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多元化的退出渠道是否旧话重提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6日 16:02  新浪财经微博
对话二:多元化的退出渠道,是否旧话重提现场(新浪财经 陈鑫 摄) 对话二:多元化的退出渠道,是否旧话重提现场(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年2月16日,2011(第五届)中国创业投资价值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图为对话二:多元化的退出渠道,是否旧话重提现场。

  主持人:

  下面有请第二场论坛的嘉宾。

  李丰 IDG资本合伙人;

  杜海涛 海纳亚洲副总裁;

  韩鹤 英联投资董事;

  孙文海 纪源资本合伙人;

  陶冶 凯旋创投基金董事;

  童玮亮 戈壁合伙人有限公司懂事总经理;

  朱忠远 景林资本董事总经理;

  李丰:

  我们这个环节的主题,叫多元化的退出渠道,首先请各位介绍一下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基金。

  陶冶:

  我们是一个专注于早期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美元基金,现在随着国内的资本市场的成熟和发展,我们也开始做一些境内的投资,也有做人民币的投资计划,现在我们是管理了两期的美元基金,总共4亿多美金,已经爱将近20家企业在我们的投资组合当中了。我们投资的领域非常集中,主要就是专注在高科技,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无线、互联网、新媒体和一些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非常专注,那么我们的团队也是来自于以前的几个大的知名品牌的基金,也有数十年的投资经验,已经成功地带领超过8家公司在美国上市或者被美国的上市公司并购,都在高科技领域,谢谢大家。

  童玮亮:

  戈壁投资从2002年开始做到现在已经有10年的时间,我们原来还是一个比较标准的美金VC,专注于TMT早期,原来可能一般还是200多500万美金,比较标准的A轮,最近我们也做了一些人民币基金,最新的一支我们跟上海发改委做了一支3亿人民币的基金,中间我们拿出了一部分的钱可能准备投100到200万的天使投资,也是主要针对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行业。

  我们愿意跟更多的创业型的企业一起共同成长,谢谢!

  杜海涛:

  海纳亚洲管理的资金是自有资金,在国内从事天使、A轮和B轮的投资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也有60多非常不错的案例,接近20个很好的案子在美国和香港的二级市场实现退出,基本上我们所关注的行业和各位在座的基金都很类似,也是TMT、医疗服务、文化娱乐和消费品,谢谢大家。

  孙文海:

  纪源资本是关注中国和美国两个大的市场扩展期的这么一家投资基金。在2011年年底之前,我们是一个纯美元基金,管理了三支美元基金,加起来超过10亿美金的资金规模。在2010年、2011年两年当中,也是纪源资本收获非常大的两年,我们在这两年当中,从中国出去的项目就有11个项目IPO,这还不包括被大的企业并购或者其他方式退出的项目,IPO就有11个。

  今天我们这个环节是讲退出渠道,我们这些IPO一共在5个,马上要在第6个资本市场上,国际上的各种各样的资本市场上退出,在2011年年底我们也尝试着融资成立了第一支我们自己的人民币基金,所以我们现在也开始做一些人民币的投资。投资方向其实跟大家差不多,也都是TMT,这里面包括高科技、互联网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都在里面。还有消费类,第三个就是我们把它统称为先进制造业,这里面包括了半导体、芯片、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等的项目。

  所以我们是投扩展期的项目,如果今天在座的创业人才当中,各位创业者当中,如果有这样的一些机会的话,我们很愿意跟大家下来之后再仔细聊一聊。

  韩鹤:

  英联投资是一个专注于新兴市场投资的基金,我们基本上在世界各地所有的投资机构分公司都是在新兴国家,比如说中国、印度、南非、南美。中国成立的时间已经十多年了,团队也非常稳定,我们在中国基本上投资的金额是在6亿到7亿美金之间,每年投得比较大的项目,投资的金额在1到2亿美金,是一家美金基金,在近几年我们所有的投资项目都非常集中在几个领域,一个是消费品、第二个是高端制造,剩下的还有就是医疗和教育,谢谢大家。

  朱忠远:

  景林基金一共管理120亿,这里面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景林是以它在二级市场的表现闻名。从2004年到2010年一共6个年度,其中有4个年度是被评为大中华区表现最好,2个年度是在亚洲市场表现第一。

  我们的投资策略是4个行业,就是医疗、消费、互联网、TMT、先进制造。然后我们是差不多70%、80%的钱是在中后期,20%、30%的钱是在早期。

  李丰:

  多元化的退出渠道这件事儿比较难问问题,凑巧刚才我被和讯拉出去采访的时候,他们问了我几个问题,有一两个比较刁钻的,凑巧我就可以问在这儿了。我们先挑四个人,孙总和景林先稍等一下,我们先问这四个同志,他们问了我一个问题,说最近如果大家都讲微博,争议性比较强或者说口水性比较强的,有人提出中国的IPO取消审核的这个问题,就这个争议性话题,这四位先来简单评价一下这个退出通道的这个可能性的方向和改变会产生什么。

  陶冶:

  我坚信可能说得极端一点,美国的资本市场的今天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明天,审批制一定会逐渐地淡化,取而代之的一定是认购制,因为它是经历了,不是说美国什么东西都好,而是美国也是采取了众家之长之后,优化出来的一个结构,我坚信它是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童玮亮:

  以前看过一本书是《失控》,它中间说到当大家用了很多技术以后,你个人的很多隐私往往就很难保存住。其实这是一个变化,你是需要隐私还是需要便捷,当然这是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1984老大哥监控所有。一种可能是类似于P2P,人人之间是相对比较透明,他比较坚信的是后一种,应该P2P将来会战胜一切,我觉得市场化也是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应该没有问题,我觉得是一个长久总是会能够达到的一个过程。

  杜海涛: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大家的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大家可能对于进程的判断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个人认为跟前面两位,包括李总的讲话也一样,这一天肯定会到,但是时间角度我个人倒不是很乐观,在三五年之内会完成,因为这里面不光有二级市场监管部门一个部门要做的事情,因为要配合到方方面面各个上下左右,有很多的行业方面的一些目前还不够成熟,还有方方面面的限制,所以我个人觉得8到10年之内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也就很欣慰。

  韩鹤:

  其实很多行业,这些公司在某个行业,其实上市地已经有一些优先级了,比如说做IT或者医疗的都会先考虑美国,有些做餐饮的可能只能考虑香港了,当然美国也是一个备选。所以当然做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如果有这种政策上或者说是监管上的这个变化,使得大家有更多的选择,肯定是乐见其成,但是在近期我觉得整个过程是会花一段时间,所以在企业融资的时候或者说选择上市地的时候还应该有一些灵活性和一些考虑,近期的考虑。

  李丰: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绕过了这个问题,只有杜总直接讲说这个事儿是好事儿,但是前景不乐观要花好长时间,这是比较正面的回答。

  跳过了孙总和朱总的原因,是因为你们两位因为背景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单独的问题来伺候和准备。

  先问问孙总,您在涉及到5个不同的资本市场的潜在的退出方式,所以您给讲讲,当然你们现在有人民币、有美元,这是一个更难做的决策了,这五种类型的资本市场退出方式,从你们自己来讲,第一个是说,当然企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适合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是您给评价一下这五种资本市场的区别。你们最想在哪儿上?如果有可能,不管币种和限制问题。

  孙文海:

  这五个资本市场各有各的特点,中国的A股主板和创业板大家比较熟悉了,我就不讲了。美国相对来说也比较了解一点,纽交所是适合大型的企业做的规模非常大,而且是在行业里边最好是龙头地位,否则的话很难有人看你这个企业。纳斯达克(微博)是最适合高科技、初创型、爆发性增长的企业会比较偏好纳斯达克市场。当然这里面纳斯达克的口味也在逐年变化,从前是看软件、看互联网里边的门户,从谷歌(微博)到了最后的facebook,一路走过来,每隔两三年都是江山待有才人出,个领风骚也就是两三年而已。所以这个概念也是在不断地变化。总地来说还是大的领域上来分,已经做好海外架构的高科技的互联网相关的这种企业去纳斯达克可能比较合适,传统的规模巨大的这种企业要么国内A股市场上市,要么纽交所上市。

  就剩了一个欧洲市场。欧洲市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独特的市场,我说的封闭都是跟美国市场相比,我们的企业为什么选择欧洲上市呢?无非两种,一个是他的主要客户都在欧洲,第二个是这个企业注册就注册在欧洲了。那么他去欧洲上市应该是一个比较自然的选择。

  所以这是我们当初选择在不同的资本市场去上市的原因。当然香港刚才有咱们的同行已经分析过了,香港是一个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这是最合适去香港上市的一个地方。所以大体上我们也是这么去分析。

  回答李丰刚才的问题,如果不存在这样的限制、不存在VIE架构的限制、不存在币种的限制,A股市场给的PE是最高的,如果从逐利的角度来说,如果一切障碍都不存在的话,我们希望是一个高PE、高回报的市场,来去做这个企业的退出。

  李丰:

  借孙总的话我们请朱总回答,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本身的市盈率、破发现在都有一些影响,所以它对于二级市场的操作和对于离二级市场最近的晚期投资都会有点儿挑战,这个问题您先给讲讲,这是本来准备好的。

  第二件事儿刚才孙总讲到另外一个问题,他说龙头企业已经做好VIE的,最好要去纽交所或者说美国资本市场上市,我们无意条出一个小争端,您觉得这个判断是否合理和正确,这两个小事儿。

  朱忠远:

  先说第二个问题,已经做好VIE的是不是要去海外上,这个是没有标准答案,首先如果你做好了VIE结构,那么国内的市盈率可能更高,我能不能在国内上,当然也可以。但是有一个风险说你能不能翻回来,你翻回来到底要等多长时间,等到你真正能上的时候,那时候市盈率到底是多少?其实是蛮难说的。很多企业之所以选择去海外上,有一个原因是,可能在国内上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他的历史沿革是有问题的,或者他不想等那么长时间,我觉得这个是没有标准答案。

  回答你第一个问题说,因为我们现在既做一级市场也做二级市场,我们是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发现二级市场很多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比一级市场便宜。就是说我们看一级市场,我们经常看到有的时候甚至投10几倍、20几倍PE的,现在二级市场看到十几倍PE的公司大把都是,而且流通性特别好。

  李丰:

  我们帮听众小问一个跟理财有关的事儿,您从行业标准来讲,就出现比较典型的二级市场比一级半,或者说一级市场要便宜的行业,在现在中国这个阶段可能在哪儿?

  朱忠远:

  从行业上来讲比如说很多银行的、或者保险业的,这些二极市场的公司,你看到他的PE是非常低的,就是十几倍的,有的时候甚至是10倍。甚至在香港有的公司的市值是低于他的净资产的,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现在做一个公司,比如说你有很多钱,几十个亿去做一个公司,你还不如直接买他的股票,因为他已经跌破他的净资产了,这是从行业来说,金融板块、保险行业已经是跌得很低了。

  别的板块的话,其实从,这就看不同的,是香港板块还是在国内它是有差别的。比如说像先进制造业在香港有些板块它是几倍的PE你都能买到公司的股票。

  但是这个是不是劝大家一定就买二级市场的呢?也不一定,还是要看成长性的问题,也许说一级市场有些公司的股票也许是10几倍的PE,但是他也许成长性非常好,因为他规模相对比较小一些,他的成长空间比较好。所以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是说,是有些倒挂的现象存在的。

  李丰:

  您刚才还有小半个问题,大概是这样的。就是因为你们同时做一级和二级,现在因为二级市场本身的发行适应率和破发这两件事情都有挑战,所以你们在做一级市场投资的时候,和二级市场投资的时候,二级市场刚才您讲了,对这个挑战您打算怎么弄,尤其是您的PE,就是您的预上市投资或者说晚期投资,人民币部分。

  朱忠远:

  我理解您的意思是说,二级市场的市盈率这么低,对我们一级市场有什么影响。二级市场跟一级市场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团队,虽然说我们互相是有支持的,但是还是不同的团队,所以我们做判断的时候,相对还是比较独立的判断,当然有时候会出现一种比较发疯的情况,比如说我们一级市场投了一个巨高的PE,然后二级市场上你们疯了投了这样的一个案子,就是我们希望这样发疯的局面会比较少才好一些。

  李丰:

  我们还有两个是做有混合基金的,包括咱们的孙总在内。做了既有人民币又有美元的基金之后,你们在做混合投资的时候,除去创业者本身有需求之外,你们做人民币投资的时候,你们最希望这个人民币投资,从历史的美元投资经验上来看,它去到哪里可能是最好,投向哪里最好?投向什么行业和投向什么阶段?这个想请两位美元和人民币都有的,来简单解答一下。

  童玮亮:

  因为我们现在看的行业相对比较垂直,就是移动互联网或者互联网行业,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分得特别明晰,还是说特别早期的项目,我们基本上都人民币来投,因为比如说一个100万人民币的项目,如果拿美金去投,做个海外结构5万美金,那个钱就剩不了太多了。

  李丰:

  你想人民币的资本市场,现在这个阶段,当然朱总肯定比我们更懂了,您可以也挑选一下,现在人民币的资本市场,本身对叫模式为主,新兴行业,资产量很少这种类型的企业,你们觉得你们要到什么程度,有没有机会在什么样的人民币资本市场能退出。

  童玮亮:

  这个也是一方面,我们新做的一支人民币基金,其实存续期也是比较长,能够做到10年左右,应该是比较长,所以中国10年以后的市场,应该相对市场化程度会比较高,所以我觉得应该问题不是特别大。

  李丰:

  但是也有挑战,按你的说法要8到10年才能取消审核。

  童玮亮:

  这个倒不一定,但是我们现在还是比较看好中国的市场,所以我们觉得在中国做VIE结构相对比较困难的时候,特别早期的项目我们还是愿意拿人民币去投,对将来发展还是抱比较乐观的状态。

  孙文海:

  首先一条我们人民币基金是刚刚开始尝试,去年年底,2011年年底的时候我们才成立,在这方面我们说做人民币投资这一块儿,同样对刚才第一个没有回答的那个问题,我的看法实际上也是,我认为好的想法、好的思路,也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就是李丰你的第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时候可以取消现有的制度,肯定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肯定不会说很短时间之内,说完这句话三五个月之后这个制度就消失了,换成一种更合理的制度,我们不这么认为。

  所以同时我们又要看中国在未来,大家都在说战略转型,战略转型过程当中有哪些市场,哪些行业会有机会,我们觉得这样的机会可能拿人民币去投资,是在未来的有限的时间段之内,比如说5年、8年这个时间段之内,会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回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觉得中国今后肯定是由外向型的经济转为内需驱动型的经济,这里面就涉及到消费类的产品和服务,这一块儿会是一个重点,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制造业一直是我们中国的强项了,所以先进制造业也好,或者是新能源,清洁技术这一方面,肯定也会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所需要带来答案的地方。

  所以人民币基金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可能更多地、大量地放在上面。至于说早期的一些TMT方面的投资,现在实际上拿美元和人民币,外起来是差不多的,都挺方便的。我们会少量地区做一些。但是不会是我们第一支人民基金,说大量地会投多TMT、早期这样。现在看起来还不会。

  李丰:

  我们先轻朱总做一个裁判,因为美元基金的配合是非常好的,你比如说陶总是早期,杜总是中期,韩总他们是晚期,我们是有接力棒的。刚才童玮亮讲了,他们拿人民币投早期的那种轻资产,看不清盈利模式的TMT项目,孙总他们讲说他们在这块儿会多投一点儿消费品,从您的角度,假定您的晚期基金要在后面接人民币的棒,上两轮或者上一轮的,您觉得在他们俩之间,谁的项目,从您的角度往后看三年、五年,您觉得更靠谱,或者说您更想接这个棒,就是做一个评价。

  朱忠远:

  这个是有一点挑战,你们到时候谁给我的条件优惠我就考虑谁的。

  李丰:

  不是在台上谈判,只是说从您眼中往后看三年资本市场,您觉得说白了就是一句话,TMT这种轻资产的盈利模式未必清晰,可能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商业模式,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最终会不会受到追捧,假定我们只看三到五年这个阶段。

  朱忠远:

  其实我觉得有点儿问题,因为从证监会的角度来讲,他更多的是想求稳,而且中国的股民,当然比以前更成熟,但是还没有成熟到那个阶段。而且另外一点的话,是说美国人他是很喜欢想象的空间的,他愿意跳进去。中国的股民很多的时候是不太一样的玩儿法,所以我这方面我觉得,三到五年也许不行。

  李丰:

  大意上您更愿意接孙总的棒,因为消费品有东西摸得着,有制造摸得着。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换一个话题问咱们三个纯美元的基金,因为美元基金没办法,退出通道基本上只能选在国外了,这个问题其实蛮简单,就比如说现在这个阶段从美国资本市场来看,对中国的公司有两个挑战,第一个是本身资本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挑战,有人觉得说Facebook上市会在这个事情上划一个阶段性的结果,不知道这个结果会向更好还是更不好,这个要听听三位的观点,你们毕竟都是要仰仗国外资本市场来退出的,这个问题你们怎么看。

  陶冶:

  我想美国的资本市场,在座的其实不只是我们纯美元基金,包括李总等等混合基金的也都非常了解,在过去的10年,其实美国的资本市场给中国的,尤其是互联网和无线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一口饭吃,也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才有在座的勃勃生长的私募市场。

  在从2009恩年开始吧,2009年到2010年开始,我想美国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的创新,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是有一个开闸放水,或者说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在认可程度上,因为之前不管是我们从2000年到2004年,从2004年到2007年,如果来这么划段的话,基本上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非常盈利了之后,才有机会在美国的资本市场上上市的,不管是前面的企业,我们说携程、百度、分众传媒(微博),都是数千万美金利润的规模才有资格在美国登陆,并不是说美国的纳斯达克生来就只接受这样的企业,而是它对中国是有一个差异化的评判标准的,它的二级市场投资机构有一个差异化的接受标准。从2009年到2010年这个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儿我就不细数了,我们有一系列的互联网公司,是在不是太盈利,甚至没有盈利的状态下,登陆了美国的资本市场,这个对中国的创新企业来讲,甚至对我们私募的基金来讲,当然是好事,但是这里面我们也要区别对待,那么这里面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的,没有体现出它当初承诺的这种潜在价值的,或者说甚至有一些是从商业模式、从团队执行力,从这个市场地位上相对较弱,甚至不成熟的企业进入了美国资本市场,甚至有一些更差的,他在非主板的OTC交易之后,所谓的毕露了原形,给整个中国的企业在美国上市抹上了一层阴影。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基金都是这个态度,我们继续看好美国资本市场,第二个我们也相信中国继续有高质量、高成长的,非常市场地位很强的创新型的高成长的企业,特别是在新兴的TMT的行业,会继续登陆美国市场,继续给美国的资本市场证明中国也有这样的企业,也能迅速地增长。

  因为大家看到有很多中国的企业从百度、从分众,它是在上市,包括携程,上市之后它的增长速度并不亚于上市之前的增长速度,所以这对美国二级市场的基金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投资机会。我想这个在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的一个神话也好,或者说一个很好的形象,我觉得会继续地延伸下去。也是对我们在座的私募基金也提出了一个课题,我们怎么样不仅是在私募市场要挑出好的项目,而且要能够在它上市之后,继续为我们中国的企业争光,在美国的市场能够持续地表现优秀。

  杜海涛:

  其实我们这个话题从去年就开始一直在说了。Facebook上了之后是不是关得更紧了呢?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有可能这种情况,因为经过10几个月的二级市场投资机构这么一个冷静期以后,可能对其他的是一个挤出效应。

  刚才说到美国市场的事情,这是一个双赢的事件和市场,因为确实是给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高成长的企业在美国市场上市融资、发展的这么一个机会。同时北美市场二级市场投的人,也通过这么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也赚得盆满铂满这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至于出现整个北美的资本市场和对中国概念这些股票的,部分股票的打压,确实也有我们本身的一些问题,在这里头我们就是发现北美有这么好的一个市场和窗口和平台,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公司在这方面展现了自己快速发展的一面,也有一些确实还没有这么强实力的公司,趁着这一个大浪也想去翻腾,肯定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和风险,我们说现在就是有专门这些机构,对于中国概念股的这些机构,至少我们不说绝大部分,至少有一半人家的判断是基本正确的。我觉得今年二季度应该是能够恢复到一个稍微正常一些的水平。

  韩鹤:

  我觉得就是最近美国资本市场表现有好几个方面地原因,从宏观上来看,就是因为美国经济还有欧债还有包括甚至大家对中国经济这个转型的一些中间的不确定性,这个是一个宏观经济环境,从微观上对中国公司的一些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的公司治理,包括财务数据,包括这是有一些顾虑。

  包括VIE结构有一些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最后就是还有一个原因,过去在一年中国上市的很多企业,让美国的股民或者基金经理,确实有一些没有赚到钱,或者是表现欠佳吧,所有的这些因素也导致了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一个步伐的放慢。以后怎么看未来的趋势,我觉得从宏观上来讲,大家还是非常看好中国经济,还是非常渴望有优秀的中国企业到美国去上市,这点上我觉得是毋庸置疑。

  从上市窗口来讲,我觉得是有一些不确定性的,其实市场上两个声音都有,门会关得更紧还是有开的机会,其实所有的投行包括投资界(微博)也都在看,我觉得对从我们做投资或者说企业经营的角度,我自己感觉是门槛明显变高了。这个门槛高是由几个方面。

  一个是对企业的规模、要求包括你在行业中的地位,确实不是一个小公司或者说是一个业务模式不是很清晰的公司就可以去上的,这个门槛会变高,包括这个企业的规模、盈利能力、要求会很高。

  第二个是对财务治理和管理团队的各方面的要求。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这个门槛会高很多。从监管机构到基金经理的问题,会非常地多、非常地细致,包括他们做尽职调查的深度、广度都非常地比以前是有很大的飞跃。

  从企业家的心态,我觉得也有变化,一个是当有很多企业家原来想着赶快上市就是一个里程碑了,现在就会更耐心一点做基础工作。第二个是因为上市门槛变高了,也有企业家想,我到底是想上市还是用其他的方式退出,这个在他心理上也有比较大的反映。

  李丰:

  他们三个基本上都算是两个看多一个重性,我们问一个有点儿挑战的问题,还是问咱们三个人,你们想不想融一个人民币基金。

  陶冶:

  我们不仅是想,我们已经在做了,从长远来讲不管是人民币还是美元,在不可自由兑换的大框架下,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意味着我们必须两边都有资金的来源,两边都有退出的渠道。

  杜海涛:

  想肯定是想,纯人民币基金我们还是把步伐放得比较慢,因为这可能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还有很强的这方面渠道的这么一些团队来做这件事情,所以从海纳的角度,先把时间稍微往后放一放。

  韩鹤:

  必要性和刚才说的那位说的一模一样,但是那个准备上,我觉得因为毕竟是两支基金在同一个品牌下面,可能是两个队伍的从质量和投资理念什么的要保持一个平衡,保持一个同样的质量。所以在准备上会要充分一些。

  李丰:

  美国资本市场不管怎么样看,也要准备着多去国内资本市场来跟朱总准备竞争,对不对?

  因为时候问题,我们就不再延续这个讨论,最后我们问一个问题,稍微尖锐一点。展望未来,因为每个人都会说没关系,我们就好奇一点,让他们每个人判断一下,说以中国现在已上市的公司来看,在中国、在美国或者说在其他国家,你觉得已上市的这些中国公司当中,整体素质平均来讲,哪个市场的中国公司好一些。

  陶冶:

  美国。

  童玮亮:

  美国。

  杜海涛:

  肯定是美国的平均素质高很多。

  孙文海:

  美国但是排除OTC。

  韩鹤:

  总地来说当然是美国,但是分行业,我觉得香港消费品也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

  朱忠远:

  回答这个问题要非常慎重,景林的话二级市场,我们是做中国概念股的,美国的市场我们做,香港的港股我们也做,A股我们也做,我这时候表态是蛮严重的,所以我不能轻易表态。

  第二个就是说,我们是既我人民币也有美金,我们两个都有。我就不回答这个问题了。

  李丰:

  我们因为时间问题,我们就多谢在座台上的六位嘉宾,我们本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