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雁飞:中国企业将面临五大方面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1日 12:09  新浪财经
金蝶软件高级副总裁孙雁飞(资料图片) 金蝶软件高级副总裁孙雁飞(资料图片)

  2011年3月25日,“2011中国中小企业大巡诊·台州峰会”在浙江省台州市举行。上图为金蝶软件高级副总裁孙雁飞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孙雁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中午好。

  非常感谢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举办这样一个活动,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跟台州中小企业交流的机会。金蝶是香港上市公司,我们长期致力提供咨询服务。金蝶刚开始的时候大概只有2000名不到的员工,现在在全国有100多家分公司,1万名员工,有上海、深圳、北京、香港四大研发中心。在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数量越来越多,服务各地中小企业和重要的战略客户。在来之前跟一些企业进行过交流,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产业升级中如何实现跨越,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否帮忙和扶持到未来得发展,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信息化建设如何帮助企业的发展”。

  今天我讲三个方面,来的路上我感触很深,看到很多工业区,有很多知名的企业,制造业在台州是一个很有名的行业。有一本书05年亚马逊的排行榜上第一位,书名是《世界是平的》。实际上今天我们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已经和世界级公司在不同的市场领域有合作也有竞争。是什么把我们代入了这样的竞争?是当前的互联网、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等9种力量,使世界不再那么大,人和人的距离,企业与企业的距离也不遥远。今天我们更像生活在世界村里,通过互联网、信息化的手段,彼此之间离得更近,企业与企业合作也比以往更加密切。另外一点我们也看到互联网经济引发了全球经济格局的重组,在很多领域里企业的发展不谈互联网就比较落伍。今天很有幸见到了百度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的企业在过去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市值达到了46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腾讯的446亿美元,淘宝也达到了600亿人民币,这些正在全球互联网领域崛起的企业给我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我想在未来,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都会改变我们的商业模式。在过去一段时间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世界工厂的大迁移,中国也是世界工厂,很遗憾我看到的数据到2009年中国在174种商品中在全球的生产量是第一的,但很可惜在500强的商标里没有一个入围。而且我国174种商品中,我们真正得到的利润还不如国外一些品牌的1/4,我们今天也都用手机,iPhone的成本有多少?但是今天我们去买还要5000-6000元。这些产品带来高额利润,没有进入制造业的口袋。我们企业长期在制造业的末端,在做生产,而忽略了两端,也就是设计、创新、营销、品牌和通路。我们看到富士康、惠普进军中国西部,不单是因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而是现在的物流体系已经能够使我们的企业在世界任何角落和世界互联。刚才讲到了苹果,苹果震撼和改变了世界,创造了电脑一样的手机,手机一样的电脑。也是当今世界创新的典范。我们看到企业只有创新才能长兴,苹果这家公司起起伏伏很多年,乔布斯是苹果的灵魂,但其本人也是起起伏伏很多年。它的核心只有两个字,就是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地创新使得企业不断地长兴。企业创新也需要一系列变化,也需要一系列转型升级。苹果在最下端,我们看到的是哈佛大学企业战略的一个模型,所有的企业需要不断的战略调整,包括改变供应商或客户使我们企业形成衔接紧密的整体,包括非战略性资产,进行相关的商业授权,扩大生态平台,创建更开放的经营平台,使产业生态圈更密集,联系更加丰富。今天已经没有一个独立的企业,更多地通过合力,通过产业链在市场里搭建更有效更有竞争力的合作模式。

  李子彬会长也讲到了十二五规划的一些热点,包括十二五规划带来的一些挑战。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也在播放中国的宣传片,但是很遗憾没有看到中国的制造业,中国企业品牌的介绍。 为什么呢?这跟174个产量第一的产品有关系,虽然有产量但实际上我们的品牌并没有做到让消费者尤其是其他国家消费的高度认可。国外对两会也有“两会”的另一种声音,虽然中国的GDP超过了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美国、日本的1/10,中国的GDP很大程度上依靠房地产泡沫,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是很多的问题,创新不足诚然是最大的隐患,虽然我们在讲产业升级,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有很多制造业是在劳动密集的低端。最近一段时间最多的问题就是企业用工荒,我们的客户跟我讲,说能不能帮我招人。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人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紧缺,已经对沿海、华东、华南一带的制造业企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往内地迁移,一方面把研究生产设计做了一些分离,另外一方面必须要通过强化自身的竞争力,强化自身的管理能力,提升对员工的培训和能力的水平,提升竞争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可能未来的矛盾,要用智慧的方法克服。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广告,“钱多、人傻、快来!”为什么这样讲呢?还是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包括采购指数不断上升,包括人民币升值等等带来的企业的困境,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压力。从客观上看到问题,我们有多少企业的惯例者不懂科学管理,我们是否还在为成本和价格竞争而苦难,我们的明天会变成怎样,有做规划吗?我们还有多少管理层处于信息的孤岛。我的一个同学关闭了一个企业,他一共有四个厂,定单有,但是做一张单子就可能亏损,所以决定关闭一家。在整个企业经营过程中,就是经营上面的成本压力,劳动的压力和越来越多的管理困惑。如何去管理更多企业,今天是4厂明天可能是10个厂,不仅仅是在广州一带,有可能在西部甚至在国外。如何跨地区管理,他很担心自己被孤立,如何让这些企业能够在规模化扩张的同时对自己的企业有掌握,信息化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中国在十二五期间有很多的挑战和机遇,从政府扶持、产业整合、市场机遇、新型技术来讲,包括对中小企业税收的改革,包括产业整形规划计划的推动。在市场方面,我们还是有很庞大的内需市场,也有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景。我有一个客户做键盘、机箱,以前的规模并不大,做出口赚外汇,在08年之后调整了经营方向,到现在一年的产值接近200个亿,出口占30%,以前占了70%,现在刚好倒过来。我们看到国内内需依然非常旺盛,新型技术方面互联网、虚拟化的技术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应。

  中国企业即将面临五大方面的转型,第一是战略转型,直觉性向系统性发生转型。在座的企业家感触比较深,以往我们为企业定战略依靠是经验,今天不能再靠经验判断,市场受到越来越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们要依靠系统的方法和模式来为企业制订战略,就像我国制订战略,要依据更多的经济学家、信息资料来制订科学的管理规划。第二,运营从粗放型到精细化,我五年前到很多工厂看过,管理、工序路线随意变更、改变,同时也看到很多企业库存挤压严重,但到处存在缺料的情况。这代表什么管理水平,代表我们的管理模式非常粗放,尤其是缺少一套工具固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应用,没有这样的信息系统,企业很多的管理改善和实践是不能被优化和固化。第三,IT转型,是技术到战略转型,很多企业管理人员购买IT的时候,包括软件、咨询等,是当做一个成本来看待。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认识到IT会是企业的资产,能够改善经营质量。曾经一个客户问我,你的产品到底值多少钱,我告诉他如果因为运用了这套信息系统利润率提升了一个点,这个企业的营业额是200个亿但是利润只有2个亿,这是个零售企业全国145个店但利润只有1%,如果我帮他提高了一个点,那么利润是多少。第四,文化转型。我们民营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原来我们的文化是通过一个人,通过一个家庭或者通过一个团队带动企业发展。今天我们需要更大的团队,需要有效的组织体系来保证团队发展,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决策团队,所以我们要从家长式企业文化到兄长式企业文化。最后一点是企业家转型,当企业的管理模式转型的时候,企业家本身也要转型。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家其实是大销售,大生产的厂长。这些管理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家要做的事情,更多的企业家要为企业新的管理思想、文化思想提供自己的见解。网上看到华为让一线听到炮声的人做决定。他在改变企业的经营和文化的管理水平。

  中国企业信息化将近30年的发展,在信息化500强中,民营企业的数量从2007年的9.2%上升到2008年的16.8%,09年大概在20%不到,我们看到民营企业越来越多的将信息化应用融入到其中,即使是在中小企业里头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今天在座的各位没有带手机出门,整个一天就会有空荡荡的感觉,为什么?因为手机已经变成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包括信息化,信息系统如果停止了运作,不能帮助企业解决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你也会感觉企业的运作、管理失去控制,就是一个企业不再单纯地为作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的重要做成部分。

  本人在政府机关工作过,也曾经搞过信息化,那时候是单体运用。之后进入分布式的网络应用,主要是在财务软件、生产管理软化。那时候有局域网,就在企业局域网内沟通相关部门和一些信息环节,再之后更多地把信息系统扩产到销售、生产、市场环节,就会有分布式局域网提升应用。到今天更多地接触到电子商务的应用,包括企业的协同、相关文库的管理。

  IT企业的转型越来越多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企业信息化原来主要关注实施的过程,关注以某一项目为目标,到信息化企业更多聚焦核心价值观的结果,企业基业常青为目标的战略思想。企业信息化将逐步转化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企业的核心词是“企业”,信息化企业是信息化融入了企业的本质。即有先进的发展方式又具有基业常青能力的企业。那就是企业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常务副主任胡建生的定义。我非常认同这个定义,未来我觉得信息化将成为很多企业与生俱来的DNA,它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去做的问题。还有一段时间我在做麦当劳这个项目,在整个大陆区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金蝶提供的。今天大家看到卖汉堡包的钟点工或者叫按时计费的打工者,管理都是金蝶的一个系统提供的服务。麦当劳本身的HR信息系统是租用卫星系统来实现数据联网,信息化成为企业全面整合的DNA。

  在未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企业将从两个方面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一方面是整合,包括供应商的整合,供应商整合包括计划、协同、询价、公告,包括财务方面的对帐。很多企业在供应商管理上也运用一些系统,但是通过企业新系统和生产系统对接,能够帮助提升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第二点是经销商资源的整合。如何把握经销商库存的管理,包括经销商流动资金的管理,对不同的品类的产品的销售热点分析,需要对经销商整个系统的整合,从ERP到BTB到BTC的整合。再一个客户关系的管理,客户关系毋庸置疑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过程非常重要的整合点,也是未来资源的核心点。最后是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我们今天越来越多看到企业内部没有边界的信息交流的平台,如何让企业的部门边界消失,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一系列工作流、信息平台、共享知识中心等等的方式,把我国企业的员工、各项工作紧密地整合在一起。

  另外一个方面,企业从几个方面更多地体现企业的智慧。一个是从分散到协同,过往常常看到研发和生产是分开的,研发设计的无法迅速传递到生产环节,所以企业的生产需要去等,即使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可能因为订单的变化需要返工,造成企业大量浪费。今天我们需要去整合,使我们的产品包括在重复可用度上进行相关提升。另一个从粗放到精细,传统管理模式下,车间的管理水平是低下的,通过精细管理模式,按需、及时、有序地组织生产与管理,在中国大陆的丰田厂商都在用金蝶的系统,金蝶也在帮助丰田实现丰田的管理模式。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内中小企业也可以借鉴这套模式来实现自身的管理,实现自身的精细化生产资料管理。第三,我们的企业将从单体企业变成一个产业链,我们会通过供应商的协同平台,内部协同平台和客户协同平台帮助企业搭建一个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产业链。未来的企业不是单体的竞争,而是在这条产业链上周围绕着的供应商、经销商以及我们的合作厂商,在把上下游的产业链各个关键点的厂商打通彼此的供应信息,以最优化的结构实现利润最大化。最后一个从数据到信息,在信息系统里面有很多数据,那这些数据是不是都对企业有价值。我想不是,真正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是需要提炼、分析和加工的。商业智能将是未来企业信息化应用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我们将做企业业务、财务主要关键数据分析,为企业搭建新的业务模式,作出更加科学地对市场的判断和决策。未来手机运用终端设备,得到一些信息和反馈。同时金蝶提供给后台更多的中小企业工具,来帮助中小企业在行业内通过跟不同企业的关键添加对标,来判断自身的短板,并且实现企业管理、IT文化以及包括企业家本人的战略转型的评价,通过这些评价来决定企业未来整体转型需要哪些方面进行短板的弥补,以及在哪些方面需要更强地投入和完善。

  金蝶1997年开始在台州地区设立软件销售及服务体系,2010年正式设立台州分公司,目前在台州地区拥有超过2000多家客户,覆盖房地产、机械制造、汽摩配、医药化工、塑料模具、工艺品等各个领域。

  最后我想用我们公司去年投资拍摄的《公司的力量》里的一句话: 只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创新的自主意思,才会以非盈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

  我们也希望通过企业的合作,来赢得市场,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指挥的创新,来创造新的未来。预祝每一个企业从企业信息化成为一个真正的信息化企业,实现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谢谢各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