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戴相龙:人民币国际化需要15到20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6日 09:34  新浪财经

  王烁:我现在想给各位发言人提一个多元化的问题,大家根据情况自由回答。人民币走出去也好,人民币国际化也好,从监管者、参与者、建设者,学者专家的角度,你们认为接下来最迫切需要在政策层面发生什么变化?人民币的房地产信托基金等等,接下来看到人民币新的产品政策是什么?或者说要创建一个非常有效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现在在香港,最迫切看到的突破是什么? 

  新浪财经讯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4月14号至16号在海南博鳌举行,此次大会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400位政要、企业管理者、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与会。4月16日09:00-10:15,分论坛“人民币走出去:挑战与机遇”在国际会议中心一层东屿宴会大厅举行,以下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专栏)发言实录:

  戴相龙:早上好!人民币走出去这个题目比人民币国际化更现实,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才有人民币的国际化,现在美元既是本国的本币,也是国际货币,这就是难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我不详细讲这个话题了,现在美元的地位不能取代,但美元要把贸易赤字控制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还是多元化,建立以美元、欧元等货币为主的多元体系,但亚洲的货币形成还没有条件,所以还要充分发挥人民币的作用,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再一个,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讲话没有提到人民币国际化,而是在G20第一次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提出来,全球储蓄货币多元化以后提到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其实人民币国际化的标准很高,首先是可替换;二是要全功能的,国际货币的所有功能都要具备,三要大比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储备体系的比例不能太小,现在有20多种货币都是兑换的货币,这个比例要和全球经济总量相同。所以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需要3-4个5年才能实现。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说了很多,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资本项目可兑换,还要从边界等亚洲国家走向世界,除了市场的办法以外,还通过政府之间的特定安排,比如说货币过关推出去,这是我的看法。另外,人民币要有一个离岸市场,离岸市场香港是最好的选择。美元国际化的时候也出现过美元离岸市场,人民币国际化也要通过离岸市场,那就是香港。现在香港的人民币已经有4000多亿了,我相信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结算,这对香港也有好处,对中国内地的货币政策有挑战,但不是太大。现在主要解决回流的问题,可以到中国内地购买国债和债券,也可投资股市。人民币IPO已经有了,我相信下一步回流的机制一定产生,这个没有问题,我认为发展人民币的香港离岸市场对香港都有好处。还有一个,大家考虑到人民币要走出去,特别是人民币国际化还是必然要从经常项目可兑换,也要经历人民币汇率的改变,这是肯定的。1996年12月,我代表了人民政府宣布了人民币经常性可兑换,原来以为花10年就可以了。但现在来看比较艰巨,艰巨有自己的政策问题,但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这对我们走出去也有风险。我感觉到资本项目可兑换到了一定程度,资本项目可兑换有43项,有47大类43项,现在不能可兑换的也只有1/3,主要是股票资本不能自由进出。但也有不同的变化,所以成立了特别的,包括境内、境外,将来慢慢大了就不起作用了,就可兑换了。我认为人民币要国际化要经过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更有弹性,但现在在一个过渡中。最后一个问题,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我也参加了南京会议。人民币该不该进入STI的问题,有些国家说要定标准,要可兑换、汇率自由化,中央银行独立才可以,有人提这个问题。也有人认为,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二了,所以应该放进去。认为人民币可兑换才可以,有人提出当初设立STR的时候,马克、日元不是全球化的,进入STI的时候才是全球化的。所以提出人民币要有一个过渡,实现可兑换。道理非常简单,STI不是私人的账户,而是一个记帐单,而且才2500亿美元,人民币进入了STI以后有代表性,进入之后逐步实现可兑换。我还没有看到国家领导人公开的讲话,但按照我的看法,中国愿意参加,不是中国的私利,对全球也有好处。

  戴相龙:这不应该是可以追求的标准,这是我的主要观点。

  王烁:刚刚您提到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多长时间?

  戴相龙:我说的是国际化,而不是人民币走出去,国际化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国际化率,那就是完全可兑换的。成为全功能的国际货币,可以计价、结算、交易、储备,再有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人民币在国际储备货币当中有一定的比例,比例少了不算是国际化,国际储备有10%、8%以上才是国际化。

  王烁:我现在想给各位发言人提一个多元化的问题,大家根据情况自由回答。人民币走出去也好,人民币国际化也好,从监管者、参与者、建设者,学者专家的角度,你们认为接下来最迫切需要在政策层面发生什么变化?人民币的房地产信托基金等等,接下来看到人民币新的产品政策是什么?或者说要创建一个非常有效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现在在香港,最迫切看到的突破是什么? 

  戴相龙: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最后确认是什么?第一,承认美元的主导地位。我们不但有美元指挥,也有人民币国际化,多种方式一致的,我们不是唱衰美国,美元地位的下降是客观的存在,后来说美元稳定是国策,后来说美元汇率市场决定,后来说美元是我们的,问题是你们的。这个不行,所以我们继续把美元作为主导货币,但要求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要控制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平均水平,财政赤字占GDP8%-9%,债务整体里面70%高于发达国家,这需要下功夫。另外,宣布美元稳定是国策,因为美元是世界的货币,这是非常确定的,做这个事情也是最现实的。第二个比较现实的,不要唱衰欧元,国际货币多元化是从欧元开始的,而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欧元的作用很大,问题是社会保障太过分。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要考虑到宏观形势,我们宏观形势是通货膨胀,现在已经公布一季度CPI增长5.4%,我说第一在意料之中,货币发行多,石油提价,劳动力提价;第二,经济发展有压力;第三,能承受,我们是9.5%的发展速度,工资收入也在增加。第四,环比已经在跌了,能够控制下去。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购买了大量的外汇,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信贷收支难以平衡,再增加多少存款准备金率还是有钱,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个人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解决几个突出问题。一是QDII,外国几个投资者进入中国购买股票可以加大,QDII就是中国合格投资者也可以扩大,先扩大,没有多大风险,可以控制的。二是香港股票直通车应该通起来,2007年我还在提,香港股票直通车了,最后不通了,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起来。第三,国际版,外部的企业、政府到上海、深圳发行国际版,我觉得可以开起来。所以我总得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我说是三个五年,这不是保守的,应该说是逐步推进的。当今来说应该在除了利率市场,汇率更有弹性,国家资本的推动加快推动,如果不加快进行,国内人民币太多、外汇储备太多,对我们是严重的伤害。我研究过1929年大萧条,美欧是金本位制,中国是银本位制,大萧条对中国没有影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我们金融方面没有影响,实体经济有影响。我认为下一步的风险,我赞成李主席所说的问题,不开放的最大威胁就是失去了最好的机会,我认为下一步把资本项目开放,适当加快。同时,香港的离岸市场回流,应该找一点,有一个制度上的安排,我相信我们国家有部门会在这个方面系统的推进,不是快或慢,而是如何推进的问题。

  王烁:时间关系,我们从观众当中收取两个问题。 

  提问:上个星期人民银行三个动作我都看不懂,为什么这么做?请教一下在座各位。首先人民银行同意在新加坡开第二个离岸市场,这对新加坡有好处,不知道对人民币有什么好处。第二个事情,人民银行同意人民币与七个货币进行兑换,看不出来有什么必要。第三,我认为会加强离岸和在岸,不知道人民银行为什么做这三个事情。 

  提问:我在问问题之前,我想回应刚才李小加先生所说的一样,中英文都懂,所以我认为您讲的不会自相矛盾的。我想问一下戴行长和李主席,刚才戴行长讲了港股直通车,您在天津当市长的时候都想做,我们以为很快可以做,但到现在还没有实施。我有一个很小的问题,不要说港股直通车了,不要说人民币国际化了,或者说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大陆走到香港自由出入,什么时候可以实施,你们能不能给我们一个预测?谢谢。 

  王烁:这两个问题都由戴行长和李小加回答比较合适。

  戴相龙:我看到新闻媒体说,要把新加坡作为第二大离岸市场,我得不到核实,你说是人民银行提出来的吗?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从美元离岸市场除了伦敦之外,其他地方也有,并不是唯一的,关键是离岸市场在金融中心有没有需要。比如说大陆和香港的贸易量,通过贸易获得很多的人民币,能不能与大陆紧密结合?新加坡以前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华侨也好、各方面也好,人民币使用比较广泛,对人民币的信任程度比较强,使用比较多,将来会不会是第二个?我是这样想的,离岸市场不是一个,但有主要的、次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这是不是人民银行讲的?我不知道,我现在是机构投资者,而不是行长,也不是市长,我从这个角度看待,这是一个问题。 

  货币互换是中国人民币走出国门的一种特定方式,一种是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慢慢的做法。还有中国政府和有关政府之间中央银行的安排,货币互换的时候可以提供人民币,但货币互换是双边的,而不是国际化的,但互换得多了,比如说七个国家和地区,十个国家和地区,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去的一种模式。我认为只要双方愿意是可以的,这是第二个问题。 

  关于流动的问题,现在流动的渠道很多,通过贸易的结算等等,我想对方结算用日元是30%,如果香港的贸易是1/3计算,数量也是很大的,之后是2.5万亿或者3万亿都是可以的,人民币进入香港我们是支持的,回流渠道也很快被打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