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晓灵:四季度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7日 11:31  新浪财经微博
图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发表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何芳摄) 图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发表演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何芳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欧和华安基金共同举办的“2011中欧-华安锐智沙龙”将于9月17日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举行。图为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发表演讲。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吴晓灵:本来给我的题目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展望,我觉得这个太大了,在30分钟时间不可能讲那么多,我还是按照自己的专长讲讲金融的问题。

  第一个我想讲一下对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我认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保证了中国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通货膨胀上升的趋势得到了遏制。2011年中国实行积极的在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淘汰落后产能,发展节能降耗产业的经济政策,总体上保证了经济发展平稳,上半年保持了9.6%的GDP增速,投资增速持续加快,消费增长稳中有降,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贸易顺差同比减少,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回落。

  我想讲的第二个问题,2011年第四季度和2012年中国经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第一,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各国政府刺激政策推动下遏制了扩散势头,同时也恶化了一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希腊、西班牙,意大利主权危机是长期财政危机积累的解决,解决主权债危机,面对调减赤字,安抚民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货币发行失去的制约,财政赤字也相伴着失去制约,它可以通过干预一些货币政策来达到财政融资的目的。但是这个当时在2008年之前这个事情存在,不严重,没有引起重视,于是民选政府的最大倾向是少收税多给钱。于是财政赤字的积累成为各国政府的一个通病。当这个事情还能够持续的时候没有爆发,现在2008年爆发出来的金融危机开始是从金融上爆发出来,但是都不想承受危机给经济带来的创伤,于是全球各国政府无一例外采取双扩张政策,财政扩张,信用扩张。于是把几十年被信用货币所掩盖的矛盾,由于最后这一根稻草,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双宽松政策把问题彻底暴露出来,要解决它谈何容易。

  现在在欧元区里面前景取决于成果国在解决各自财政问题与加强欧元区财政统一问题的共识和行动。同样面临强化财政纪律与维护经济增长的难题。欧元区现在遇到的矛盾就是有统一的货币政策,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现在很多的人说要解决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的问题,呼吁发行欧元区的债券,发行欧元区债券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经济好的国家要承担经济不好国家的责任,在欧元区里面吃大锅饭,这是无能为力。德国之所以一直强调不同意这样做,就是想用这个压希腊、西班牙,意大利能够调整自己的财政状况,不能够说这边不好好做,那边又要要求救济,当然还有另外说法,认为在欧元区里面德国是最大受益者,因而挤压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能力。不管怎么说客观结果是这些国家赤字在扩张。为了达到让市场信任,恢复市场信心的目的,必须调减财政赤字,调减赤字两条路,加税和减支出。不管是哪一头马上是街头的动乱,把出租车牌照放开一点,增加一点收入,出租车司机都不干,我刚才用了比较委婉的话安抚民心,实际上面对全社会民众利益的调整,各国政府都非常艰难。

  因而,欧元区他们现在也知道欧元的崩溃是全球和欧洲都承受不起的灾难,于是大家要坐在一起商讨这个结果。前两天在一个论坛上讲,我们应该有信心,上个世纪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都是靠战争解决问题,但是这一次金融危机大家想到的是国际合作,要改善世界的治理结构,大家都知道我们是地球村,是经济的利益相关者,所以我想必须坐在一起来研究怎么样加强财政纪律约束和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增长方面要找出一个好的平衡点,这是对全球政治家的一个考验。

  第二,对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中国的经济本来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就该有一个调整,但是当时为了要鼓舞信心,我们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应该说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当时条件下的一种选择。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什么呢?大家看到了当时的选择有利有弊,现在的利是保住了信心,保住了中国的高速增长,还不是保八,2009年是9.6%,最后去年调整是10.3,保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代价是什么?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财政债务的压力。中国政府尽管帐面数字不高,同样面临着我们不可以再走信贷扩张和财政扩张的一条讨论。因而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我认为是大概率事件,也是我们应该接受的现实。

  为什么是大概率事件?第一外需的减少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转型压力。出口,应该说美国和欧盟的需求都不会那么大,他们要解决自己国内的一些问题。新兴市场国家有一些增长,但是也不会是需求很强劲,因为我们主要市场在欧美市场,这样使得我们在外需方面会减少,又要加大内需。第二,我们要落实十二五规划,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换,会使一些产业减速,这个我不用说大家都明白。第三,房地产调控,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调整,会减少投资拉动的动力。第四,政府投资能力受限,内需增长乏力,外资减少使得经济增长的动力减弱。应该说这四方面的原因都会造成我们国家明年经济的减速。

  面对这样的经济环境,我们能怎么办?我想走双扩张道路根本不可能,如果要走的话,就只能够积累矛盾,推迟矛盾到不知道怎么解决,我不可想象,如果中国政府再次放松银根,再次放松财政发债的约束,今后怎么办。西方国家,包括意大利,西班牙他们福利国家出现的问题,他们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他的欠帐数是可测的,而我们国家现在是刚刚开始,13亿人口在建社会保障体系,尽管不是刚刚开始,但是我们还是很不完善,我们有很多欠帐没有在表面上反映出来。就说一个问题,辽宁省做的个人账户做实这件事情已经做不下去了,个人账户的赤字就已经很大了,就要面临抉择。因而,对于13亿人口来说我们面临一个未富先老,我们的社会欠帐很多。我们未来面临很多债务,因而我们现在的负债能力,说我们才47%,前两天说中国债务,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加起来才47%,还有余地,我觉得不要太乐观了,我们的帐不是清晰透明的,国外的帐尽管有问题,但是是透明清晰的。因而,我们在政府债务问题上我们要格外的谨慎。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说到我们不可以再继续走双扩张的路,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只讲金融问题。对于金融问题,优化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平稳转型。

  第一,以控制通货膨胀和保就业为目标确定货币政策的取向。从目前通胀趋势和就业状况看货币政策应保持稳定状态。尽管8月份M2增幅低于预期目标,但CPI为6.2%,1-8月份PPI为7.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0.4%,物价仍在超出预期目标上运行。我同意一种判断,未来几年中国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保持3%-5%的通货膨胀率是必要的,可能是一个常态。尤其是信用货币制度的制约在全球是一个问题的情况下,这也是一种可能的客观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说在通货膨胀,从适度通货膨胀到恶性通货膨胀的边缘之间,货币条件不宜放松,货币条件过分放松就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所以我想从通货膨胀压力商来说,中国必须持稳健态度。上半年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城镇新增就业4.1%,农民外出务工新增3.3%。如果宏观数据统计来说,就业刚才没有绝对减少,我认为还是不宜做大的政策调整。如果说我们的统计不科学的话,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加大对统计指标的完善。应该从从统计局现在有调查失业率的统计,但是没有公布。

  近三年巨大的货币存量和今年预定的货币信贷目标与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的要求我认为是相适应的。我们不能够追求经济的过快发展,从这一次夏季达沃斯论坛当中提到要追求经济质量,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从总量上是适合的,但是从结构上来说是有问题的。

  第二,搞活金融,用深化改革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促进经济有序调整。这是我们下一个阶段,无论从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上要着力的东西,不是量的扩张而是要搞好现有货币资金和金融资产的盘活,中国不缺钱,但是另一方面搞生产的人又找不着钱,问题就出在我们没有把有钱人投资的渠道和需要钱的人的筹资渠道打通,因而我有几太具体建议。

  第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给中小企业增加股本融资的渠道,建立资本市场升级降级的机制,让市场选择上市企业。时间关系我不展开说。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悬空的金子塔尖,没有塔基,必须要自由交易的场外市场作为塔基,让所有股份制企业有一个合法股权交易的场所,不开放这样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升级降级的机制,所有的压力都会压在银行身上,所有社会上股权的传销,这些非法活动都难以禁止。

  第二,要给公司以债务工具的选择,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我们现在公司发债,按照债券法他发债累计余额只能是净资产40%,我理解证券法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债券持有人的利益,但是我想我们应该控制的是发债公司的总体杠杆率,而不应该具体规定债务工具比例。如果监管当局对于贷款和发展都要求企业必须有30%净资产,在这个杠杆率下你到底是借款还是发债,这个应该是由企业来选择。如果把这一条放开,我们的债券市场能够有很大的发展,我们的大型企业还有优质的中性企业,小型企业可以到债券市场上融资的话,可以把有限的债款资源让给不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让他们到银行融资。

  第三,应该改进银行贷款管理方式,减少企业过桥贷款压力,减少市场资金人为紧张,减少信贷市场的寻租机会。现在大家谈到的高利贷,现在很高利息贷款来自于担保公司,担保公司他们都在做贷款业务,他们贷款业务经常做过桥贷款。什么是过桥贷款?因为我们银行有一个死的贷款管理办法,不允许企业借新还旧,不允许贷款到期之后宰期,不允许借新还旧,意味着这个企业当他在运转过程中他就得把所有钱都还了,如果他当时有钱都能够还了的话,实际上他就不需要再一次来借款了。恰恰他需要再一次借款地他现在一直还不了,银行其实一对一对客户,他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还的还是说他确实是需要资金,而且他是能够周转使用,能够很好运转的企业。这个过桥贷款往往是银行答应你还了以后10天,半个月以后再一次给你贷款。于是10天,半个月的利息非常高,但是绝对额度并不是太高,这样就给了高利存债的假象,最可怕的是好的银行高息是银行和担保公司分成,不好的是信贷人个人和担保公司分成,这是市场上极大的一种腐败,这个报纸上有很多披露,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游走于担保公司之间灰色的利益链,这是我们银行信贷懒汉做法造成的。不能够完全靠信贷计算机来管信贷的期限,信贷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对一了解情况和处理信贷的期限。

  第三,放开信贷市场,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只要不吸收公众的钱,只要不吸收过多人的钱,那么他就可以去放贷,我之所以一再提倡只贷不存的贷款公司,就是介于中国存款市场上白热化的竞争和贷款市场上没有人好好做好业务的现状提出来的。还有我们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实质上都是在座担保业务,与其他们偷偷摸摸做,不如公开做,这样还有一个监管。但是高压线是绝对不允许吸收公众存款,如果我们有这样一种思维,把信贷市场让他阳光化,就像我们资本市场把私募基金阳光化一样的,那么我们的金融市场就能好一些。刚才屠市长讲到信贷市场紧缩和民间资金的活跃。

  最后,恰当估计影子银行的作用,鼓励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进工具创新和服务创新。为什么对所有非银行之外的非金融活动从严管理有一个理念,这一次金融危机除了正规金融以外,很大问题是影子银行制造金融泡沫,确实西方是如此,但是中国不具备这个条件,因为中国没有那么多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衍生工具。一次,二次,三次衍生,中国没有CDO,不可能多次衍生。中国基本上金融工具都是为实体工具服务。

  我们想要规范影子银行的作用,我想要有这么几个原则:

  第一,法律关系明确,重点是各类理财产品。杂家也有本事,我们应该承认那些是有本事的人,应该给他一个正规经营的平台。无论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社会上各种理财产品,必须明确法律关系是一个信托关系,如果不是信托关系,你保本就进到你的表内来。

  第二,金融衍生产品必须有法律关系清晰的基础产品,也就是说只能够有一次衍生,二次衍生肯定看不见基础产品。

  第三,严格控制衍生产品交易的杠杆率。

  第四,对客户资产必须强制第三方托管,不得加以运用,有保证金的金融交易和第三方支付的是重点。现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别的没有风险,关键是第三方支付存续的资金如果被第三方公司加以运用的话,其实从信托关系上说,他人财产,所有收益应该归财产所有人来分配。你作为第三方支付的公司,第一是不应该用的,第二如果用了你只能够要管理费,绝对不能够挣利差,据我所知很多第三方公司把这些东西作为自己的收益全盘接收,这是不对的。时间关系我不多说,谢谢大家!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