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东琪:中国经济短期面临通胀风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2日 13:44  新浪财经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来源:新浪财经 孙洁琳 摄)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来源:新浪财经 孙洁琳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年6月2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中国资本市场年会”在上海举行。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专栏)。

  陈东琪: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本来以为要按PPT讲,结果没有准备电脑,一看时间是25分钟,题目是讲中国经济转型与资本市场。我那天答应说讲宏观经济,宏观经济现在也在转型,所以我利用这25分钟讲宏观经济的基本观点,就是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讲这个话题是很老的话题,但对于当前的资本市场,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讲,我想这个话题还是蛮重要的,大家很关注。

  首先讲一个基本观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无论是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都面临减速,同时也面临比较大的通胀风险,所以一方面是增长减速,一方面是通胀风险比较大,当然这两点结合起来如果把控制通胀作为头等的要事来讲是要经济降温。从理论来分析,中国经济前三十年保持10%的增长速度,有可能在未来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都会发生变化,就是说两位数的增长一方面从客观原因来讲,恐怕动能难以支撑;第二从调结构的目标来讲也是一个必然的课题。

  从客观来讲长期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减速的原因,第一是咱们整个国民经济的规模已经很大了,和改革之初只有三四千亿相比,现在是四十万亿了,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资源、环境的需求以及对环境的承载,也需要很多要素的支撑,所以面临很大的压力,就是基数提高了。从欧美发达国家来讲,随着经济规模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时,增长会从超高速回到较快、中低速的运营过程,当然这是需要时间的。

  第二点,我个人感觉到中国城市化扩张度有可能会缩小,最近注意到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以后,直到现在的城市化率接近50%,今年也有可能到50%,大概是49.68%,改革之初从百分之十几提高到现在,城市化的水平非常快。特别是95年以来,我们城市化率都是以每年1个百分点以上,有的年份超过1.4%。最近两年有减慢的迹象,原因也是城市基数很大,留在农村的人口只有6.6亿了,在13.4亿的总总人口农民人口已经减小过半了。城市化率还会比较快,但是相比近十五年的超快速度来看就会放慢,当然对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扩张会有一定的影响。

  第三点就是我们的人口红利,虽然十二五依然存在,但是人口红利的规模以及强度都会减少,我们注意到人口普查当中65%以上的人口这十年增长比前十年加速,就是说平均的13.4亿人员的平均年龄在逐步增加,会使我们的劳动资源对比前三十年的强度减少。

  第四点就是出口和整个外贸经济的转型,原来主要是数量扩张型,靠低工资、低价格的低水平竞争赢得世界的出口空间,今后会向质量型、结构、品牌、档次提升,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渡期当中,我们的出口综合竞争力可能会面临一些压力,争取更大的扩张空间,特别是入世十年以来相比面临更大的挑战,特别是欧美大的贸易伙伴对中国采取更多的限制措施,使我们出口行动受到一些约束。

  第五点就是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虽然空间还很大,但是经过十一五之后,特别是金融危机这几年之后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张非常快,这个时候的财政能力也比较强,随着中国今后的老龄化水平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达到相对好一点的水平之后,包括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设施等等这些建设速度可能相对于前十年,尤其是前五年相比是减速的,这样对于我们的投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讲到基础这一块可以把保障性住房算进去,这一块是比较大的空间,但是从中长期角度来讲还是受一定的财政约束。

  第六点,引起我们经济增长难以保持两位数的重要理由就是我们要真心实意,实实在在转方式、调结构,这样以一定的减速腾出一定的调整空间,所以注意到中国的资本危机以后为什么欧美和我们周边的亚洲,像泰国、印尼、越南这样的资本市场指数,为什么危机前他们都是超过的,而我们现在只有50%不到。我个人认为是中国经济在长期转型,资本市场已经做到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反应。

  所以中国要做到长期的经济增长速度难以回到两位数,我们前三十年尽管有周期,有下降期、衰退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在10%以下,比如89年、90年、91年,比如说亚洲金融危机的几年,比如这次金融危机的时候,大概32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10%以上,今后这种格局难以持续,而且也不应当持续,因为中国的能源、资源、环境承担的成本代价在四十万亿GDP的基础上难以承受,所以我们要走质量化的路子,所以发展的中长期会减速。但这个减速不会一下子实现,比如未来三十年来判断减速到7%左右的话不会是每个十年都是这样的情况,可能前十年高一些,第二个十年较低一些,第三个十年可能更低的状况,所以在时间的分布上会是一个渐进的,一个逐步的过程。这是长期经济增长可能减速。

  第二个层面,短期就是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依然会面临着经济降温的前景。从全球角度来讲今年一季度都是减速的,美国经济由去年全年的3%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8%,欧元区20个成员国都是减速的,有的甚至衰退,例如日本。东方国家的整个增长速度快,但依然是减速的,中国去年一季度是11.9%,去年二季度还有10.3%,虽然有下降,但是实际上也是一个减速的态势。印度经济去年一季度是接近10%,是9.4%,到去年四季度还有8.3%,今年一季度降到7.8%。巴西、南非的经济增长也是减速的。

  我预计下一步还减速,发达国家为了减少赤字和债务一定会引起公共开支的减少,公共投入的减少,总需求当中的公共需求会出现收缩的情况,制约着经济的增长。而现在对希腊也好,对其它的欧洲进行援助,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减少政府赤字,但这实际上会影响近期的经济增长,这个情况不是一两年能够解决的,所以整个欧美发达国家可能会以低速增长来应对这样一个减赤减债的双减任务,对于发展中国家依赖会减速。短期主要是受通胀约束,现在我们注意到全球通胀在去年四季度以前发达国家排不上,一季度的综合CPI和核心CPI,欧美发达国家都在加速。

  发展中国家,像东亚、东南亚这样经济成长比较快的地区通胀压力更大,越南超过两位数已经好几个月了,印度的通胀一直在8%到9%,中国最近两个月一直在5.4%、5.3%,不管最近一两个月怎么走,我感觉到现在通胀压力还是非常大的。第一是消耗前期应对金融危机当中各国的货币政策,消化这个需要时间,因为大量的货币投放一定会是商品、服务价格的上涨,这是需要时间的。第二点,目前美国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尽管本月底到期,也可能没有Q32.5%到3%的计划,但市场悲观计划是2.5%出现。不管怎样,美国目前的情况经济减速、失业率又出现两个月下降以后的反弹,4月份又到的9%,最近的非农就业人数没有增加,美联储政策不会马上转向,尤其是美国国债上限提高之前的两个月,还会给未来的通胀预期产生压力。第三就是全球的农产品,尽管去年粮价上涨10%,美国、俄罗斯等其它水稻的播种面积是增长的,特别是俄罗斯,也准备取消五个出口限令,但是全球最近关于农产品的供给预期下降资料是不断披露出来,所以我想农产品的上升周期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推动食品价格的上涨。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政府必然要控制这种通胀,因为有一个社会、市场、心理和老百姓承受的问题。

  未来应对通胀,促使物价基本稳定,包括中国、印度和其它新兴经济体在内可能今年都面临着比较大的通胀,无法控制的任务。在这个情况下,在宏观经济模型来看,如果通胀要下压、物价要下压,经济增长的速度也面临压力。

  第三点,现在资源品价格虽然一段时间由于美元对非美元发生短期变化,出现了下调,但是市场预期是有分歧,尽管我个人认为大宗商品,黄金这样的价格已经到达本周期的峰值附近,但是有人认为大宗商品价格还将继续上涨,这会强化市场预期。在这情况下,短期经济增长依然面临着较大的通胀压力。

  如果从上下半年来讲,由于中国在前期采取了力度大的政策,M2由27%降到15%左右,M1已经连续四个月增长低于M2,已经到达了常态均衡的增长水平,整体来讲我们还要消化前期过度信贷的信用风险,所以货币金融政策的紧缩姿态并没有预期下半年物价下降而出现改进,所以还会是偏紧的状态,或者是由紧转松的时间窗没有到达,条件并不成熟,时间没有到,虽然我们可以控制紧缩的力度,在紧缩的方式做一些调整,但是总体来讲由于通胀没有出现,特别是CPI没有出现持续性下降,政策的紧缩力度、政策的调控力度应当说还会达到物价控制的基本目标。

  目前寻求宏观经济平衡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由于时间关系,就讲到这样的观点,供资本市场的研究人士、投资人士做参考。

  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