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龚方雄:中国产业要向精细化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1日 16:04  新浪财经微博
“2011产业中国年会”于2011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1产业中国年会”于2011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1产业中国年会”于2011年12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

  以下为演讲实录:

  龚方雄: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到探寻中国产业力量的讲坛。这个话题现在在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非常迷茫的情况下,非常的关键。关于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势,前面几位嘉宾都谈到了,大家谈到都非常不乐观。我们的观点,在全球经济方面跟刚刚大家谈到的各位嘉宾的观点差不多。我们对于全球经济复苏,尤其是对欧债危机的蔓延,以及明年欧元区会不会面临着违约解体的风险,非常担忧。但同时,我们对美国的经济相对乐观的。对中国的经济也没有中国的股市所展现出来的那么悲观。大家知道,中国股市目前是低迷状态,在我们看来,不但已经反映了未来中国经济会继续放缓的风险,甚至在我们看来,已经反映了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风险。

  但是为什么美国的经济相对较好?而且我们认为中国的经济也不会像市场上想象的那么差呢?主要就是所谓产业的力量,结合今天这个话题来讲,美国虽然有所谓的主权债务危机,国债占GDP比重非常大,前段时间,标普调低了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评级。美国经济第三季度增长了2%,上半年整体增长0.7%,美国经济第四季度会增长3%左右,实际上是在加速。加速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力量,微观力量非常的强大。

  虽然现在主权层面有债务问题,但是美国的企业层面,资产负债表非常强,而且他们的创新能力,他们的产业实力,核心竞争力在全球来讲,都是无可匹敌的。美国的家庭也修补了资产负债表。美国家庭储蓄率从危机前负现在变成正5%,就是跟历史正常水平差不多了。所以我们对美国经济的忧虑不是很大。

  但是,市场也理解,为什么对中国经济非常的忧虑?原因就是我们今天的话题。现在中国经济需要寻找可持续成长的力量,可持续成长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应该来讲,只能来自中国经济的转型,而且这个转型是否成功?主要靠我们能不能找到中国产业经济的实力,产业经济的力量。

  那么,这一点,宏观层面来讲,市场是非常没有信心的。因为大家看到中国过去经济增长的模式,一个是靠出口,以及出口相关的投资拉动,主要是2001年加入世贸,启动中国成长外需的动力。第二个,就是靠房地产相关产业所带动的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这是1999、2000年启动的房地产所拉动的内需。那么中国经济过去高速成长,基本上在这两架马车拉动下向前推进。所谓的双轮驱动,双轮现在好像面临着停滞,各位嘉宾都讲了很多。全球经济现在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同时,我们国家现在的房地产政策也在发生变化对房地产打压的非常厉害。可以说,最近一些内需产业的疲弱跟房地产整个产业的低迷是不无关系。以前很多人说,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的经济,那么现在中国经济要经过转型来摆脱房地产,一个产业独大拉动产业内需的局面,能不能成功,市场没有把握。因为总体需求放缓的情况下,中国现在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

  比如说,工资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成本上升,同时,人民币汇率又在升值。这种情况,中国面临的挑战跟日本80年代末、90年代初挑战相比,可能进入二十年的迷失的阶段,日本80、90年代的挑战,宏观的挑战和微观的挑战跟中国现在的情况确实差不多。中国会不会进入一个迷失的二十年。我经常讲,中国跟日本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相比,其实太早,中国现在所要面临的不是所谓的发达国家泡沫破灭的问题。大家知道,日本即使在地上趴了二十年,迷失了二十年,日本仍然是一个全球最发达的后工业国,人均GDP还有五万美金,中国的人均GDP只有四千多美金,虽然GDP总量超过日本,是六万亿,日本是五点四万亿,日本的五点四万亿是一亿人口创造的,我们的六万亿是十三亿人口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水平远远不及现在的日本,而且现在的日本跟二十年差不多,也就是说日本二十年前的泡沫破灭,日本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中国这个阶段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刚刚讲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方方面面的成本,包括营运成本都上升,同时汇率也在上升。所以企业的生产率,企业的成长可持续性就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突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比如说东南亚,比如说南美,东南亚国家和南美在历史上也曾经辉煌过。像中国过去三十年,曾经经历过非常长期的高速增长。大家知道,亚洲四小龙,五小虎,90年代的时候,没有人谈论中国和亚洲的时候,都是谈到亚洲的四小龙、五小虎,四小龙是顺利进入发达国家的发展行业。五小虎就像很多南美国家一样,陷入所谓中等收入的陷井,发展到那个阶段,就长期的停滞不前。这个要靠什么来突破呢?就要靠所谓寻找我们产业的力量。就是在产业力量方面,能不能找到一些突破口。

  如果我刚刚讲,把中国跟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日本相比,不太合适,其实中国现在非常像60年代左右的日本。60年代左右的日本发展规模和水平跟中国现在差不多。也面临着今天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大家需要想一下,日本之所以能够顺利的突破所谓的中等收入陷井,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其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在六七十年代诞生了一大批在世界范围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以及有竞争力的品牌。比如说索尼、松下、丰田、本田等,一系列的企业,在五十年代,这些企业在全球是默默无闻的,全球的市场里面,充斥着都是欧美的品牌和技术。

  那么,日本在六七十年代诞生了一大批全球知名度的企业,开始占领全球市场的企业。突破的秘诀在哪里?就是在于二十年当中,六七十年代,日本的产业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核心品牌,以及在全球掌握了日本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必要的各类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其实日本在六七十年代,奠定了后来成为发达国家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所以,我们今天讲转型,实际上找中国的产业力量,关键我们的企业要在自有的品牌,而且这个品牌要获得全球的认可。还要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们现在面临各种成本的上升,相伴而随的就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这个怎么突破?只能向中高端的产业方向走,向精细化走。中高端和精细化,不完完全全是新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其实,这里面很简单,包括很多传统产业,中国现在要向精细化的角度发展,要向所谓的品牌和拥有核心技术的阶段提升。这里我经常举的例子,因为中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要靠传统产业来拉动经济。传统产业在方方面面的成本,包括汇率上升压力的情况下,怎么来获取新的竞争力。就是寻找新的所谓产业力量。

  就是看你能不能获得核心技术和品牌。我强调这一点很重要。就是说,核心技术的获取和品牌的获取当然要靠大量的投入投资。但是这个投资可以投入企业自身的研发,但是也可以靠所谓的综合的创造力,或者是我们讲的符合创新力来实现。那么,符合创新力,怎么得到呢?就要利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四伏,西方经济低迷,给中国产业带来的机会。因为可以投资研发,可以投资渠道,但是也可以在别人危机四伏的时候,乘火打劫。中国有一点优势,就是我们的储蓄率一直很高,中国一直不缺外汇,中国企业和国家层面的资产负债都很小,在欧元区的危机威胁下,全球的经济可能掉入深渊,很多知名品牌的产品会卖的非常便宜,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并购机会。

  从并购来获取所谓的符合创新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捷径。如果没有全球的环境,我们中国要靠实实在在的投入和研发,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的艰难。因为全球的环境,现在跟六十年代所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六十年代不是信息社会,现在是全球化的信息社会。这种情况下,后来者迎头赶上,实际上是非常难的。那么,只能乘人之危。我经常讲,中国未来能不能成功的实现所谓产业的升级换代,关键是能不能在未来一段全球非常低迷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甚至可能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欧元区的瓦解,陷入二次探底,甚至可能有大萧条的情况下,我们自己本身能不能站得住脚,不但要站得住脚,我们的资本市场也要能够稳住。目前这种情况,确实让人非常忧虑。因为所谓乘人之危,但是我们可能会被别人乘我之危。为什么?看一下中国现在股市低迷的情况,欧债危机、美债危机,目前为止,美国股市没有怎么跌,欧洲很多危机资源的股市资产价格都没有中国A股这两年累计下跌的多。

  所以,从资产相对价格的角度,其实这次全球的危机,并没有给中国的企业带来相对并购的优势,我们的估值比别人更低。最近有一个观点,就是下一个危机的源泉可能会来自中国。很多人认为中国A股的低迷,预示着下一轮系统性的危险。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中国要在未来五到十年,成功的实现经济转型,成功的实现产业升级,成功的让我们自己的产业拥有核心技术和全球知名的品牌,这个希望很可能就会破裂。牵一发而动全身。我这里想表达的观点,就是我们产业力量的发掘,取决于产业和资本有效结合。产业和资本有效结合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国内要有一个稳定的灿烂的资本市场环境。这一点对于中国未来企业能否真正的寻找到中国自己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力量,非常关键。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