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琦:信息化是企业未来生存的必然基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8日 10:26  新浪财经微博
金蝶软件云南省总经理王琦(资料图片) 金蝶软件云南省总经理王琦(资料图片)

  “2011中国中小企业大巡诊——昆明站”于2011年11月15日举行。上图为金蝶软件云南省总经理王琦。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很高兴在美丽的春城跟大家一起来参加高峰论坛。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要是面对中小企业在信息化领域,如何从企业信息化变成信息化的企业。

  我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一个是互联网经济重组全球经济格局。第二,中国企业的挑战与机遇。第三,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

  从这张图(幻灯片)大家可以看出,耳熟能详的淘宝、百度、Google等,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我们说这些企业动辄都是上几百亿美金的市值,他们的发展是相当迅猛,我们说今天的支持单位,我们的合作单位,百度来讲,以前大家搜索东西,可以去新华字典等等,那今天只要在百度,大大改变每一个人的使用速度,同时也产生经济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就是互联网。同样国际标准针对全球企业的普适性,也越来越严格,要求所有的企业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中小企业如何通过现在互联网的技术、3G技术、云计算、电子商务来推动自己的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

  刚才陈教授,包括我们秦行长这里都讲到了创新,我们知道前两天在香港上发布iPhone 4s的时候,40分钟里4S预售就售空了,他们是提前四五天去排队,就为了买一个什么呢?为了买一个苹果的iphone,把我们的普遍手机变成了一部电脑,把电脑变成像手机一样,这样的创新是突破我们的传统思维。同样在智能手机领域,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看到我们HTC的品牌手机,还有三星(微博),会发现一个奇怪现象,苹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无论是封闭的系统,还是开放的系统,他们都成功,成功的源泉是什么呢?创新还是在红海激烈的经济形势当中,所以不管是封闭系统,还是开放的系统。

  我们也注意到世界级的工厂,地理位置的大问题,比如说富士康、惠普(微博)中国进军成都、郑州等等,大家普遍在传统意义上想,人工便宜嘛,实际上往往有这方面的原因,人力资源成本方面的原因,但其实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说成都,贯通欧亚铁路,现在的信息物流已经把传统运营上的地理拉平了,也就是说我们企业进行产业布局也好,物流布局的时候也好,再通过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地域已经不存在优势了。同样麦肯锡公司对全球416家大公司1999年-2006年期间的平均增长贡献度,调整结果显示企业有94%的增长来自于合赢的艺术。在我们业务线之间,他们之间如何去协调、合作。这里主要是讲外延市场。怎么把我们的触角伸到供应商?我们的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我们的渠道中去呢?触角如何伸到客户中去呢?这里举一个简单的离子,前一段时间我们接触一个啤酒企业,它有特点,触角是在每一条街的店铺里有他这个品牌的啤酒,在他的库存当中。每一个商铺里,或者小商店里,他有多少啤酒没有卖出去,他关心的是啤酒有没有喝到消费者的肚子里。他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在座每个消费者的肚子里,我们叫外延之合,如何和供应商进行合作?尽量让自己的库存降低到零成本,通过资源重新分配,扩大自己的业务。

  第二点,主要讲中小企业挑战和机遇,在下面我也看到致中小企业的一封信,讲得非常好,真正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持就业的,维护社会稳定的,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的,还是中小企业,而不是航母企业,中小企业是我们国家的“骨肉”。我们知道中国的GDP已经排全球第二了,仅次于美国,我们的人均GDP到底排第几?

  我们GDP很大程度来自于什么?中国的经济GDP大到来自铁公基、房地产。这就说明中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问题,创新不足是最大的问题。中国依然是价值链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中国人口,我们讲在2015年是高峰期,过了2015年人口会逐步下跌。

  那我们中小企业面临着什么呢?我们一个老板的招聘广告“钱多、人傻、快来!”陈教授也讲到招工难的问题,这也是普遍企业遇到的问题。我们每一家企业为自己的成本扩大,有很多的老板、中高层管理人员,还在为决策而找不到信息决策依然在苦恼。

  那机遇怎么看呢?金蝶认为企业升级转型,面临着的是什么呢?一定要转型。在转型当中,金蝶认为有几个大转型:第一,教育转型,从知觉性向系统性,以前中高层经理,或者老板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大多依据的是什么呢?经验。经验决定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更希望看到的一种转型是什么呢?通过数据、各种分析、市场宏观经济、自身的地域经济、各个层面的数据分析,去提供自己的战略发展和方向发展目标,而不仅仅是依靠自己的经验数据。

  第二,运营转型,粗放式到精细化转型。中国的铸造业,我们走了很多工厂,深深感觉到从物料的堆放,流水线的安排,坦率地讲是比较粗放,我们知道丰田汽车发扬光大,我们也组织了一个丰田之旅,带着我们的客户走进日本,很多企业家回来之后感叹万分,自己管理的企业已经是非常信息化,但跟世界级的比起来,觉得自己真的很粗糙。

  第三,研发转型:封闭式到协同式。尤其在我们云南医药的发达,如果是一个新药的话,是有配方管理,配方管理也就是企业的生命线,谁拿到就可以开发新的,研发管理相对来说不容易。但企业的转型,是要向协同式转型,很多企业已经朝这方面走,现在大家经常用的得力空调,已经不来自于德国了,已经来自于欧洲了。还有一家矿企业,找不着矿,在网上公布,谁能提供钻探的方法,代我找到矿,没想到在互联网各位专家给他提供建议,最后也找到这也就是协同式。

  第四,文化转型:家长式到兄长式。这在民营企业特别明显,尤其是民营企业,基本上是一言堂,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下面的知道老板说的不对也不敢评,我们希望的转型,从一言堂转变成什么呢?民主集中制,把它变成制度、流程的方式来作决策。

  第五,企业家转型:创业家到思想家。每一个创业都会坚持创造自己的企业,但假如把这个企业,让它持续去发展的话,留住每一个核心员工的话,还是思想的人。

  从这张表可以看到中国的信息化非常落后,在全球排名当中,还非常的落后。从信息化来看,相信在座的企业都没有进行信息化的管理,现在已经迈入互联网全程的管理系统。

  这是管理的现状(幻灯片),企业信息化与信息化企业的流程,信息化企业的核心词是企业,而不是信息化,信息化企业是信息化驶入企业本质。同样从项目实施到战略资产的转变,以部门推动为主,是阶段性的活动,作为资产的应用。从内部协同到内外协同的应用,以前关注企业内部,信息化企业更关注内外协同,同自己的供应商、经销商等,以前是流程化规范化重组,而信息化的标准是什么呢?把所有企业的顺序都变成流序系统。

  第四,我们讲从企业自身到产业链,关心供应商、行业的发展等等。

  第五,这非常坦言,信息化给操作人的,给部门经理用,不是给自己用的,每次问经理的时候,发现总经理都是我没有工作电脑,他用电脑就是上一下网,看一下新闻,商业智能已经成为企业最关键的技术,技术是干什么呢?通俗讲就是给我们老板,可以用这个企业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只要有智能手机,就能在任何时间里关心你所关注的东西,老板关心的是什么?我今天销售收入是什么?我今天应收帐款是多少,银行里有多少现金流,今天销售趋势是上涨还是下挫。我的哪一个产品在挣钱,我的哪一个区域在挣钱,哪一个区域在亏,哪一个产品在亏,老板是在关心着这个,商业智能就是解决这个。

  在转型与整合的信息化企业驱动力中,信息化是企业未来生存的必然基因。

  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