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卢中原:近几年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并未扩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9日 09:14  新浪财经
“2011(第三届)大连-中国经济论坛”于2011年5月29日在大连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1(第三届)大连-中国经济论坛”于2011年5月29日在大连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第三届)大连-中国经济论坛”于2011年5月29日在大连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专栏)。

  以下为演讲实录:

  卢中原:非常荣幸第二次参加大连的经济论坛,去年我来的时候我觉得好象没有今年的人多,另外今年我们还请到了许多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家、大经济学家,包括我的好朋友樊纲(专栏)等等,确实说明我们的经济论坛有新的发展,要知道能够把这些国内很顶尖的人请到一起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我确实通过本身的精力感到大连的经济论坛有一种新的姿态、新的生机,下面我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讲讲最新的研究心得,是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来谈一谈。我的主题叫做“中国经济转型和企业战略转型”。

  去年我们在这里谈的主题主要是后危机时期我们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现在我们进入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间,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间,国际国内都有许多新的情况,当然还有一些原有的挑战并没有应对完,我想就从“十二五”规划实现,我们国家的发展、改革、转型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另外我们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把它结合起来。首先我们看中国经济转型确立了哪些新的思路,这个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提出来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改革开放贯穿着一个主题、一条主线,这个主题就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条主线就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科学发展观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也已经讨论、实践了十多年了,在“十二五”期间,又一次强调以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新意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我们对他有什么新的概括和提炼?我个人认为有五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这条主线强调了要坚持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我们一讲加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哪怕抓?“十二五”提出了五个要点,经济结构有很多方面,包括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区域结构,还有所至有结构等等等等,这么多胡子眉毛一把抓,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需求结构就是我们说的总需求,投资消费量大内需,还有出口外需,这一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方面要更加协调。过去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过多的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我们希望以后更多的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使消费投资出口“三架马车”能力协调的拉动我国的解决。

  第二个结构调整,我们过去主要靠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将来希望通过一产、二产、三产,更多的靠“三产”拉动经济增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来,到2015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应当达到47%,比相等提高4个百分点。这个目标不高当然也不低,因为“十一五”期间我们制定的预期目标差点没达到,降低标准,人均GDP已经达到了4300美元,在国际上看来,人均GDP的3000-7000美元之间是第三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恰好是在这样的阶段,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放慢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据中心的预测,如果转变比较快,到2015年第三产业的比重能够达到46.8%,跟“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就非常接近了。所以,我们说如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慢,这个47%的目标是达不到,如果加快转变就能达到,甚至会超过。

  第三个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由过去主要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转向更多的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我觉得第三条跟我们的企业是尤为密切相关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实在在推动企业实践。比如说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企业可以做很多工作,当然政府的责任更不能推卸,比如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培训等等,但是企业在琢磨这些事的时候,我相信最能够见效的应该在企业,这是讲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认为主要抓这一个结构调整。

  发展方式转变第二个要点是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这个大家知道“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来,我们的研发费用在这五年间占GDP比重的1.8%上升到2.2%,0.4%个百分点的上升是非常困难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如果能够提高0.4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更多靠企业而不是靠政府。

  第三个要点就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转方式转了半天,衡量转方式的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志是什么?不是地方政府,每个国家、政府在全世界排位上升了多少,而是看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真正增加了还是增加的很慢。大家知道这些年我们一直在争论中国的区域差距、行业差距、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在不断的可能,我们要反思,多少年来也一直在强调,比如十多年前,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的时候,国务院领导直接交给我们一个任务,就是差距越来越大 ,我们怎么调节大,十年来政府一直关注这个事情,到底有没有进展?这方面我们正面的报道不够,报道负面的东西、讨论负面的东西不少,我们首先肯定我们取得进展,进展的取得的积极的经验是什么?有效的正确的政策是什么?我们是否应当坚持,如果取得进展未来我们能不能保障这种势头持续下去,这是我们也要关注的,不要光说差距大了,大家义愤填膺。2007年到2009年上升了四个百分点,劳动者初次分配,劳动者收入占GDP比重仍然偏低,但是实实在在上升了4个百分点,这个我们讲的不够,因此国际国内都在反思和批评,这个反思和批评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我们看到进展也是很重要的。为什么重要?就是“十二五”期间我们能不能保持住这种进展的劲头,不要一味的批评,批评我们都可以批评,我们掌握中国的问题,我们公布出来会比媒体报道多的多,严重的多,但是我们怎么样看待进展和问题,最重要的是进展能否保持住,不让他反弹和逆转,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再比如说城乡收入差距,这些年大家总说扩大了扩大了,07、08、09年这三年始终维持在3.3:1,2010年城乡收入差距下降到3.23:1,比2006年3.28:1是下降的,这就是实实在在取得的进展,怎么取得的?2010年农民收入的增幅大于城市,这种进展在“十二五”期间能否保持下去是最重要的,而不要一味的批评在逐步扩大,实际没有扩大,而是逐步缩小。“十一五”规划提出来,GDP的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幅5%,而“十二五”规划提出来,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要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十二五”规划目标是年均经济增长7%,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幅大于7%,我们看到全国30多个省基本都是按照这个导向思路。这个明显比“十一五”规划上就是进步,要求居民收入的增幅要大于GDP的增幅,想办法,用政策的杠杆实现这个目标。这是我们讲第三个要点,就是发展方式转变以后,发展成果的分享是不是更加公正、公平,由全体城乡居民高收入、低收入、中等收入,各个阶层的收入,全国十几亿人口都能分享发展的成果,这才是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目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需要讨论这个问题。

  第四是坚持两型社会的建设,抓循环经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低碳发展历史等等,推动中国的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水平,为什么提高全民族的?因为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也不仅仅是生产建设领域的事情,还包括消费模式。如果我们都去追究大排量、大户型,我们的生态环境不可能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所以,我们说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第四个坚持或者第四个要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个要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开放作为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这一点我想也是十多年来得出的非常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如果我们改革到位,我们发展方式的转变就会实实在在取得成效,否则这发展方式都是纸上谈兵的,包括资源价格改革,与我们现在调控物价总水平,这两个目标往往发生矛盾,我们怎样把握平衡?现在我们遇到了油荒、电荒,大家都在反思,其中很重要的或者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资源价格改革不到位,是改革的问题,是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如果这个改革我们不往前推动,我们怎么去节能减排?鼓励企业去抓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还有财税体制、政府政绩的考评体制等等,这些方面的改革没有推进的话,我们的发展方式非常容易受到短期经济波动的冲击,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都向我们提示了这样的教训。

  中国经济转型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了五个要点,下面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怎样使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够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基本脉络能够衔接起来。在这里我们能够得到什么机遇,又给我们提出什么新的要求,是需要我们深入讨论的。根据我们国务院发展中心企业家系统的问卷调查,大概每年度发出上万份的调查问卷,通常有效问卷回收3000—5000多份,回收率已经很不错,有效回收的问卷当中,进行整理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的战略,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们对企业战略是重视的,同时也在认真的反思,根据问卷整理的结果我个人认为四个结论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的结论完全是根据调查问卷得出来的,包括企业家的思考和分析,在企业总体的战略上,我国的企业更多的喜欢多元化总体经营战略,而外资企业更多的倾向于专业化的总体经营战略,问卷的调查结果表明,专业化和相关多元化,大家注意了,相关多元化,就是多元化的主业是相关的,这两位企业经营绩效比较好,比不相关多元化战略要好,这是我们调查的结果,我觉得这很有意思,是不是反映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理念不同,发展的环境不同,为什么外国企业倾向于专业化的总体经营战略,而国内的企业为什么更倾向于多元化的总体经营战略,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要琢磨琢磨。调查结果表明,专业化的经营型战略和相关多元化的经营战略,绩效又比较好,我们的企业难道是傻子吗?既然相关多元化和专业化绩效好,为什么我们企业倾向于不好的战略呢?这不是悖理吗?希望企业家认真研究。在中国的企业发展中我们面临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是空前的扩大,很不规范,就像一个大门突然打开了,许多从国内回来的海归和拿到外国籍的人,在国内十几年,回来以后说中国现在很不规范,发达国家确实很规范,但是中国的不规范当中,孕育着机会太多,他们在国外感觉是饭碗,在国内觉得这是个事业,这是很有意思的。我遇到不少海归,宁愿给民营企业家当子公司的副总或者老总,在国外呢,也可能地位不比这低,为什么还要回中国来?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机会很多,在这种机会,在这种不够规范的情况下,我们中国企业的选择也是要经历过这么一个反复,因此我想这可能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发展的阶段、发展的外部环境,发展的理念与国外企业不同。但是,我觉得我们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值得我们企业家思索的。国家提出的战略转型、经济转型五个要点,我们企业的转型,跟我们企业的微观层面比较直接,我们想想企业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微观主体和市场的基础,如果在我们这儿,我们还是我行我素,和国家宏观层面的引导是不对茬口的,带来的机遇我们享受不到,带来的挑战我们也无法应对,这是第一个结论,在总体经营战略上到底采取什么样的战略,企业要认真的思索,根据我们的调查结论,专业化和相关多元化的总体战略,绩效相对较好。

  第二个结论,就是在竞争战略,中国企业的竞争战略就是更多的企业倾向于低成本竞争,总结起来是低成本、宽产品线、同质化,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不够,这种竞争确实是一个客观现实,比较多的企业采取这种竞争战略,这种竞争战略在中国的低端、低附加值行业确实是有效的。而且在中国现在劳动密集型发展还有前景的时候,人口红利还可以维持几年的时候还可以,“十二五”结束的时候,中国的人口就停止增长,未来的人口红利很难再吃了,我们就要营造新的人口红利,这种形势下过多依靠低成本的竞争战略,还能否维持的更长久,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根据我们的调查,差异化、技术含量较高的竞争战略绩效相对较好,既然这样的绩效较好,为什么大多数企业还要追求绩效不那么好的竞争战略呢?这也是我们值得研究的。

  第三个结论就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我们中国企业更多的是依靠出口,出口解决企业国际化,但是事实上国际化战略包含的环节和内容很多,包括到境外去并购、投资,也包括出口,还包括承接外国的服务外包或者发包自己的服务外包等等,这一类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应该说在中国的企业当中,慢慢的越来越广泛,走出去、引进来,但是我们中国的走出去仍然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包括国外政治条件,还有我们自己企业国际化战略不够明晰,并购当中老是想一步到位等等,这样一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们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也还不够成熟,企业家在问卷调查过程当中,都比较有种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更多的在企业战略思维上有所提升,总体战略、竞争战略、国际化战略进行一番清理,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战略。

  第四个战略,中国企业战略制定和执行难度都是比较大的。首先企业要制定一个科学的中长期的战略,许多企业往往不重视这个,无所谓,包括很多的知名企业家认为,我的战略就是没战略,不制定战略,不制定战略就是我最棒的战略,这是最后很有名的企业家,我们的采访,都很有意思。他的思想是什么思想?自己的一套想法也并不是没有战略,只不过不用这个字眼而已,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的战略制定有比较大的缺陷,就是命令式的,愿景式的比较普遍,就是董事会、经理层的集体战略决策往往流于形式,因此是靠企业家个人的魅力,强势提出愿景,下达命令,下达到员工和不同的管理层来执行,所以叫命令式和愿景式的战略制定,职工参与比较少。因此,我们的企业家们非常希望企业的战略决策层治理结构能够进一步的完善。

  以上是我跟我们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最新的问卷调查,就是企业战略转型比较有意思的,就是跟我们企业家直接相关的四个结论。这四个结论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企业家呼吁要改变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社会要营造一种尊重企业家的氛围,使企业家的成长有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的环境。这一类的呼声我们在每一次的调研当中几乎都有,我认为不是一个最新的反映,但是也说明,这么多年这个问题可能解决的还不够理想,因此企业家们仍然呼吁加快政府行政改革,进一步完善全社会有利于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外部环境。这个可以说是我们最新的企业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和以上我给大家汇报的国家层面“十二五”规划期间转变发展的五个要点怎么样结合起来呢?我想如果从战略制定的层面,如果我们能够更多的反思我们存在的不足,来确认我们成功的地方,然后在看看国家发展的大的战略,这样有利于我们的企业从中找到自己在未来五年发展的新空间,避免我们企业再走一些弯路,这就是我给大家报告的主要观点,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