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企业创新之痛”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2日 12:22  新浪财经微博
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2012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于2012年4月21日-23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上图为“中国企业创新之痛”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2012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于2012年4月21日-23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上图为“中国企业创新之痛”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办的“2012年中国绿公司年会”于2012年4月21日-23日在湖北武汉举行。上图为“中国企业创新之痛”论坛。

  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们今天谈的是中国企业创新之痛,我想有很多的挑战和合作的一些实践,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我就把重点放在论坛,我们知道谈一些大的投资,像微软(微博)、苹果,还有Inter、Goole等等都是通过创新进入世界500强,可以说最近500强的企业,都是通过创新,尤其是在IT行业有着先进的创新,他是一个企业扩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在国际上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要创新,如果不创新公司就无法前进,创新是一个企业真正能够实现发现和生存、合作的过程,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他们都是很有经验的企业,我想先从大家都非常尊敬的TCL(微博)李总开始,李总在TCL这么多年的时间做了很多的创新,大家都知道TCL是一个很大的企业,能够做到今天很不容易,今天想请李总跟我们分享一下,TCL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和创新,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或者说是怎么做的。

  李东生(微博):我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对一个国家是如此,得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中国今年改革开放是30周年,我们提倡改革开放的口号,也已经有30多年了,不但提了这个口号,而且整个的国家也是实实在在不但的进行改革,对一个企业来说,他是要适应整个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经营的理念、思路、模式和产品技术的创新,这个创新从某些程度上来讲是一个全方位,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观念来讲,他是在不断的变革和发展,适应市场的变化,我之前在巴黎大学毕业就学到了产业的创新,在97年我们又系统的提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持续变革创新的一个观念,这个观念很明确,也坚持了10多年。如何在企业的经营体制方面不断的变革和创新,来适应竞争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就是在产品的技术,在生产的工艺技术方面,是要跟进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要不断的变化来提高竞争力,其实不创新等死是对的,但是创新不是找死,如果不创新就很难有持续的发展,当然创新也难免会走一些弯路,付出一些代价,在这个时候不能因为这当中有一些失误,有一些损失,你就改变了你个观念,改变你的方向。比如说我们在一些产品开发,技术开发方面,我们也曾经做过一些不是正确的选择,你发现了就会快速的纠正和追赶,在一些经营模式方面,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是方向没有错,要进行挑战,一定要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的观念,要把这个观念贯彻到企业的发展史中。

  主持人:在这个行业里,因为主持创新非常重要,我想问一下下一位嘉宾,您也是企业的老大,您是怎么去做这个创新的,中间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王文京(微博):我是赞成刚才李总的观点,创新对任何企业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今天我们对创新来讨论,我觉得创新要有一套方法和概念,我认为对企业的创新来讲,可能只有20%的创新是发明,80%的创新是一个优化,是一个核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你的企业要保持发展,你必须要不断的去满足客户的要求,而且你要把最新的技术和方式结合到你的发展业务中来。你要通过这次的创新,来不断促进企业的壮大和发展,所以我也特别赞成李总的观点,任何的企业都必须创新,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是一次的创新。

  对所有企业来说,所有的创新都是持续的,我们多年来制订了一个发展的方针,叫“持续创新、均衡发展”。我们88年建立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我们这个行业的公司不多,但实际上在我们这个行业几个不同的阶段是有很多的厂商的。我觉得之所以也很多的厂商今天不多了,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做到持续不断的创新。我们后面怎么转向企业的管理,以及我们的企业管理供应商怎么样结合云计算技术,往云服务的方向去发展,如果每这次这样的浪潮不能把握和推进的话,新的浪潮成形成普通的趋势的时候,你这个行业就不会存在了。

  我们如何做到持续不断的创新,就是企业要不断的发展,企业的综合实力要强,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要配合的发展,不光是营销、服务、内部管理都要跟上,这样当新的创新机会来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持续的创新,所以我们把持续创新和均衡发展是放在一起的。

  主持人:说到这一块,我们还谈到关于创新的定义,不一定就是一个发明,20%是发明,80%是其他的东西,刚才TCL的李总也谈到了,跟管理有关,那么我想听一下李睿哲先生的看法。

  李睿哲:我们有很多全球的用户,但是在说到创新的时候,我也同意创新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说到在中国最大的机会,就是如何学习创新,以实现大幅度的增长。现在有很多全球做大,但是有很多的创新是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去探索,所以在技术科技创新等方面都要有一个平衡的发展。我们需要在中国实现商务模式的创新,就是现在中国有14亿人口,你们要了解他们的需求,如果你问他们新的需且,他们节会提出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市场。所以人们的需求可能跟你们想象不一样,如何发明技术和商业的模式,来满足这样的需求,这里看到了很多的机会,在中国或者是对中国的公司来说,你们是否真的理解人们的需求是什么?

  我们也要自问能不能在未来或者说在现在,为满足人们的需求。

  主持人:其实创新不光是一个说从技术开始,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你是否真正的了解客户的需求,你的客户是谁,他的需求是什么,这是你想做创新的开端,我想这一点,,

  李睿哲:对,我觉得中国有很多的创新中心,但是我觉得第一个要问的问题就是,我们真正要了解到的是消费者不知道未来是怎样的。你必须首先要了解到消费者他们是谁,然后才能了解到人们在想的东西,可能跟未来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必须要用一种宽泛的视角来想象问题,我觉得创新就是要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那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不仅要有一些创新中心,而且还要更多的理解消费者,创新不仅仅是说我们要想,而且是要做,这还包括我们要允许失败,我们有的时候会失败,但是我们能够从失败当中汲取经验,并且做到先于市场一步,这整个一套都是我们要做的。

  主持人:我想问田总一个问题,我刚才听王健林先生说了一点,他进入了文化产业,是从房地产基础,下一步是消费,这样一个大的趋势,我看到你的背景了,你慢慢的走向了绿色,您在这些方面,这是一个创新的另外一条路,你能跟我们方向一下您的想法吗?

  田明:关于创新,我理解他是对市场上的一种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服务,这样的创新,才会成会。而且创新不仅是技术的产品的,服务的,可能也包括企业内部效率的,包括治理管理人的积极性怎么样去创新,其实创新是全方位的。

  其实企业家唯一的势能就是创新,关于朗诗我们是一家地产公司,只不过我们是一家绿色的公司,在朗诗的项目里,全部的节能率很高,客户的舒适度也很高,比如说Pm2.5大家都很关注,但是我们在8年前,就在我们的主打产品里对PM2.5进行了管理,这是对客户满足需求的一种创新,朗诗做的项目里,有13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绿色三星(微博)的认证,这是最高等级的认证。在住宅的绿色三星的20%多,朗诗整个的公司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据该在一个细分的市场里,做一个差异化的产品,这是朗诗和一般的房地产商不的地方。但是朗诗依然是房地产行业的一个企业,只不过我们更强调绿色、创新。

  主持人:我们接下来还有一个,我觉得陈总是美铝,美铝应该说在成熟的企业,他们对创新怎么看,我想听一下,这种行业应该是非常成熟的,你们企业是怎么来面对这种创新的难题?

  陈锦亚:其实成熟和不成熟的行业,只是一种发展阶段的不同,比如说TCL和美铝的话,都经过了很多的历程,根据李总在说的时候,美铝也有,企业必须是创新的,不创新的话就没有活路,美铝在这些多年的过程中,我们认为创新有三个层面,第一有微观创新,就是指产品的创新,设备创新,甚至流程的创新,刚才王总也说了,很多时候是改进,不仅仅是创新。

  另外一个层次我们就认为是,创新是需要一个宏观体制保护,就是工业革命并不是产生一个最好的产品,而是产品一个最好的产品保护体制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我这里有两点觉得特别的重要,美铝也好,TCL也好,所有的企业最后都会碰到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说国家如何有一个真正的创新体制的落实?企业必须创新,而且政府必须保护,刚才说到很多的话,法律体制保护,财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就是说我创新,刚才东生说的话很有道理,我不创新是死,创新也是死,其实他后面没有说的话就是,我大笔的投资下去有没有回报?如果没有回报,有没有一个体制帮助我渡过难关?

  还有一个监管系统,没有监管的创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是说美国的09年的金融危机是由于创新引起的,但是在1998年以后,美国的金融出现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是没有被监管的创新体制,那些东西你根本都不知道他在谈什么,但是他确实在创新,没有监管,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各种因素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经济危机。

  最后我觉得创新必须要注意一个长期的社会效应,就是一个必须有他企业的社会责任,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也必须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我这里想说的就是,创新的效果必须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果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的创新效果,比如说原子弹对保护国家的安全很重要,但是我个人认为,原子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以屠杀为目的的创新,从长远来说他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创新,一个创新必须是可持续的。

  第二他必须创新是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基础,这样的创新我觉得才是一个社会必须保持和支持的,所以微观创新、宏观创新,宏观创新是体系建立。

  创新必须是观念转换,而不是一个时髦,认为我的生存是靠他才能达成的。

  主持人:您讲的很好,张月是我们远大宏调的老总,在2010年世博会上,远大空调在中我们展现了他们创新的东西,非常的记忆犹新,请张总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远大是怎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的?

  张跃:你提到世博,在世博会我们提供了所有的场馆的中央空调,但是那是我们过去的老产品,是20多年以来做的非电空调。世博都是用的非电空调,用的是天然气。那个时候的创新,我们觉得在90年代,觉得中国缺电,后面觉得这个地球上缺乏能源,空气污染也是能源造成的,后来到最后为了节能,非电空调做的更好。到了2000年,尤其在国外,多半卖的都是发电机工业废热的空调,就是不用能源的空调。所以我觉得创新应该是基于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应该基于一个价值观,也就是说你的创新给客户是否带来了省钱?是否解决了国家的经济或者是社会的一些问题,或者是进一步更高一点,是否解决了环境的问题?我觉得思考这些问题,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产业,每一种产品都有这种空间,如果仅仅聚焦在竞争方面,创新的成果不会特别大,这是我的看法,就是应该有一个价值观,有一个更高的境界。

  汶川地震以后我们发现,我自己的感觉建筑太脆弱了我每天在这种脆弱的地方没有保障,尤其是天天人埋在地底下,那种煎熬以后,让我下决心说,我要用一些时间来关注建筑的抗震,所以一年多以后,我们做了抗震建筑,抗震建筑一方面是用钢结构,品质保障一致,更重要的是你这个体制是经过确认,经过振动试验的,我们在国家的抗震试验台做试验。你如果能够做到非常抗震的建筑,不管你这个地方是怎样,我们也做9度,就是因为看到了这样一个缺口,其实我们人类,全世界都是处在恐惧,非常严重的恐惧中,只是说地震发生发生以后大家关注这个恐惧,所以我们花了时间做这个抗震的建筑。

  在过去的很多年,由于我本人很关注节能,也把我们自己的房子建了很厚的保温,但是我看没人在乎,我们也经常给别人推,但是别人说,你为什么卖空调还要我们少买空调呢?我们只是想把节能做好。在国家说PM2.5以前,我们在05年就开发了整条的空气净化系统,无论是一台台的空气净化机,还是大楼的通风系统,我们一直在提供这样的产品。我们现在就把节能的空气净化,抗震的都用到了建筑里,就开发了这样好的建筑,别人说这个建筑建跟很快,我们半个月时间就建完了,全世界都在看。但是我们真正的理念就是把抗震做好,把节能做好,把空气品质做好。要有这样的理念,如果没有这样的理念,研发中很多的难题,花很多的钱,甚至研发有可能全部失败,这些东西是试不了的,光用经济来支持我们搞创新很难,我觉得要有一个理念。最后的结果经济效果未见不好,多半来说是好的,别人给我的技术转让费就很多,现在有8、9家,湖北有两家加盟的,全国算起来很多,每平米还要向我交很多的钱。这意味着创新其实是有非常大的经济机会的,反正过去十几年我们一直感觉到,你的胆子有多大,你的颠覆程度有多高,回报就有多高。

  主持人:您让我想到了乔布斯,第一个你刚才说我不是从竞争角度出发的,我是给客户带来了价值,甚至是从一个艺术角度来做这个事,若我想起了乔布斯,他的创新不是简单的从一个低层次产品的角度来看,说到这,大家经常热议的,特别是在乔布斯去世以后,在中美的创新差异上。我自己有幸住在乔布斯家旁边,我看到当地很多的小孩都去凭吊他,感觉到美国硅谷环境下的创新和中国的创新不一样的地方,那么我想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再讨论一下,尤其是中国的创新,现在确实是碰到了,我们可以讲我们中国在很快的高速的发展,但是我自己感觉确实中美上有很大的差距,特别在一些行业,比如互联网的行业,很多的公司都是把美国的模式,拿过来。不论是Facebook的模式也好,或者是其他的模式,我们像问一下,你是做咨询的,你应该在这个方面中美文化都有,你能不能谈一下你的看法,就是你对中国这么多的公司做咨询,你是怎么看的?

  谭瑞:谢谢你的问题。当然有很多的不同,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在创新这方面,有一点我想说,我们一直在说到高科技产业,就是在硅谷,是高科技产业。创新实际上在任何的产业,都可以实现我们刚才说到了美铝也是这样的,实际上一些创新的东西,是在低技术的产业,其中包括在中国也是这样。我们现在看一个例子。应该是更加的低技术,比如说是在四川的火锅,我想这应该是一个非常低技术的行业,那么在中国的一些公司,比如说海底捞是非常创新的,这个公司提供了完全不同的客户的体验,有非常好的客户服务,他们非常明智的使用技术,你可以有视频,如果你们在不同的城市可以通过视频来共进晚餐,而且可以宅送,创新并不指的技术的创新,中国公司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创新通常是等同于被认为,等同于技术创新。那么技术创新是要很多的资源,大量的投资。

  技术创新通常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所做的事情,而私营的企业太小了,也太零散了,

  中国可以发展非常强大的创新文化,能够有效的在新的现实下竞争,还有一点我想在这里说的就是不管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的硅谷,公司的创新是要由公司的高层领导引导的创新,创新并不是在试验室或者是研发中心进行的,而是在董事长、CEO或者其他的主要官员考虑和规划的,我们有很多的同事也提到了这一点,如果我们能看一下创新的失败,一个典型的例子,看索尼,诺基亚(微博),柯达(微博),他们很多的失败是因为领导者的失败。

  我们看一下柯达他们刚刚破产了,柯达所有的业务都是照相,如果他不能够实现向电子、摄像技术转换的话,他是肯定会失败的。在70年代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这个世界上摄像或者是照片,肯定是要数字化的,他们也考虑到了有一些模式,但是他们却没有勇气能够离开胶片这个比较舒适的、熟悉的模式,而进入到新的数字的领域。柯达在欧洲、日本有很多的客户和市场,你为什么要走出这个舒适的环境,而走向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数字技术呢?就需要在高层领导有强大的意愿和他们的远见。任何成功的创新的战略,都需要从最高层的领导开始。

  主持人:作为投资界(微博)我们想看海底捞,海底最早是做火锅行业的佼佼者,像刚才谭瑞先生说的是最早的管理体制,他们做的非常好,在北京你看一个个员工,都像是他们自己的企业,非常有归属感,积极性非常的高,我们感觉这个老板感觉很不错的时候,忽然发现他做一个新的创新,你可以几个人在北京,几个人在武汉,通过电视屏幕一起吃火锅,刚才杰瑞先生举的例子却是这样的,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一项创新,可以把这个火锅在两地一块儿吃。而且这些确实是跟刚才谭瑞讲的一样的,跟领导人的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创始人、领导人不这么想的话,公司不可能走的比别人更创新。

  大家可以谈一谈,中国企业的创新,你们这几家都是在中国做过这么多年,你觉得中国企业的创新和美国友没有区别?或者我们有没有碰到很大的问题?因为中国企业只是在拷贝地没有创新,咱们能否稍微的讨论以下,这个问题有没有是否严重,有没有可以改的地方?

  田明:我右边的张跃先生是企业家里其实跟乔布斯最相近的一个人,我对他比较了解,他是一个学艺术的,又在搞技术,跟乔布斯很像,而且执着不亚于乔布斯,如果张跃最后不能成功,只能说明我们的商业环境不支持,或者是他的运气不好。我对他一直很尊敬,借这个讲谈多说了两句。

  关于创新其实,我认为凡是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能够填补市场上未被满足的空白,我觉得都是创新,无所谓拷贝还是自主创新,而且创新也不仅仅意味着是技术的创新,或者是产品的创新,可能是机遇对客户需求满足的一种创新,所以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广泛的进行创新,中国企业的创新意识不逊于任何的一个经济体,我觉得重要的创新非常好,可能中国创新的困境在于两点,一点是刚才专家学者讨论过的,就是这个社会制度体系对于创新长期的经历,得不到尊重,得不到保护,这是对创新制约重要的抑制,很多的城市说搞创新型城市。其实这些创新型的城市应该研究一下,怎么样在制度的层面上有一个或的创新基础。

  第二个创新的困局就是,中国的企业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很多的企业急功近利,他的创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着眼于当前的太功利的目的,没有价值观的指引。

  李东生:创新的话,中国和美国肯定有区别,这是发展种不同的发展历程。我那个时候在1998年在新加坡的时候,新加坡的盗版很厉害,那时候你去看新加坡,整个城市里都是卖盗版片。很多人说今天你到新加坡去就看不到盗版了,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过程。我个人觉得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文化发展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说你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有一次跟柳传志先生参加了一个研讨会,那个时候刚开始帮外国公司卖PC,但是现在联想的PC在全球500强的公司中,人手一个,因为它的质量和速度都达到了一个跨国企业必须达到的标准,所以个发展过程不能抹煞。美国已经是200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中国纯粹是中国的工业发展,改革开放到今天才30多年的时间,这30多年的时间我们走过了很多国家走了100多年的时间,即使这样还要认可一点,就是要真正的先学会走路,再学会怎么领跑,这里也一个过程,我个人觉得,一个国家可以抹杀发展的过程,其他的国家可以说你都是错了,你不能有需要和模仿的过程,抹杀这个过程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说,应该把这个体系建的更完善一些,让人更多的发挥得余地,中国文化说到底,中国文化是一个中庸文化,更强调的是几千年以来,大家互相的一个中庸的相处,从创新来说,这不是一个有好处的事情,有一个观点必须转换,就是武汉提出来的“敢为人先”,这样才能作出事情来。

  王文京:我很同意刚才两位发言人讲到就是创新需要一个制度的环境,所以中美之间的差异在这一块是有差异的。我从自己的产业来体会,我觉得中国,或者是亚洲,或者是美国,在创新的优势上,还是也一定的不同。亚洲这边的国家更适合做一些具体形象的思考,所以产品,我相信中国会做的越来越好,开始我们是访日本和欧洲,现在的部分消费电子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中国企业制造的,我们做产品已经不比这些欧美,已经取代了欧美的企业。

  未来我相信中国企业,或者广义的亚洲企业,在汽车、高铁,飞机,我们做产品方面,我相信不会亚于美国。但是美国在这些抽象思维,相关的一些产品方面,我觉得他们比较有优势,比如说好莱坞能拍大片,这个不是钱的问题,别的地方确实很难拍出来。像美国那边做一些软件,做全新观念的创意。虽然有很多参与的中国人,但是整个美国的创新系统,这种体系和环境,在目前方面还是保有相当的优势。

  李睿哲:我想讲的是,在中国毫无疑问,确实有创新,我本人也买TCL的电视,不管他是不是草根创新都不重要,实际上创新这个词是硅谷发明的。所以我觉得在我看来,西方和中国创新的差异,是对于创新本身是什么。我们看到在中国有非常伟大的创新,包括微博,有人说微博是模仿,但是实际上信息是互相交流的,但是微博我觉得他是有自己的特点的。不管是微型的创新,还是大规模思想的创新,我觉得这都叫创新,但是最大的不同是,是来创新?TCL公司董事局,我觉得是非常有企业精神的创新者,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很多中国商业领袖都知道,中庸的重要性或者是保持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另一方面从领袖的层面也要创新,同时还要倾听下级的建议,在很多地方,创新是至下而上的,我想至上而下和至下而上构成了一个平衡,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思想的交流和交换总是在进行的,我想在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亚洲的变化,包括未来是属于亚洲,不管是在哪个方面,教育、健康、卫生领域我想有很大得机遇在中国。

  王文京:确实中国企业发展的阶段,还有就是产业的整体的基础,还有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我们在很多的领域的创新,从整体来讲,跟美国比较是有差距的,我觉得现实中我们是要看到这一点。但是确确实实我也赞同各位企业家的观点,就是中国企业在创新上,市也很大的潜力的,而且我们感受到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今天已经走向这种创新发展的一个进程。

  我们服务很多的中国企业,我们在服务很多的中国企业的过程中,包括我们在座的好几位企业都是我服务的客户,我们感受到很多的中国的企业,在各自的领域里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创新,这几年如果主要是依靠中国制造的。我们看到的趋势就是中国企业未来30年会逐步走向中国创造的一个模式,这样一个趋势已经展现出来了,在这个趋势里,我觉得有几个因素跟中国的创新有关,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企业的创新和之前欧美企业创新环境的差异,这个环境的差异在改变,比如说

  第一,中国的市场规模,其实我们作为企业的任何一个创新,市场规模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一个有规模的市场,他能够让很多的创新,能够在商业上成功。

  第二,中国的智力教育的人才规模,我们武汉每年就有118万在校大学生,全中国是好几百万,而且77年恢复高考之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人力的基础。

  第三,从国家到行业和企业,包括我们这次讨论的话题,大家对创新的重视,这也是很大的一个改变。

  刚才李总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东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我觉得这是一个差异,但是同时也是会我们创新未来,可以借助结合的优势,因为今天我们看到很多领域的创新,还是比较多延续,可能西方很多的体系。在这样一个框架里,比如说IT行业比较突出,要做这种结构性的突破,我想我们需要引入新的思维,引入新的思维的时候,东方的一些思维模式,我觉得会在新一轮的创新里,会发挥他独特的优势。包括说抽象思维能力,就是李总刚才谈到的问题,我就想起来中国的一个古老的哲学就是《易经》,易经的64卦就是一个精美的模型,他都抽象出来,然后拿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64个模型概括了出来,所以中国文化的这样一些原来的基础,包括东方人思维的一些特性,也许可以在我们新一轮的创新里发挥独特的作用。

  主持人:我简单的总结一下,大家得谈的很好。其实创新不只是一个技术,发明,也不是一时的一个想法,也不一定要做到一鸣惊人,一下把整个世界改变了,创新有一个连续的过程,有一个很好的内部的建设机制,使得你在内部做创新,可能对我们目前更多的大多数企业需要,外部需要对包括知识产权和更宽广的产权的保护,我想这是我们中国最需要企业创新之痛的方面,我们希望各地方和中央一起来保护。

  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希望,特别是在武汉,武汉是我来了以后才真正的发展发现,武汉是全国最多的在校大学生,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在校大学生,这是武汉在全国目前来讲是创新北京、上海排第三,从武汉身上看到了中国,地方创新赶超世界的水平的希望,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