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首届中国ETF圆桌会议 > 正文
由《亚洲资产管理》与旗下专业ETF杂志《ETFI Asia》携手举办的“首届中国ETF圆桌会议”于2012年4月27日在上海举行。会议主题:ETF投资——挑战与机遇。图为亚太区域内ETF发展论坛全景。
主持人:我们现在开始第一场小组讨论,我们将邀请来自于通力律师事务所的吕红担任主持人。
吕红:大家好!过去一段时间之内我们已经看到ETF在全球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尤其在亚太地区,尤其在亚太地区的中国ETF的发展在最近几年也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所以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到了五位嘉宾,他们将跟我们一起讨论一个主题,就是ETF在亚太地区的发展。所以首先我要非常荣幸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次小组讨论的各位嘉宾,坐在我旁边的是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部总监助理汤弦先生;坐在旁边的是来自于景顺长城基金(微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体顺先生;还有韩国未来资产环球投资集团ETF投资总监Roger LIU先生;还有产品及客户服务总监,证券基金投资服务,花旗中国杨文先生;亚太区证券服务总监,汇丰银行罗礼华先生。
非常高兴和各位一起探讨一下亚太区域内的发展ETF。首先我有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我们的汤弦先生,汤总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他一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他本人也参与了上海非常多的基金产品开发,包括我们的跨市场ETF,跨境ETF,以及黄金ETF等等各种ETF产品的开发。应该说他的经验非常丰富,思想也非常前沿,所以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想问一下汤总,接下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于ETF发展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战略考虑?能不能跟我们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下。
汤弦:谢谢大家!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业内的嘉宾进行交流,希望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也可以给我们提出来交流,促进整个上海基金市场的发展。刚才吕女士提了一下交易所基金发展的战略,可能今天来的很多朋友也正好是从海外来的,对国内的情况可能也不是非常的了解。我想简要的把一些工作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能得到业内专家的指导。
我现在先讲一下我们现在的一些想法,分几块跟大家做一个介绍,首先刚才吕红律师也提到了创新,对于基金市场的发展来讲创新可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所以刚才提到了现在跨市场ETF,就是说原来的基础资产只是局限于单个市场,只有上海或者只有深圳。现在跨市场ETF已经批准了,昨天是华泰百润,是上海ETF发行的最后一天,今天是深圳嘉时沪深300发行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准备跨境,把海外的资产通过QD的形式拿到国内的交易所上市,为广大国内投资人提供进入国际资产的通道。所以我们眼前规划的已经有一些指数了,大家已经在谈了,过程当中证监会已经在受理了,批准还是可以期待的,总体来讲应该时间比较快。
总体一些主流的指数上海这边都签了一些MOU,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道琼斯,第一个推出来的是香港恒生的,类似于这种。跨境对国内来是比较重要的一块,因为国内投资人一直是进入国际投资市场的通道不太顺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得广大投资人有在国际资产方面的通道。
这是基础投资市场的扩大,从上海的股票扩展到上海、深圳,以至于扩展到全球,这是创新方面的进展。把资产的规模,基础的股票,可选性进一步的扩张。ETF而言除了作为一种交易型工具之外,前面几位嘉宾也都讲了,是资产配置比较重要的工具。所以ETF是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从这个功能角度来讲,上海这边还非常欠缺,我们现有ETF资产类别只局限于股票,而且在股票里边也非常不全,基于非市值加权的指数已经做了,基于指数创新的一些产品已经在起步了,大家已经在努力做了。但是还是在股票类别里边,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要一个国际ETF类别,大家可以看一下即使是股票类的ETF还有很多都没有,部分的有。但是其他的资产类别,债券ETF现在没有,货币ETF我们没有,另类投资的ETF,把ETF作为另类投资的一种我们也没有。空间非常大,什么都没有。
但是可能国内开发这些产品的确有一些困难,是基于一些基础设施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债券,因为它要打通银行间和交易所的市场,交易所的债券流动性可能不是很够,怎么样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这可能是值得业内同仁大家共同研究,怎么样把债券ETF做出来。公司已经在研究了,但是能拿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是比较关键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基金公司的投研力量不是选择一个股票的能力,更大程度上投研能力应该是在于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解决这些产品问题的能力。
还有就是货币ETF,这也是我们今年发展的重点,因为这个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海外基本上不存在活期存款这个概念,投资人会获得很高的回报,不可能钱存在活期里边。这个情况应该有所改变,包括交易所要发展货币ETF或者上市的货币基金,就是要发挥支付功能,货币基金应该可以当做钱来使,投资人以这种形式存在的获得的利息很高,可用性也是比较高的,就是我要用这个钱随时可以拿出来,但是我不用的时候保证高的利息。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场内还是场外,这个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对银行来讲可能是一个挑战,以后应该所有的钱存在一个地方,刷信用卡钱应该自动转出来,我的收益是很高的。所以货币ETF应该是比较重要的发展方向。
还有另类资产,在国内来讲面临比较大的困难,比如说基于石油ETF,天然气ETF,包括前面嘉宾都讲了对冲策略的ETF国外都有了。这些国内都没有,对于国内来讲,如果要做黄金ETF,要做石油ETF,要做大宗商品ETF是有一些困难的。为什么?因为这些基础资产还没有实现证券化,我们现有的基金都是证券投资基金,吕律师在这里也可以帮我们想点办法。就是这些基础资产没有实现证券化之前怎么样变成基金的形式,在交易所给予方便的交易,交易所交易多空都可以。这个需求非常巨大,上一个石油,募几百亿的基金,国内各种石油企业进行对冲,这是非常可观的市场。
目前困难下面突破需要时间,可能是把一些另类资产引用到国内来,我投在国外的石油ETF上面,国内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基金行业我个人的理解肯定是一个庞大体积的市场,这都需要努力,需要做的。
还有一块产品创新就是基于ETF基础之上的一些创新,现在我在考虑要开发一个ETF的期权,中金所已经准备上模拟系统了,基于证监会在研究基于ETF之上的产品,基于ETF之上的产品对于ETF的流动性以及其他功能的发挥会有根本性的改变。而且从专业或者技术的角度来讲ETF目前来讲有些功能是没法替代的,现在大家在做期限套利也好,你在现货市场,股票市场持有一堆股票的时候在在中金所另外再交保证金的。
如果在中金所做一个指数期权的话,意味着我要交额外的保证金,但是同时现货市场必须要做对冲,这个东西怎么做?我估计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你把国外的那些东西拿来我估计不管用,你做完了以后可能亏的一大糊涂。在国内ETF的期权是基于把现货和衍生品市场打通,真正标准化,可以符合国际惯例的产品。我们觉得这个产品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这个产品能够上去的话对于ETF的需求和发展可能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是产品创新这一块。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交易机制的创新,大家知道国内ETF发展实际上在任何配合措施都没有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一些做法不了解的人也可以说有点怪异。国内的ETF在04、05年做的时候,那时候融资融券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交易机制是不配套的,我今天买的基金份额今天也不可以卖。在国内这是不可想象的,做市商也没有,什么东西都没有,这个产品发展到今天这个情况。这个局面必然要改善,就是后面我们要改变这个东西。关于融资融券这一块去年已经有了突破,12月5号上海有4支ETF已经可以做融资融券了。融资这一块现在交易量不是很大,每天交易量基本上是五六千万的规模,占整个融资的占比也是比较低的,可能是低于10%的。但是融券这一块交易量放量了,出来大概是100万股,现在每天的卖空量大概是5000万股,这个很小。但是即使是这样,融券的交易量已经占到整个融券市场交易量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这是跟我们的机制是有关系的,券商为了规避风险,各股融券利益做不起来的,解决这个问题等待转融通出来之后。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为什么ETF的融券量可以占到整个市场融券量的50%—60%,我持有一个个股,然后用股指期货对冲是非常困难的。
ETF受的局限小的多,我可以直接用股指期货对冲以后就可以来做了。现在门槛还比较高,还没有完全放开,我们有一些规模的要求,整个机制的理顺,包括保险公司很多机构投资人会大规模进入这个市场。因为保险公司会持有一些核心的ETF,然后在融券再获得一些收入的话,每年可以获得好几个点的α,相对于指数而言。所以保险公司而言有非常大的需求来做,这一块的市场我相信是非常巨大的市场,包括保险机构,包括别的机构。包括一些私募基金我建议还是参与融券业务,每年打破几个点,比你自己辛苦选哪个指数还好。基金公司的来源这一块也是比较大的,通过借出ETF所持有的股票,对ETF持有人来讲也是一个增强,因为我可以获得大量融券的收入。股票可以往外融,可以完全弥补托管费、管理费的损失,基本上ETF最后必然跟一般指数基金不一样,可以获得接近于指数的收益。
这是两融,包括T+0,我们向证监会已经正式提交了申请,我们也做了很多分析,开了很多研讨会,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东西没有任何风险。因为ETFT+O回转交易,这个简单的机制对改善ETF流动性有很大的帮助。原来大家对于ETF和个股的区别不是很了解,如果个股当天买,当天卖,原来监管比较担心价格操纵的问题,但是大家知道对于ETF来讲这是不存在的问题,因为不可能存在允许当天买卖就能把整个指数或者大盘改变的怎么样。包括登记公司的结算风险全都没有了,包括当天买入,卖出以后钱不给你就完了,等等方面都做了论证。所以交易机制的完善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因为我们跟证监会打了一个报告,希望能够获得批准也希望业内人士多进行呼吁。这是创新的第二块。
第三块比这两个还要重要的创新,那就是创新工作机制的建立。因为国内现在创新的工作没有确定的流程,比如说基金公司,包括海外好的机构或者一些好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向谁提交呢,提交给我们以后,后面又如何走。如果一事一议的话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也努力想建立便捷的,创新的工作机制,使得创新变成正常的流程,你有什么想法只管拿过来,后面怎么样协调合作。应该有一个固定的程式,创新如果真的要做起来这是真正性的工作,但是这个工作挑战难度非常大,等于建立这个工作要协调各方,包括交易所登记公司,包括证监会,包括市场机构方方面面。只能说是一个尝试,一个努力,建立起来是比较难的。
对于其他的一些产品可能更难,比如说房地产投资基金,比如说黄金,因为它涉及到跨部委,房地产投资基金可能涉及到11个部委,要把这个走通要跟这么多部委打交道,在中国这是非常困难的,你跟一个部委打交道都是非常困难的。这一块是创新。还有政策方面的工作有时间再说。
吕红:我们进入到下一个部分之前应媒体合作伙伴的邀请,如果大家对各位嘉宾的观点有什么评论或者任何问题都可以发送到微博的方式到我们的大屏幕上来。
接下来的问题想问一下邓体顺总,邓总您对我们ETF的发展有一些什么样的评价,比如说你觉得ETF为什么对我们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资产的配置?
邓体顺:感谢主持人的提问,也非常欢迎各位参加这次ETF中国圆桌会议。我本人作为景顺长城的投资总监也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ETF的发展。实际上我应该说花的15年的时间研究投资市场,在研究下面确实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研究量化方面的投资。我在这个地方简单的把我个人对于ETF一些想法以及景顺长城对于ETF在中国业务的发展情况跟大家沟通一下。
正如刚才两位介绍的,我们目前在这个地方做的这件事情可能五年、十年之后看下来,应该是一个非常创造性的行为。因为ETF产品在咱们上交所领导创新阶层的支持下面,也是顺着全球投资者需求的趋势,我们觉得在中国未来五至十年应该说是最重要新的投资产品。为什么这么说呢?刚才Robert J Hughes也讲了几点,第一个ETF产品很大的特点是给投资者回报,ETF还有其他的特点,就是交易成本比较低,而且非常透明,不像一些共同基金确实不够透明。你买一个ETF,或者买沪深300,我就知道是多少支股票,你的风险是分散的。同时流动性非常好,单个股票有时候可能会受到融通的限制。
我个人觉得随着中国市场进一步的发展、完善,而且竞争进一步的加剧,ETF有更加独特的优势。大家知道现在中国股票市场、资本市场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我们的市值将近三四十万人民币左右,同时上市公司有2000多家。大家可以看到共同基金的发展也就是十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一个现象在2010年和2011年,特别是2011年和今年以来大家可以看到总体共同基金行业的表现是不如沪深300。以前共同基金是很容易跑赢大市的,最近两年越来越难,如果国外的经验是中国发展趋势的话,将来如果以沪深300作为一个标准,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基金能跑赢沪深300指数,百分之六七十的基金是跑不赢沪深300指数的。
大家看到美国标准普尔有几个基金经理连续十几年跑赢指数,这已经是很有名的基金经理了,但是绝大多数的基金经理跑不赢指数。为什么这样?现在已经有2000多家企业上市,每个星期至少有两三家企业上市,一年下来中国至少有两三百家,五年之后有3000家企业。一个基金经理其实很难对3000企业有了解,随着卖方信息更加透明,使基金经理越来越难跑赢ETF。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ETF买它的话,中国就算是好一点的情况,60%的基金经理或者70%的基金经理跑不赢指数的。对于投资人来说,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散户投资者来说多了一个选择。我们作为投资人我始终强调一点,我们是受人之托,一定要给我们的客户创造价值。
现实海外经验来看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基金经理跑赢指数,一个基金经理每年跑赢指数概率不超过10%,每年跑赢指数的概率只有30%,连续三年下来实际上只有9%的概率。你买这些指数基金保证不会输于大市太远。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一些机构投资者包括一些散户非常喜欢产品的原因。刚才我听到一个数据非常吃惊,90%买的是ETF,这就表明全世界最惊人的投资者他们也逐渐地认同了ETF的功能。我个人过去五年或者七年以来,部分原因是由于监管的原因不能买它的股票,所有的产品我都买ETF,因为我觉得市场比较恐慌,见底了就去买ETF。买ETF不会担心一个国家会破产,如果把钱放在一支股票上面真的担心这个企业会破产,因为你买的是一揽子几十家股票。
吕红:那以后基金经理是不是就没有价值了?
邓体顺:每个基金经理都要问这个问题,你拿这么多钱,受人之托,到底给投资人创造价值,除非你能跑赢指数,才能拿到你该拿到的那部分。你不能跑赢指数他们的收入会受到极大的挑战。ETF的出现对于广大的投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你们的利益可以得到更大的保证。对于我们基金管理人来说是一个鞭策,也可以说是一个挑战,你的基金必须跑赢指数,跑不赢指数你就没有收益。这以后是给基金经理巨大的压力,同时我觉得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加健康,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能够把辛苦赚的钱有一个更好的回报。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我们必须时刻想着我们怎么样创造价值给基金持有人。还有我们怎么样更加严谨的,在中国未来能跑赢指数的公司。你刚才讲到的是量化方面,量化这方面我们也在加强这方面的一些投资,我们在建一个世界级的量化团队,它可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沪深300能建立一个指数比沪深300跑的更好。假设投资人能看到你买沪深300可以,但是如果买景顺长城的指数,可以每年在沪深300这上面再有更多的回报。这样的话才可以收费,如果没有创造价值就不应该收费,这是市场经济基本的核心。
从这个角度来讲要买一些公司能跑赢指数的东西,跑不赢的话他们就有压力。另外一块我们要做绝对回报,因为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要么就是买指数,跑赢指数我才愿意给你钱。还有一种我要绝对回报,刚才汤先生也介绍了,在西方我们已经看到这种趋势,西方大家可以看到ETF非常流行。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要有这种危机感,我们现在是为市场的发展作出我们战略上的准备。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地方稍微介绍一下景顺长城要做的等权重指数,大家要知道你们给你们的投资人卖我们等权重指数的时候你要告诉他,一年之后,两年之后的回报比这个要高。刚才大家可以看得到,等权重指数每年大概能跑赢指数两三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买上证180等权重会跑赢沪深300。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一些股票是大规模的,大概30%左右的权重都是金融股,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在全球任何主要金融市场没有说一个指数30%以上由一个板块决定的。肯定有些东西不正常,现在权重还是很高。在06年、07年华尔街出现了这种情况,06年、07年金融股占了美国股票权重25%左右,但是后面跌到7%左右,如果说买等权重,你的风险就大幅度分散,花旗银行也是全谁最大的金融公司,但是股票也可以跌了90%。如果你买一个权重,你的风险就巨大,如果买等权重风险是大幅度分散的。而且实践证明,如果说不想沪深300里边有30%的股票都是金融股的话,可以考虑上证180等权重的股票。
吕红:上交所沪深300ETF幸好昨天刚刚发完,否则的话今天听了邓总的介绍会有犹豫。我们都知道其实未来资产管理全球发了非常多的ETF,他们的经验不仅仅局限于亚太地区,而且遍及全球,我们也想听听Roger LIU,不同的国家ETF有什么样的特点,在中国您希望给我们什么样的建议?
Roger LIU:谢谢主持人。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ETF,目前来讲全球我们有166支ETF,分别在北美的多伦多、澳大利亚、韩国和香港。原则上这四个市场目前ETF的时间点,开放的程度都不太一样,看到亚洲的成长跟北美的成长不同性。大家都知道第一支ETF在1992年上市,是在加拿大的多伦多,自从上市之后我们就看到成长性一直具有很大的规模。
现在虽然比起共同基金来说小很多,可是它的成长速度相当惊人,就好像我们忽然间看到Iphone的创新,改变所有用PC电脑和手机的方式。ETF这样继续成长下去确实会造成新一被投资的主流。经验分享不敢,只是想利用一点以前的经验跟大家分享,ETF主要是借助在一个很强的信念,就是创新。创新并不是嘴巴讲讲的,因为牵扯到很多不同的层面,打个比方发ETF跟发公共基金是完全不同性质的,因为共同基金主要都是一手包办,基金公司从发行、到销售,到管理都是一手包办。可是ETF不太一样,ETF有一个比较特别的利益生态链。
从法规来看,大家看一下美国目前ETF是最大的,当它发展反方向ETF的时候花了六年,花了六年时间主要给美国当地法规有一个了解。所以法规上的创新和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来看亚洲,韩国可能在产品的深度和广度走在前面,我们刚刚看到日本东京也开始在做所谓的反方向跟杠杆ETF,其他的交易所或者其他地区谈了很久。那这个牵扯到你要发什么样的ETF。在成本上面,我们也看到每个地方发行的成本都不一样,有些地方成本高到很多人不愿意发行新的ETF,香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外就是所谓的执行力还有市场的玩家,我刚才讲到发ETF,我们花很多时间,大家可能都考虑到只是发行者的问题,什么都是发行者的问题,其实我们要发行ETF,特别是创新上面我们要跟很多方的机构合作,比如说做指数的公司在指数的创新上面常常要坐下来一起研发,还有跟所谓的做市商一起研究。很不幸亚洲做市商的能力有的时候受到很大的限制,包括在香港的层面,我们也遇到很多比较特别的产品,可是做市商也是一个问题,更不用讲其他亚洲国家了。
花旗跟汇丰这方面都是比较强的,有些产品目前在亚洲连保管的部分都必须要提升。所以面临很多挑战,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才会决定最后ETF会不会成功。目前香港有将近100支ETF,有的做得很好,有的做得并不是那么好,牵扯到很多层面。最后一点,有一个很重要的一方就是所谓的销售渠道,我们看到美国的经验跟欧洲的经验是非常亮丽的,为什么亚洲看不到这样亮丽的层面?牵扯到整个销售层面。两岸三地或者大中华区或者整个亚洲来看,整个销售的渠道还是控制在银行方面的,所以银行是比较倾向于共同基金的。
你看在美国,美国投资ETF的层面其实很平均,韩国也是一样的,大概50%跟50%,就是零售跟法人机构。在其他地方,特别是在亚洲我们看到主要是在销售部分有很大的不同,亚洲通常被一些银行所控制住。我没有办法看到比较活跃的交易量,至少在二级市场比较看不到。这是主要的原因,好消息是我们今年7月份的时候会看到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有一个新的规定,他们要改变他们的行销方式,他们比较倾向美国的方式,这样的情况下客户的利益和销售团队的利益就绑在一起的,因为客户的利益就是要资产规模变大。现在已经确定7月份,8月份会实行,相对来讲可能对香港或者新加坡法规上有一些冲击,会让他们重新思考。
另外我想分享的是所有ETF都是不一样的,ETF已经发展到非常大的规模了,例如166支,目前我们的分法不是你投资的标的来决定ETF的类型。我们是分成三种模式,第一种叫做基本上亚洲看到的ETF,我们是百分之百被动的,我们是依照指数做规模的。这是早期的,我们第二个就是主动式的ETF,主动式ETF全球只有两年的经验。我们目前在这个领域是走的蛮前面的,因为有主动式ETF的出现,我们看到美国JP。摩根,他们现在也想参与ETF。大家知道黄金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资产规模,可是它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利息,所以我们发展一个黄金基金,就会产生一些利息出来。
另外操作模式不一样的部分,我觉得香港是卡在欧系跟美系混合的市场。在香港我们的监管机关和市场的玩家大家曾经有一些人说到底哪个好,其实没有一个产品是绝对好的。只是说未来在中国大陆必须要考虑什么样的监管模式,什么样的客户沟通方式,这些都是一系列非常重要决定ETF的。打个比方,所谓ETF的性质最大不一样,用大家比较清楚的概念来看,在香港我们看到早期A股的ETF,比如说Asia的A50,是最早期的,我们看到有些台湾ETF公司发行,是用QFII做的ETF,是投A股。最近看到报纸终于开放四家中资公司香港发行A股的ETF。所谓客户风险,所谓成本上,还有所谓的投资报酬率都完全不一样。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式,让大家看怎么不一样。
在美国我们看到6个百分点ETF的手续费,一直到140%到150%的管理费。另外就是所谓的共同基金,在美国共同基金如果换仓,所创造的利润有资本利得的利润。同样一个基金在亚洲是不是可以成立,这是不清楚。我们最早看到ETF在香港上市就有10%的费用,ETF价值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很清楚到底买ETF到底买了什么东西。这部分投资者要做很多的功课。
最重要的是说当我们发ETF的时候最主要看你所连接的股票每天的流动率,因为这会决定每天可以创造多少单位的ETF。以上有蛮多可以讨论的地方,利用简短的机会跟大家稍微分享介绍一下,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能够再跟大家做进一步的讨论。谢谢大家!
吕红:让我也感觉非常耳目一新,知道ETF发展上面还有很多不同的道路,也听到不同的国家在法规调整方面ETF所做的努力。今天时间有限,会后还可以跟Roger LIU做进一步的交流。接下来想跟花旗银行的杨文先生沟通几个问题,因为之前有来自于交易所的,也有来自于资产管理公司的,杨文是来自于花旗银行,不知道对于中国ETF发展花旗银行在这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发展规划,如何能够进一步充分地参与到中国ETF市场的发展以及花旗银行希望对中国的ETF或者跟中国相关的ETF,比如说RQFII的ETF你们希望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杨文:谢谢主持人的提问。汇丰也好,花旗也好是一支外资的托管银行,如果大家熟悉监管法规的话,我们可以知道在目前监管环境之下做本地基金托管包括做本地ETF基金的托管业务的大门暂时还是没有对外资银行开放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在这里等待。可以跟大家说的是,我们花旗银行在证券托管服务里边已经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这个工作小组的任务一方面是主持跟监管当局的对话,我们说一些对话,一些沟通,来看证监会或者银监会对于这个大门放开的态度。到目前来说没有听到一些反对声音,但是在中国这个托管环境之下很难直接说就把门给你开了。
我们现在收到的信息是证监会至少在基金业务这一块对外资银行的开放有一个顺序的安排,首先是让外资银行先拿到基金代捎的牌照,这一业务开展之后才会把本地基金业务开放给托管银行。我们这个项目小组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准备工作,在人员的调配,系统的开发等等都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希望在达到证监会和银监会开放大门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能够进入到市场当中来。我们也非常希望把海外的ETF经验带到中国市场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在国内的基金公司,包括托管银行他们用了一些计算系统,大家都知道托管行用的和基金公司用的都是一样的,最终跑出来的数据绝对一模一样,如果有差错肯定是手工的差错,而不是系统的差错。
外资银行引用的是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系统,证监会也希望看到外资银行能够把一些先进的技术理念带进来,能够对这个市场有一个提升。这是对中国ETF,花旗现在所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另外主持人刚才也提到了关于RQFIIETF的产品,中国或者香港很早都已经参与到这个进程当中来,很早之前还在证监会构思这个产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把很多花旗的专家送到北京,去跟证监会,跟外汇管理局,跟人民银行讲解在香港市场上面发行ETF的产品与在中国大陆境内发行的ETF产品,在产品结构、运作流程,各个服务商的不同有一些什么样的区别。因为要让监管当局去理解在香港市场上做一支ETF产品必须要完成哪些工作才能成功的发行,而不是简单的像国内这样。我们可以说国内发行ETF产品,结构上面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香港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在前端已经跟证监会外管局人民银行做了很多的沟通交流,在目前来说在这个进程当中已经做得比较好了。因为花旗银行目前跟很多RQFII基金经理人提供了解决方案,不是说花旗银行只是做简单的托管银行,我们现在跟RQFII所谈的服务模式是一站式的。花旗银行在所有的角色当中业务实力是很均衡的,一站式的服务模式得到了很多RQFII基金经理人的认可,我们现在已经替几家RQFII基金经理人提交了申请。
我们想做的事情是充分的准备,稳步的运营,因为我们看到在这个产品从PD到托管行有很多的合作,各方的密切合作才能保障这个产品的成功。我们知道另外一个信息,稳健运行成功上市也是证监会外汇、管理局、香港证监会的监管方向。前段时间证监会已经让所有的RQFII到北京做汇报了,产品同质性高,同时推出市场,让托管行各服务商面临很大的运作压力,这些经验和教训他们已经了解了。所以说现在对于RQFII证监会很有可能采取的是分层的做法。香港证监会已经明确表示对这次RQFIIETF产品会做很严格的审核、审查,现在已经有若干个RQFII基金经理人已经和香港证监会预讨论他们产品的构想。香港证监会对他们的产品有很高的要求,每个环节都要他们做很仔细的解释,甚至包括了对花旗银行提供了某些支持和服务,都需要花旗银行做很仔细的解释,这在以往的产品审核当中是没有出现的。可见香港也好或者中国证监会审慎的态度。
外汇管理局也非常重视这个产品,他们甚至要求RQFII基金经理人到北京去,外汇管理局这次已经明确表态不会像以前那样马上把RQFII的额度批准下来。香港证监会基本认可这些产品的时候才会把这个额度批准出来。所以说稳健运行看来是下一波RQFII运行的保障。
吕红:我记得在RQFII第一批产品当中都是来自中国银行,但是现在RQFIIETF推出之后我看到很多客户都在讨论ETF产品,并且客户提交给我们的方案,我看到很多都是花旗银行提供的,我们应该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花旗银行在接下来RQFIIETF当中有非常好的表现。
杨文:很多基金经理人都知道托管银行的困难,我们现在也力争避免出现相同的情况。我现在坐在这里提RQFIIETF我的工作压力非常大。
吕红: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来自于汇丰银行的罗礼华,我们都知道汇丰银行亚太地区证券服务方面非常有经验,不管是证券资产的托管还是全面的服务,我们希望能够跟在座的各位分享一下,同样是在亚太地区,但是不同的国家做证券服务。你觉得在不同的国家ETF方面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差别,你对于将来如果汇丰有机会在中国开展ETF业务的话,汇丰银行会把一些什么样的优秀经验移植到中国来?
罗礼华:首先我来介绍一下汇丰银行的证券服务,汇丰银行非常幸运,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来做不同的ETF,自从2001年开始就已经在香港开始做起来了。这些年以来我们大大增加了能力,现在有12个地方都有办事业务,其中有7家都从事ETF。在这个地区总的资产规模达到580亿,其中220亿都是我们来做的,香港是最大的,另外还有韩国、新加坡,这两个市场规模也非常大。ETF增长很迅速,你们可能只是看到这些数字,我的感觉是有些ETF可能开头并不是规模很大,但是还是会进一步的增长。
我要说一下不同类别的ETF以及每一类ETF的难点。有些是非常简单的ETF,另外还有多个国家的ETF,还有涉及到不同的资产类别,有股权,有固定收益,还有一些金属。不同的ETF所带来的挑战是不一样的,如果单个国家的ETF,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是用当地的指数,交易量是比较大的,像恒生指数交易量是非常大的。一般来说要有相当大量的支撑,所以自动化的处理对于这样的ETF来说就非常重要了。如果是固定收益的话,我们固定收益ETF并不是很多,自从2005年以来在亚洲已经有了固定收益ETF,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是在香港挂牌的,是一个泛亚洲的债券指数,现在大约将近30亿美金。这个指数不见得是本地的,其实这个指数也是境外的。
另外亚洲的债券流动性不是很高,因此标的资产定价就有点困难。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在业间获得价格,这种ETF跟股票ETF就不一样了。另外还有跨境的,多国股票ETF,在亚洲投资人经常会寻找亚洲的某个指数,有几个国家实际上市场还是受限的,包括中国的市场也是受限的。还有就是结算周期也给我们造成了一些困难,一些基金经理人就是要确保外汇能够跟他们的指令相匹配。如果跨进来做的话,要保证这一点也有极大的可能性。还有股票跟ETF的结算周期也要能够相匹配。
因此有时候结算的时候必须要有抵押,还有一些是贵金属的ETF,我们现在看到亚洲有黄金的ETF,可能还会很快有其他贵金属的ETF出现。仍然必须考虑多个市场当中黄金的不同价格,有的是用伦敦的黄金价格,还有可能托管地点也不同,在亚洲黄金多半是托管在伦敦或者香港的,监管者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特别是会考虑到黄金的价格。
刚才我简单介绍了一下ETF不同的类型,至于RQFII,有一些不同的供应商,也包括一些基金管理人都在做RQFII。RQFII的难点是在于怎么样能够在同一天让离境的人民币跟境内的人民币在同天能够实现交易,去执行交易,在境外就能够执行交易,在同日实现人民币的转化。这样子不会出现一些跟踪上的误差。简单来看这些东西其实没有什么难点,但是如果深一层的分析挑战还是很大的。比如说一个ETF里边可能有11个不同的交易方,监管者也要求抵押品的管理。
现在时间不够了,所以我就想简单的说一下,在过去13年当中我一直在参与ETF的工作,我觉得香港快速的跟上,还有其他的国家也急迫的参与到市场当中来。我们跟马来西亚的客户最近也在进行合作,他们可能很快就要推出八九个ETF产品。随着中国监管进一步的成熟,对ETF的管理也能够进一步地加强。我们也期待着能够跟各方进行合作,分享我们的经验,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
吕红:非常感谢罗礼华的介绍,是不是把汇丰和花旗放在一起来讨论,开玩笑,我觉得两家银行同样是国际性的银行,在证券服务方面同样做得非常优秀。时间也已经到了,本来希望给大家更多的讨论时间,但现在看起来也不太可能了,我最后还有一个问题要问一下汤总,是因为刚才在座的各位传递过来一个信息,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讲沪深300ETF成功发行之后,接下来会不会有更多跨市场ETF,比如说上证500,上证800这样的产品发行。以及跨境ETF香港这个部分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亟待监管部门批准,接下来美国部分、欧洲部分我们有什么样的时间表。其实你可以说得稍微大胆一点,今天我们的媒体不是很多,只有20几家,我们的媒体合作伙伴只有新浪微博。
汤弦:这个问题有点勉为其难,我前面讲的已经远远超过这个平均数了。我想借这个机会讲点别的,反正很有关系,跟行业发展也很有关系,我们前期已经出了很多指引,包括ETF管理人运营风险控制指引,包括ETF运行的一站式服务指南。对整个业务透明度以及加强服务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想把整个业务服务水平和透明度上一个台阶,我们都是以文件的形式把这些东西公布了。
接下来几个月,我们可能会发布政策方面比较重要的指引,ETF产品开发的服务指引。这个指引会改变整个行业竞争的格局,我们原来的政策,ETF指数的授权是排他性的,一家公司拿到以后别的公司是不可以做的,包括上升50,180,包括现在的沪深300。现在为了进一步增强市场化,加剧市场竞争,不要用行政的方法配置资源,要用更多的市场方法配置资源,所以我们计划会把这个放开,所有的指数在运行一年以后,所有的公司都可以申请。国内后面行业的格局会重复美国的过程,现在大家可以看到ETF管理人太多,每家都管理一两个,也没有资源的集中。所以我们想政策改变以后行业的竞争的确会加剧,要有有心人这一块才能做得更好,最后的局面就是几个寡头来做。必须有用心的人,投入资源,这个方面才能做得更好。
还有一块就是加强监管,放松管制,跟证监会一起,我们已经做了一些突破,包括这次沪深300发行,不是一个产品,在发产品的过程当中投资限制上面做了一些突破。规定指数基金不可以买自己关联托管银行的股票,对国内指数基金的运作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个方面基本上可以获得豁免,指数基金不可以买自己托管银行以及相关股票的限制,这都是一些放松管制的要求。包括后续的我们都会努力,比如说允许公募基金买卖ETF,ETF基金就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QDII,已经买海外的ETF,国内的公募基金为什么不能买ETF。包括刚才讲的最近出一个指引,我们会跟很多证券公司合作,跟前面纳斯达克(微博)讲的所谓市场质量的计划是非常类似的东西,这一个月以内会正式发布这个东西,会给券商足够的激励提供流动性,为ETF做事,市场会有更大的发展。
吕红:谢谢汤总,我觉得对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非常期望上交所能够在不同的将来将更多的指引性的政策发布于市场。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参加今天的讨论,也谢谢大家的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