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晓鹏:增强国际竞争力需推进金融租赁国际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5日 09:52  新浪财经
中国银行业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 5月25日(周三)在天津宾馆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金融租赁高峰论坛”。上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银行业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 5月25日(周三)在天津宾馆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金融租赁高峰论坛”。上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国银行业协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 5月25日(周三)在天津宾馆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金融租赁高峰论坛”。上图为中国银行业协会金融租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晓鹏:尊敬的蔡主席、尊敬的崔市长,大家好!非常高兴再次出席金融租赁高峰论坛,听了大家的演讲,使我不得不回忆起从去年到现在,时间过去一年,但是中国的金融租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金融租赁的牵头单位工商银行,我谨代表我们单位对大家对金融租赁行业作出的贡献表示中心的感谢。

  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全球视角下的租赁业务,中国金融租赁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个成绩是令人振奋的,经过三、四年的发展,中国对金融租赁的认识越来越高,大家愿意使用金融租赁的产品来促进内需发展经济,这种主动性在增加,因此从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金融租赁已经开始由培育期进入一个成长期,这个判断是否准确,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我认为我们应该面对未来,研究未来一个时期中国金融租赁业的走向,这样一个走向,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我们必须要融入全球经济,随着中国企业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过程中,找到金融租赁业的发展地位。

  下面我想围绕金融租赁的国际化,谈我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推进金融租赁国际化,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改革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一步一步的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是第一大出口国,第一大贸易国,去年中国的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增强金融租赁可以增强我们的竞争能力,它有四个方面的作用,首先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经济结构,目前我国的经济处在新的发展阶段,调整结构是重要的任务,有一些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钢铁过剩了2亿吨,平板玻璃过剩2.5亿箱,我们需要综合治理,单靠压缩产能可能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缓,也可能出现就业率的下降。因此我们需要在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中考虑这个问题,通过租赁业的发展,寻找新的市场,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金融租赁业的国际化,可以带动设备的出口,转移生产能力到海外,可以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在这个方面,中国的电信、机械等已经有了不少的成功的案例,因此我们希望租赁业在产能过剩方面作出我们的贡献。

  第二点,国际化有利于贸易平衡。七年中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了12倍,虽然在2002年顺差的规模有所下降,到去年年底我们的顺差仍然有1781亿元,这是引发汇率纠纷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金融租赁国际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从进口方面金融租赁可以通过采购拉动进口,同时降低企业的初始投资资金,刺激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需求,从出口方面来讲,我们金融租赁可以减少贸易中的冲击,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的阻力。

  第三,国际化有助于金融企业的本身的走出去。最近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逐步发展中国大型跨国金融机构,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去还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商业银行的走出去还基本上建立在传统的贷款、存款结算的业务上,我们主要的金融业务,比如说投资银行,比如说资产管理,我们的私人银行等高端业务还没有实现走出去,因此在未来五年加快中国金融业银行业在全球的地位,离不开金融租赁的走出去。金融租赁是商业银行重要的产品线,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可以依托我国的制造业和资本实力的优势,因此金融租赁有条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从而发挥其作用,带动其他业务走出国门。

  第四,金融租赁业的国际化,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实体经济和金融手段的密切结合。在货款和租金上使用人民币结算有天然的条件。金融租赁国际化还可以在租赁项目、融资租赁物的投资、租赁资产证券化领域推进跨境交易,并发挥蓄水池的作用,将热钱引入市场,解决金融租赁产品不足等问题,所以我认为金融租赁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迫切的需要。

  第二个观点是推进金融租赁化是金融业自身完善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经济全球化要求金融租赁的国际化,同时金融租赁的国际化,也是促进行业强身健体的必由之路。过去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使许多行业提高经营和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对于金融租赁也不例外,我们可以通过金融国际化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第一金融租赁国际化可以促进租赁公司形成更为合理的商业模式,目前在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存在两高两低的突出问题,所谓两高,一高是金融比例比较高,第二是售后回租占的比较高,这两个都是80%,相对应的两低是直租占比比较低及还有就是经营性租赁比较低,这两个占比比较低的业务又收益率比较高的品种。因此如何探索金融租赁的商业模式,我们认为通过金融租赁国际化,不仅在实践中吸收国际同行的先进做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境外活跃的租赁物投资市场,以及产值交易市场,使得飞机、船舶等租赁业务,具有更好的运行基础。因为我们目前搞直租,搞经营租赁,我们担心国内找不到一个活跃的,共赢的市场,我们要搞这个产品,必须要到国际上去,我们去寻找这个良好的运作基础,同时另外境外的不同区域的法律、会计,为租赁业务的转型和升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二个是,国际化可以创新更有特色的租赁产品,现代租赁产品的发展正是现在慢慢形成的,英式租赁,美国的租赁等等无一不是由此而产生的,我们想到,如果没有跨边界、跨区域,跨市场的产品结构设计,就不可能涌现出今天这么多的新的金融租赁产品。去年我们在银监会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东方保税区推出了保税租赁。但是我们看到,目前中国的金融租赁业,在产品上、总体上还是存在类信贷化特点,我们提供的信贷产品和银行的信贷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顶多是一个类信贷的产品,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开发出具有租赁特色的产品,就要利用各国的法律、监管、税收、会计上的不同因素,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因此必须要推进我们的国际化。

  第三个是国际化可以缓解目前金融租赁公司的流动性压力风险。租赁公司的租赁期限基本上都在五年以上,负债绝大部分是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开辟在市场上分解途径和渠道,特别是通过国际市场,可以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广阔的渠道和经验,通过市场证券化,通过可转换债券的发行等等,通过国际市场来分散国内金融租赁公司的流动性的风险。今后一个时期大家都预期人民币是稳定的,国内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来源也非常有限,因此我们可以预见租赁公司外汇难的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同时我们注意到,当前在全球金融市场上,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走去,许多国外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恢复了飞机、船舶等业务,国际市场的资金供应,逐渐趋于旺盛,一些项目在国外融资比国内融资这个价格将近低300个基点,为此中国的金融租赁行业应该关注国际市场,从国际市场获取我们低价的外汇资金来源。因此我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推进租赁公司的行业化,对行业发展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观点,推进金融租赁的国际化,需要我们内外兼修。在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按照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要求,内外兼修,加强管理,首先要拓宽视野,增加交流,要练好内功,当前金融租赁公司市面临的问题都是以前国际同行遇到的问题,并且国际同行找到过很好的解决办法,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公司需要走向世界,加强国际同行的交流,拓宽视野,借鉴他们的经验,在商业模式、产品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特别是当前中国的租赁业要探索建立一个科学的考评体系,也就是说根据全球租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评价金融租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这些考核指标的建立,使我们走向国际的同时,能够和国际同行有一个可比的评价。

  我们要客观的分析金融租赁管理,同时靠我们的管理提高防范风险,目前对金融租赁走出去还有不少的疑虑,以管理能力来看,我们还不具备出去的条件。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这个跟国际同行是有差距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恰好,我们需要通过走出去,把我们目前存在的风险通过国际市场进行分解,因此,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既要在走出去的时候防范风险,同时学习对我们的风险管理的经验。尤其是涉及到资金资产的全球自由流动,如果我们限制这个走出去,可能反而会带来更加复杂的不可控的因素,形成更大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共同的探讨,通过在境外设立项目的SPV以及国外同行在资金交流中探索更多的渠道,来发挥我们经营的实力,经营的特点。

  最后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完善政策,培育市场,创造国际化金融租赁的环境,我们在出口退税、进口关税、外债管理等方面面临很多政策障碍,形成了金融租赁较高的成本,难以与国外同行同等的竞争地位,同时在资产转让等方面,金融租赁公司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我们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和领导部门,能够研究适应金融租赁公司的基金投资的政策的规定。

  各位领导、朋友们,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全球大家庭中,不可回避国际化的大潮扑面而来,让我们坚定信心,加倍努力,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监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加强自身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迈向更大的发展的全球市场,从而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租赁业的发展,并在世界金融租赁业的市场中奏出中国金融租赁业的强音,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