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新浪财经悦读会看懂中国贫富差距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8月29日,由新浪财经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共同主办的新浪财经悦读会之“中国贫富差距与当前出路”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举行。图为著名经济学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休伦学院终身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徐滇庆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实录:
徐滇庆:欢迎大家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来。大家都看见了,我们刚刚完成了一本书,《看懂中国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要讨论贫富差距,我们就必须非常冷静的,来找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根源。
事实大家都很清楚,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基尼系数只有0.31。现在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突破了0.5,在亚洲几十个国家里面,中国排名倒数第三。这个问题简直无法容忍。但是什么原理,采取什么对策,这个是我们要认真讨论的。光喊说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这是一个良好的愿望,但是着力点在什么地方。我们这本书主要就是讲,调整贫富差距在经济学理论上,早有定论。是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生产层次,第二分配层次,第三叫再分配层次,这是慈善。
生产层次就一定要做到让人们在公平的起点上竞争,反对垄断。让民营企业有更多的机会,第二个是分配层次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公共财政政策,把国家的负担合理的让大家来负担起,有钱的人多出,没钱的人少出,最困难的不仅不出,国家还要伸手拉一把。第三个层次是慈善事业,这个西方很多,中国刚刚发起,又遇到了新的障碍。这是诚信问题。这三个层次如果设计好了,中国的贫富差距,没有理由这么大。好在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在贫富差距上应该做的更好,而不是更差。你查遍所有中央的文件,没有这些有意要扩大贫富差距的任何一个文件,没有。但是客观上看,这差距就越来越大。
第一生产到今天为止垄断现象依然相当普遍。公平竞争还没有实现。特别是在一些垄断性的领域之中。那么这个是我们要逐步改进的,对这个问题学界看法是比较一致的。主张公平竞争。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第二,叫分配环节。分配环节,为什么我们找不到着力点呢?这和税制绝对有关。西方的税制个人所得税,都占整个税收的40%-60%。政府财税收入的40%-60%来自于个人所得。而中国只有6.8。并不是中国老百姓的税收负担不重,而是我们的税制具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特色。在计划经济中,政府所有开支都来自于国有企业,所以无所为税收。那么走向市场经济,别的都改了。农业、工业、贸易等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革,唯独税制依然保留着计划经济特色。由企业承担了75%的税收。大家都知道,像企业征税非常简单,这是计划经济中的,最通用的工具。但是毛病在于,董事长和清洁工是负责一样的。企业拿出来的税实际上它没有任何的调节贫富的杠杆作用。而真正的6.8的个人所得税那个作用太小了,起不到调节贫富作用的较大的影响。同时对于资产征税到今天没有拿到议程上来好好讨论,外面正在流传的房产税,房产税是西方很重要的一个税种,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源来自于房产税,而我们现在的房产税基本上是在预热,没有认真的去研究。什么叫房产税,如何征收房产税,几乎100%的老百姓都反对房产税。因为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在目前的税制基础上再征一个税。这就错了。我们要整个改变税制,大幅度的减低政府开支在GDP中的比例。减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同时要改变税制结构,税制里头要以企业税占30%。个人所得税占25%。房产税占20%到25%。然后我们把整个税制调整好了之后,就能做到有钱的人多交,没钱的人少交,最穷的人不仅不交,还能拿到社会救济。房产税是个很重要的课题,大家都很清楚,有钱的人住的房子大,没钱的人住的小,最没钱的只好租房子。这是很好的杠杆。但现在它没有包含在一个整体的改革范围之内,老百姓都误解为额外再扒一层皮。大家就反对。所以我们必须要整体的来考虑对整个税制,财税体制的改革方案。这样才能有效的从根本上来缩小贫富差距。下面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目前人们说要缩小贫富差距是通过增加工资收入来达到,这个就走到了歧路上去了,这条路是走不通的。缩小贫富差距必须保证一个公平,我们的目的就是追求公平。那么缩小贫富差距第一句话就应该是先帮助最穷的穷人。那么请问中国最穷的穷人是在哪里,是谁。很明确是我们在广大中西部地区依然存在的一亿到两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们离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路程还有很长的距离,世界各国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额的比例都在5%到8%。发达国家美国只有0.8。日本2%加拿大2.4。中国现在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38%。就降到20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个是中国的现实,我们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过高的估计我们取得的成果,而且忘记了我们还有很艰巨的改革任务。竟然还有38%的劳动力在农村。而农村总共需要多少人呢?咱们现在有7亿多农民,4亿多农村劳动力,将近5亿,已经出来到城里了,1.4亿。农村需要多少劳动力呢?我们经过仔细计算只需要八千万,就足以生产目前全部的农产品。只要八千万,按照目前的劳动生产力就能生产现在全部的农产品。而农业的特点是农产品的上线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不是生产的越多越好。你种西瓜种的越多越好吗?卖不掉,老百姓吃不完。请问中国目前哪个农产品是短缺呢?按照商业部的统计,一个都不短缺。农产品的总量它是和有中国的人胃有多少,胃口有多大直接相关,而不是无穷的可以增产的。那么这一点就决定着我们八千万人就能生产目前的所有农产品,还有一亿多的农民,实际上处于剩余劳动力的状态。我们必须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把这些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服务业制造业上。这样才能帮助农民脱贫,这是世界各国走过的路,也是发展经济学反复证明了的路。可是现在有些人很急于求成,说缩小贫富差距,就应该增加工资这就错了。增加工资应该是给所有人都增加。特别先给最穷的穷人增加,那么请问,还有一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给他们增加工资。如果你做不到,就是给现在城里的人加工资,甚至提出五年和七年工资翻番的计划,其结果是什么?那么就等于把这个社会拦腰砍了一刀,把上面这部分提上去了,下面你不管了。这叫什么,割裂社会,是万万做不得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和谐发展,把整个中国人民当做一个整体,而且特别要关注最穷的群体共同富裕,而不能现在已有工作的人工资翻番,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因为最低工资线逐步上升,而就业机会越来越少,过早的关闭了就业的大门。对于农民来说,决不是好消息。所以我们的书里面很清楚的提出来,我们一定要注意和谐发展,把最穷的穷人放在我们政府目标的首要考虑上。目前之所以产生一些混乱和我们数据上的误解,密切有关。很多人就误解说为什么提出来增加工资呢?因为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例逐年下降。事实情况完全不是,在2004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46%急剧下降到40%。请问2004年发生的一些什么事情呢?什么都没发生。2003年有个SARS,2008有个奥运,2004年一切很好,为什么劳动报酬急剧下降,原因是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国家税务总局下了一个文件,个体经济不再计算劳动报酬。所有的利润打入资本盈余,国家税务总局是从征税的角度提出的这个变化,有它的道理。
因为很多个体经济,个体户,夸张自己的劳动收入,可以逃税,而很难确定这些个体户他到底收入是多少?直接给自己发工资,说我一个月十万,那就可以不交税了,没有办法确定他到底是多少,所以税务总局改变是合理的。但是统计部门没有跟上这个改变,从那个时候之后,9400万个体经济没有劳动报酬,全部放到资本里面去。这请问合理吗?我们从2000年到2009年。逐年梳理,把个体户的收入拎出来,放在应该放的劳动报酬里面。结论是非常平稳,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非但没有下降还略有上升。类似的统计的偏差,被一些媒体放大。就造成了一些误解,既然劳动报酬下降,就加工资。加工资又没有全部的来考虑整体的问题,所以就造成了一些不应该有的政策。而正式因为这些误解,错误的政策,就使得大量的货币流入民间,城乡居民存款,在银行里的存款,在2004年只有10万亿。到了现在,2008年,一年就增加了4万2千亿。2009年增加了4万5千亿。2010年增加了4.9万亿。现在是33万亿。城乡居民存款,上升如此之快,对一个金融系统来说,是严重失衡,存在货币以20%几的速度增加,我们GDP只是8到9的速度增加,流动性过盛有在这里发生。而如果不纠正这个问题,恶性通货膨胀随时有可能触发。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使得我们警惕,一旦通货膨胀爆发,受损害的是低收入的人民群众,反通胀就必须理顺所有的这些经济关系,并且从客观上来出发,要促进和谐发展。我们决不是说今天贫富差距小,我们说很大。而且还有恶化的趋势。但是解决贫富差距的关键就在于通过税制改革,反对垄断,提倡慈善,在三个层次上充分发挥调节的杠杆作用。而决不是简单的给某些人发工资。而遗忘广大的农民阶层。这本书很多观点我们是第一次提出,显然和一些流行的说法不一致。所以我们也非常欢迎各方提出批评建议。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让中国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环境。继续高速增长,如果中国再能有十年二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就站住了,我们就对得起历史对得起后人。但是如果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在重大政策上失误。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随后发生的金融危机。那么我们就将承受极大的损失。总之这本书的观点是比较犀利的,比较尖锐的。我们也承认任何学术讨论一样,我们是一家之言,不一定对,欢迎大家百家争鸣,欢迎批评大家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拿数据来讨论问题,共同寻求一条对中国发展最有效的道路,谢谢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