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吴韦人致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0日 14:51  新浪财经微博
2011年9月5日,2011中国中小企业大巡诊安庆站峰会举行。上图为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吴韦人。(资料图片)   2011年9月5日,2011中国中小企业大巡诊安庆站峰会举行。上图为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吴韦人。(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11年9月5日,2011中国中小企业大巡诊安庆站峰会举行。上图为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吴韦人。

  以下为致辞实录:

  吴韦人:尊敬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李鲁阳秘书长,尊敬的安庆市人大丁主任,市政府徐市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在这秋高气爽的美好时节,在这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我们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安庆市经信委主办,安庆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中心承办的中国中小企业大巡诊安庆市高峰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首先我代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对这个论坛的隆重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今天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专家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诚挚地谢意。

  “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经济的发展,把工业强省作为安徽经济发展的六大战略之首。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省经信委系统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落实工业强省的这个战略。“十一五”期间安徽的工业为全省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整个“十一五”我们规模以上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1.6%,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6%。我们全省的工业在全国的位次也是在不断的向前攀升,我省在全国的位次从2006年的第12位一直攀升到2010年的全国第4位,中部地区第1位。工业对经济的贡献力也是在逐年的增加,贡献率“十一五”时平均是50%以上,到了2010年就达到了63.5%,工业化率也是从2005年的34.3%到2010年的47.6%,也就是说安徽的工业为整个安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安徽省的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的大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工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小企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的作用,因为从全省来说中小企业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税收、稳定就业、促进民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社会生活需求的还是中小企业。到2010年全省的中小企业的户数达到了22万户,规模以上的企业达到了17000多户,刚才听徐市长介绍的时候我们安庆市的中小企业是2.1万户,占到了全省的10%,根据安庆市给我的材料显示规模以上的企业有1238户,也占到了全省的百分之七八。也就是说安庆市作为安徽省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在安徽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安庆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出现了一些新趋势,新规律,新特点的情况下,面临的这些困难和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个新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发展的领域来说,从最初的建筑业向社会经济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领域在发展,从企业的规模来看,小规模开始向集团化大规模的发展,从致力结构来看,从最初的家族式的管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样一个发展,就意味这我们这些中小企业在最初的小规模家族式的发展,开始向大规模的集团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的融资难、用地难、人才缺、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显得尤其的突出,所以今天我们这个大巡诊选择的主题就是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这个主题选的非常的正确,也非常的准确。通过这样一个大巡诊,通过专家、各位领导、各位教授的指点,既然是大巡诊就是要“望、闻、问、切”,所谓的“望”就是通过专家的讲课,专家的指导,我们更近一步的看清了当前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闻”就是听我们专家的讲解,专家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问”就是通过专家教授和我们的企业家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沟通和了解。“切”就是专家给我们企业找出问题的症结去把脉。

  所以这次选择的主题完全符合当前的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也完全切合中小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相信通过今天一天的高峰论坛我们既可以了解到当前国际和国内的一些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新问题,同时也通过专家的这样一些指点,让我们更好地剖析中小企业,特别是融资难所存在的症结所在。最后祝愿这一次大巡诊安庆市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相信通过这次论坛可以更好地促进安庆市中小企业乃至我们安徽省中小企业更加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