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汝银:上海在岸中心是香港离岸中心发展之源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8日 17:06  新浪财经微博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来源:新浪财经)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月18日消息,第三届上海金融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胡汝银表示香港离岸中心离不开上海在岸国际金融中心,体制改革和制度滞后是上海的瓶颈。

  谈及上海在岸国际金融中心和香港的离岸中心,胡汝银指出两者应平衡协调发展。虽然就目前而言,上海在岸中心发展还远远落后于香港,“但是只有通过在岸市场的健康发展、迅速发展,离岸市场才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否则是无源之水。”

  胡汝银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滞后是目前上海在岸市场建设最大的瓶颈。“我们在金融领域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计划经济的政府控制的模式,政府管制过度,企业家创新能力不足,金融市场发展的制度环境亟待完善。”

  他把金融市场在岸市场建设的关键概括为两点。一,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包括金融产品、金融业务的创新和发展。第二,制度环境。上海在市场化制度环境方面,远远落后于香港。他举例伦敦,“伦敦强调的是一个以市场为本的市场运作和监管的哲学,它是一个自由化的金融体系等等。”

  另外,上海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程度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全球,“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个基本路径,首先是要加快利率、汇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步伐,加快市场化改革,没有真正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

  为了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上海在岸市场发展有一些重要的动作必须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第一,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市场的发展,不能过度依赖银行的贷款,过度依赖于管制的金融机构,风险非常高。

  “银行集中了大量的资金,然后他们的收入结构高度地依赖于贷款的利差,这样它的利润的扩张意味着贷款规模的扩张,意味着整个社会投资和投机的冲动,容易导致过度投资,导致资产泡沫化和产能过剩。”

  第二,中国国债投资者结构单一,银行持有比例超过一半以上,而且是长期持有到期。“银行持有大量的资金购买国债,降低了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使国债难以成为基准利率,限制了债券现货市场的发展,导致金融市场的扭曲和利率的扭曲。”(陈奕 发自上海)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