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12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2012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于2012年5月13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上图为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微博)。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稻葵: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是非常非常高兴,每次都是如此,来到北京大学,尤其是来到光华管理学院参加学术活动,我记得当这个礼堂刚刚使用的时候我就来了,当时是克鲁德曼到来,当时我们的音响设备还没有完全做好,不知道是不是小差错惹怒了他,自从来了中国之后对中国的观点更加不好。
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我对曹凤岐(微博)金融发展基金首届颁奖仪式表示热烈的祝贺。曹老师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给我们希望了,给我们这些做学问而不是做领导的人的希望,做学问的也能搞基金会,也能在有生之年发展基金会,按照我们的学术理念去颁奖、运行,这件事我觉得有标杆意义,所以光华曹老师做了这么一件好事情,我们兄弟院校一定加倍努力,争取有朝一日达到曹老师的高度,也能有我们各种各样基金会来表扬、鼓励我们学术的研究,所以我今天是特别的高兴。
我今天讲一个话题,化解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改革,我们基金会的使命是推动金融发展方面的研究,这种研究在我看来是特别的重要,就是整个系统性金融的风险,比如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发展了30多年,出现了当前所没有预想到的这么快的发展前景,我们八十年代出国留学的特别有感触,没有想到有今天,今天有了这么快的发展,我们最担心的还是出现一场亚洲金融危机或者出现一场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又重新回到零点,这是至少我自己最最担心的一件事情,这件事,这种大的系统性的风险,在我看来最有可能的还是来自于金融领域,金融问题在系统问题上不能够出错,如果按这个思路去研究、去想的话,中国经济在金融方面,系统性的风险到底是来自哪里呢?这件事我们要共同研究、共同思考,我讲一句题外话,如果刘伟校长刚刚的发言是希望中国经济进一步走好的话,我这个发言就是怎么能够保底,我们清华是工科,观点比较土,想的就是怎么能不再坏下去,怎么能够保底,怎么不出现被人剪羊毛,金融的风险在我看来现在是比较突出的,系统性风险,因为我们金融风险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银行,恕我直言。为什么这么讲呢?看一下中国的宏观金融结构的话,我们的股市,我们的市值现在跌了挺多了。反过来银行贷款存量应该占到GDP的150%吧,我们的整个的银行存款,短期、长期、活期、定期,加上现金总量,我们称之为广义货币,占到GDP190%,达到了89万亿人民币之高,当然了1/3是被央行锁定的,不能流通,刚刚宣布的降低准备金率,适当的放出来一点。这么多的货币存量,为什么会带来潜在的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呢?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因素,从家庭来讲从老百姓,从单个的储户来讲,企业也好、家庭也好,它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以存款的形式出现的。上午我参加了一个西南财大进行的家庭金融调查,在家庭的资产问题上,他们的调研结果和我们想的是完全一致的,就是70%多的家庭资产是房地产,剩下的金融资产里面,占大数的是银行的存款,只有20%多的家庭参与了股票市场,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2%。从家庭来看这么多资产是银行存款,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因为银行存款和买股票、买债券的钱有一点不一样,它的流动性比股权、债券要强。设想一下大家买了一家银行的股票,如果这家银行经营不善,用一个词“套劳”了,但是银行不一样,你发现某一家银行经营不好,你肯定要去挤兑,这是相反的。所以存款对于家庭而言流动性很强,对于整个经济而言是不确定性最强的,比股票、债券稳定性差,因为股票、债券有套劳的概念,银行不能套劳。
从银行而言也不稳定,你想一下,把银行的存款和股市、债市比较,银行集中度非常高,我们国家头五大银行资产占整个规模46%,你看看这么多的存款,从银行角度来看,主要是以贷款的方式存在,而这个贷款集中在这么四家或者五家里面,任何一家出问题的话,都会带来问题。相反如果是股票或者是债券的话,它是上千家,至少几百家的公司发的不可能几百家同时完蛋,不可能上千家公司同时往下走,不大可能,尽管我们发生过这种情况,但是这种风险的集中度远远不能和银行的风险集中度相比,所以我想告诉大家,我们这种登峰造极的,占GDP190%,存量相当于14万亿美元的广义货币,它蕴藏的就是一个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这个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拥有一个世界记录,不是一个好记录,我们远远超过欧元,货币存量超过欧元、美元,货币存量占GDP比重远远超过美国、日本、欧洲,美国才65%左右,欧洲70%多,日本130%多,我们远远超过别人。那么怎么办?怎么化解这个风险,当然不用说必须一步一步慢慢做这些事,我刚刚这些发言如果老百姓都听明白的话,本身就是一个风险,我们赶紧从银行取钱出来吧,那就完蛋了,就对你们带来全球性的冲击了,所以这些一定要慢慢进行,还好,我想我的话还是比较学术化的,一般的百姓经过媒体的翻译不一定听得懂,媒体讲社会责任的话,就搞的稍微学术化一点,不要那么直白。
两件事,一个是根本的,一个是短期的,根本上讲还是要发展我们的资本市场,主要是债券市场,因为债券市场和银行存款是有可替代性的,我算过这个数字,具体数字我不太记出来,我讲课用过这个图,如果把中国经济的债券市场占GDP比重拿出来看的话,比世界各国都很小,小的可怜,但是如果把我们债券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加上银行贷款存量的话就差不太远了,我们金融体系,在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用银行贷款的方式取代了企业直接发债,所以我想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政府的债券市场,国债应该多发一点,我到处都在讲这个道理,财政部的人我也和他们讲,国债首先是金融资产,其次才是国家融资的工具,没有一个大规模的国债市场,我们的金融市场不可能发展很好,除了国债之外有条件的,好的地方政府应该发行地方债,当然这个涉及到预算法修改,预算法修改之前应该可以搞试点,为什么我到处呼吁要发地方债呢?因为发地方债,本身就是政治体制改革,发地方债以后,地方的预算就要公开了,地方的帐目要公开了,如果你搞的不好的话,我们巴教授发一个微博,你政府还受得了吗?所以这个东西本身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是空话,必须从一件件事情推动起来,所以地方债一定要发,条件好的地方政府要发地方债,这样可以让我们国家债券市场推进一大步。有了国债之后,人民币国际化也便于推进,这个我觉得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外国人想把美元、欧元、日元换成人民币,但是他们苦于无门,主要是国家债券不够,这是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完全应该马上就做的,我和银行的观点完全一致,就是要试行,逐步的银行的贷款,成熟贷款的证券化,一步一步推进把中国银行,你们系统性风险重要银行了,把你们比较好的一部分贷款拿过来,到资本市场、到债券市场打包,怕什么呢,银行最高质量资产一定是好资产把它变成现金,对于中国银行是注资了,对于资本市场等于把存款逐步逐步吸引为债券市场的持有者,通过这种方式,一是改革了银行的风险,而是推动了债券市场的发展,这两件事情马上都可以做,得应该逐步推行。
最后我想再稍微回应一下刘校长的观点,我特别同意刘校长的观点,资本要素市场进一步改革是我们的瓶颈,我想补充一个观点,如果把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进行比较的话,资本市场为什么难,是因为它的规则非常复杂,资本市场可能相当于打桥牌,我不懂桥牌,产品市场可能就相当于“打升级”,所以资本市场要发展,本身面临一个双重任务,一重任务,政府要真正发挥作用,真正当好裁判,你自己不会踢球,但一定要把规则制订好,据我了解证券市场有枪毙的吗?但是同时要放宽准入,放宽准入和严格执行规矩是相辅相成的。我举一个例子,当时我们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我们到欧洲旅游,旅游签证最难的国家是法国,就像准入一样,法国准入搞的很难,但是进了国家之后管的最松的是谁?法国最松,从法国边境到瑞士那边都没人管。但是反过来,瑞士的签证最好办,一小时就搞定,但是去了以后瑞士警察真聪明,你去了以后三天之内必然找到你,你如果逾期一天,他不知道什么渠道就能找到你,所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很聪明的是拿上瑞士的签证,容易拿,但是从瑞士和法国的边界去到法国旅游,所以我就想说准入门槛的高低和监管的抢地一般强度,这两个之间应该是配合的,我们现在门槛很高,而且有很多问题,审查的很严,进去之后很松,所以资本市场我坚信是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也是我们划界系统性风险的关键之关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银行要做好,而银行要做好,必须和资本市场发展相关,这件事情改革是有答案的,改革是能给出我们希望的,系统性风险一定能够化解,谢谢各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