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清华大学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清华创新论坛”于2011年4月19日在清华科技园举行。上图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石柱。
以下为演讲实录:
李石柱:我想说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这些变化的基本脉络是什么,另外怎么看待这些变化。首先这个变化的脉络是什么,刚才主持人提到09年3月份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成为中国第一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里有一个背景,到08年的时候,中关村正式批准建立科技园区正好是20年,在20年总结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很重要的结论,中关村已经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创新中心,这个是基于很多方面的判断。这里面有一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有一批企业处于国内领军地位。还有很多方面在国内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国内的主要创新中心。那么未来怎么办?随着中国崛起,中关村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定位,在调研的基础上,国务院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的时候,下一个目标你要成为在全球范围之内有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就是这样一个背景。
国务院09年3月份的批复既提出了这样一个标准,同时批复了建设中关村创新示范区,还给了六个政策,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在09年到10年建设创新示范区的过程中,随着政策不断深化和推进,进一步还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话,在跟国务院汇报的时候,国务院去年年底进一步针对地批复了1+6的政策,一是关于整合创新资源,六是六个政策,同时在这个前后,今年1月26号,国务院批复了中关村到2020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3月14号中组部又会同中央15个部门,和北京市联合下发了建设人才特区的批复,这些变化是大家明显感觉到中关村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变化一个基本的脉络。
怎么看待这个变化,我认为有这么几个观点,中关村过去二十年,现在,面对未来,我们的创新是什么?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直走的是一条路子,二十年过程当中也是这样的,不断进行改革,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围绕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如何让企业更有活力,如何让企业创造出更好的商业模式。什么是商业模式?核心就是企业用技术如何进一步赚钱,实际上走出了这样一个模式,这是不变的,新的政策还有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整合资源,我觉得这次新的政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刚才跟大家报告1+6,1指的是整合资源。整合资源是长期以来说的一个问题,这次是通过体制化、机构化的一个机构来落实,就是我们成立了首都创新资源平台,正式名称叫中关村产业化促进中心,这里面就把相关中央部门的19个部委,北京市的20几个单位共同组合到一起,相关单位共同派人到这来具体办公,实际上就是把涉及到园区企业服务的这些部门集中到一起来办公,下设七个小组来进行整合。这样就创造了一个模式,跨部门跨层级的这样一个机构,资源整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二点,就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特别是产业化应该说在产业化的政策环境上取得了很大突破,其实09年3月份国务院批复六条政策里面,涉及三条是研发的,1+6政策里面,6里头有三条是股权激励相关的,所以一系列的这些部署,实际上在成果转化这个问题上,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突破。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一些实施的试点上也都取得明显的效果。
第三个变化,就是需求拉动创新,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应该讲创新的政策,刚才讲中关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政策体制机制的这个创新,其实我们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叫供应侧的创新,一类是需求侧的创新。什么叫供应侧的创新?就是你的政策机制实际上都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给它聚集更多的要素,激发更多的活力。需求侧的创新在于给他创造更多的需求,最典型的就是北京从09年开始实行的政府采购这种政策。在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基础上,总共签署了十一批的政府采购,特别在09年三月份,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采购起了很大作用。政府采购大家谈了很多,北京市推的政府采购是从一般的办公采购一下跨到了建设项目的采购,又进一步扩大了军队采购,总之在需求侧的这个创新方面,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一种体系。国际上大家都关注中国是一个大的市场,大的市场能不能带动一个大的产业,我们一些新的领域能不能带动一些新了产业链,我想需求拉动创新又成为一个新的命题。这是政策三个新的不同,这些政策在公布之后,在企业里面起到很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有很大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感到面向2020年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我们深切感受到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还很少,有世界水平的研发成果还很少,有世界知名品牌的这些品牌还很少。我们还需要聚集更多世界一流的人才,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感到压力、责任很重大,所以我在这里借清华百年校庆之际,也呼吁也欢迎咱们广大的清华学子到中关村来创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