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通胀时代的财富保值与传承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5日 17:12  新浪财经
“融智评级-第二季度阳光私募基金论坛”于2011年6月25日在深举行,上图为通胀时代的财富保值与传承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融智评级-第二季度阳光私募基金论坛”于2011年6月25日在深举行,上图为通胀时代的财富保值与传承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融智评级-第二季度阳光私募基金论坛”于2011年6月25日在深举行,上图为通胀时代的财富保值与传承论坛。

  以下为论坛实录:

  主持人:下面进行今天论坛的重头戏,私募基金经理圆桌论坛环节,分享私募基金经理对A股的投资策略和当前热点问题的看法,为投资者指点迷津。参与对话的嘉宾有:深圳市合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总经理曾昭雄先生;广东瑞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鹏先生;深圳展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兼风控总监罗四新先生;广东新价值投资有限公司研究总监兼基金经理邱伟先生和华夏之声林耘先生,林耘先生将作为特别环节的主持人。

  林 耘:谢谢!刚才杨典给我们打了一个基础,把政策底、估值底都做了他个人的研判,而本周的市场又给我们打了基础,既创出年内新低,又创出最近最大的周涨幅,还有温家宝总理已经给我们打了保票,我们已经牢牢控制了通胀,我们干脆从通胀这个话题讲起,从政策底、市场底将起,每个人做一个基本的研判,从曾总这里讲起。

  曾昭雄:你果然是一个传媒的名人,我从新闻视角或者由新闻视角分析问题。的确,家宝同志说牢牢控制通胀,可能家宝的原文也没有明确标志牢牢控制通胀。我个人觉得你刚才说的通胀问题,包括政策底的问题,我看法是这样的,通胀不一定是牢牢控制住,我觉得需要政策进一步努力,目前看,包括家宝的表态,他可能是基于很充分的数据基础之上或分析之上作出这样的判断,整个政府或者著名的经济学家说6月份通胀会冲一冲,可能在三季度会持续在相对比较高的位置,但慢慢回落。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没有掌握那么多数据,当然政府的表态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长期往上,简单谈一下个人看法,通胀和经济增长是相互矛盾的东西,你希望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比如从08年底到现在的高速轨迹里,通胀很难说能牢牢控制住,基本上中国经济已经到了比较大的规模,再看这几年包括最近几个月的经济增长,都是没法摆脱用固定资产投资的模式,而且这个模式更加强化了。我们必须面临一个选择,假如还是继续持续用这种模式刺激经济增长,用固定资产投资使我们的经济实际上接近10,我觉得通胀是没有办法能牢牢控制得住的,基本上中国要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要涨。我前两天刚见了中石油上市公司的代表,跟他们探讨石油的需求和供给的问题,从原油来讲,我们是比较大的进口国,有可能在未来是最大的买入者角色,基本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涨。换句话说,我个人觉得高增长和高通胀之间的选择,因为要控通胀,必须把经济增长速度往下放一放,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过去把数据拆开来看,3、4、5月份都是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30%以上,这种速度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哪怕09年都没有出现连续持续3个月3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简单讲,过去通胀或者现在面临的通胀有些偶然因素,偶然因素可能得到控制了,往后看,我觉得相对以前要乐观一点,尤其是现在国际油价,可能控制通胀是各国政府的共识,下半年来讲,短期来看,下半年主要的压力源自于猪和油,猪肉价格比较高的位置,下半年应该回落,国际油价是我们控制不了的,好像目前看状况好一些,短期看相对偏乐观,长期来讲高的经济增长稍微牺牲一点,使得通胀在相对合理的位置。

  林 耘:谢谢曾总,很难在通胀和增速之间达成完美的结合,这个牢牢不是我在这里加上去的,大家打开各大网站看到的标题就是牢牢。我们看到猪肉已经涨成牛肉了,这是股民最喜欢的,最好猪都变成牛,猪肉上涨空间还很大吗?我记得前段时间有人把猪肉加点东西变成牛肉,现在猪肉已经涨成牛肉了,还能再涨吗?

  曾昭雄:我不是养猪的,也不是养牛的,农产品的东西,长期来讲我觉得应该看另外的角度,简单来讲,回到你讲的第二个问题,股票是你怎么去看,首先它不是比较贵的位置,它可能相对比较便宜,但马上说是估值底或政策底,首先我不认为政策是底部,因为政策的变化不希望是V型的反转,假设政策是V型反转,宏观经济政策本身会增加经济的波动,政策本身波动性那么大,经济的波动就会更大,很有可能紧缩政策的确是接近尾声,从货币政策这个角度讲,加息也好,加存款准备金率也好,慢慢接近尾声,慢慢保持政策基调,持续一段时间,变化应该在维持的阶段,而不是马上加息就要降息。

  林 耘:听得出来曾总还是有些保留,我这个判断没错吧?继续往下走,李总是怎么判断的?您有没有看过类似的数据?然后给出一些判断。

  李 鹏:关于通胀我们也是一直比较关注,特别是从去年开始,整个通胀形势已经不可逆转,通胀压力确实比较大,但我们也发现去年开始,通胀从7月份CPI上涨到百分之三点多以来,今年5、6月份,特别是6月份通胀我们觉得有可能短期是高点,全年有可能6月份是通胀的高点,包括最近温总理这种说法可能也给市场更强调了短期对通胀的看法,假如通胀出现高点,大部分市场的投资者可能觉得市场的底部有可能会出现,短期确实出现了比较凌厉的反弹。今年整个通胀形势从3、4、5三个月5.5到5.4、5.3,6月份也有说法到6.2,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只是6月份会不会是高点的问题。我们判断6月份不排除是通胀的高点,什么原因?第一,整个食品价值指数的上涨,特别是刚才提到的猪肉包括一些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在6月份涨的比较高。第二,气候比较异常,旱灾到水灾,连续转换的很快,这里面也是造成通胀压力比较紧张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翘尾因素,去年6月份基数比较高,这里面有翘尾因素在里面。最后一个是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资金面的问题,资金面确实很紧张,包括短期的拆借利率或者银行比较紧张的资金,注定了短期的通胀压力确实比较大。我们从很多渠道了解一个资金的问题,以前我们对市场很有信心,觉得资金会不会储蓄搬家,搬到股市上,实际没有,资金从银行内部活期变成定期,换取更高的收益率,这方面银行也在不断(拦存),从银行搬到股市上的说法可能是不能支持的。第二方面也谈到房地产的资金,房地产国家调控这么多年了,有没有流到股市上?最早的资金07年流到股市,大部分被消灭了,最近也有人有这样的说法,我们认为只是存量资金的腾挪,而不是新房地产资金进来的现象,毕竟没有赚钱效应,倒不如做短期拆借,做短期融资担保的公司这两年可能会做的很好,这反映出很多资金其实没有流到股市上。包括第三方面,资金紧张可以从融资的角度,IPO很快,去年指数跌了,但去年融资的规模很大,发了那么多新股票,指数没跌很多,小股票认购度也很高,今年小股票发行更快,发行市盈率更高,对资金的吸收或者资金的紧缺性更严峻,包括企业的再融资,不断想方设法进行低成本的融资,包括大小非坚持,即使股市跌那么多,大小非还是愿意出,种种情况说明资金还是很紧张,注定整个通胀的形式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还会维持相对的高位,或者说股票市场底部可能不是一两天上涨就能确定的简单事情。我们自己判断,通胀可能6月份是年度的高点,刚才几个因素分析了一下,不要指望往下回的很快,毕竟整个管理层在边走边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都在边走边看,我们很难指望对市场有比较长期的判断或者短期的走势也很难说的太准确,我们觉得幅度跌的比较多,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还是需要去消化,大概是这个判断。

  林 耘:谢谢李鹏,看来在房地产的调控当中,股市没有成为赢家,资金没有流到股市里面,反而是人家出更高的利率水平把钱给吸引走了,还有一部分想买房的要付更高的收付比例和浮动比率拿走更多的月供。我想问一下,您刚才有点像诉苦,讲了很多负面的消息,您刚才讲的那些因素在3067点跌到本周最低点2160点的过程中消化的怎么样,本周的连续上涨有没有实现扭转的格局?

  李 鹏:确实市场上一开始下跌可能是由于整个经济形势,大家对GDP看的比较重,整个经济形势没有大家预计的那么乐观,包括有些公司的业绩没有原来市场预期的那么乐观,整个市场虽然说估值水平在不断降,实际上上市公司的业绩比预期可能会降的更快一些,比PE的下降速度更快,股票市场大部分时候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运行,不是说大部分时候是处于理性状态运行,个股更是这样,大部分时候在非理性状态运行,跌也会跌破头,涨也会涨破头,或者说跌的时候很惨,涨的时候会滋生严重的泡沫,整个市场从3067点跌下来,跌的幅度比较大,上证指数跌幅不算太大,我们看中小板、创业板指数跌幅更大,意味着这种高估值的现象通过下跌确实消化了一部分,我们觉得这种估值往下的修复是常态。刚才杨总列举了一个数据,中小盘股和大盘蓝筹股低PE的比值在不断拉大,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小盘整体的PE比较高,第二方面,其实我们是这么看,银行股这种估值其实是在往下掉的,往下掉的同时小票也掉,可能小票掉的不会太多,它的价差还是在不断扩大,这其实就说明了可能小票未来的调整时间和幅度远远没有到,还需要时间去消化,大票虽然没有比较明显的估值往上修复的情况出现,但实际上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这些公司可能为市场提供了所谓的价值底部。

  林 耘:为什么要加上所谓两个字?所谓两个字代表什么?

  李 鹏:代表大部分卖方研究员得出目前这个时点的判断,觉得市场往下的空间极为有限,这还是有待市场未来的演绎验证。

  林 耘:你的判断是什么?

  李 鹏:我的判断大同小异,目前我们对指数没有指望它反弹能弹多高,只是我们能把握一些长期有高成长的公司或者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比较透的话,我们还是有信心为客户赚钱,从这个角度理解。

  林 耘:下面请罗总做一些补充或者讲一下你的观点,最好充分利用前面两位的观点。

  罗四新:我觉得他们讲的很好,通货膨胀对股市是影响很大的市场,我们也做了研究,现在同为金砖四国的巴西、印度,从96年到2010年,我们平均的CPI水平大概在2.0几,我们的GDP增长率在9.0几,美国在CPI是2.6,我们再看日本,日本50、60、70年代,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我们的CPI不算特别高的,一个结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CPI整体水平一定会提高,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如果真正CPI下去了,我们看日本80、90年代,CPI下去了,GDP增长率也下了。

  林 耘:这是曾总说的很难兼顾。

  罗四新:发达的经济体和发展的经济体CPI是不一样的。从过去非常低的CPI水平要提到相对比较高的CPI水平,政府政策管理的适应期,我们讲政策底,本身CPI会有波动,政策要适应,长期来看是很低的CPI,政府从管理二点几的CPI,达到现在的高度可能有难度,同时社会的承受力也是有波动的,我们觉得政策会有波动,政策底可能未来有一段时间需要政策的政策和CPI水平包括社会的承受力需要做调整,因为这个调整让股市的影响也比较大,估值等等水平可能也有波动的实习。

  林 耘:估值底和市场底你们的判断在哪儿比较合适?

  罗四新:我们觉得估值底和市场底,可能是一段时间或者一个区间,做投资来说,没办法找到最低的点,但现在来说,相对是比较底的区域,但如果做长期投资,能找到特别好的成长性股票,现在也是投资的时机,当然需要眼光更好一点,持有的时间更长一点。

  林 耘:您还是绕的挺出色的。我难得糊涂,不说具体的数字,市场底、政策底、估值底摞起来排序。

  罗四新:首先应该是政策和整个社会接受通货膨胀的顶部,然后出现政策底和市场底。

  林 耘:就是政策底先出现,然后是市场底。

  罗四新:这种时间有先后,但从长期投资来讲影响不是特别大。

  林 耘:先看政策底,再看市场底,估值底呢?

  罗四新:如果市场到底了,估值自然到底了。

  林 耘:估值是最有弹性的,市场情绪好的时候,早期的估值顶都是70倍,07年的时候估值顶是40倍,我刚才看了杨典做的图表,37、8点的时候估值剩下20倍,估值底其实一直在下移,尽管指数的底在抬高,比如1664点的底,其实估值水平要比98年低很多,2319点的底其实跟1664点很接近,还有这次1610点的底,可能跟1664很接近。我根据看了杨典的图,还是有点担心的,你们都回避做估值的判断。邱伟总结一下你比较认同第一位、第二位还是第三位?

  邱 伟:其实前面几个讲的我觉得观点差不多,有一个核心问题,什么叫估值底,美国最低早高全市场5倍的市盈率,俄罗斯在上世纪90年代很长一段时间是5倍的市盈率。其实它跟估值本身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有一个大学的博导去年带了几个硕士生和博士生看我们开会,相当于来实习一下,中午吃饭我问他,你觉得是先有交易还是先有估值?股票是先有交易才有估值。他想了半天,好像两个都一起有。我说实际上肯定是先有交易后有估值,估值只是用来解释交易的,首先要明白估值是解释交易的,所以不是绝对,没有绝对的东西,但估值反映了股票的供需、市场的信心,包括市场底,无非是股票的供需和市场的信心。我是做研究员出身的,以前研究化工,我有一个深刻的经验,看一个行业看不清楚的时候只看两个指标是骗不了你的,一个是供,一个是需,这两个东西不会骗你,看供需,供给每周发这么多股票,中国人可能会用20多年的历史走完美国人100多年的路,这么多股票数量,现在2、3000只了,照印度的规模,我们未来会到7、8000只,新三板马上要出来了,目标是10000只。新兴市场全部在收信贷,前不久有一个国外投行的人说未来几年新兴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收信贷,未来过程确实是这样,我们还没有进入加息周期,中国最多下半年加一两次就见顶了,但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房地产的资金会往哪儿跑?美国的国债在黄金上、国债上的全球热钱会往哪儿跑?这三个问题没有解释清楚。

  林 耘:您判断会往哪儿跑?

  邱 伟:中国经济不出现太大的超调,总有一点会到中国来吧?咱们就说医药,重要有那么到医药企业,很多小企业未来会死掉,那些钱往哪儿跑?现在我们做资产管理的也感觉到确实有这样的客户在找我们,实业的资金确实会进入这个市场。

  林 耘:即将死掉的企业呢?

  邱 伟:也不是死,做到一定阶段不能做大了。我前段时间看一个企业,设备老化比较厉害,也不愿意投入,但不投入就无法做大,设备就会不断老化,他们现在很想做一些二级市场,至少做一些投资,也许是PE,但说句实话,他们现在最感兴趣的是PE,不是二级市场。说到另外一个问题,中国市场面临严重的问题,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利益分配不均,我原来做研究总监的时候,比如一个项目要发行了,研究员觉得公司定价30倍市盈率就可以了,费了半天劲,结果投行的保荐人说人家发70倍,为什么我们发30倍?他不会考虑人家发70倍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公司。

  林 耘:那是以前吧?

  邱 伟:过去两年来发生的市,一直到现在为止,我相信所有卖方都面临这个问题,这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投行现在参照美国华尔街搞了一套超募的期权制度,发行制度改革是好的,原先30倍见底,现在麻烦了。

  林 耘:那样搞下去的结果是台上的人挺开心的,可以发市盈率很高,台下买股票的人都走了。

  邱 伟:现在有一个好现象,发行市盈率降低了。证监会如果持续维持比较高的发行速度也未必是坏事,前期创业板刚开始发的很高,现在越发越便宜,也向市场靠拢,这个过程中间会比较难受,有可能导致市场估值中枢。

  林 耘:我问过证监会的人,他们一点也不难受,发高了也骂,发低了也骂,反正都骂,就发吧。

  邱 伟:这是好事,如果长期下去,未必是坏事,证监会未来一定是要走向所谓的备案制,证监会的发审委就中国才有,长期来说是这样,包括新三板,将来三年以后可以直接专板上主板,不用上发审委。好处是什么?确实有很多成长性的公司成长性非常好,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怎么样找到自己赚钱的机会就行了。

  林 耘:您绕的更远了。我们讲心路历程吧,本周经历了创新低,又涨上来了,心理感受上有什么变化?这么一起一落挺激烈的,我们看到在周初的时候,我接触到很多人都是把目标位不断下移,因为创了年内心低,补掉去年的趋势线,似乎不行了,周末一看,年限离的不是太远,总理还讲话了,在这个过程中,你们难道就像刚才一样洋洋洒洒跟我们绕吗?台下的朋友心里有波动吗?你们就没波动吗?预期有没有改变?策略有没有应对?

  曾昭雄:其实我这两周都在做调研,上周我一个星期都在出差,当然每天都会看盘,也都知道变化。我们也想的比较简单,我觉得也不要指望者市场一下子涨的很凶,我觉得还是有点感觉像05年时候的样子,我是01年开始做投资总监的,尽量会卖出一下,股票会找到便宜的东西,也不能说绝对很便宜,毕竟很多股票已经涨了很多。这个阶段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做调研,在公司里面不断收窄我觉得可以买的东西,按目前的估值看,今后没有20%的增长,基本没有买的意义。20%的利润增长是合理的,基本不会赔钱,我可能要找25%甚至30%增长的公司,我过去的经验只有10%的公司能造成这样的条件。

  林 耘:我看券商的盈利预测报告,去年平均是35%,今年平均是24.14%。

  曾昭雄:调研公司的时候很多情况并没有体现的那么乐观,包括5月份的经济数据,包括6月份的经济数据,有些数据是测度的,调研一下相关的公司会发现,我们实际的经济增长,投资的增长在下降,体现在数据上可能需要一两个月的滞后。据我了解,工程机械实际的销售量在5月份同比下降了34%,厂商本身可能没有下降,因为很多库存转移到经销商,有这个过程,但实际投资的动力是在往下走的,实业的情况就是这样,这么高的经济增长,有点维持不住,要往下调一调也是很正常的。换句话讲,我们现在的策略,涨上去了,就把手上觉得原来判断错的公司卖掉,跌下来到一个合理的位置,满足条件了,选择公司加仓。我觉得又要回到年限以上,一下拉到很高的位置,不太现实,需要一个过程去消化。中国经济包括市场的股市也是一样,有几个问题还是需要去解决的,我们这几年简单看,M2也好,信贷也好,通过09年开始,将近三年的时间,假如用社会融资总量去看,我们的信贷09年10万亿多一些,10年下来一点,今年可能就7万多亿,加在一起发了30多万亿的信贷,又有些表外之类的东西,实际就是把一些快要到期的贷款变成理财产品卖掉,M2也是增加了一倍,简单讲,还是需要有2、3年慢慢收一收的过程,不可能再翻一倍,这是一个问题,还是要慢慢收回,市场需要有一个调整,对市场来讲,的确是在调整,在调整的时候比较好找投资的起点。刚才杨典说这个问题,苏宁电器当时上市多少倍,简单来讲,公司要成长的快,要买的相对比较便宜,首先把公司找出来,再找相对比较便宜的位置,也不要着急,找好公司,控制好你的买入点,这是一个。中国确实有一个问题,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最近也在一个数据,有人说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的时候房地产市值相当于GDP的6倍,有很多不同的统计指标,房地产市值包括了住宅还是包括商业地产,我们正在核实,现在目前的情况大概是怎样?很多人说城镇住宅大概是100万亿的水平,假设对09年的超过了3倍,假设对10年的就是3倍不到,数据很难算,因为平均房价是多少,都很难算,我们要算一个确切的情况,刚才说城镇住宅,包括商业地产,我大概觉得中国很多总量指标已经在中间偏上一点的位置,这时候我觉得还是要空一空,包括房地产价格的增长,量的增长,相对要空一空,对银行、水利、钢铁有什么影响,还是要在观察期,在这个期间,我觉得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发生,可能突然涨几天,或者突然很快跌几天,你觉得什么位置合适,就去建仓。

  林 耘:我听明白了,曾总一个是在调仓。

  曾昭雄:也不是了,我现在手上有一些资金,找到合适的东西,3000个上市公司未来可能有300个达到我刚才说的条件,也不需要找300个,找10个去买就行了。

  林 耘:前面几个月投资的增速是比较快的,历史上比较很难这么快,我看了一下,有保障房,历史上没建过这么多保障房,会不会在目前的时间段里干了几件跟投资关系非常大的事,保障房、高铁、水利等等,会使得在现在这个阶段里面的投资增速比历史上其他时期更快?

  曾昭雄:回答你的问题,高铁现在已经在下降了,那个东西比例不是很大,我前两天跟一个做房地产的朋友坐在一起算了一下这个数,1000万套保障房,资本市场和实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有时候会想当然,为什么呢?1000万套保障房,一般的高层,大概是1平米用60公斤的钢材,大概是200块钱多一些,用多少水泥?大概问了几个房地产公司,自己做老板的,做工程预算的,1平方米的住宅大概用0.3立方的混凝土,混凝土里面有沙、水、石头,我大概了一下,哪怕0.3立方都用的水泥,1000万套都盖起来,增长水泥上市公司的收入720亿,720亿分3年,每年就是240亿销售收入,不算参沙,也不算干嘛,现在盖房子不用自己搅拌混凝土,1立方混凝土是400块钱,1平米住宅要0.3立方,就是120块钱,这120块钱里面还不全部都是水泥,另外还有运费什么的,没有那么大的市,可能一年增加100多亿的销售收入,还没算高铁可能会下降,我觉得没有那么大的市。中国很多东西都挺大的了,希望这几个东西还在30的增长,也不是太现实。

  林 耘:谢谢曾总,数算的挺细的。李鹏,你这一周干嘛了?

  李 鹏:可能很多人觉得我们回答忙于抄底会比较兴奋,实际上我们做投资也不会在乎这一两周,不在乎这百分之一、二十,我们心态相对比较平和,不至于大喜大悲,或者说来了一个涨停板就特别兴奋,或者说跌下去很悲观,长期来看,这种心态适合慢跑、长跑,这周做什么,什么都在做,主要是做研究,买入也有,卖出也有。

  林 耘:预期方面做了调整吗?

  李 鹏:预期方面我们正在调整,主要是基于下半年的判断,下半年我们预期可能市场不至于像去年下半年那么乐观,去年下半年从6月底、7月初2300多反弹到2600,当时市场基于通胀预期或者升值预期,流动性相对宽松,指数从2300涨到接近3200,涨幅确实比较大,包括去年大部分利润主要来源还是来自于三季度,一个季度就创造全年的超额收益,包括大部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都是在1、2月份亏损的,就看3月份比谁跑的快。

  林 耘:就是传说中的吃饭行情。

  李 鹏:今年不同,这个跌是普跌,不是结构性的下跌,所以大家都不好受,接下来的反弹也不排除是普涨,但这种普涨现象注定脉冲式或者持续力度有待上去,反弹的空间不会太乐观。主要从资金层面的角度去理解、分析这个市场,整个供需明显是供大需求,赚钱效应也不明显,没有很好的吸引场外的资金进来,从这个方向看,我们觉得下半年还是保持总体相对谨慎的思路,结构性的机会可以大胆参与,不像上半年二季度普跌的现象,可能会有一些结构性机会。

  林 耘:今年的机构和去年比,今年结构性的机会有什么特点?

  李 鹏:去年包括年初更倾向于周期类的为主,今年我觉得行业划分不会太清晰,有可能各个行业里面都会有一些个股的机会,今年下半年这种机会可能更大,来自业绩的确定性和成长的确定性,假如要给更高的估值水平,可能要落实几年成长的持续性,不是简单的今年高成长就可以给3、50倍的PE,如果明后年不能持续,市场也不愿意给高PE,就像银行股今年普遍增长有2、30%,大家都都愿意给高PE,担心未来的成长性,虽然银行股今年利润不错,但PE是在降的,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往下拖,主要是权重股的PE在拖累,未来我估计还是趋势,今年下半年的机会只是跌多了反弹的机会,而不是经济周期出现方向性的变化或者通胀出现明显的回落,导致市场上明显趋势性的大幅上涨,我觉得这种概率比较低。

  林 耘:罗总怎么看?您在这周做什么?

  罗四新:从年初开始,我们觉得是产业转型,也是政策转型的时期,我们觉得资本市场对这个转型期有一段适应的过程,可能涨也不会涨特别多,是不是往下跌,我们也觉得是底部区域,说跌特别多,短期脉冲式的下跌有可能,但是从稍微长点时间看,可能也没有。我们总体来说会找比较看好的,还是比较谨慎,因为转型期,坦率的说,没有很长远的眼光在这10年里有些公司能成长成世界型大公司,这需要市场的扶持,具体哪些个别的公司是不是能持续的成功脱颖而出,我觉得在初期阶段会比较谨慎一点。

  林 耘:有没有相对看好的行业或者在这次转型里面比较确定能够受益的?

  罗四新:我们也研究了一下,经济增长比较成功的,包括日本、韩国、台湾,有一些路径依赖,比如日本在70年代到80年代的过程中走的比较好的是电器设备,包括韩国、台湾这些产业,前期有些基础。相对来讲,目前有些比较确定性的,比如我们现在是世界的工厂,已经有些竞争基础的企业,特别是国家如果给些政策支持,我们理解政策支持说白了就是把其他产业的钱往这个产业转移,再加上本身竞争的基础,现在比较有优势的产业更有可能脱颖而出。

  林 耘:比如呢?

  罗四新:像一些机器制造的某些行业,成功的概率更大一些,但确实需要持续去观察行业和公司的变化。

  林 耘:请邱总谈谈,您是新价值,今年整个市场还再继续调整,一方面价值型的股票更为抗跌,从指数来看跌幅还是比较大的,大家都在强调转型的背景下,新价值体现在哪里?

  邱 伟:我代表新价值的研究总监和基金经理,不是代表投资总监讲这句话的。上礼拜确实是有点害怕的,但看到一点希望,第一是政策面有松动的迹象,最核心的就是紧缩的政策,其实这个逻辑非常清晰,但不知道会怎么样,有一些迹象慢慢出来,第一是关于保障房的融资制度,可以发债了,第二是上周五总理的讲话,如果只看翘尾因素的话,的确6月份见底的概率是很大的,7月份的翘尾因素比6月份低0.3个点,6月份大概3.3、3.4的样子,8月份可能会3以下,9月份以后会迅速下滑。

  林 耘:我看了一下数据,今年前5个月份每个月都有翘尾因素,平均下来在3左右。

  邱 伟:翘尾因素是慢慢提高的,5、6月份翘尾因素是比较高的,6月份最高,7月份下来。

  林 耘:您觉得通胀有可能在6月?

  邱 伟:运气不好就碰到7月份是高点。实际上最简单的一个道理,一个是温总理的讲话,一个是什么时候加息,我有一次感觉,这次加息会加在CPI高点那个月,我认为7月份加息的概率非常大,为什么?央行一定要表示加息以后CPI就见顶了,我认为概率非常大,也不一定是准确的。比如今年如果只有两次加息,一定会把那次加息作为尚方宝剑用在刀刃上,前段时间央行负责人说没有上限,所以敢加,加息要甚用,现在来看有可能会提前。在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只能选明星,比如我看到新能源,新能源里面我认为最有前途的是太阳能,太阳能里面我认为最有前途的是光伏,在光伏里面最有前途的我只看好一家公司,这是一个逻辑,也许我错了,但这个逻辑没有错,这是我们未来选股的标准。

  林 耘:这是你们的靶心。您不做组合,就认定了?

  邱 伟:做私募不能不灵活,有时候要动一动,但核心的东西不能太多。

  林 耘:今天的话题是通胀时代的财富保值与传承,最近央行做了调整,把股市排的比较靠后,前面是储蓄,然后是买基金,指的是公募为主的类型,然后是债,再加上股市,放在今天里面比较,要比较一下房地产,本轮调控一个是物价走高,一个是房价引起的争议非常多,从历史上看,投资房地产的开发商有败过,一般买房的还没怎么败过,我想问一下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房地产的调控究竟会什么样的方式延续?对股市的影响是怎么样?因为我之前的观察,我觉得整个房地产的调控预期和实际走向有相当大的偏差,我曾经跟几个教授讲房地产调控之后钱会往哪里去?他们说钱会来,可能会到股市,但不会优选,来股市还可能会先做空,去年五一做的节目,看过来是比较像的,房地产里面扛不住的三四线企业都在找矿,另外房地产里面首付抬高,钱不仅抽不出来,可能还要卖点股票去首付,房地产企业也没有听党的话直接卧倒,而是把利率水平一而再再而三的抬高,会看到一个循环,结果是钱没有进入股市,而且还在房地产那个地方占有更多的资金,通过首付、月供,通过房地产的囤货等等方式,最终面临一个结果,继续调控直接击毙房地产,还是会需要有松动,给它缓和,形成正向的循环?这里面面临地产股近期的走向和投资房地产现在可为不可为?

  曾昭雄:我们又不是政策制定者,首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投资还会选股票,而且没有很明显,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在出现,未来用三年眼光看,可能有10—20的公司,有10%的公司会让你赚比较多的钱。PE据说有1.2万亿的钱囤积在PE,PE买的倍数也比较高,现在买进去要等三到五年才能退出,二级市场里面18倍都在发,PE还在拿18倍。这里要找机会,首先从股权这块来讲,那么多人抢的东西别去抢了,那么多人不要的东西就找机会去买,这是很简单的。

  林 耘:您会选择股票投资是现在好的时候?

  曾昭雄:我觉得这是一个。即便有机会,我都不会去花我的时间去研究房地产信托,一线公司给到15、16的总成本,二线公司20%以上的总成本,再去研究结构,是用项目公司的股权去承担,理论上讲这个公司会担保,可能相对复杂的结构,房地产公司本身会担保,万一一两单爆了,可能信托公司还要给你填。我假如买5个,每个给我带来20%的回报,实际投资者拿到手的没有那么多,只有13%或者12,买10个,假如一个出问题,一个社会怎么可能把风险收益率提高到13%呢?假设这样的话,很多东西是没有价值的,一年期的存款利率3.25%,才多了10%的回报,假如投10个,有一个出问题,我说话回报就没有了。大家都在追逐固定收益,银行又切出委托贷款、快要过期的贷款做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可以买,毕竟比存款高一点点,最终机会越来越少,而且很高的固定收益给你,要掂量掂量是不是真的没有风险,04、05年就出现这样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大家回溯一下,大家要想想,这种回报是不是真的没有风险的,这是第一个大家要考虑的。对于房地产,这的确是一个挺难回答的问题,第一个阶段,这次最终结果,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最终的结果还是越来越多的钱涌入房地产市场,愿意承担20%以上成本的公司,有些甚至是一年说年息100%甚至60%的,大部分都是房地产项目,通过理财产品也好,通过信托也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也好,越来越多的钱还是涌到房地产行业,还是觉得房地产是暴利,还是基于这个预期去开展刚才说的一切现象,整个经济体对房地产的依存度不断提高,总有一天会有风险,我不是政策的制定者,我相信政策的制定者可能会看到这些问题,稍微调一调,大家日子都好过,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我个人看法。简单讲,美国的房价跌那么多,中央公园的房价没跌,我们是说大面上的,不会把房子作为投资的标的。银行给五点多、六点多的理财产品,可以买一买,钱就先放在那里,耐心找一找有没有好的公司,假如没有挖掘公司的能力,有没有好的基金经理帮你管钱,简单讲二级市场有一部分股票长期投资价值显现出来。

  林 耘:可以问一下您最近都在看哪些行业的公司吗?

  曾昭雄:我的标准也很简单,未来三年都能起码25%的复合增长,目前A股的股价才能挣钱。

  林 耘:它们在哪儿呢?

  曾昭雄:我也在找。

  林 耘:你可能找了,都买了车票或飞机票看了。

  曾昭雄:我觉得还是维持这个观点,消费、医疗保健,包括一些新兴的服务型行业,市场很大,自己是龙头,但份额还是比较小的,一些现在规模已经扩到很大的,一些行业我就不好点名,我刚才已经算了水泥的例子,爸爸钢铁也好、工程机械也好,房地产也好,银行也好,的确有波动性操作的机会,但不一定能满足我刚才说的条件,找到一些满足条件的公司,行业是一方面,有时候能找到一些很好的公司,有些公司是创业周期,有些公司在相对增长比较明确的行业,现在规模比较小,宏观对它的影响越来越少,宏观看不清楚,去找那些公司,真的是泥沙俱下的时候,肯定有什么股票都在跌的时候,就去买一些,我们大概也是这么做的,今年的确是挺难的,今年我们打算能持平,目前看短期的效果还不错,但的确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找到这些公司,找到好的公司,就去买,未来两到三年还是有能找到机会的时候。

  林 耘:下半年难还是上半年难?

  曾昭雄:我认为下半年会慢慢容易一些。我个人是这么觉得,跌的机会对长期布局来讲是很难得的机会,这时候敢于去买一些。

  林 耘:听李鹏的,你前面讲了,我始终没有听的很清楚,你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曾总也在绕,他绕的也挺漂亮的,他基本偏向非周期一点,未来成长好一点,行业未来成长性比较好,公司未来规模不大,我挺想问你飞到哪儿去。李鹏,你再进一步给我们讲讲目前的策略,我们这么多人,挺辛苦来的,怎么也得听清楚你的策略中听不中听,才能把钱往上递,您现在面对下半年,最佳策略是什么?

  李 鹏:基于下半年的判断,首先是基于一个指数波动的判断,波动会收窄,基于这种判断……

  林 耘:收窄是怎么收窄?

  李 鹏:往上往下的振荡幅度不会太大。

  林 耘:中轴在哪儿?

  李 鹏:如果按现在的时点看,是振荡向上的过程,斜率不会很高,中轴2700、2800的样子,往3000点靠,但不会乐观到3000点之上。对指数的判断,投资还是要有相对清晰的主线和思路,不是听了某个人推荐某只股票就基于去买,所谓方向的思路,我们做投资,大部分时间是自上而下,如果行业没问题,相关行业配套政策也是支持的,另外是行业成长空间大不大,找到这些行业,是没问题的,行业的成长性没问题,行业本身有足够大的需求,足够支持这个行业未来3、50的增长,2、30的增长,另外是政策比较扶持,第三是本身这个行业或者说相关的公司能够做大,有足够大的行业才能支持足够大的公司,比如上市公司做这个化工产品,本身这个化工产品全中国的市场10亿的规模,这个公司现在有2、3亿的收入规模,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但实际上未来再做大可能也大不了多少,或者说市值的成长空间不会太大,不排除现在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成长空间,意味着这种行业属于小行业,很难诞生一个大市值的公司。如果我们选行业选对了,在里面选一些成长性不错的公司,未来这些公司的成长空间会比较大。

  林 耘:比如说呢?什么样的行业。

  李 鹏:也有挺多的,像多晶硅行业、太阳能行业。举个简单例子,太阳能行业整个收入会50%在德国,可能大家会觉得德国的太阳能或光伏产业占能源消耗量的比重很大,其实不大,意味着整个太阳能行业可能未来的成长空间会很大,现在国家产业政策也在跟着变化,以前说发展多晶硅是高污染的产业,政府就限制了,现在发现未来整个市场的空间还是很大,虽然说国内的厂商很多,但国内厂商自用都不够,不存在产能过剩的说法,现在全球50%的收入规模,只是占德国国内能源消耗量的5%都不到。

  林 耘:讲了一个,还有呢?

  李 鹏:还有很多,比如物联网行业,大家熟悉的像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联动,但实际上物联网是物物交换、物物互联,包括有很多行业、很多领域都需要应用,包括畜牧业、铁路,包括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改变我们以往的生活习惯,提高我们生活效率息息相关的各环节都在应用,都可能有应用空间,这里面诞生出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或者手机支付的机会,都会很多,这个行业空间很大,有可能是互联网几十倍的行业空间,不排除诞生一些新的大市值公司出来,假如这个公司老板有比较好的战略眼光的话,可以发现。另外是传统的消费行业,不单纯局限于苏宁和茅台,会有很多小市值变成大市值的公司。这种商业模式成不成熟,像最近新的商业模式,像网络支付,淘宝这种商业模式其实派生了很多产业链的机会,像物流运输领域、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域派生出很多市场机会,我们觉得还是要花时间精力去研究透,不是简单说一个公司就完事的事情,标的肯定有很多,今年以来政策引导的保障房建设,其实保障房这个产业链相对可能偏短,整个产业链有政策支持,保障房未来几年1000万套,今年也有这么大的量,整个产业链下来,引导水利的消费、钢铁的消费,包括家电的消费,包括做保障房的这些企业,可能成长性相对来说都还好,只是市场愿不愿意给高一点的估值,这就是我们的选股思路和方向。

  林 耘:看起来在新兴产业里面还是花了不少心血。

  李 鹏:一直在学习。

  林 耘:下面我们听一下罗总,您觉得下半年会比上半年日子好还是差?

  罗四新:其实我们觉得下半年确定消费强一点,按照我们这种投资逻辑,上半年趋势会更明显一点,基本我们是以趋势投资为主。

  林 耘:上半年是向下的趋势比较明确。

  罗四新:有一些阶段性的表现机会,其实投资不是追逐今天涨明天跌,我们通常会寻找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确定性的趋势。在中国做价值投资比较是痛苦的事情,虽然苏宁电器涨了那么久,从刚开始到后来,不知道有没有耐心。我们通常希望找市场在阶段性表现比较好的公司,我们拿基本面印证,我们会做基本面研究,类似于自上而下的选择,今年整体上在政策转折期我们觉得市场走向不是特别明确的时候,会拿很低的仓位做趋势,比如可以看到1月份高铁、水利,2、3月份的水泥、化工,有相对比较明确的趋势,趋势都有特定的基本面因素去支撑,所以下半年我们更愿意去观察政策比较明确以后,看看哪些板块、哪些行业、哪些股票能被市场认同。

  林 耘:以目前的认知来讲,您觉得下半年哪些行业更有利于上半年?

  罗四新:坦率的说我们会做一些判断,这种判断一定会拿到市场上检验,如果我们判断错了会去改正,目前这个角度我们可能偏向于上半年有一些类别的周期性股票,我们感觉会有一些反弹的机会,但不能说很长,站在这个时点上,特定的政策环境下,下半年有一些周期性的股票或者跟财政政策相关的股票,我们觉得会有一些表现的机会,现在货币政策比较紧,财政政策会相对比较松。

  林 耘:下半年整体判断比上半年乐观一些吗?

  罗四新:稍微偏乐观一点点,但是跟前面两位差不多。

  林 耘:不要受他们影响。

  罗四新:我们觉得不会有特别大反弹的高度。

  林 耘:邱总,您从形态上就很有条件跟他们不一样。

  邱 伟:我觉得不管怎么说,所谓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现在2700,怎么都比上半年好一点,客观来说上半年前四个月还是比较好做的,我们前四年很多化工股,他们也有很多化工股,那段时间挺爽的,周期股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还是博弈,拿完整的周期,运气好是持平的,运气再好一点可能下个周期比上个周期高一点,运气差一点可能拿完一个周期是亏的,这个逻辑是很清晰的。第二个逻辑是成长股,我总体来说是偏成长的,在我看来,如果把经济分成三个阶段,上一轮资源,中间是制造,下面是消费,没有制造消费是没有钱的,消费里面有很多陷阱,比如前段时间爆家乐福的事情,我就开始考虑是不是很多渠道都有这个问题,所以很多陷阱,我觉得确实要仔细去筛选,而且消费经常容易给大家比较高估值的情况。还有制造,制造的核心在于什么?举简单的例子,未来中国的航母马上要下水了,可能配套很多舰队都要出来了,为什么中国过去几十年飞机老是不行,军舰老是不行,老是被越南这样的国家欺负,我们的飞机不行,为什么不行?发动机不行。发动机的核是什么?材料。制造业里面,第一个我认为讲机械,讲什么,都可以讲,有可能比我做的快,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回到材料上,只有材料的突破才是真正的,如果一个企业在材料上取得突破,我一定是看好的,而且中国的材料和国外的新材料不一样,我们所谓的材料更多是替代国外的,市场是现成的,就看企业能不能突破,跟踪难度小很多,最笨的办法,大不了天天住在那里。

  林 耘:这样的企业在哪儿?我也想去住。

  邱 伟:事实上很多公司都具备,去年我去深圳的(惠成),只要在合适的时点买,当然炒高的时候不要买。制造业的核心一定是材料,如果说我的整个逻辑,我觉得我是比较看好资源+核心技术,一定是核心技术,大家都有的东西,比如(莱宝高科),可能有把它更好的东西。资源还要分,煤炭好不好,我如果跟煤炭,还有战略性小金属资源,因为它跟军工有关系,我们知道中国如果没有军工,我们就是下一个南斯拉夫,就是下一个伊拉克,战略性小金属下一个引申出的就是军工。煤炭我为什么不看好?我看好新能源,看好太阳能的发电,未来太阳能发电肯定会取代火电发电,现在的确有很多污染,污染问题在不断解决,光伏发展只有4毛钱了,一些传输问题解决,为什么不能替代火电?当然能替代火电。中国的核心还是制造业,在一些战略性稀有资源上,还有一些核心技术,特别是新材料领域,消费里面会比较谨慎选一些公司。

  林 耘:谢谢!投资总是要看看有没有惊喜或者有没有风险点,每个人挑一挑,从曾总这儿开始,您觉得下半年如果有惊喜,可能出现在什么地方?如果有意外、风险点,可能是什么?

  曾昭雄:首先我再找,另外一个假如我真的找到惊喜,我愿意分享给我的投资者。风险我觉得还是那点,我觉得现在比较大的风险在于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政策的变化。

  林 耘:谢谢曾总,如果您找到了一定要短信我,然后我再告诉听众。

  李 鹏:风险可能我们还是会比较关注美元的波动,会不会导致整个新兴市场的资金回流或怎么样,惊喜可能性也不太大,政策会不会担心超调,然后出现放松,政府在防通胀和保增长方面会不会找到平衡点,或者说往保增长方向靠,到底怎么样,紧缩的政策持续这么长时间,现在反对声音也多起来,存不存在超调的风险,导致政府相对宽松,股票市场发行节奏或者频率会不会放缓,或者说国际板放缓推出,可能市场的情绪会受到一些刺激,会有一些兴奋点出来。

  罗四新:我们觉得风险可能还在于政府对市场的扰动,国家定的目标是4%,市场上的人预期最后的目标会是5%多,如果国家坚持4,我相信政策的紧缩力度会超出大家的预期。我们不清楚国家对CPI的容忍程度到底是多少,这取决于小企业承受的能力,如果小企业真的像现在出现大规模倒闭,影响就业是否稳定,可能容忍目标会高,如果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过去就业荒到处出现,如果就业弹性足够大,可能政策会超出大家预期。惊喜的地方,我们更愿意去感知市场带给我们的惊喜,也比较难预测,如果市场出现惊喜,我们一定可以抓住。

  林 耘:很有信心。邱总呢?

  邱 伟:我也是害怕地产,实际上中国的政策就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现在核心聚焦到地产上,CPI我不太担心,猪粮比1:8了,再高也不会高到哪里,所以我不担心这个,但是我担心对于地产的态度,中央本身也有些博弈,大家都知道。惊喜的话,其实市场跌也挺好的,重新玩一把,有时候我挺盼望跌到1600点的。投资最重要是控制投资行为,选对选错不一定最重要,有时候控制投资行为是最重要的。

  林 耘:几位先别走,今天台下来了那么多人,不是来做看客的,还要提问提。

  提 问:刚才听了几位基金经理的观点和点评以后,我深刻的发现您这几位有一个非常重要、突出的特点,都是价值投资,而且是符合中国市场的特点,但是我有一个问题,现在价值投资是基本,但是面对国际宏观还有货币政策不断波动,其实在国外也有一些基金经理采取其他一些对冲的宏观波动策略或者手段,包括一些量化的手段,我想请教一下基金经理,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作为?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比如说我们想通过TOT买一些你们的产品,我们不太清楚,上你们的网站,你们过去投资的产品能不能暴露一些?让我们知道一些你们的风格,我不太希望现在很多私募基金投资完全是黑箱,有些人可以讲的很好,第三方或者其他机构是很想了解通过你们的购买产品,看你们的投资理念和波动率。

  曾昭雄:你第一个问题,其实我们也希望,但我们现在没什么手段,我们还是希望有比较大系统风险的时候对冲一点,的确现在没有太大的手段,说宏观对冲,国内没有太多金融工具可以让我们作出这样的东西,起码在市场上没有看出有这样的产品可以提供出来。

  林 耘:第二个问题是过往的投资有没有深度的披露,像巴菲特一年每年写一封长长的信。

  李 鹏:可能这位听众没有关注,阳光私募公司信息披露都挺充分的,或者说净值在相关信托网站上,在相关公司的网站上都有很公开的披露,这跟公募基金一样,包括有客观的第三方评价,像融资评级都有详细对各家私募的评级和分析,包括每一家的特色和风格怎么样,理念怎么样,不一定很趋同,因为私募是多元化的投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各样的门派都有,不好一概而论,你刚才说我们四位都是偏价值型的,其实也不一定,罗总这边是看趋势多一点,各花入各眼,最重要的是在座各位对我们阳光私募的了解或者各位基金经理的认知程度,如果觉得我们的风格理念和你们的性格比较匹配、比较适应的话,可能我们会是你们的选择之一,包括我们瑞天也是这么一个类型的公司,我们不是做短跑、折返跑、加速跑,我们可能不太擅长,长期来看我们的慢跑跑下来也不会太差或者说收益率也不会太低或者说还过得去,我们属于这种类型风格的机构,其他机构其实也有很多不同的做法,包括罗总这边今年做的很好,我们希望未来能为我们的持有人创造更多的财富或者说持续性的创造更多财富,如果一定要用收益率去框死,确实很难。长期来看百分之十几、二十,我们希望能达到。

  提 问:在座这几位基金经理,我如果现在要投资的话,敢投给曾总。对展博,我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怎么给投资者挣钱的?就是方法论。第二是规模大了以后怎么保持盈利能力?

  罗四新:非常感谢对我们公司的关注,我们一直在成长,收益到目前来说还比较稳定的,规模这个东西,我们觉得规模对你的灵活性会有一些影响,但是我们觉得现在还没有到规模的瓶颈,刚才李总说我们以趋势投资为主,我所说的趋势并不是注重短期的趋势,还是有比较确定性的趋势,包括板块、主题的趋势,也会做基本面的研究,趋势一定是和基本面相互研究的。关于具体的方法,每个月有对市场的认识,包括运作的情况,都会向我们的客户发送,比较详细的情况可以到那些地方了解,我们也会定期跟客户深度沟通,因为时间关系就不详细说了。

  提 问:我想问一下新价值的邱总,我们都知道市场由估值来确定,对个股来说不一定比较准确,但对大盘来说比较有参考价值。从上证指数估值的水平来看,目前是底部的区域,因为涉及到05年股改以后的情况,05年股改后和05年以前有不一样的情况可能是流通市值增加很多,另外是刚才讲到的新三板和国际板,考虑这些因素,估值体系会不会往下移?移大概移多少?有没有相关方面的研究?

  邱 伟:其实很简单,看看香港市场,香港市场有两个案例,09年初的时候香港有很多医药股,一年之内变成20倍市盈率,什么原因?有一个催化剂是中国国药在香港上市。另一个是美国出了好几家中国上市公司的丑闻,美国券商把所有中国概念股全部打入黑名单,有一家公司做汽车制动器,那个公司很好,30%的增长,马上会有一些并购,才多少倍市盈率?4倍市盈率,我关注的时候6倍,现在4倍市盈率,所以成长和市盈率之间还缺乏关键的问题,市场的信心或者是不是大家捧它,有点像明星一样,有点像娱乐行业,大家不关注医药股的时候,医药股5倍也合理,最近回调到15倍,有人说又便宜了。我一直觉得价值投资一定是基础,在判断错的时候,只有选对股票才能保你的命,不至于输光。价值投资有没有用?还是有用的,如果只是抱着这一个不放或者做的很死板,像美国市场比较极端的情况让你碰上了怎么办?所以交易行为也很重要。做投资而言,灵活一点,价值一定是基础,不管是新价值也好,实际还是这个意思,要灵活一点,除非你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够扛几年时间。

  林 耘:我前天碰到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老总,他前几年有一个观点是批判茅台,他这次跟我讲他买了茅台,他想测试一下市场的强度,茅台现在200块钱站住了,他就买,但他以前是批判茅台,茅台曾经跌到80块钱,他现在回过头买。

  邱 伟:我们看公司这么多年,要不断审视,所谓价值投资也不是拿着不动,要不断审视,确实预期没有变,各种情况没有变,就拿着,不是拿着就不管了。

  林 耘:谢谢台上的四位基金经理跟大家交流,也感谢台下的朋友一直坚持到现在,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各位私募基金经理为我们分享他们的投资智慧,也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让我们相约下一期阳光私募基金论坛。本次融智评级·第二季度阳光私募基金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参与!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