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高层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高层论坛于2011年3月26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上海市发改委巡视员、研究员浦再明。
以下为演讲实录:
浦再明: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的战略推进,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新的阶段,今年表明,在这个背景当中,这个城市化可能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一样,也可能有一个粗放城市化问题。因此我个人觉得中国的转型发展也要注意城镇化发展创新问题,要高度关注城市的空间文明。现在到处都可以看见粗放城市化的痕迹,不少城市应该说很有特色,然后还有空间危机,许多城市都是,马路越宽越好。很多城市记忆都消失了,历史文脉切断了。特别是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系统,整体全局问题的优化与控制不到位。可能有中国发展阶段的问题,有的是经济和技术问题,但还有一个是观念问题,包括系统优化与控制的意识。第二,空间结构与探索。城市我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据我观察,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两维结构、三维结构的粗放,可以说是中国发展中最大的粗放问题,比如说大家都在谈,城市的空间结构节约水平如何,决定这个城市相当长时间的碳排放水平。比如说,同样100万人口的城市,100平方公里和20平方公里开放式水平是不一样的,检验低碳社会的核心,包括粗放的城市空间技术。第三,城市模式。现在的城市空间模式,缺少应有的反思和创新。人们的习惯思维模式往往是意识到危机,很少有人在未知世界反观已知世界。到了大众化时代,应该什么样的空间城市模式来消减城市文明与汽车文明之间剧烈地冲突,我觉得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当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全球城市空间模式,刚才讲到的像法国的拉德方斯新城,还是停留在汽车贵族化时代。正如2000年世界城市大会说的那样,全世界的城市没有一个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第四,现今的城市,随着城市的扩大,就有关专家估计,目前全球城市交通每20分钟杀死一个人,每2分钟杀伤一个人,在中国每天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相当于一架波音747,汽车燃油等利用率不足20%,诸如北京的堵车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空间接轨的问题,现在这个城市模式实际上很多地方是侵害的,事实说表明70多年前汽车贵族化时代形成的第二代模式不太可能解决大众化时代的问题,能不能变革城市空间模式,建设大众化时代,达到600万辆的水平的情况下,关键是要变革思维模式,打破路径依赖,通过检验新的条件对城市空间的模式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中国许多新城建设能不能突破路径依赖,总之通过空间模式消减现代城市病。我相信人类到现在应该有这种大的指挥,高速城市化的中国也应该有大的机遇。第四,世界共识与世界变革。美国是率先进入汽车时代的国家,也是人均土地最大的国家之一,他正是凭着汽车的优势,美国的城市病也非常厉害,在60多年来,欧洲也是一样,欧洲所谓实现紧凑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无论美国、欧洲都找到变革的模式,极力发展一种新的城市模式。生态城发展有三个基本趋势。到中国可能有6亿辆汽车,在大的时空来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必须要满足这三大基本趋势。总结世界城市100年来的教训,现行的城市模式没有能够消减城市文明与汽车文明的冲突,这种城市模式不太符合汽车大众化发展的规律。第五,空间和谐与第三代城市,构想当中的第三代城市,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要变革城市空间的模式,应该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空间高度节约有序的节能、宁静绿色的全生态绿色系统,研究表明现代城市病的全部根源,可以说生成于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模式可能存在的四大基本出位,一个是人与车在地面上。第二,汽车同一平面上交叉行驶。第三,人的户外活动。第四,机动车道路把人和户外活动分割。从微观来看,第三代城市的模式核心在于,改造成为空间和谐的健康机遇,刚才已经讲到这个问题了。现在简单地说可以把人和车从一个平面当中彻底分离出来,它讲的就是地面道路,地面主要用于这样一种模式,彻底消减第二代城市模式的车与车之间、车与人之间的严重的双轨制度,从而解决新的平衡系统。从宏观上面来看,第三代城市应该是消除城市空间有序化的一种扩散机制,摊大饼机制在什么地方,这个是核心问题,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是一种有序的机制,从而形成空间高度有序的一种集约的城市。长期以来空间系统如何优化是集中发展还是分散发展?两种发展是对立的。从传统理论来看两个。第三代城市系统变革可能会颠覆这两大系统理论。第六,中国国情与战略,土地高度集约的变革模式,刚才专家也讲了,从土地国情来看,我国的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相当于美国人均耕地18分之一。如果要想保住耕地红线的话,总体来讲7万平方公里,人均大概70平方米,从全球城市化的发展规律来看,空间、土地高度集约的土地形态,才有可能满足发展的内在要求。发达城市普遍300平方米以上,人均占地1000平方米以上,中国不可能走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道路。现在的城市模式可能是最多容纳200万人,15分钟可能可以容纳600万以上的人口。第七,空间革命与系统协同。这几年我因为不是搞城市,但是我是搞系统科技的,本身一直在呼吁空间文明、空间革命、空间创新问题。城市空间应该是一个多维的广义的,不仅是平面空间,还有立体三维空间,还有形象布局的艺术空间,对于城市系统来说这三个空间优化是非同小可。去年我做过一个研究报告,题目叫做第三代城市——城市空间模式的新技术革命。第三代城市一个新的概念,主要是要以第三代城市模式为核心的变革定义为城市,试图从大系统理论、全生态理论出发,建立这个城市生命系统理论。我做一个预言性的判断,在全球范围内,城市模式将有第二代城市向第三代城市的转型期,在空间技术革命可能是21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中国完全有可能也应该在这样的技术革命当中走在前列。我相信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相信一定会在现代通信文明当中找到,有所建树。
按照我的规律,要有一个规划控制的新的概念。把城市作为一个生理系统来看,从多维空间发挥价值、创造价值和汲取价值,形成中国特色的城市模式和战略竞争力。现在来看一幢两幢楼很漂亮,但是大系统还有问题。上海也有很多教训,刚才讲到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区,没有整体的系统设计,尽管一幢一幢楼很漂亮,还有廊道的问题做得也不理想。这次世博会当中还有不少的新技术,低碳技术、绿色技术,包括智慧城市在全世界风起云涌,包括韩国的智慧城市、新加坡的智慧城市。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大系统技术谁来做系统?现在看很多技术完全都可以得到,好象集成电路很多零碎的都有,谁能系统地综合这些大系统技术?综合在什么地方?谁能综合出一个新概念城市?我们中国总是被现在的城市病困扰。中国的城市化首先需要系统思维变革。
最后还有几句,系统综合创新新概念城市。我个人认为系统的综合创新、集成创新、空间创新可以说是人类最伟大的创新,按照广义的第三代城市,就是在一种空间高度集约,建立在城市生命理论基础上的,以第三代城市空间结构技术为核心,混为一体的新概念城市,我这个全生态和一般的生态概念不一样。第一个要素,第三代城市的空间系统技术。加上绿色的低碳技术,加上智慧城市及还有独特的城市的艺术风格,还有高效的产业集群组织等等。如果要建成这样的新概念城市,真正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资本主义社会做不到,中国我认为可以做到。如果哪个城市,谁来做将是举世无双的,也是功德无量。我个人认为城市的空间模式的变革,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战略性问题。所以我建议国家可以找一些技术上的综合,可以造几个新城试试看,并且可以赋予一定的自主性。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崛起需要有一批能够真正消除现代城市病全新的战略来做支撑。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