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邮政业“十二五”规划开启转型之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0日 15:06  快递

  文/本刊记者  李隽琼

  这部开启快递转型升级机遇之门的宏观规划,向外界展示了邮政业未来黄金五年的美好前景。    到2015年,邮政业业务收入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其中,快递业务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1.5倍,占邮政业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5%。“十二五”期间,全行业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以上。

邮政业“十二五”发展总体指标邮政业“十二五”发展总体指标

  灵魂: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这四个字无疑是整部《规划》的灵魂。在《规划》中贯穿了一条主线,即以转变邮政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邮政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促进邮政业转型升级。    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对记者说,“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从单一的寄递服务模式向多元化综合服务模式转变,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生产、服务和配送需求;从传统服务领域向与电子商务和制造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转变,融入社会生产与消费的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而在邮政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着力构建两个体系,实现三大目标。“两个体系”包括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增强政府保障公共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构建便捷高效、竞争有序、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快递服务体系,打造快递产业竞争新优势。    “三大目标”则是从发展步伐、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三方面分别设定“标杆”,包括加快发展步伐,做大邮政业规模,实现业务收入翻一番,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所提高;提高服务水平,优化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络布局,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增强竞争能力,推动邮政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把邮政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为“护航”快递转型升级,《规划》提出“五大升级工程”(详见列表)。《规划》中指出,鼓励快递企业创新运行机制,推动企业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融入产业链、供应链和服务链,加快向综合型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大力促进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提高快递服务对国内国际网购的支撑能力,培育产业新的增长点。推进快递物流园区建设,实现产业集聚、功能集成和经营集约。鼓励企业拓展网络,优化布局,完善运营机制,提高网络覆盖率和稳定性。引导企业转变竞争方式,由偏重价格竞争向服务品质竞争转变,提升服务品质,打造服务品牌。路标:锁定服务    转型升级的落脚点是“服务”,无论是服务能力、服务水平,还是服务质量,《规划》都用数字说话,一一设置可行的指标参数。例如“服务能力”一项设定了“98%”和“90%”两个指标,即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快件处理中心、航空及陆运集散中心。重点快递企业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网点覆盖率达98%,省辖市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有条件的快递企业形成自主航空运输能力。揽收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的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服务水平”一项,设置了“90%”这一指标,即构建多品种、个性化服务的产品体系,提高当日递、次晨达等限时产品的比重。重点快递企业省会及重点城市间快件72小时投递率90%以上。重点快递企业快件跟踪查询和信息反馈的便利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    在“服务质量”方面,则设置了“千分之八”、“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五”和“满意度70分以上”这四大指标,即重点快递企业达到《快递服务标准》。快件延误率降低到千分之八、损毁率降低到万分之一、丢失率降低到十万分之五以下,快递服务的社会用户总体满意度达到70分以上。   《规划》注重加快产业培育,做大快递企业规模,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做强国有邮政,做大快递企业。到2015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整体运营规模进入世界500强,培育出5个以上年业务收入超百亿,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快递企业。”

  后盾:政策规范    一连串闪亮数字的背后,有着相对完善的政策保障和制度规范作为后盾。未来五年,管理机构还将从规范市场准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和加强行业应急管理四方面着手,加强监督管理,优化竞争环境。   《规划》指出,推动落实国家鼓励发展产业目录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制定快递企业生产用地扶持政策。推进落实快递企业在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政策。协调解决快递车辆通行、临时停车作业难等问题。推动快递企业与民航企业信息互联互通,开辟重点城市航空快件绿色通道。协调推动快递企业信用融资制度的建立,开辟多种融资渠道。鼓励以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快递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此外,在推动快递与电子商务、制造业联动发展和支持快递企业“走出去”方面,《规划》也分别作出了指引。《规划》指出,促进快递配送网络与电子商务网络和企业物流网络一体化协同发展。引导快递企业发展分销配送、供应链服务和一体化物流,积极承接生产和商贸企业的外包服务。推动建立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制造业企业合作发展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标准对接和业务联动。   《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快递企业‘走出去’”。支持快递企业跨境跨国经营,鼓励快递企业设立境外分支机构,延伸服务网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利用中美中欧等政府间对话机制,搭建中外企业交流平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关市场准入、法律法规、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等信息咨询和服务。

  舞台:协同发展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展望未来五年,行业发展的舞台前所未有的宽广,贯穿着协同发展理念的《规划》使得这个舞台更加延展。

  作为《规划》领导小组组长,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评价《规划》“体现了交通运输和邮政业统筹发展的战略意图”,即依托交通平台,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为此,未来五年将推动邮政、快递设施与交通设施建设同步配套。依托大交通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支持邮政业发展,积极推动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顺畅对接。在公路航空铁路客货运枢纽的布局中,推动邮政和快递服务网点、处理中心及作业枢纽设施建设的同步配套,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平台的集约利用。   《规划》中“互利合作”的意图显著。它鼓励邮政和快递企业与运输企业合作,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依托邮政和快递网络,扩大代办代售网络,加大代理票务力度。推行公路甩挂运输方式,推进公路客运班线代运邮件和快件试点。研究推进在铁路客货运线路加载邮件和快件车厢,增开行邮专列。推动增加邮件和快件的航空运力供给。基础:人才科技    能否在“十二五”舞台上真正施展身手,离不开人才和科技的积累。《规划》将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应用推广提升到决定行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位置。    未来五年,邮政业将健全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探索建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在职培训鉴定相衔接的教育培养模式。推动建立技能人才教育与公共实训基地,完善专业人才远程培训网络。加快培养行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重点实施快递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和推动快递企业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开展邮政业特有工种职业分类和技能鉴定。    与此同时,《规划》还积极倡导企业提高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应用水平。鼓励企业使用跟踪查询、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单元化装载、自动识别、电子数据交换和可视化等技术。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专用技术装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和运营效率。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包装、计量、车辆和信息代码,提高标准化水平。   《规划》强调要加强科技基础工作,制定邮政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加快制定基础类、服务类、产品类、技术类和信息类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完善行业标准化体系。加快行业标准的推广和应用。选择重点快递企业和快递物流园区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鼓励企业之间科技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推动邮政业科技发展和科技进步。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