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欧债危机下的产业机遇研讨会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欧债危机下的产业机遇”研讨会于2012年3月14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
以下为演讲实录:
金碚:中国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间也得到一个非常深刻的教训,或者是一个经验。我们看金融危机的时候,一开始大家都看成一个金融层面,或者财政层面的一个现象,金融上出了问题,或者财政上出了问题。但是,进一步的深入下去来看,就发现他真正根源和实体经济有很大关系。所以,中国现在其实从危机开始的时候,中国除了在金融货币,财政这个层面进行应对以外,实际上在实体经济层面也做了很多动作,比如进行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当时已经看到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不是太简单,刚刚John Hassler也已经讲到欧债危机,其实有两个根本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竞争力,希腊为什么出了问题呢?就是因为他的产业缺乏竞争力,不知道该生产什么东西,能够卖出去。特别是在欧洲经济一体化之后,就相当于欧洲经济一体化,你的竞争力怎么提高呢?当然就是对照你一系列法律制度,比如劳动制度等等。
第二个问题就是社会福利制度。在经济增长能力,或者竞争力没有足够支撑的情况下,工资,福利涨的太快,这就没有办法来支撑这个问题,要么你就是发货币。但是,当你加入欧元区以后你不能随便发货币,货币发行权没有了,如果一个国家你可以。不能发货币,就只有第二条路发债券,就这两条路。
所以,从根上来讲,不管怎么解救金融危机,你都必须在产业竞争力和社会福利制度中间做一个平衡,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讲,目前来看好象还有比较大的空间。我们的产业应该说还有相当的竞争力,中国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比较辛苦,星期天都可以工作,这么一种状态。再加上比较低廉,相对来说工资比较低,但这种状况在发生变化,工资也在不但上升,不能中国经济发展这么久之后工资还不涨。
第二就是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社会福利大家呼声也很高。这两个之间怎么来平衡,刚刚John Hassler教授也讲到欧债危机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他们没有一个全欧洲中央政府,中国不一样,中国有一个全中国的中央政府,好象可以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比如说对社会福利要求,社会福利要求增加到对工资平等要求等等,都会导致中国尽管还有空间,所以欧洲危机之后,金融危机之后,对中国的工业确实造成了一个很大冲击。
但是,这个冲击中国还是能应对的,因为从宏观经济上来讲,中国还是有运作空间,在金融危机那两年,金融危机之前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一个正的作用,金融危机之后进出口突然转向负,出口不仅对中国经济没有拉动,而且是相反的往回拉,这就是危机导致的。但是,中国还是有办法,因为中国如果消费上不去,那么我可以增加投资,用投资的扩张来弥补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不足困难,这是一个基本状况。
但是,投资扩大之后,也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投资的这些项目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效率,这个问题中国在出现,比如基础设施投资到底有没有效率,比如铁路,反正我坐过很多次高铁,基本上一半都是空的,不是位置是空的,整个车厢是空的,这是一个效率问题。
第二个问题,国际市场确实对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的人认为中国是不是因为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出口了,这个我觉得不大可能,中国还需要保持很大的一个出口需要,因为中国这个国家,这么大的国家进入工业化,他需要在国际范围内来平衡自己的要素资源。比如说中国没有油,油比较缺弄个进口油。中国还要进口很多重要的机器设备,你要进口就需要有支付能力,就要有出口,这个平衡需要。
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讲,从增长的角度来讲,进出口对中国宏观经济拉动作用,我们不能报太大期望。但是,这两个问题我觉得不能混淆,不能说我们主要依靠内需拉动,推导出口不重要,进出口不重要,这是一些媒体,经常把这两个问题混淆了。我们因为外贸依存度还是相当高,表示中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国际交流、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还是很重要的。但是,不等于我们经济增长拉动过大的依赖于进出口。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中国从前一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产业出口和国际合作更大的来扩大我们的国际贸易,这个空间我认为还是相当大的。但是,在短期内会有压力,是因为中国在某些产业中间,还有比较强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会遇到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来自发达国家,而且还有一些新兴经济体和我们之间也有竞争,这个压力是存在的,这个压力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国际合作不重要,我觉得对中国来讲扩大国际交流,和欧洲的贸易,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
我觉得现在比较可惜的是,我们和欧洲贸易份额已经很大了,去年好象5千亿美元以上,但我们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自由贸易协定的东西。最近是不是跟瑞士谈也不知道,我们这个贸易中间其实还是需要的。我想欧债危机从整体上来讲,对中国的企业来讲,整个需求面可能会导致一些压力,但是机会还是很多的。因为毕竟国际贸易是一个比较利益之间的交换,而不是单方面。我们是否一定要通过出口来拉动经济?不是这样的,他是一个比较利益关系,中国和欧洲产业之间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中国基本上处于中低产业链层面,欧洲国家大部分的制造业已经处于中高端,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有很大的国际合作空间,这样子对中国的发展,对欧洲发展都是有很大好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