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梅德文:中国碳市场将走向强制化和金融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6日 14:08  新浪财经
北京环境产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北京环境产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新理财》杂志社主办的“2010中国CFO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暨第七届中国CFO高峰论坛”于2011年4月6日在北京举办。上图为北京环境产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

  以下为演讲实录:

  梅德文:非常感谢《新理财》杂志社邀请我们北京环境交易所给大家做一个汇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经济转型新机遇:碳交易与企业碳资产管理”,主要是讲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国际碳市场的主要现状,第二部分是中国碳市场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这样一个背景之下,企业如何进行碳资产管理。

  近几年来国际碳市场发展迅猛。交易量从1998年的1900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将近87亿吨,并且09年全球碳市场交易额已经达到1440亿美元。目前,国际碳市场还是以强制减排为主,以期货交易为主。而自愿减排市场,08年,09年的交易额仅占全球的0.54%,和0.27%,还不到1%,比例相当低。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中国目前碳市场的演进过程,从05年到目前为止,一直到2012年可能都是CDM项目市场,也就是清洁发展机制。但CDM只是单向双边场外交易活动,尚不能称为完整意义上的国内碳市场。而且整个09年中国CDM市场交易量只有13亿美元,还不到全球碳市场的1%。接下来是未来有可能发展的国家自主减排行动,以及双边合作——NAMA,比如中日、中美、中欧等等,这是一个新的产品项目。

  同时还有中国目前存在的VER市场。很多企业基于企业社会责任,公共关系,投资获利,管制预期等动机自愿购买碳减排量来抵消自身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CO2,从而形成了现阶段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虽然VER市场规模微乎其微,其只能够促进中国的碳市场能力建设,为中国这样一个碳市场发展作一个演习,很难成为主流,但就目前状况来看,VER市场仍是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可以为将来过渡到强制减排市场做准备。

  除此之外,最新的政策动向是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碳交易试点的提出,这就是局部总量控制下的碳市场。双特,其最大的发展趋势,一个是确立五省八市碳交易试点,在那些已经工业化程度比较好的地方,或者说比较发达的地方开展碳交易,比如广东省碳试点。另外一个就是从明年1月1号开始,欧盟将向中国航空公司强制收取航空排放费,这有可能倒逼中国行业减排机制的发展。

  最后总结中国碳市场发展趋势,我想强调的是:中国真正的碳市场,碳金融,一定是强制减排背景下的碳市场,一定是金融背景下的碳市场;中国碳市场将会从CDM市场到双特,到VER到NAMA,最终走向碳金融市场,碳资本市场。

  在分析完中国碳市场可能的路径之后,接下来要谈谈企业与自愿碳交易。只有在低碳商业环境下,企业的碳交易需求才会开始浮现:一个就是我们刚才讲的CDM,我们作为减排量供给方参与碳交易;一个是VER,少量有实力,有远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率先减排,或者通过碳中和等方式购买减排量,这个过程就牵涉到企业碳资产管理;再就是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碳交易,尤其是特定区域的碳交易,比如广东省将讨论开展碳改易试点,那么广东省境内那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必须对自己的碳资产进行有效率的管理,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碳资产,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催生了一大批碳资产管理服务机构,例如中信证券,五大电力等等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碳资产管理公司,

  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称中国碳市场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在中国从事碳资产管理,应该大有可为。所谓碳资产管理,网上有很多解释和说明,比较容易理解的定义是指对《京都议定书》中所涵盖的包涵二氧化碳在内的6种温室气体进行主动管理,包括若干方面的内容。如:碳监测、碳披露、碳减排、碳交易及在低碳时代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其它措施。这些行动可能是自愿的或强制的,取决于企业所在的政策监管环境,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营和/或品牌价值。我们认为,在低碳时代,企业必须低碳化。低碳化需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收益,如果碳资产已是企业资产的一部分,那这部分资产的有效管理将是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如何以各种各样的工具,各种各样的产品,各种各样的手段最大化的管理风险,发现机会,提升碳资产价值,应该是碳资产管理的最终目的。

  碳资产管理体系一般来讲包括碳监测、治理与战略,碳绩效评估与披露等。具体分为七个步骤,第一是准备工作,第二是摸底监测,第三是设定目标,第四就是信息披露,第五就是评估改进,第六是实施计划,第七是碳交易。

  在碳资产管理中,最关键的步骤则是碳盘查。如果要实施碳管理,公司应当清楚地了解自身碳排放的情况以及哪些业务流程产生的碳排放最大。只有通过有效的碳盘查,我们才能获得事实与数据,分析公司计算那些看不见得“高碳排放成本”,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

  碳市场是一个金融市场,碳产品是一个金融产品,碳市场手段是一个标准的金融手段,它不是一个行政手段,也不是一个财政手段。大家都知道中国

  “十一五”减排主要是以行政手段为主,当然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一,中国是一个新型加转轨的发展中国家,第二,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贫困人口,目前不可能大规模做强制减排,而且也不可能很快进行金融化减排。但是,不可否认,后者将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所以说,“十二五”期间,“十三五”期间,我们认为也许我们需要探讨在行政手段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手段可以利用。

  一个是财政手段。最近很多媒体报道,财政所在研究碳税,但我们财政手段对中国而言,可能不是最佳的减排手段。一个政策好坏与否,不仅要考虑它的效果,还要考量它的成本,相对于碳市场,碳税可以实现与碳市场同样的减排效果,但碳税的成本却要大大高于碳市场。

  另一个则是碳市场,它是一种最佳激励手段,能够极大的唤起企业减排的积极性。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专栏)教授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三条最重要经验,第一就是把激励做对,第二让市场起作用,第三是开放的环境。他最后又说,如果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开放或者放开。把激励做对,让市场起作用,和开放的环境,这三条对于中国碳市场也是适用的。

  第一,碳市场机制是非常有效激励机制。第二,碳市场肯定让市场发挥作用,它是一个标准的金融手段。第三是开放环境,大家都知道中国改革开放最重要经验是开放促进改革,中国的很多很多顽症都需要更加开放来解决。

  所以说,碳交易是继行政手段,财政手段之后最有效率、最低成本、效果也最好的手段之一。因此,企业要更加关注如何借助碳市场实现自己的资产管理,尤其是碳资产管理。比如说明年,或者后年需要购买碳排放指标,是买现货还是买期货,如何实现套期保值,是自己买,还是委托别人买等等都需要我们去做一个准确的计量和判断。

  北京环境交易所是协助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的专业平台,我们具有规范化的治理结构,我们是由北交所,代表北京市政府占股40%,同时三个央企国电集团、中海油、光大银行各占20%,,我们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探讨如何通过金融手段,市场手段,市场化的工具来最高效率,最低成本促进企业的减排和碳资产管理。

  首先,我们开发很多市场化交易产品:包括我们开发中国第一个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我们开发中国第一个低碳指数;同时我们也将在今年推出中国第一个碳基金,这些都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合理的,高效的,低成本的碳资产管理。

  其次,我们推出第一个绿色金融协会,我们反复强调碳市场,碳交易,碳产品一定是金融市场,一定是金融工具,一定是金融产品。该协会的成立对于碳市场走向金融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再者,我们具有国际化的合作渠道。因为碳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市场,北京环境交易所从一开始成立就建立了广泛的合作渠道,包括我们与纽交所合作开发的熊猫标准,我们与美国硅谷最著名新能源风险投资公司合作的中国低碳指数,我们与国际上最知名国际排放贸易协会IETA合作成立的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等等。

  我们的目标是在规范严谨治理结构下,开发出更多市场化的交易产品,并借助国际化的合作渠道,为在座的各位打造一个最低成本,最高效率,也是最低风险的碳资产管理平台,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