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科博会中关村创新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2011年5月18日,由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和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中关村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首席战略合作媒体新浪财经全程直播。图为北京市昌平区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主任周云帆。
周云帆: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参加本次中关村创新论坛,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曾经提出,任何产业都有可能通过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其附加值。从世界各国对发展的行为中也显而易见,科技的价值越来越大,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全球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的创新投入,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诸多实例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科技现代化,才能真正以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中关村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担着领航下一个十年的创新中国的重要责任,昌平区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昌平园作为中关村核心区的组成部分,必将为完成领航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
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昌平的情况。昌平位于首都的西北部,是在海淀区的北部,区域面积大约13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6万人,昌平地处北京上风上水,60%的面积是山区,40%的面积是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了60%,也是北京的母亲河温榆河的发源地。昌平有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有中国温泉之乡的小汤山镇,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清华大学分校区、北京大学分校区等高校共43所,科研机构106家,科技人员超过2万人,有北京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城之一沙河高教园区,昌平居北京中心城区和首都机场均在一小时车程以内。2010年昌平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5.6亿元,中关村昌平园规划用地11.48平方公里,包括了昌平园中心区、中关村国家工程创新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院和三一产业园四部分。目前昌平园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00多家,上市企业15家,其中2010年新上市企业5家,在这里面创业板市值最大的公司乐浦医疗总部设在昌平。
昌平以能源科技、生物医药等三大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78%,2010年昌平园实现总收入880亿元,工业总产值623亿,利润110亿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出构建两城两带新格局,昌平负担着其中一城一带的重大任务,一城未来科科技城,一带北部高科技产业研发带,昌平和海淀一起构成的。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中,昌平南部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区和海淀一起构成了中关村示范区的核心区。昌平“十二五”规划任务是建设高端引领、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包容京北创新中心,国际科教新城。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简单做一些介绍。
第一,在高端引领方面,主要是通过拓展昌平核心区的发展空间,推动高端产业的聚集,聚集高端领军人才,打造未来科技城促使昌平经济发展尽快走向高端引领的轨道。1、拓展中关村核心区昌平部分的发展空间,发挥昌平科教创新资源密集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以齐北路、北清路沿线为轴线,积极构建沙河、文娱和绿色生态走廊,重点打造各具优势和特色的高新产业功能区,与海淀形成区域统筹、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在昌平东部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研发创新中心,在西部恩依托生命科学院等创新资源,加快建设科技商务区,打造国际化高端综合服务区。在中部和北部着力建设数字文化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
2、推动高端产业聚集。“十二五”期间,昌平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是,做大做强能源科技、高端现代制造、生物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科技研发科技商务和信息服务三大先导产业,积极发展都市旅游等三大特色产业,围绕中关村核心产业地位,吸引技术水平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和企业入驻昌平,以重点功能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支撑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链的延伸,打造产业集群。
3、聚集高端领军人才。坚持人才强区的战略,北京建设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为契机,广泛吸引科技创新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形成吸纳人才的主阵地和人才特区,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完善在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之间的流动机制,支持优秀人才进入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兴产业组织,同时积极推进建设昌平留学人员创业园,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推进全市人才试点区建设,着力打造聚集程度高、体制机制活,使用效率佳,服务环境优的人才高地。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各类人才在户籍、住房、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真正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有作为。
4、打造科技城。根据国家政策和规划,围绕我国产业发展,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把未来科技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准,引领我国应用科技发展方向,代表我国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水平最高人民人才基地,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成果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未来科技城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城两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十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吸引了神华集团、国家电网、中国电信、中粮集团、中国上飞等15家央企入驻,近半数是世界500强的企业,昌平正在抓紧筹划未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依托入驻央企雄厚的研发实力,加速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全面展示科技创新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发挥未来科技城的辐射和聚集优势,继续吸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研发机构和产业基地落户昌平,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第二,创新驱动方面,主要是围绕知识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两个关键环节,整合利用区域科教资源,建立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区域创新体系,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产业提升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尽快推动昌平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
1、积极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积极争取核心区先行先试政策,强化政府的协调职能,推动建立科教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促进创新成果就地转化。昌平的科教资源在北京市位于前列,有接近150家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密集使得昌平有非常好的研究和科技成果研发基础,希望通过合作建设研究开发机构,共同承担科技项目等多种形式形成稳定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同时昌平区将积极贯彻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若干意见,尤其是其中第7条关于人才特区内高校、教师、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可以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兼职,开展科研项目转化的研究攻关,享受股权激励政策,在项目转化周期中,个人身份和职称保持不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到高校兼职,从事专业教学和开展科研课题的相关研究要求,加大力度支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提供条件,重点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到昌平创业或者参与创业。这一条我们认为是搭建产学研用合作体系的关键,要鼓励高校的教师、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前提下,参与或者创办企业到企业兼职,把大量的科研成果通过这样的形式在市场中得以转化。不光是支持他们到校办企业、国有企业开展兼职创业的工作,更要支持他们到民营企业自主创业。只有通过这条路真正让大量聚集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迅速地转化。中关村人才特区关键意见之一就是第7条政策,我们看到世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关于鼓励科技创新,也是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通过历法形式实现的。其中有一个立法被誉为美国二战以后影响最大的一部立法是在1980年出台一个法案,法案核心内容就是一句话联邦政府强制要求所有的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无论是在大学还是科研院所,必须转化给民营企业即私营企业,如果转化得不好,联邦政府有权指定以什么样的价钱转让给什么样的私营企业。在这个法案公布之前,美国大概积累五万多件专利,95%都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荒废着,并没有得到转化,有了这个法案之后1980年到现在使美国科技成果,尤其是高科技的新成果大量转化,在社会上得以应用的时代。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立法,但是通过由中组部等17个部委包括北京市委市政府共同签署的在中关村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这里面就专门写进了这样一条,以意见的形式鼓励和支持高校研究院所的教师、科研人员在中关村地区创业和兼职,进行成果转化,也是类似的支持的措施。希望现在仍然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当中的研究成果释放出来。我想昌平和海淀共同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因为我们两区有着大量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大量的成果现在还没有得以转化,昌平将会为未来五到十年加大力度支持产学研平台,也会创造条件支持教师科研人员在昌平区创业。
二、全面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切实突出企业在区域创新体制中的主导地位,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技术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国有大企业和优质民营企业在昌平投资建设研发中心或总部,为区域发展进一步凝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大力支持企业依托自身资源,自办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切实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支持各类产业联盟,技术联盟的发展,加强关键性共性技术的研发。
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围绕人才资本、技术等核心创新要素,着力完善相关政策,强化激励引导机制,形成激励创新的长效机制,逐步规范各种支持的科技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以金融服务、创业风投服务、知识产权代理为主要内容的中介机构迅速发展壮大,形成风投、科技研发、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科技中介机构与各类创新主体和要素建立紧密联系,不断提升科技服务的水平。
三、在绿色发展方面,昌平仍处于空间格局加速调整,基础设施提升完善生态优势需强化的关键阶段,顺应首都城乡一体化加速的新趋势,重点推进昌平南部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大幅度提升城市化现代化的水平,统筹协调城乡区域的发展,昌平的人口最新人口普查结果中达到166万人,仅次于几个城区,所有郊区县排名第一,绿色发展方面已经到了关键的时期。1、优化产业空间的布局,目前昌平着重发展两轴两带三城多点的产业空间布局,两轴是指以京藏高速为沿线,发展科技商务和高新产业带,立汤路为沿线重点发展研发服务和旅游会展服务的第二轴。两带是指依托北部百里山前暖带丰富资源形成文化休闲产业带和南部在齐北路形成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三城是指未来科技城、沙河大学城和昌平新城。多点主要是凉州两带分布的重点功能区,包括昌平园中心区,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科技基地、未来科技城等重点带。结合中关村示范区的建设,坚持扩容与提芷增量与增效并重的原则,重点打造科技商务和战略新兴产业等五大板块,将昌平产业做非常合理的规划,希望实现产业聚集的发展。
2、加快昌平南部城市化的进程。结合中关村核心区产业布局和功能调整,对昌平南部地区加大力度进行开发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化的改造,加快推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用地开发,大幅提升承载产业和吸纳就业的功能。
四、在开放包容方面,“十二五”时期昌平区将以更大的魄力推动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发展环境。
1、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关村实际上是三支创新大军,一支是国有力量,包括国有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另外就是民营经济蓬勃的发展,中关村市值最大的企业和收入最大的企业两家可以说都是民营成分为主的,百度和联想,中国创业板市值最大的企业也有大量的民营成分在里面。还有一支力量就是外资的企业,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来讲,已经占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完善和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应该说是未来发展重点之一,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市政事业等领域,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融资和上市,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协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贷款、融资、担保的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服务,同时支持规模的民营企业尽快高速发展,早日完成上市,进入到全球市场发展。
2、迈出开放合作的新步伐,制定实施城市品牌战略,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扩大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营造适应国际惯例的市场运行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 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入驻昌平,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和高端产业聚集地的建设,拓展国际友好城市的交往,积极争取更多的国际会议重要活动和知名体育赛事在昌平举办。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国际竞争,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业务,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倡导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精神,营造开放、包容、务实的区域发展氛围。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创新是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昌平作为中关村示范区核心区的组成部分,也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期待着新的合作新的发展,让我们携起手,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