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潘建成:经济增速下滑不值得太担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8日 09:57  新浪财经微博
“第四届中华创投家论坛暨中华创投家同学会年会”于2011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四届中华创投家论坛暨中华创投家同学会年会”于2011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四届中华创投家论坛暨中华创投家同学会年会”于2011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

  以下为演讲实录:

  潘建成: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样一个创投的盛会,刚才听了厉教授的演讲深有感触,他非常多的观点我都非常赞同,实际上我今天有一些内容是他讲的观点的进一步的延伸或者说是佐证,尤其是他关于稳中求进的解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稳,稳中间很重要的一点是政策要稳,政策不稳所有的东西都不能稳,他讲的关于增强企业的信心,增强信心中间很重要的一块是要充分让市场发挥作用,要创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环境、投资的环境,我觉得很多都是我赞同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三个问题。

  主要是讲第一个问题,增长的形势怎么判断。当前大家有很多议论,似乎最后三年前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困扰心有余悸,现在很担心。所以第一个问题我重点谈一谈当前和三年前有什么区别。第二个问题就是通胀,今年以来,尤其是1-3季度,通胀的压力都很大,最近几个月有所缓解,未来究竟会是怎么样。第三个就是关于政策,我们的政策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取向。

  第一个就是经济形势。

  首先给大家看一个数据,我来自国家统计局,我希望我的每个结论都有一些数据或者至少是案例做一些证明。这个数据很有意思,这是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前不久发布的调查结果,是这么多年的调查结果。蓝色的柱子反映的是企业对宏观形势的判断,认为宏观形势好还是不好。右边紫色的柱子是企业自身的金融状况的一个判断,反映的是景气,右边是景气指数,左边是信心指数。这个数字实际上是认为好的比认为不好得多的百分点数。大家可以看出来06、07年经济高涨,企业情况非常好,所以对宏观形势更看好,信心充足,08、09年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企业景气状况迅速的回落。但是因为温家宝总理也在强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中国率先采取了一揽子的应对策略,所以信心很重要。09年可以看出来信心比景气高很多,10年更是这样。今年出现了一个历史性的很特别的现象,景气指数是正的,而且比08、09年还好点,但是企业家的信心非常的低,历史的最低点,说明什么,大家情绪不好、信心不足。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因为对经济下滑的担心?这种担心如果说没有三年前的故事恐怕没有那么担心,大家很容易联想会不会出现三年前大幅度的跳市,PMI11月份跌出景气区间,12月份刚刚公布的11月份的数据,工业在回落、投资在回落,尤其电视台记者问我PMI跳水了,确实是跳水了,所以更是担心。我觉得对统计数据的解读一定要深入,我简单说一下PMI,看样子像跳水,其实不是跳水,更重要的是看它的同比,同比的价格、同比的大幅度的波动,有一定程度是因为变动因素,很多统计数据都要考虑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宏观调控的一个结果,因为一直应对通胀,加上经济的回落,所以首先在PPI上反映出来。

  我想说的关键的问题,怎么理解当前的经济增长和下滑,1-3季度,3季度是9.1,1-3季度是9.4,我们回顾历史会发现今天的9.4或者即便是9.1真正的很低吗,即使往下再掉一个就不可接受了吗?其实当你回顾历史的时候,你会发现,今天的9.1不是低了,而是高,为什么?我们回到十几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对中国的影响,97年之后,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长达4、5年的时间,中国的GDP增长在9%以上,现在比那个时候高吧,而且大家不应该忘记,十年前2000年中国的人均GDP是980美元左右,97、98、99年就更低了,今天是多少,去年是4300多美元,今年肯定会超过4700美元,大家简单的算,因为人民币在升值,增长也有9以上,你怎么也能算到4700美元以上,也就是说这两者差5倍,我们经常说统计经济增长有分子、有分母,你的基数是过去5倍,还能保持9%,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为什么美欧经济增长不能快,因为它基数太大,怎么快得起来。因为很多人也许见过,很多人只能想到3、4年以前,2003-2007年那样一段美好的日子,那是中国经济黄金时代,高增长、低通胀,但是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因为中国加入WTO出口的效益在那段时间爆发,因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如此多的产业在那段时间爆发,这是一个历史的机遇,这个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今天和三年前还有什么区别,我觉得特别特别重要的是就业,三年前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出现了什么情况,很多中小企业倒闭、很多农民工返乡,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是如何安置返乡农民工,但是今天呢?今天没有出现这个情况,工业企业用工增长1-10月份增长了9.2%,这在历史上是比较高的增长。你在北京的餐馆吃饭,我每到一个餐馆吃饭都会问服务员一个月拿多少钱、有没有休息、想不想干,几乎没有低于1800的,我说的是最初入职的服务员,在海底捞、湘鄂情还高一些,而且有人还不想干,有一个服务员告诉我春节回家就不想回来了,我以为这是北京仅有的现象。我去青岛吃饭回答也是一样的,青岛服务员工资也是1800,当然他的餐馆级别高一些。北京小时工今年工资明显上涨,这不能简单讲是成本推上去,因为这完全是一个市场的结果,就业不是那么紧张你着什么急,GDP真的能给你吃吗,GDP没有那么重要,就业才重要。

  PMI反映了就业也不像前些年那样了,实际上今年年初还有人说还有很多地方用工荒,经济的回落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你看到整个经济在回落,但是有没有注意到中国是一个有巨大地区差异的国家,过去我们说这样一个地区差异是不和谐的社会,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差距很大,但是今天我可以和大家说,这样一种坏事情逐渐在变成一个好事,缩小差距的过程就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可以看出来今年1-3季度东部地区的增长相对缓慢,但是看到广大的中部地区增长很快,三季度比二季度的调控力度在加大,紧缩力度在加大,说明中西部地区的增长动力很强劲,我们需要全面的去看。最新公布的数据也能看的很清楚,工业东部地区下滑了一个百分点,但是中部地区那么高下滑也只有0.8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只下滑了0.3个百分点。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动力在转变,很多人说这个动力也许来自国有企业,国进民退,事实上是这样的。这是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增长明显的低于全社会增长,民营投资是在全社会中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的整体大于另外的一部分,整体中的另外一部分会更高。工业也是一样的,工业的增长,国有也明显慢于民营。再说现在真的企业不可接受吗,你看销售利润率这样一个指标处在历史比较高的位置,6.04%,企业日子没有那么难过,它的情绪不好是有别的原因。所以我觉得我们对当前的形势不能被舆论或者网络所左右,我们一定要看到本质,还有别的原因。什么原因?当然一个原因是小微企业,现在小微企业的困难在加剧,宏观调控,货币流通性收缩,首先影响的小微企业,它们更加困难。困难又在哪些方面,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我觉得很好,刚才厉教授也讲了成本上升,人工成本上升排在第一位,上游产品的价格成本、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社会税费负担过重,都是成本上升,其次才是体制。国内需求不足排在很后,出口需求不足也排在最后,那不是主要问题。如果说这个调查不足以说服的话。

  我同时引用国家统计总局上海调查总队对出口企业的调查,你会发现回答是一样,几乎是一样,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升,当然对出口企业来讲人民币升值也有影响,接下来就是国内竞争激烈。我特别想说的这句话,就是国内竞争激烈是目前企业的核心困难,成本上升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竞争激烈,大家想逻辑上是不是,如果竞争不那么激烈,成本上升企业完全可以把价格转移出去,进的上升出的价格也上升就可以了,很简单,但是因为竞争激烈,它无法这样。很多人说通胀是成本推动,我不以为然,其实不完全是,或者主要的不是。竞争激烈我认为才是最本质的原因,而竞争激烈的背后是什么,竞争激烈的背后意味着同样的企业太多,意味着产能过剩。为什么产能过剩,我们要反思,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对投资的依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四万亿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今天的产能,所以如果是这个逻辑,大家想想,如果说我们现在看到经济下滑了,有问题了,要赶紧呼吁,要货币放松,增加投资,那你是想干什么,你不是在增加新的产能吗?就像厉教授一开始说的那个问题,把GDP搞上去容易,再加投资就可以了,加上去最后的结果就是短时间矛盾会缓和,但是未来怎么样。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必然形成新的产能。我举一个例子,光伏,大家知道最近美国提出了“双反”政策,反倾销、反补贴,很多人担心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中国这么多光伏企业现在这么困难。当然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光伏企业90%出口。欧债危机,要解决欧债危机这个国家财政要紧缩,财政紧缩对光伏的补贴就要下降,补贴下降、需求下降,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在这种情况下,需求下降才是我们共性的,一百多个城市打造光伏产业,我们的产能已经达到37GW,但是全世界一年的装机容量才20GW,那你卖给谁,你怎么去救,再给它补贴、增加产能可以吗?我们想清楚这个逻辑没有。

  当前经济的第二个问题是融资困难,这个大家都很清楚就不讲了。第三个问题是消费不足,消费不足的根源是什么,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如果增长缓慢,消费必然不能够快速增长,这是根本的问题。刚才厉教授讲30年代提的增加收入,这个数据上显示收入的下滑必然带来消费意愿的下滑,这么多年来消费比重下滑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收入分配,看这个图上,财政收入,我们一年产出分成三块大家来分,国家拿财政、企业拿利润、老百姓拿工资,这个分的不太均匀,财政的比重不断上升,企业利润也上升,但是老百姓收入相对滞后,今年的数据就是这样,财政收入增长接近30%,利润37%,城镇居民收入才7.8%,“十二五”规划提出保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实际上没有同步,1-3季度经济增长9.10%,城镇居民收入才有7.8%,这才是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我们说收入,现在收入大家想到的是工资,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块财产性收入,这几天大家讨论“十年股市两茫茫”,十年一个轮回什么概念,按照人均GDP与美元计价的相差5倍,但是股市从原点回到原点,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讲不仅仅是从原点回到原点,这十年养活了这么多证券公司、基金,如果原点到原点,那些东西是养不活的,大家想逻辑是不是这样,说明很多人进去还要在里面折腾几下,就回不到原点了,就变成负的了。

  财产性收入缩水对消费业有影响,我赚两万块钱可能请大家吃一顿,这月亏了两万块钱本来想把手机换成iphone,现在也没心情换了。我很高兴前几天郭树清,我先不评论他的建议会导致什么效果,但是至少我感觉我们的新任主席也在关心这个事情,怎么呵护这样一个市场,让大家从市场的恢复中得到信心,这个不是可干可不干的事,我觉得是应该干。

  2012年走势怎么看,农业连续八年丰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我们说通胀也有好处,农产品价格上升,也让农民收入提高,其实很多人忘了这个事情,你可以看农民收入这两年增长的很快,农产品价格上升是有必然的关系的。我们看很多问题要辩证的看,猪把CPI拱上去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产量拱上去,猪上去了,同时也带动了牛羊的增产,所以我觉得农业还是不错的,工业PMI在回落,但是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出来和三年前是不一样的,还是在温和的下滑。第三产业呢,其实有很多产业甚至在上升,比方说IT、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回落和宏观调控是密切相关,大家应该有心里预期,应该有这个准备,房地产也是一样,应该有这个准备。

  从而三架马车来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我为什么觉得中国经济增长会下滑,但是不值得太担忧,中国对投资很依赖,大家可能会觉得投资会出现跳水,但是事实上你看看数据,新开工项目的投资增长其实是在上升,全社会投资市场是比较平稳,即便在回落也是非常温和的。为什么新开工项目增长给人信心,因为新开工项目是先行,就像保障房一样,我今年开工了钱不一定进去,很多钱是后面进去的,意味着后续的保障,新开工项目增长意味着后面不会有大的回落。现在的投资是结构性问题,货币流动性紧缩会带来很多投资的回落,尤其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但是我们也有一批刺激投资方向的领域,比方说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年十万亿,比方说水利工程,今年比去年翻一番,明年还要继续加大。比方说农村的改水、改厕等一系列农村的社会保障,都是这样。所以这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总的来说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大家看看新开工项目,中国这么多地区差距很大,不同的地区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当然上海比较困难,广东比较困难,这些都是负增长,但是你可以看看天津,因为滨海新区的建设,它的投资增长多快,辽宁、福建、吉林、湖北、重庆,当然西部的基数比较低,所以它的增长快,不能仅仅看相对的幅度,但是至少表明这样一个趋势。中国是一个大国,需要全面的来看,房地产在这么严厉的调控下,1-11月份房地产增长也接近30%,中西部其实和东部不一样,这三条线很明确的表明这样一个情况。

  当然接下来房地产开发投资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土地购置面积在迅速回落,这个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需要警惕,因为如果土地购置面积不断的持续大幅度回落的话,这不是调控的效果,这实际上是我们担心的事情,因为它会影响未来的供给。从消费上来讲,其实消费增长是平稳增长,只不过我们认为不够,消费的突破在服务业,这是国庆节拥挤的场面(PPT),说明大家收入提高后消费的愿望非常强。

  接下来简单谈谈出口,国际形势我认为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差,国际市场有两大经济体,美国、欧洲,其实美国的情况现在没有那么差,是和欧洲不一样,三季度是平稳的,从最新的数据到11月份可以看到,11月份失业率在下降,消费的信心在上升。我不敢确定美国在恢复,但是至少没有继续下滑。欧洲情况是比较严重的,所以需要紧缩,很痛苦,但是它这条路是对的,但要走出这个泥潭是很漫长的。我想说的就是全世界都在往下走,包括新兴国家、金砖四国,中国就一定要往上走吗?我们说很多事情要顺势而为,逆势是要付出代价的,有那个必要吗?首先第一我认为出口会下滑,第二不会出现三年前的跳水,第三我想说真的有必要一定要硬顶着上去吗?其实全球经济环境的回落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宗产品价格上升压力减轻,1-10月份原油进口2.09亿吨,同比增长5.9%,进口额1612亿美元,同比增长46.1%,为什么一定要鼓励出口,要把这些东西搞上去呢,我们要想清楚。

  最后讲一下政策,我觉得政策问题当前的形势不应该是太过度担心增长,而是要调结构,可以看看到目前为止重工业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说明中国经济依然对投资过度依赖,重工业十月份有所回落,有影响用电量有所回落,这样一个回落不是有利的吗,我们一直说“十二五”期间第三产业要比“十一五”提高4个百分点,但是事实上2010年比2009年下降0.4个百分点,今年1-3季度比去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转型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根本还没有真正做,我们走的路还是过去老路,粗放的模式,所以结构调整嘴上在说,但是实际上做不到,这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能再回去。中央经济会议已经提出了继续稳定的货币政策,提出了稳中求进,稳就是经济增长要稳,是回落的,只要不出现大幅度的跳水就是稳,尤其是政策要稳,物价稳、社会稳,“进”不是经济增长的进,不是经济增长之后再往上走,是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要进,我感觉今天的“稳增长”和过去提的“保增长”不是一回事,不是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GDP增长保持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要习惯于经济增长的适度回落,不能因为保增长放弃改革,比方说水价、电价、油价,前两天发改委提出的要调价的计划是非常正确的。

  最后我想讲的是关键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对短期问题的过度关注而影响长期问题的解决。什么是短期问题,经济增长的波动、投资波动、出口波动等等等等,什么是长期稳定,就业、收入的增长、创新能力的提高、资源环境、食品安全、结构,最重要的是幸福,大家要开心,现在其实没有那么差,为什么这么多人愁眉苦脸,这么多人不开心,为什么不幸福,这才是最重要的,GDP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日本的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存量财富的大量减少,但是有可能催动它的GDP增长,因为GDP是流量,是新增的产出,所以GDP和财富和幸福不完全是一回事。所以还要回到4个月以前我接受《人民日报》采访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但是转型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远没有到了转变方向的时候,四个月前我这样说,今天我依然这样说,前不久《人民日报》再次采访我,同时引用了我的话“怎么解决长期问题,需要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而这个在一定程度上要以经济增长适度放缓为代价,为了科学发展,这个代价是值得的”,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