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创新与文化:企业发展的新元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0日 16:55  新浪财经微博
图为专场讨论——创新与文化:企业发展的新元素(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泓君摄) 图为专场讨论——创新与文化:企业发展的新元素(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泓君摄)

  新浪财经讯 11月10日消息,创业中国精英会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MEGA峰会——创业与企业革新,热议企业家所面临的挑战及关注焦点。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峰会。图为专场讨论——创新与文化:企业发展的新元素。

  以下是讨论实录:

  Michael Wester:我对大家的经历和经验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并且印象深刻。我看到我们的听众里面有很多是年轻的创业者,他们有一些在创业初期,今天想从大家这里汲取一些行业的经验,回去可以应用到自己的行业中。考虑到我们是创新和文化,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能不能给一些具体的例子,就是说公司的文化和系统,你们是如何保持的,使它能够积极的协助公司的成长。比如说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和产品是源自于你这种企业文化的,由于这种企业产生了这种产品,能不能给年轻的创业者一些实用的经验,我们能不能从这里开始。

  刘川里:这是我今年第二次参加MEGA,很高兴看到中国有这么多的人参加这次会议。这个问题是很大的问题,首先是作为具体的例子,我们在讨论当中曾经有一点,就是说索尼爱立信有很多消费的文化,或者说一个国家比较古老,我们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文化因素,使得阻止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在大公司里面,简单讲一下我具体做过的事情,比如说我回到中国之前,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方式。但是我有一个想法,我找了一帮和我在很多方面说得来或者有相同的背景,或者是完全不相同的背景,我把我的想法讲出来,但是他和另外的人可能会把这个想法变的更好。我们的中国研发中心用中文来做,当然因为我自己有一些经验或者是历史。

  李全:我们爱国者作为一个国内数码产品领域的,应该说在市场占有率这方面还算不错的这家企业。我们自己在企业文化这方面,也有一些我们自己认为独到的地方,比如说我们现在每个月在爱国者内部都要有一个叫做爱国者象棋的比赛,为什么我们非常提倡这个一个比赛呢?我们认为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还是非常灿烂的。但是也有很多不太好的一种传统,比如说像中国文化里面的中国象棋里面,有别马腿的现象,我们在座的各位企业里面至少都是几百人甚至是几千的企业。如果大家都别马腿的话,那个企业肯定没法再持续的壮大。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来下国际象棋,来摒弃掉互相别马腿的现象,从自己的思想上就能够去学习国际象棋没有河界的思想,所以这是我们非常提倡国际象棋加炮,在我们公司的理念。

  实际上国际象棋加炮,应该说对我们产品的研发,包括其他一些企业,应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像咱们现在吃饭的时候或者是日常当中喝的饮料,我们认为王老吉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它实际上学习的就是国外的可口可乐这样一种模式,比如说它的外包装都是红颜色的,包括它也用易拉罐进行包装,它基本上学习的都是可口可乐。但是如果它百分之百学习可口可乐,因为本身可口可乐在大家的脑子里已经形成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要喝可乐第一首选就是可口可乐。国内曾经有一家企业叫做哇哈哈,它生产了非常可乐,结果它在很短的时间之内非常可乐撤出了市场。王老吉它就运用了国际象棋加炮的理念,它把中国的元素,中国的凉茶放到易拉罐里面去,它的广告词也非常的中国化。大家都知道“怕上火喝王老吉”,这是非常中国化的东西,可能在座的老外比较多,也不一定能听的懂,所以翻译起来也非常不好翻译。我们认为像它这种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国际象棋加炮的思路,最后在中国市场上打败了可口可乐,据我们所知在饮料行业里面市场占有率已经非常高了。我们爱国者应该说也是相当多的产品和我们的思路,都是运用这样一种法则。包括现在市场上推出更多的像机,包括在西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我们爱国者胜诉日本东芝公司,包括在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我们也是起诉美国惠普(微博)公司,都是关于有一个叫USB接口的技术,我们在05年已经研发出来这个技术,也已经申请了专利,现在各大笔记本厂商都在用我们这项技术,非常可喜的是我们经过这些努力之后,随着西安宣判我们胜诉,很多国内国外笔记本厂家也在跟我们联系,希望跟我们达成协议,大家来推广这样一种技术。所以我们觉得在企业文化里面,如果能把中国元素加入到国际通行的理念里,对国际的很多企业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也是非常有用的。

  秦致:大家好,我先感谢一下MEGA峰会给我这么一个机会,就我们企业的情况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所谓创新这个概念的理解。结论先行,先给大家一个答案,我觉得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什么叫做创新呢?在企业层面上来讲,就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但是在企业的业务层面来讲,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怎么讲呢?我不知道诸位对我们企业有没有了解,我们不能提供成功的经验,但是我们企业的前身是联合商行,诸位在中关村打拼比较早的朋友可能比较了解,有点像中关村经销商黄页这么一个东西,后来我们创立了两个网站,一个叫IT168,一个叫做泡泡网。到04年和05年的时候,我们做了汽车的网站分别是汽车之家和车168,我们称之为二手车之家。从我们企业本身你可以看到,我们企业本身还活着,就说明我们不是失败的经验。从这个经验当中我们总结出来市场在发生变化,行业在生变化,你的用户在发生变化,你自己本身在发生变化,如果你不做创新一定会被淘汰。

  例子之一我们把整个联合商行事业部彻底关掉,我们不做纸煤了。到2010年底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昨天有一位对数据分析比较在行的人跟我说,他说秦总你知道吗,我知道中国苹果软件分发平台你们是最大的,我说这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一个像我们这样的企业按理说可以叫名不见经传,并不是很大的企业,没有办法跟腾讯、百度、新浪、搜狐这样的公司去比较。但是如果你在一个点上,你能够去进行创新,而且很专注,你是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的,这是从企业的层面来讲,在中国的环境里如果你不创新,等待你的只有死亡,没有第二个选择。

  但是在业务上我们也要看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我们一些公司经常讲要创新,其实它如果没有做很好的市场分析,没有做好自己的竞争力分析,那么创新等待它的只能是失败,这种失败在企业内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在企业内灌输的思想是,在主管的层面和高管的层面灌输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在经理层面讲的是你们要改良和改革,我们企业文化第一条就是要疯狂满足用户的需求,你的业务线本身在发生变化,它是渐进式的,但是一个新的业务的开展必须是跨越式和条约式的。

  最后,我记得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中讲过,我觉得在中国的环境下,在中国的竞争环境里除了做创新,还有另外一个就是要有原则。因为中国的竞争很多时候是非常残酷的,在这种残酷的竞争环境里面,如何用创新去保持原则,那也是摆在每一个创新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王志东:关于企业文化的问题,我想起20多年前我刚出道的时候,那时候我们一直在讨论什么叫企业文化,我们自己也没有拿到一个权威的定义,后来正好我们正好有几个伙伴,他们要到美国大公司里面做参观,后来我们给他一个提议,你去问问什么叫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怎么建立的结果他去了一趟回来了,我说你有没有答案,他说没有答案,他说跟那边解释了半天没有清楚,你们做事用什么样的规则和想法来做,结果拿了一堆的规章制度过来。我现在明白了,其实企业文化它是一种文化层次的东西,是精神层面的,是价值观层面的,它其实不是靠具体的规则或者说具体的几个口号来定义的。你说刻意去设计一个企业文化或者引进一些企业文化,其实这是很难的。因为在IT企业,真正的企业文化有一个现象,基本上就是管理者或者说创始人他的文化。比如说你看苹果,在乔布斯完全操控苹果之后,苹果的文化就是乔布斯的文化。微软(微博)也是这样的,谁在就是谁的文化,很多公司都是一样的。包括百度和阿里巴巴(微博)都是一样,我觉得一个文化其实很重要是看管理者,他自己招什么样的人,他崇尚什么样的风格,在这个过程中,他自然会形成他的一种文化。

  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是最后总结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始设计出来的。在所有的公司里面企业文化我最欣赏的是Google的企业文化,它是总结出来的,就是Google价值观那十条,这点文化我们是崇尚的。现在我们谈到点击科技,我们当时是在讨论我们崇尚什么样的价值观,我们提到过一个词叫“FACE”,当然现在这个词很时髦了,中国人到处都要面子,我们当时定义它的意思就是四个词,第一个是F我们希望每个人或者是公司能够专注,做每个事情认认真真专注做下去。第二个是A我们做事情更多的是要建立联盟,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多的进行合作,当然这个联盟最终是要建立一种开放式的平台,其实这个是我对产品,从过去做新浪和现在做点击科技一直遵循这个。第三个C在任何场合和任何领域,不管是产品或者是企业运作等等,创新致用,所有的创新是有目的的,你是有可衡量的一个成果的。如果这个创新不能够转化成对用户的好处或者是成为企业的价值,这个创新是没有意义的。第四个E有两种,一种是专业,做什么事要做好做专。当然第二个理解是执行,公司的创新一定要有很好的执行力。

  当时我们提这个,我们不说这个定义成我们公司的文化,其实更多的是我们希望能够给公司的员工他有这样一种遵守的准则,最终公司的企业文化还是得靠大家在每一个决策当中,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当中最终的形成,这是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郑越:大家好,今天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聊一聊创新和企业文化,我想刚才四位嘉宾已经给大家很具体的例子。我这边跟大家分享这么一件事情,我现在呆的这个小组,我的同事跟我主要负责一件事情,每天我们跟最新的初创企业,他们可能成立三年之内,最多不会超过五年之内的企业工作在一起,帮助他们走的更长一些或者是像刚才秦总说的活的更长一些,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一些心得或者是感触。

  从创新来讲或者说连接到尤其对于初创企业所讲的文化,在我看来有这么三点需要大家考虑。

  第一,精神文明,怎么讲呢?精神层面上要树立一些远大理想或者是怎么样,但是在每个人的骨子里面或者是血液里面为什么要创新,我需要生存,我需要发展,我企业需要占有率。比如说比尔盖茨当年成立微软的时候,他说我的愿望是将来在每一个家庭电脑上有应用。今天我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明天我们会失去很多公司,所以日企总是强度协调。我们国内的企业华为(微博)是通信电信企业,在精神层面来讲,尤其对于初创企业,如果你是负责人的话,你如何真正在精神层面能够去推动你的员工做创新,这个是大家需要第一个考虑的东西。

  第二,物质层面,除了可能对普通的技巧管理,加上如何评估,最关键的是你如何把你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能够变成摸得着落地的东西。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有一家IT企业叫A,他主要是推广后台的服务器产品,它的定价模式是后台服务器产品收一笔费用,当他的客户端每个使用者使用的时候还要收费,他是一种定价模式,市场反馈就会说我已经买你的服务器,为什么使用的时候还要付费。后来这个企业小的更改,他在客户端装了一个小小的查检,每一个PC端会看到真正摸得着看得见的软件装到你的客户端,这个产品重新改了以后,客户会更加倾向于乐意付钱,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在绩效管理或者是物质层面,我们需要的是摸得着的,而不再是空头支票。

  第三,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间我们需要一条线连接,大家说我们需要制度和体系,刚才王总谈到我特别有感触,对于体系来讲有两小点。一个是对于初创企业,当初创企业的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你的人员或者是架构都比较简单的时候,你初创企业领导者的个人风格会起相对决定的作用。刚才说到比尔盖茨,这些我都不再重复,包括一些中小企业,我们每天跟大家一起在工作的时候,它的喜怒哀乐其实会非常影响到公司的行为,作为一个管理者,即使对于初创企业,你应该有一套管理体系。其实在日常的操作过程中,大家基本上都会通过你的脸和表情表现出来。应该说你需要有耐心,但是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我看到很多领导者或者说成立的初创者,他们没有太多改变。所以初创人员你想创新,你个人的行为风格,包括你的领导力风格,包括你的基因里面你说我流的是创业者的血,你怎么对企业文化有本身的影响。如果初创企业成长到一定的阶段,他可能需要一些制度和体系,能够帮助你相对规范跟系统化的形成一个氛围,至于创新和企业文化,在我看来对于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不同的成熟阶段,你需要中间的执行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简单来讲你有两点一线需要有精神和物质上的,最主要是在执行层面,你如何把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有效的执行,是靠你个人的魅力还是靠制度来执行。

  Michael Wester:

  大家说的非常有意思,我想再问一个问题,同样跟很多刚创业的年轻企业家一样。比如说大家从哪里找到你创新的源泉,从而保证你在商业中能不断创新,你是使用什么工具或者什么来鼓励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加入这个公司的呢?

  郑越:刚才主持人说中国的教育体系并不非常有效的支撑或者扶持创新力,这点我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拿我自己举个例子,第一份工作我做的是计算机仿真,在学校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到美国读博士,这可能是受家庭的原因,我可能从化学的课本知识对我第一份工作没有太多的帮助,但是从语言和考试能力上是有帮助的。你做原来的工程师跟这个东西是没有关系的,这是我的兴趣,我不敢有多大的创造性,我只是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大学教我的东西你应该做个工程师,做了一年的时间我觉得太枯燥了,对于帐本来讲不能改造任何的东西,一旦改了就成假帐了,然后我开始转行转到了生物制药企业开始做销售,为什么把东西卖给我们的客户,我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在日常工作中你会发现,对于销售来讲我的老板只在乎一件事就是数字,你能够给我多少数字,什么时候给我,如何给我。我在汇报的时候可能会考虑市场占有率。所以有一个机会,我正好通过第三方的关系和资源,然后有幸加入了微软。

  其实我想给大家说,无论你原来学什么,我们总在抱怨,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所以影响了我的创新性和创造性。在我看来可能说的有点找借口,因为我身边坐的都是创业者,我在日常接触中,这些信息反馈到我这儿,我觉得有些时候这是基因所决定的,是学院里面他有一种干劲他更多是在这个层面。所以我觉得不要因为中国的体制,包括在之前谈到资本市场,因为中国发布相对现在还在不断的完善中,我觉得我不能这个,你总在想我不能这个,你有没有想到我能做什么,所以更多的主观性在我们身上,所以这是我的看法。

  王志东:我基本上同意郑总的观点,我也比较反感什么问题都推到社会、推到教育体系,推到什么上面,这是我基本的观点。其实关于中国教育体系和对创新问题的理解,我最近一直在想,我们家两个小孩刚上初一,也是跟应试教育较劲的过程,包括我们有很多的想法,基本概念大概是这样的,我们一直说中国教育体系,包括应试教育为什么会影响创新,我觉得本身不是制度问题,本身是在于大多数人它的急功近利的一种心理起到扼杀创新的作用。应试教育为什么大家会谈,比如说我要考试,我现在所有做的课程的安排只为了考试,跟考试无关的东西我一样都不安排,这样的话你会完全让考试制度牵着鼻子走,创新是这样被扼杀的。同样的这些人到了美国,我们看到美国有些高中或者是大学来招人,你说体制好吗?它也一样,你这个体制是怎么打分的,根据这个分我造出一个表来,你不是要组织能力吗?我就是专门用两个月时间去安排一个什么活动,只有把分拿到就好了,它根本不重视培养。如果大家是这样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的吗?什么体系都会走歪,所以我觉得遏制创新的问题不完全在于制度,关键是在于自己。从我个人的想法来说,各个体系也都一样,我们那么多人其实主要的教育都是在体系内的。我们看中国三十年有多少成功的企业家都有多少创新的精神,能够创造出多少的奇迹,他们的教育也是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第二个观点就是不管大环境如何,自己小环境很多偶然的因素会起到作用,我的成长过程中,可能有我自己的因素,可能也有我碰到不同的老师和贵人的因素都会起作用。我前面花了几天时间把乔布斯的自传读完,读完之后我得到的感受就是乔布斯他的成长在美国完全是非主流的,一直被骂的。美国的主流体系培养不出乔布斯来,他完全是叛逆和非主流的。所以我觉得要不要创新看你自己,看你周围的机遇,而不要把责任全都赖到社会和教育体系上,这是我的观点。

  秦致:

  王总刚刚讲的特别好,有一个词叫非主流,我想在座的都是创业家和企业家,我们都是非主流,主流的是打工,因为创业就是九死一生,本身企业家或者是创业家都是非主流的,他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说到影响刚刚讲了中国学校的影响可能不好。我举个反例子,中国学校不好的影响多的去了,我想诸位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的,哪位在大学里从来没有抄过作业的请举手,我估计没有人举手,从来考试没有作过弊的,从来没有旷过课的,这是大学环境里面存在的。到社会是真正的大学,有的人创业建立自己的企业,然后说创新,你非得创新,不创新你怎么活,你周围的竞争对手都比你大,都比你强,你做一样的事肯定是死,所以你要适应,适应就是要做新的,做新的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有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因为做跟别人一样的事,你跟在人后面只能吃土挖不到金子。所以说中国的教育制度是不是可以改良或者是可以做的更好,那是肯定的,我们也希望中国有更多的“211”跟中国的优秀大学相比,但是我觉得那个并不是真正影响我们的企业家,尤其是创业家做事的重要因素。

  李全:在我看来我觉得创新并不是大家不把它看作一个非常神秘和非常高深的东西,从我们爱国者从1992年创立开始,应该说我们其实也不断的在创新,当年大家可能都知道爱国者原来最早是做机箱和键盘的,当年在中关村我们研发了一个很小的键盘,就是一个“V”字型的,整个键盘设计出来有一定的斜度和坡度,然后一般的键盘大家都知道在市场上卖一百多块钱。但是当时我们推出那个键盘卖到了三百到四百块钱,实际上我今天可以跟大家说,从成本上来讲增加不了多少,顶多增加20%。但是大家可以看到我这么一个创新小小的设计,它可以达到三到四倍的售价,所以那款产品的利润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你说这款产品有多大技术上的难度,应该说几乎没有。但是就是这样一款产品,我们当时在市场上卖了差不多将近两年,没有一家跟风的,全部都是我们自己独家在卖这样一个外观的产品。所以说当时我们这款产品是非常赚钱的,我们当年从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小摊位,能够到今天这样一个能够达到100亿规模的企业,我们觉得像这种小小的创新,应该说是支撑了我们不断的成长和壮大,这是我们自己一点体会。

  刘川里:我想澄清几个概念,第一个是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及和创新这两个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或者说没有一个因果的关系,刚才有人讲了他自己的经历,其实我自己是很好笑的经历,刚才介绍我到美国开始念物理,因为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有奶便是娘,最后我找第一个工作是自学成才完全是编程,其实你说走的这一段,刚才其他的人提到自己的经历,你说是浪费了吗?包括乔布斯自己学画画,其实这对他后面的创造性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的精神和教育体制,和你的成长经历可能有一些相关的,也有一些你自身的东西在里面。

  另外就是创新和创业,其实我们坐在这上面,大部分当然从王志东王总这边是创新和创业的先驱了。当然也有一些我们也许有创新的精神,也许还没有这个胆量去创业,也许有过胆量,也没有尝试过和成功。所以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概念,可能区别一下大家的思考。创新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者早些时候有一些讨论关于中国创新的东西有很多是学习国外的。其实去年在同样的论坛上我们讨论微创新的事情,我很认同微创新,不一定说明天的创新就做一个比iPhone还强的电话,当然你也可以这样做,如果你有这样的能力。从现在往后做一些一步一步的微创新,这样最后加起来变的很大,我觉得就是这几个。

  Michael Wester:谢谢大家,我们的时间也非常有限,接下来就是听众提问的时间。

  提问:大家好!我的问题是提给秦总的,澳洲电信收购IT168和泡泡网以后,这两个网站盈利模式和客户竞争的模式都是一模一样的,你们两个办公楼都在一起,我想问的是这种盈利模式或者是客户竞争是非常同质化的,你作为掌舵人如何让两个企业走的更高和更辉煌,如何解决同质化的问题。

  秦致:我们今天会议的题目不管是创业或者是企业家,还有创新,我就这个题目尽量来回答你的问题。你刚才说到两个网站它的盈利模式非常像,其实你把商业模式忘了,你不用讲这两个网站非常像,如果十年前它的首页跟今天长的一模一样或者基本上一样,这个网站本身已经有大问题了。为什么呢?这十年互联网变化了,世界变化了,盈利模式全变化了,所以你不变等着你的就是消亡。回答你的问题怎么办,就像我刚才说的有些事就是为了变而变,比如说我们做了垂直的微博,希望我们的泡泡网进行互动。IT168因为幸运和不幸是一样的,它应该专注做IT行业,所以你看IT168现在花很多的精力去做企业级。所以我们企业也是希望通过不同点的创新和变化,先让自己跟以前不一样,因为如果跟以前一样大家可以看到前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刚才说另外一个问题,他们两个内部是不是有竞争,这是企业内部要管理的问题。就像我周围可能很多的人,他们公司里面也会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产品线竞争是有的,比如说索爱的两款手机都是打电话的,这是每一个企业在产品管理上面临的问题,其实一个小问题,大问题是你不创新,你肯定完蛋。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