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候选理论: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0日 09:50  新浪财经

  一、候选理论名称

  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理论

  二、主要贡献人

  高尚全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之后对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了。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特别提出“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明确使用劳动力市场替代模糊不清的劳务市场概念。在此决定中,高尚全对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他详细阐述了提出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必要性和合理性,指出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也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他结合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区分出劳动力与劳动者、劳动就业的区别,从而确定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实际上,劳动力不等于劳动者,更不同于劳动就业,它们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劳动力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劳动者是劳动的主体即人自身。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样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的二重性,劳动力的价值要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实际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就是一种交换关系,不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就必然否定劳动力具有价值,就不能科学地说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劳动力作为商品,就需要交换,于是就产生了劳动力市场。

  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只有和劳动力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实现价值增值。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的增值意味着包括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者资本的扩大、社会财富的增长。这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劳动力进入市场,是自然而然的,即使创造出剩余价值也没必要回避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高尚全提出确立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应该进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价值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资源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我国已经存在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市场是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现实。但当时的劳动力市场还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竞争主体来看,在国有部门中,由于劳动人事制度尚未进行彻底改革,阻碍了市场主体的形成;在非国有部门,尽管市场主体地位已基本形成,但市场主体的权益还缺乏保障。从市场运行机制上看,劳动力价格标准不统一,在相当大的领域内,工资既不反映劳动力成本,也不反映劳动力供求,没有发挥调节市场运行的机制作用。从市场竞争秩序上看,缺乏必要的维护竞争、调控市场以及法律监督的手段。从市场服务体系上看,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从就业培训到医疗、工伤、退休保险以致失业救济等方面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因此,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速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以承受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巨大的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力市场的概念渐渐被理论界接受,并逐渐发展完善,指导我国巨大的劳动力市场运行。

  五、推荐理由

  对于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的重新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经济学研究中思想解放的一次重要体现,是重要的经济理论创新。因为否认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就会否认劳动力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流动的必要性和经济合理性,劳动者就不能自主选择自己的职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劳动力管理制度,实际上就是人为地关闭了客观存在的劳动力市场。那时候传统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成为国家主人,不存在劳动力市场问题,也没有一个概念能够准确地描述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劳动力的供求情况。理论界特别是经济部门有涉及这一领域的问题时,往往用“劳务市场”“劳动市场”“劳动就业市场”等概念。

  为了打破传统理论的局限性,高尚全指出必须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并讲了五条理由:第一,劳动力的价值只能通过交换才能体现出来。劳动力进入市场是劳动的能力进入市场,而不是劳动者本身进入市场,不是把劳动者去作交换。劳动的能力有大小,贡献有大小,因此反映他的价值也是有大小的。第二,确立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就必须使要素进入市场,如果劳动力这个最活跃的要素不能进入市场,那么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就很难建立起来。第三,我们现在就业压力那么大,不开放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解决不了。第四,我们现实生活当中已经有了劳动力市场。第五,我们提出“劳动力市场”不会影响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工人阶级是一个整体概念,而具体到每个工人的局部概念,不能把两者混同起来。

  综上所述,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提出劳动力市场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现实指导意义。

  自从高尚全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后,理论界重新认识了劳动力作为商品的本质属性,并且很快接受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建议,也引发了学术界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理论探讨和发展。另外劳动力市场理论也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在当时统包统配的劳动力管理制度无法实现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政府机构、企业劳动用工制度需要改革,社会就业压力巨大,劳动力流动不畅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理论,并能指导中央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及时确立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将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工作提到当时深化改革的重要议事日程,从而为日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离不开改革初期提出发展劳动力市场理论的先驱者。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 高尚全,《市场经济与劳动力市场》,中国改革 1993/11

  2. 高尚全,《谈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中国经贸导刊 1994/07  

  3. 高尚全,《为什么要提出“劳动力市场”》,劳动世界 1994/01 

  4. 高尚全,《“劳动力市场”是改革理论的一大突破》,学理论 1994/02 

  5. 高尚全,《民本经济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 冯兰瑞等,《论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国城市出版社,1991.12

  7. 符钢战,《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经济分析 从微观到宏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1  

  8. 宋晓梧,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经济研究参考 1992/Z3

  9. 戴圆晨,市场体系培育中不能缺少劳动力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3/02

  10. 肖立见; 林志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 1993/02

  11. “中国劳动力市场及工资改革”课题组,培育劳动力市场必须承认劳动力是商品,经济研究 1993/03

  12. 吴柏均,《走出“马尔萨斯陷阱” 中国劳动力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3

  13. 晓亮,有关劳动力市场的四个理论问题,中国经济问题 1993/04

  14. 杨启先,《中国市场经济大思路》,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5 

  15. 陈东升,论市场经济下劳动力的市场配置问题,经济师 1993/08

  16. 张建国; 李振宇,关于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探讨,经济研究参考 1993/Z3

  17. 谢晓凌,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管理,经济研究参考 1993/Z6

  18. 夏永祥,《市场经济与劳动力资源配置》,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19. 王栋,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财经问题研究 1994/01

  20. 劳动部就业司课题组; 劳动部劳科所课题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研究,管理世界 1994/03

  21. 陈恕祥; 浦惠霖,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商品,经济评论 1994/03

  22. 谢晓凌; 辛仁周; 武小晋,培育劳动力市场的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管理世界 1994/04

  23. 张炳申,《劳动力市场配置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

  24. 刘昕,《论中国企业家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中国人民大学,1994

  25. 伊志宏,《劳动力市场》,人民出版社,1994

  26. 王东京; 关于开放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中国经济问题 1995/01

  27. 袁宝华,《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全书 第二十八卷 劳动力市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

  28. 肖茂盛,《中国商品经济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9. 何伟,《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30. 赵履宽等,《劳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1. 宋醒民,廖进球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32. 杨先明, 徐亚非, 程厚思,《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

  33. 王裕国,陈爱民,《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6

  34. 廖泉文,《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35. 傅喜国, 论劳动力市场的理论困境与实践可能性,社会学研究 1992/06

  36. 闵友诚,关于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问题,财贸研究 1993/02

  37. 许经勇,劳动力市场的确认: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当代经济研究 1994/04

  38. 郭飞,关于我国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教学与研究 1995/01

  39. 辛仁周, 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若干因素分析,社会科学研究 1995/01

  40. 宋彦军,王学明,《论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意义及前提条件》,财金贸易,1995/02

  41. 薄越亮,《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关键是培育市场机制》,财金贸易,1995/10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