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高层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高层论坛于2011年3月26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宏福集团董事长黄福水。
以下为演讲实录:
黄福水:我的论坛主题是主动城镇化引领新时期的建设。首先感谢主办方承办方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下面结合我们郑各庄村跟大家谈谈。我们这个村作为行政村,还有三个相连的名字,一个叫宏福院,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住宅小区,使我们在主动城镇化进程当中,集中建的一个居住小区。再有这个小区已经被市民网评为一个北京市最适合生活居住的小区。宏福集团是我们企业的名字,也是我们郑各庄村的经济实体,这次从利比亚撤回了3万多人,有我们5000套住房项目2000多人。还有一个名字叫公牛水城,是我们近年来打造的旅游休闲项目的品牌,国家品牌区。这三个名字既是展示了郑各庄村的实力、形象、名片,又是我们农民自主创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农民的权益和农民保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以及小城镇建设核心的问题,为了破解这方面的难题,经过不断地探讨、实践,我们走出了一条主动城镇化发展之路。下面我谈几点。
第一,坚持规划先行。郑各庄村提出主动城镇化这个构想是在1995年,当时我们村面临4方面的困惑。一个是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415户人家占用宅基地1050亩,人均拥有农地不足1米半。二是农民问题比较突出,由于高成本的经营,农民干一年的收成不抵做一个月的工人报酬,纷纷外出打工。三是农民承受被动城镇化开发的痛苦。距离大的社区仅两公里,房地产开发商打着农村城市化的招牌,交通比较便利的地块被大面积覆盖,而农民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当中。与一栋一栋大楼相比形成了鲜明差别。四,农民手里有了钱便开始折腾房子,谁也不愿意自家的房子比人家矮一截。为了摆脱这些困惑,我们选择了主动城市化,随即请来专家帮助我们论证,依据北京市总体规划,编制出郑各庄村21世纪规划,确定用15—20年把我们郑各庄村建设成现代化的乡村都市。二,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迈出的主动城镇化的第一步。20年前,道路的狭窄,居民长期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了彻底改善这种恶劣的人居环境,1998年的三月,以主动投资、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旧村改造启动,村民改造后,村民的住宅用地仅为250亩,人均住房面积却达到了70平米,没有改造之前人均25平米。每家都能拿出一两套房子对外出租,每年的征收两三万。与此同时,温泉水、天然气、有线电视、宽带网实现了联网入户,公交车开进了社区,引进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公园、文体活动中心、三甲医院、银行、邮局、电信、超市、变电站、垃圾分类等公共设施全面完善。这其中做了应该由政府做或者政府想做还没有来得及做的事情。三,主动城镇化推动经济发展。主动城镇化离不开经济做支撑,又是促进产业升级引领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通过产业调整,以宏福置业为主体的房地产集团,以宏福建工为主体以及宏福、建科为主体的科工贸,旅游地产、医疗地产、养老地产全面铺开。实现了基础、建筑、市政与建材、装饰装修产业配套达到80万平米,中国北方最大的建筑,温都水城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生物科技、新能源等产业聚集,国际贸易步入了成熟,影视动漫、影视专业人才等产业脱颖而出,高校后勤社区物业保障了服务业全面配套,品牌资本管理战略的实施。我们在青岛、沈阳、长春扩展了市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拉动了郑各庄村的经济又好又快地比较。目前净资产达到55亿元,去年经济收入总收入35亿元,实现利税6.3亿元,我们的“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到2015年净资产达到100亿,总收入达到100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0元。
四,合理的制度安排让农民共享主动城镇化的成果。1996年北京宏福集团成立,1999年确定了法人股、村集体股、自然人股,由此认定了宏福集团既不是完全的集体所有制更不是私有制而是以农民为投资主体的模式。农民的股东收益成为了源源不断地财富,我们在主动城市化进程当中,不以农民利益为代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规划的原则提出了确利保收益的机制。以委托经营的方式流转给企业,企业无论盈亏都要向农民支付用地租金,农民不承担任何的经营风险。经济持续发展有了为群众办实事和治理村庄的物质基础,目前郑各庄村农民享有退休养老金、医疗、工龄的补贴,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教育补贴,生活保障补贴以及粮油食物的补贴等等。由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形成的户籍问题一直是制约城乡一体化的瓶颈,特别是现行的二元分配制度,城镇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要优于农民,为了让农民享受到村里的福利保障的同时又能够享受到城镇居民的保障,一方面引导大家主动,另一方面通过居民自治,让所有的农民都享受农居双重保障。公平地自治制度让农民带着资本步入城市,在经济收入、福利保障、居民环境、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文化生活、成就感和安全感等方面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最后我要说的是郑各庄村的发展既有创新,又带有改革的层面。既然改革就要冒一定的风险地,比如我们村在1995年做的规划,到2005年才被批复,这10年我们等不起,只能冒着风险做成,把产业链拉长了,把村企的关系理顺了,把人才引进来了等等。还有就是阻碍农村发展的瓶颈。我们农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包括农民住的房子被称之为小产权。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导致农民的资产不能形成资本。还有就是呼吁同利、同权,政府从农民手中拿去土地,这是对农民的不公平,也是对农民利益和感情的伤害。希望国家要放开农村建设用地的市场,与国有土地获得平等的权利,允许上市转让,也可以自生自用,给农民的资产证明甩掉小产权的帽子。
在这里我邀请大家,今年5月5日来北京的郑各庄村参观,在这里要召开农村自主城市化的论坛,同时邀请各位学者、专家在座的到我们郑各庄村实地参观考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