园区,希望成为中国的硅谷,世界的张江。但是一个核心的竞争就在于金融资本的聚集,所以我们提出来创新、创业,要会聚最强劲的金融资本和交易平台。 上海OTC,在张江园区里现在有33家PE、VC,我知道上市公司是几十家,3、4十家。 

  主持人: 你说又爱又恨,爱在哪几点? 

  金麒: 资本能够推动这个产业的快速成长,这个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园区里面最近动向,因为我本身除了园区的管理之外,也分管文化产业的投资,包括产业的发展,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产业龙头在做PE/VC。 

  主持人: 企业家也做资本家? 

  金麒: 对。教育文化产业来说,我不说最大的,一两家最大的动漫公司,它下一步发展不是自己发展,是大了一批资本以后,在全国范围内找它的下游,对这些下游通过项目的合作,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资本融合,把它的下游打造起来。同样新媒体,大家看到一家非常大的新媒体,包括它的下游相关产业的拉拢。包括我们做动漫,做游戏的更不用谈了。 我觉得园区里面产业审核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认识到金融资本的力量,也认识到这些金融资本它可以来做这些事情,而同时从产业资本来说,如果它跟金融资本有结合,它对产业资本更深入的话,它也可以来融资。 

  主持人: 企业家也想做资本家,所以说企业家爱资本家。那恨在什么地方呢? 

  金麒: 这个可能是看到太多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很多例子,我们园区一家企业,原来做得很好,这家公司没有金融资本之前做得很好,也很稳健。金融资本来了,一年以后要达到业绩,它的主营创业团队,但是PE资本把这个企业收了。类似这样的情况我相信尤其对我们很多远去的企业家,他没有金融这方面的经历,如果周围的企业创业者都有这样的一些经历的话,对他们来说对金融资本通吃的。 

  主持人: 企业家引进资本家,最后企业家自己被淘汰了。这种例子也属于并购行为,这种例子很多,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投资人的角度上有它的理由,因为我在这里代表台上跟台下的PE讲几句实在话。我们做投资我们是把真金白银交给这个企业家,交给这个团队。这个团队能够按我们双方商定好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能够实现,在此基础上,我们都是议价进去的,甚至有的议价相当大。我们企业家经常有一个误区,我们在私募的时候,卖得越贵越好,卖得越贵长资本家出得血越多,企业价值就越大,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因为企业家和资本家本身是夫妻,在一起过日子,两个人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相互促进,这才能够有大发展。而事实上,我们的企业家心态在引进PE的时候很不好,把PE进入成本估得特别高,这个时候资本家没有别的办法,他只有实施对入机构,你既然让我进入这么高的价值,那我们也要算一下,3年以后我的回报最低应该到什么程度。到不了,你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实际上这是一个诚信的代价。而我们很多企业家,尤其融资失败的,融资后才失败的企业家大多数都犯了这个错误,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投资人的资金价值。所以才出现你刚才说的恨的问题,本来可以把这个恨去掉,应该爱得很热烈,爱得很灿烂。 

  金麒: 你是从企业家的角度去看。我相信大部分说的这个情况是一个正常的情况。从企业家有个别的一些资本,或者是一些机构,它利用这些企业家对金融资本不熟悉,或者信息的不对称,然后有利的引导他们做一些比较高的,通过战略收购把这个团队由另外的团队在背后。 

  主持人: 这是一种情况,我相信我们在座的PE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对大家都会带来麻烦。我们做投资的时候企业家到我这来,我跟他们谈,首先他们告诉我今年的预期利润,明年的预期利润,后年的预期利润,我先砍掉30%,这种失败的例子很多。今天在并购中,刚才金总作为企业家代表跟我们交流过程中,在并购中企业家和资本家如何从这种赤裸裸的博弈关系转化为恋爱关系,转化为共生共荣关系,这是我们做好并购的前提。 下一位是魏洪波,魏总你谈谈。 

  魏洪波: 金总是我们张江集团的,我是红杉资本,我不是资本区的总经理,我是华东区区域业务总经理。刚才感谢我们上证报提供这么一个机会,我简单在这里把我们红杉资本和大家做一个简介。红杉资本在72在硅谷成立,正好今年40年的历史,我们一直长期坚持作战理念,从我们自己总结来看,我们从成立之处就站在创业家背后创业者的理念为我们在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早期的公司提供通过资本作为纽带,使大家在商业合作上持续供应,长期发展,使红杉资本得到成长。我们对自己的回顾来看,这个成为我们长期坚持的投资原则。 我们在全球目前管理的100亿美金的资产,在全球已经投资了有接近500家企业,有250家企业在全球上市。曾经我们投资过的企业在纳斯达克(微博)的市值20%,这个对早期公司商业合作,为企业,包括我们的投资人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红杉资本中国经济是05年进入到国内,比起我们在座很多机构来看,我们确实是一个新人,时间也没有超过10年。去年多的时间在国内已经投资150家企业,有20几家在美国、香港和中国资本市场实现上市,我们在国内目前中国团队有60人,管理者20亿美金和43亿人民币的资产,这是一个大概的简单情况。 

  主持人: 上证报让我来主持第二分论坛,我没有别的选择,马上就来了。我们快结束的时候再给每家一个补充宣传的机会。老魏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投了那么多企业,尤其红杉资本在香港、在美国上市,现在中国概念股这么差,都在纷纷退市,退市是不是一种并购机会,来推动这种退市,还是其他做法。 

  魏洪波: 首先我也要谈一下本身对并购大家的理解,所谓并购本身既包括兼并,也包括收购。兼并本身是一个主导性的,控股形式。但是收购可以是控股,当然也可以参股。本身从实际并购行为来看,我更认为这个是作为风险投资公司VC和PE来看,大家在投资过程中的一个运用的工具而已。具体这个工具怎么来运用,总体要围绕投资的核心的价值,投资目的是围绕价值发现,我在不同的时点发现我企业存在的价值,既有包括一个公司成长在早期的时候有很好的商业模式,好的技术的价值,也包括成熟以后它在市场里面,在某一个时点因为大环境变化出现价值低谷的价值,很难说退市以后这个企业就不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主持人: 刚才魏总也讲了退市的合理性,我也认同这个合理性。红杉资本在中国区投资的资本里面有没有退市,这个退市里面出现了什么问题? 

  魏洪波: 作为企业上市以后出现退市,本身我认为这可能原因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既有企业。 

  主持人: 我现在说的有没有,有这样的企业是哪一家,操作中你们做了哪一些工作? 

  魏洪波: 我们所有投资中大家形成的经验和教训都是财富,这个不光我们投资收益是财富,我们很多过往的失败也好,都会成为我国基金巨大的财富。因此,我觉得作为我们机构来看,完全没有必要回避我们过往出现的失败也好,或者是过往的经历。作为我们现在确实在美国市场,我们有过退市的公司,大家通过媒体也知道飞鹤乳业当时上市以后退市的。我们本身在内部也有一个很好的经验教训也有一个总结,但是我认为对于退市出现不同的情况要做分析,是企业团队的问题,还是业务模式的问题,还是在当时大的背景环境下出现了我们所没有发现到的一些风险,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内部更为重要的一些经验。单纯从飞鹤来看,因为我加入红杉并不是时间长,过往的投资决策过程也不是特别了解。单纯从一个市场价值来看,我们是觉得在飞鹤投资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期,正好出现三聚氰氨特殊时期。 

  主持人: 你不用解释这个。退市我刚才问这个问题,并不是红杉做得不好,其实红杉做得很好。刚才你介绍一下退市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对在座都是一个经验分享。 接下来讨论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已经讨论了,如果要总结的话有几个体会。第一,并购对PE、VC来讲,它是长态业务,PE自诞生之日起,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并购,尤其是中国PE,中国PE最早我印象很深,我01年创办中国招商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内人民币基金没有出口,我们IOP又想要收益,只有通过并购。那个期间我们投了一家玉米种子叫三北种业,我们卖给瑞士的先倍达,赚了4倍。当时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让我们投资人看到曙光了,让我们投资人知道通过并购有比较大的获益。并购是PE行业必须重视,并且大力发展的一个核心业务。这是我觉得大家经过现在的讨论形成的第一个共识。 第二个共识,刚才罗总和鲍也讲,并购退出在PE投资项目退出项目里面应该是主渠道,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大家也算了一下,我们现在A股上市每年大概300多家,一天算上一家,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有17万家,准备上市的有3万家,如果按这个速度通过IPO我们要上100年,才能够完成我们现在的存量需求。事实上中小企业,小微企业一直在增长,这个数量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上,如果按现在的上市的节奏,100年业完成不了我们到2012年的存量需求。所以并购市场应该是我们所有PE行业必须重视的一个伟大市场。 刚才罗总讲,在黑石大概有70%左右是通过并购退出的,这是第二个共识。 第三个共识,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家和资本家一定要尽可能减少博弈色彩,增加一些感情色彩,多恋爱,少竞争,少斗争,这样我们的并购可能走得更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 下一个话题也是媒体社会关注的话题,就是海外并购,我们知道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包括日本经济也低迷,只有中国经济在一枝独秀,在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从理论上来讲,国际市场的资本价差,资产价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投资机会,我们有很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没有我们PE知识的情况下,已经大踏步在海外做并购,并且并购做得很大。那么PE在这个市场里面,究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怎么样塑造PE的优势,让这些实体经济能够依靠PE进行更好的并购?这个问题我想请大家交流一下。首先请罗总。 

  罗一: 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海外并购是中国,我们是美国的公司,但是我们海外并购是中国。我们是看到单总讲的一样,从金融危机以来,实际上中国的企业也好,我们也跟中投,中国电信(微博),央企都在一起看很多海外的并购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共同成功的案例,为什么呢?我想中国的企业和我们作为海外专门并购的基金,估值对企业前景的看法上还有一些分歧,主要在估值上面。我们和中国企业一起去海外,去收购资产的时候。 

  主持人: 据我了解你们也并购过中国企业,遇到什么麻烦呢? 

  罗一: 我一月份才到黑石的,凯雷的经验比较多,凯雷最知名的就是收购徐工了。更多情况是出现在对资产估值上面,我们相对来说,是比较保守的或者有纪律性,中资企业会觉得这是战略的,不管是从我要收购这个品牌,要占有这个市场占有率,通过这种收购来获得这种技术,对我们来说我们是一个纯粹的财务主义者,我们要看财务的数据今后几年发展的状况。 

  主持人: 中资企业并购比较大方,原因是手里有很多钱? 

  罗一: 我可能觉得这个跟资本的成本有关系,中资企业出去并购的时候,更多不是靠自己的股本,而是靠银行贷款。从这种角度来说,我们知道的比如一家央企到欧洲并购,20亿欧元的并购全部是由国家银行给它贷款的。 

  主持人: 据我所知中国的银行贷款比国外银行贷款成本高? 

  罗一: 但是国外现在贷不到款。最近我们的创始人刚刚到欧洲去了一趟,我们做并购按照正常的状况下是30%到40%的股本金由我们基金投,60%到70%是银行的贷款或者债券。欧洲市场我们在做一些项目,这个过程当中发现银行的贷款很难拿到,我们创始人专门去了一趟欧洲,见了欧洲最大几家银行的CEO,问能拿到多少贷款,很多银行都说10亿欧元。不是每一家能够给你10亿欧元,是整个欧洲的银行能够给你10亿欧元。 

  主持人: 欧洲实际上是缺钱了,中国还有很多钱。但是中国有很多的钱,中国企业到海外并购去,也必须多跟PE专业机构来合作,降低成本最好的办法是绑着PE一起去并购,这样可能就把成本降下来了。鲍总说说对海外并购的看法。

  鲍钺: 硅谷成立18年,我们做了12年PE,做了3年并购,我们3年并购花了2年时间在欧洲找我们的目标企业。今天能坐在这个台上面,上证报本来让我讲点,但是很遗憾还是不能讲,2个月以后会有一个结果,我们最近在买一个欧洲最大的机械行业的研究所,现在正在双方政府的审批。欧洲政府5月底审批完,中国政府到6月底、7月初,那个时候报上就有记录。本来上证报想让我说说,为了规避这个风险我不讲。 为什么说海外并购这个事情,其实也是一个形势所破。大家看一看我们老去买矿山,老去买人家的房地产,给大家举一个例子,英国伦敦海德公园旁边有一个豪宅,1/3是中国人买的,当年日本人买了洛克斐罗大厦。菲律宾20%的华人控制菲律宾80%的资产。从国家产业结构需求,我们老说中国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中国从来不是制造业强国,作为一个投资机构,我们在赚钱的同时,我们认为我们有义务帮助中国的企业提高我们的产业制造能力。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选择机械行业根本的原因。 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PE机构一个最大的好处,我们能非常容易规避欧洲政府、美国政府的审批,因为我们是完完全全的民营企业,没有任何的军方背景,也没有任何国家背景。 

  主持人: 你是市场化机构,市场化主体,不会出现像中海油收购失败这种现象? 

  鲍钺: 国有企业带有国家侵略的背景,我一个民营企业干的事情,我是一个纯粹的传统的民营企业,事实上我起到了帮助国家产业振兴的义务。 

  主持人: PE在并购领域比较优势他已经讲出来了,单纯的企业,尤其是国企到海外并购遇到的问题特别多。通过PE进行并购,然后将来再并购,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路径。 接下来龙涌有什么建议,关于海外并购? 

  龙涌: 因为我们没有境外的基金,就我们自己没有直接做,但是我们投资银行那边有过海外并购一些经验和教训,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境外资产在国内上市,这个涉及到很大的问题,就引发出另外一个问题,反红筹的一个架构,你的盈利性资产都在境外,但是你的主体在境内设立的,这种公司在国内并不是适合上市,还有很大的障碍。如果这一块能够放开的话,审核上能够放开,我觉得这个并购肯定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和规模一定会有数量级的增加。因为它实际上涉及到跨市场套利的机会。比如在加拿大市场,我们一个客户并购一个矿山企业,我们是按PE,国内习惯按PE,但是境外市场是有成熟的狂野估值体系,按照我们的估值方法去估值,就觉得它是很便宜的。这样来讲有一个跨境套利的机会,你没有利益不可能有这种交易行为。正因为有了这种利差,很多并购基金也好,产业投资也好,它才会去做境外的并购,如果单纯去做延伸它的市场,或者市场的话,这种成功率比那个要小得多,而且完全是由产业整合推动的话,这个市场肯定是做不大,如果有这样的政策方面的推动,如果说政策方面有一些推动,跨境并购中国现在产业规模,中国的企业,包括中国财富其实完全可以的。 另外一个在境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去规范成熟的市场。加拿大那边非常好,矿业那边有非常好的中介机构,有律师事务所,只做矿业的律师事务所。 

  金麒: 从我最近的感受来说,我看到有一个反例,为什么要到海外并购?国内我看到一些文化产业的投资,我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国内有这么大的市场,这么低的劳动成本。比如说我们园区有一家企业叫河马动画,它最近出了一个3D的河马32,6月1号要上院线,他现在制作一部片的成本只有迪斯尼大片的1/3,他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样能够把国内小的企业能够大量并购起来,然后去做海外的市场,进军好莱钨。 还有一个国内的一家创业板上市的网游公司,它们的目标是走国际化的道路没错,但是它们更看重我在国内有低的劳动力成本,有这么高的估值,我完全利用资本市场杠杆。我很担心的是,像文化产业有很多,像迪斯尼体量更大的全球500强的巨头,他们因为原来种种限制,国内进不来。但是现在通过多种方式在国内也是想通过并购的方式,通过一些引入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我觉得国外的产业,国内大批的出版企业,一大批的网商电商都有很大的。 

  主持人: 金总跟我们讲的,我们一直讲中国人到海外并购,我们讲海外并购。海外人看中国人也是海外并购,海外机构到中国来并购,这个市场空间也很大,这也是一个基本规律。我觉得要阐明一个观点,并购别人是快乐的,被并购也是快乐的,只要你觉得交易合适。 国际并购这一块PE海外并购这块我们就讨论到这。我刚才其实已经把这一段的结论说了,在PE海外并购过程当中,PE将会发挥重大的作用,当然同时也包括投行,包括券商。海外并购的市场空间非常广泛,不要局限于房地产,矿业,更多的先进制造业,更多的技术,更多的优秀团队创意产业,文化产业都应该成为我们并购的方向。 最后,我们并购别人快乐,被并购也是快乐,这就是我们这段对话形成的几点结论。时间关系,我们可以快一点,既然我们PE来谈并购,我们想过没有,在中国PE大调整的元年2012年,我们自己要不要进行相互并购,自己怎么进行并购,你有这样的想法吗?你想不想做这样的尝试? 

  鲍钺: 中国的创投企业,就是我们的管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不低于2万家,江苏据说就有5千家,深圳就有2千家,2万家还是少数。我们的市场是不是真的能容下2万家。我跟单总出席多次会议,我说中国未来的VC和PE企业要死掉50%—70%,我今年已经看到了影子。为什么?从去年下半年四季度,全行业遇到了资金的募集低迷,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内90%的VC、PE企业诞生于2008年创业板开通之时,它们没有经过从盈利到亏钱再到盈利的轮回和周期,没有赚过钱,没有亏过钱的企业家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主持人: 不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这个观点确实是对的。 

  鲍钺: 为什么募不到钱?很简单,如果我做一个LP,你的企业三年之内没有上市,为什么我还要投钱给你。但是我们企业家数又仅仅限于,每年不会超过20家,你有多少基金,有多少钱能够再融资,这是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我们有多少企业,多少中小的VC和PE企业能够保证流动性的,没有IPO退出,这个企业自然而然就会被人家盯着,所以我认为这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的事情。 

  主持人: 你觉得我们行业内怎么并购,怎么联合,你有这样的想法吗? 

  鲍钺: 我经常跟我们基金经理讲一句话,从人家花15倍PE代价从你手里抢的,总有一天会以5倍的PE还回来。 

  主持人: 你们在座这5家PE,愿意被并购的举手?没有。愿意并购别人举手? 

  罗一: 这不是我考虑的问题。 

  主持人: 龙总考虑这个问题吗? 

  龙涌: 其实有考虑。我以前没有好的项目,并购一个已经投了很多项目的公司。如果说我项目很多,我缺钱,现在市场又不好,并购那些有钱的,但是它投不出去的,因为没有项目,我并购它。实际上也不是并购,是合作。 

  主持人: 大家都喜欢并购别人,但是很不喜欢并购别人,被别人并购,只要你乐意,也是非常快乐的。台下这么多PE,同意被并购的请举手?有一位。同意并购别人的举手?也没有。大家喜欢看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见中国PE行业的文化远远没有新涨。但是与其在这种行业大调整的时候自己在那坚守,甚至被冻死,为什么不跟别人抱团取暖呢,更加有力量,站到更高的平台做事情呢。所以PE并购这种文化我觉得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 

  魏洪波: 刚才您的观点不一定完全对,市场来看并一定是非白即黑的市场,实物本身有它自身独到的一些资源,技术也好,原有的市场资源也好,品牌价值也好。但是对我们这个行业来看,并购是什么价值,并不是你收被收未必给你创造价值。因为本身没有很好的品牌,你没有自己很好的合伙人的团队,你本身这个基金就是没有价值。不管收它对你来看不会创造价值。如果你借它这个渠道才能找到所谓的项目,基金本身不够有这个实力做这个事情,可能是没有价值。我不认为这个市场是非黑即白的选择。 

  主持人: 这个市场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是这个市场一定是存在的,并且是一个趋势。因为各家PE之间都有互补的优势,我们进行优势互补,能够把自己的平台做大,做大舞台,实力做强,可能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当然在这个论坛上,我不认为我的观点就是真理。这个观点可以在今后5年左右的时间里面大家会看到越来越清楚。谢谢大家!除了魏总以外,每个人可以对自己的单位说一句话,面对上海证券报,面对在座的这些朋友。从黑石开始。 

  罗一: 到我们网站看一看就好了。 

  鲍钺: 硅谷天堂也算老机构了。 

  龙涌: 刚才已经说过了。 

  金麒: 希望大家投资我们园区的企业。 

  主持人: 本来这句话我也可以讲,但是我是主持人我不能讲。我想谈一个观点,因为上证报举办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认识。中国证券市场尤其是郭树清上台以后,在未来5年有两大趋势,第一大趋势,国际化接轨的步伐会越来越快,甚至超出我们在座的想象,国际化接轨所产生的市场趋势,至少在我们PE投资的眼里有两大趋势。一大趋势传统产业的PE市盈率会进一步下降,会跟美国香港接轨。 另一大趋势,高科技、新模式、新技术,这种新经济的企业,高成长的企业,在A股市场的市盈率不是被高估了,恰恰有一批是被低谷了。中国市场上会产生自己的像Facebook这样的企业,会给我们在座的投资人带来新的机遇,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尤其国际化趋势形成以后,中国资本市场在未来5年大扩容,大发展的时代一定会到来。我在这里可以做一个预计,到未来5年甚至1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每年上市公司的家数一定会突破1千家,大家信不信。信不信我们都拭目以待,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