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一衡:房地产行业可能会进入兼并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04日 10:23  新浪财经微博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李一衡。(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李一衡。(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李一衡。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一衡:非常感谢邀请我来这里演讲。我今天主要跟大家谈谈中国的“五年规划”。为什么“五年规划”如此重要?我们认为五年规划对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必须转型,由于今天会议的主题是金融,我就把重点放在金融角度。我主要讲四点,第一是未来五年经济展望,第二中国经济增长策略转变的原因,第三金融市场在中国经济增长转型过程中扮演的作用,第四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措施。

  首先中国需要金融服务,金融市场更独立才可以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收入流动更加均衡,它可以促进中国向消费型社会发展。全球需求、投资、消费情况都不乐观,新兴市场发展也有所放缓,发达国家私人消费已有所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也有下降迹象,特别是美国,企业在工厂设备投资额方面有所下降。我们预期未来五年,经济会缓慢增长,欧洲经济也不乐观。未来五年经济展望比较缓慢,但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回弹,这种状况必须得到国内强有力的消费支撑,中期增长不为达到4%,金融稳定的风险也在增长。这张扇形图可以看到金融风险的四个领域从今年4月份都发生了恶化。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现在全球金融市场展望不乐观,这也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使得信贷减少,我们认为在中国会实现软着陆,零售额下降,PMI指数也显示出同样的趋势,未来发展速度会放缓,通胀有所抬头。但我们认为通胀已经到了高峰,接下来就是工业方面收到的冲击。中国在房地产市场采取了强有力措施,交易量大幅下降,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有些地方的交易量下降了40%-50%,目前房地产市场看起来已经稳定了,这样的发展停滞可能会导致房地产行业进入兼并期。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中期展望,为什么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模式?投资支出占GDP比重有两年线性增长,这意味着中国过去两年的经济发展都是依赖于投资拉动。农村消费不断下降,城市地区消费有所增长,但从2000年开始占比也有所下降,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绝大多数是由投资拉动。尽管消费占GDP的比例在下降,我们看实际人均消费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都有所上升,城市人均消费在过去三十年时间年均增长5%-7%,这是很强劲的势头。我们看的不是消费绝对值的下降,而是相对值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投资增长过于快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中国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投资占出口GDP的比重,六、七十年代投资和制造业有很强的相关性,那就意味着很多投资都进入制造业,他们都是针对国内的市场,很多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到80年代有一个转变,更多的投资进入了出口制造业,90年代和2000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投资和出口之间有很强的关联性,那就意味着大量的投资进入制造业,而且制造业主要针对出口市场。中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开始针对国内市场,后来针对出口市场,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国外市场可能会快速增长,预期在接下来的五年会下降,这就意味着当前面临很大的挑战,中国不能再依赖大量出口制造产品。中国已经成功使出口市场多元化,特别是到欧美以外的地区,但欧美仍然占了中国出口40%的份额。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考察递增投资效益,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指标,第一生成1%的增长需要更多的投资,第二资本对GDP对GDP的贡献,即1%的增长需要多少资金,这个比例在下降。这张片子显示5%的投资增长,可以获得1%的GDP增长,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GDP增长,需要更多的资金。消费增长和GDP增长的下降是同步的,2020年的时候,消费对GDP的贡献可能下降30%,投资对GDP的贡献要增长到60%,投资对于GDP增长的边际效应在下降,这是直线展望,这意味着出口还要再增长10%,但由于全球经济衰退,很可能无法实现出口增长。那就只有另外一个选择,即消费或投资对GDP的贡献增加10%,但要想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这两者都很难实现,因为中国已存在过度投资的问题。

  这是一个两难的境地,中国由于外部需求减少,如何才能不影响国内的经济增长呢?中国过去的增长战略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要想形成1%的就业,就需要GDP大幅增长,比其他国家的速度都要快。这张曲线体现了GDP增长超过10%,对就业增长只有1%的拉动作用。如果内需继续疲软,对就业增长的压力非常巨大,这是目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很难在短期内改编消费,投资会导致收入不均衡恶化。当然这是一个相对化的概念,中国基尼系数从九十年代开始恶化,如果想抵消欧美经济衰退的影响,还需要平衡收入,但加大投资会导致收入不均衡,而不加大投资就会有失业问题,这就是金融市场改革的原因。

  再来看一下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尽管过去几年金融体系有所改变,但还是由银行业主导,银行业占中国金融资产的80%。银行间市场大部分的流动性都是由各大国有银行提供,其他人是利用资金,由商业银行提供短期的流动性,固定市场特别小。企业固定市场占了很小的比例,尽管总额也非常小。从使用者的角度,持有固定收益产品的主要是商业银行,金融体系由商业银行主导。股票市场资本化率对GDP贡献的比例很高,但中国股票市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很多企业的持股没有在市场流通,分红也没有充分发放,红利只占利润的60%。银行真实的利率有法律监管,红利比例非常少,因此中国资本成本非常低。由于资本成本低,资本贡献占GDP比例非常高,但这对就业率非常有限。与上市公司资本比较,可以看出中国资本效率很低,缺乏有效的市场配置,利率是固定的,债券发放也导致了宏观调控的难度。中国09年推出了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它对全球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个问题,中国在收回流动性方面面临难度,目前采取的手段是提高银行准备金率。

  第三季度的数据表明表外增长非常有限,中国金融市场有很大的波动性。三个月期间的波动性,与雷曼兄弟破产前相比,波动性大幅增长。由于控制成本、收紧银根,使得很多有需求的人没有获得相应的资金,只能转向非银行渠道,当正规渠道不能提供资金来源,只能寻求非正规资金渠道来源。虽然银行供应资金量比例下降了,但整体资金需求量在上升,这可能是由于政府控制过严。我们认为应该更多的通过市场供求关系来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如何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东南亚之所以出现金融危机,是因为很多钱是从国外借贷。而中国的借款更多的是源自国内,而且国内大规模保障房建设都有政府补贴。我们现在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投资,如果不通过市场机制规范,就等于透支了子孙后代的钱。如果不通过市场机制调整,由政府主导金融体系,就会出现上述的问题。

  欧洲和美国需要进行更多的监管,但这种监管并不是把他们管死,而是给他们制订非常明确的规定,建立起良好的秩序。因此现在要实现的目的是资源要有效、合理配置,另外将收入进行合理的配置。金融体系如果提高利率,资源就会从一个利益群体向另一个利益群体转移,使得资源进行调配。有效利用利率杠杆,不仅可以进行资源调配,还可以拉动消费。比较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可以分析出很多问题。如果有更高的透明度,让监管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可以把非正规渠道流动性转移到正规渠道中。中国总体资产风险目前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如果去监管化可以实现资金合理流动。当然短期内还要进行产业调整、利益平衡,但从长远角度来讲,适度监管会是非常好的趋势。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