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忠禹:企业转型要靠技术和管理共同驱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6日 10:46  新浪财经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小企业司主办的“2011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2011年3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小企业司主办的“2011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2011年3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小企业司主办的“2011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2011年3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忠禹。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忠禹:刚才各位都是站在讲台上发言和讲话,我要站起来,他说你还是坐着吧,首先对我照顾表示感谢,年龄大了,坐着讲话可能会好一点。

  刚才正式发布荣获第十七届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的企业名单,同时也颁发了证牌;国资委邵宁副主任、工信部朱宏任总工程师他们就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都做了很好的讲话;蒋黔贵执行副会长代表成果审委会和专家委员会,就当前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形势,以及下一步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了看法和建议;南车集团赵小刚同志、皖北煤电葛家德就战略转型和加强队伍建设业介绍他们的经验,讲话很好,经验丰富。我们在座还有很多的企业,在企业创新管理当中也创造了不少的经验,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所以不能在会上一一介绍了,只能介绍这两个企业。在这里,我还是再次对荣获第十七届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企业表示祝贺!

  他们都讲得很好了,我本来没有什么可讲的,特别是刚才德成同志说,我是总结报告,我这里说明一下,开始印这个单子我是主旨报告,我说我可不行,主旨报告我做不了,不是主旨报告,现在又改成总结报告,总结也不是,如果总结的话,蒋黔贵同志是总结,既总结全面的情况,分析了经济形势,同时也提出来今后在企业管理创新方面三个重大课题。所以她是主旨也可以,说她是总结也可以,一定要我讲,我最多就算是即席发言。讲什么呢?他们都讲得很全了,黔贵同志的讲话下了很大的功夫,收集了很多的资料,我认为特别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方面讲了许多观点。由于时间关系,她没有展开。我希望大家有时间详细地看一看。那里有很多的观点,很多的思想,值得我们企业在今后工作当中很好地思考。就我目前看,包括刊物上这么讲这些问题的,不太多。我没有什么太多说的了,后来想一想,说什么呢?一定要说的话,我就强调两点。因为我们是管理创新大会,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当前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最好的时机。因为我们也搞了十七届了,但是我认为我们年年都推行这个东西,但是现在我认为是推行创新管理最好的时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第一,我们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来看一看,为什么说是创新管理最好时机,大家如果详细看“十二五”规划纲要就可以看到,十二五纲要文件中,两次强调了管理创新问题。一处是在第一篇《转变方式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指导思想一章中,明确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另一处是在第三篇《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九章提出来,“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升级,推行先进质量管理,促进企业管理创新”。要“推动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我们这么多年,大家都知道,我们规划已经搞到“十二五”,但是把管理创新写入到五年的规划,而且放在指导思想里边这是第一次,说明国家非常重视管理创新工作。国家这么重视,“十二五”发展纲要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总纲提出来,这不是我们抓管理创新最好的时机,我们还要什么依据?这不是最大的依据吗?这说明国家非常重视管理创新工作,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条主线,凝聚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企业的成长经验,也回应了我国企业界、管理界希望把管理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的普遍要求。 因为“十二五”规划我们写出意见来,我们也直接报给国务院的,我认为把管理创新应该写进“十二五”规划。国务院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在这里边作为指导思想提出来。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应该说对广大企管队伍的同志们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所以,我们要以此为动力,抓住机遇,动员群众,更有实效地开展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这是从规划来看。为什么说我说是最有利时机,第一从规划来看。

  第二,从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发展方式转型和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呢?十二五期间,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既定方针,是今后五年或更长时间的奋斗方向。如何落实这项工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企业的发展和宏观经济转型的关系,必须认真研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企业外部社会生活的关系,必须认真研究企业的创新活动和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系,要搞清楚企业在国家经济转型的大局中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和责任,应该考虑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大家都可以深入展开讨论。我提出这些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企业在这样一个转型当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中,我们要思考这些问题。但是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都是可以讨论的,都可以研究,但是有一个基本认识。基本的认识是,企业是国民经济的载体和支撑,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型最终都要直接或间接地落实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这就是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经济发展转型靠谁?是企业,企业没转型,怎么转型,谁转型啊?这要落实到企业,企业如果没落实的话,经济发展方式怎么样转变?这就充分说明企业在转型的地位和作用,这是最基本的认识。别的都可以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最基本的。这就是企业的地位,我们能够发挥的作用。企业不转型,企业发展方式没转变,谁转变呢?政府转变?政府需要转变,需要适应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但是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是企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当中所确定的一些主要目标,如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重点产业结构调整、现有企业的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等,所有任务,无一不是都由企业担当。谁来承担这些?不都是企业吗。节能减排,别人也可以减,大量工作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除了一、二、三产业调整,国家产业战略调整,具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企业吗?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转型决定了宏观经济的转型。那么一个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呢?我认为还是两句老话,还是要靠技术和管理两个“轮子”来动。企业的两个轮子,技术和管理,这两个“轮子”到现在以至于以后都是起关键作用。我们搞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创新,黔贵主任报告当中讲了很多,为什么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之后各自抢占什么样的制高点,都是技术创新,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发展,但是技术创新还需要管理创新来支撑。管理创新还能推动技术创新,这就是两个“轮子”,所以必须两个“轮子”都转起来。也就是说,硬科学、软科学一起抓,这样企业才能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国家发展方式转型的压力传递到企业,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为什么最有利?因为发展方式转变,要求企业转型,不转型发生方式转变不了。国家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对我们企业来说不是最有利吗?国家说抓这个东西,你抓这个东西,不是更有一套了?国家要是不重视的话,你想抓的话,那是很困难的,所以是最有利的。

  第三,今后几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安排为企业转型、管理创新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我们看一看“十二五”规划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很大的调整,调整7%,过去是7.5%、8%,这个不要小看,0.5%和1%是不简单的。给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发展创新提供很大的空间,因为在非常紧的环境里边很难搞,今天少柴,明天缺米,还能考虑别的?得抓柴和抓米,现在吃得饱喝得足了,有精神干什么?还不赶快研究正事,不再追求达到10%和12%,国家就是7%,企业腾出精力,有孔样,考虑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调整,为企业创新留出了空间和余地。过去几十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发展规模和拼搏市场,在座台上台下的企业家,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忙碌不堪,不能说累得气喘不过来,我看也差不多。因为什么?得往那儿奔啊,中央要求7%,省里要求多少?市里要求多少,层层加码,到你那儿不是7%的问题,12、15%都打不住,不完成市里检查你,现在没问题,现在中央要求就是7%,不用为追求高产值拼命了,可以为追求发展方式转变,为追求质量和效益工作。所以,不要小看这0.5%,甚至是1%,这给企业提供了进行调整的空间,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个问题。过去我们常常说要考虑企业发展的规律,要考虑强身健体,怎么强身健体,饭还没吃饱呢,怎么强身健体,从国家来说就调整了这个速度。使企业领导有可能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比如,如何处理好规模扩展和自主创新的关系,使企业在关键技术和核心能力方面拥有竞争力?如何将企业的战略定位从低端向高端转化?如何打造国际化品牌?如何凝聚创新型人才?如何在建设好硬实力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都有赖于管理创新的不断深化。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相一致,企业的发展也要把质量、效益放在第一位,适当调低扩张的速度,让管理赶得上企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实现均衡发展。我们现在管理跟不上发展,这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发展很快,但是管理的情况跟不上,也不能说没有管理,但是现在的管理,我记得我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我就提出这个问题,建设现代化企业。现代化企业最根本最大的手段就是现代化管理,没有现代化管理怎么样进行呢?

  第四,从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来看,当前也是最有利的时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的管理从学习、模仿中起步,历经30年,进步很大。一批后来居上的企业,经过多年摸索、创新,管理水平已经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企业。全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审定活动就是见证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一个很好的窗口。这项活动从1990年开始,连续20多年,共办了17届,审定了1600多项成果,全国共有一万多家(次)企业共同参与。回顾历史,可以说一年一个台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清晰路径。从当前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企业已经由单项管理方法发展到系统思考、全面变革、整体提升,创新的领域已经涵盖战略管理、职能管理、基础管理、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经历近30年发展之后,开始思考、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所有这些经验,对于当前我国企业开展管理创新,应该说极具价值的示范和榜样。刚才南车介绍的战略创新,皖北煤炭集团介绍的队伍建设,20多年前,我们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是考察、借鉴外国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现在我们可以不出国门,在身边就能学到适合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管理经验。这种情况,为我国企业广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经验宝库,有利于形成群众性的创新潮流。今后,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学习外国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方法,同时我们也必须放开眼界,应该眼睛向内,关注并认真总结国内企业来自实践第一线的活生生的成功案例,遵照“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创新原则,从整体上促进我国企业管理迈上新台阶。这是我要说的第一点,充分认识当前是企业推行创新管理最有利的时机,我想从这四个方面来看,非常有利,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

  二、怎样创新管理呢?黔贵刚才讲了抓三大课题,转型、队伍和创新,我这儿只能说一个创新,那两个黔贵都说了,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创新管理要做的事情很多,摆在企业面前任务很繁重,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该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里有认识问题,也有实际的问题,光说是认识问题也不行,光说实际问题也不行,必须要看到为什么这么多年了,发展方式转变不是提一年了,为什么提这么多年还在提?要看到这里有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企业落说,创新管理要做什么,抓得工作很多,作为大多数企业来说,我个人看法,有这么几个方面注意抓一下,也可以说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经营理念。经营理念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经营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命运。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并且已有四十多家跻身世界500强行列,但由于大多创业成长历史比较短,伴随市场化改革和社会转型,在经营理念上应该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赖于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在经营理念上要很好地明确地说,我们很多企业重视了,但有些企业不太重视经营理念的确立。比如,有的企业里面过分强调企业自身利益或所有者利益,不注重甚至侵害利益相关者权益,怎么发展呢?把别人都影响了,怎么样发展呢?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屡禁不止,这些问题最近报到不少了,都是比较大的问题,不是一般的问题,不是一般的做假和假冒了,都是重大的问题;破坏自然环境、侵害劳动者权益、损害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的事件也屡有发生。这些行为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不相符合的,这种理念怎么样促进呢?因此,企业必须端正经营理念,从人的全面发展、企业的可持续发以及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和谐关系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特别要强调加强商业伦理建设,在依法经营的基础上,诚实守信,互利共赢,既关注市场中的顾客和竞争对手,也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员工,更要关注社会和生态环境。经营理念要有正确的经营理念,没有这些,怎么样发展呢?我就不太展开说了,我就说说题目。  

  第二,加快战略转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远,可以说未来各国经济的合作与分工格局将要发生深刻变化,而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也将加快,所以迫使企业必须对长期经营方向、运营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进行整体性转变,实施战略转型,重塑竞争优势,或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来求得生存,要看到这个问题。国际上各国的经济要进行调整,国际分割格局也变化了,我们国内也有变化,沿海城市里边一些企业,搬到内地边远地区,这就是分工格局改变了。有的甚至自愿的,有的是不自愿的,有的是自主和不自主的,这就是市场化。随着国际分工格局变化,国内企业也有变化和调整。从西方企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企业战略转型的产业选择和定位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资源和能力建设来进行的。在企业转型的关键因素中,内部因素(资源和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对我国企业来讲,加快战略转型关键是培育核心竞争能力,要从“低成本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型,从“多元化”向“归核化”转型,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从“跨越式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这几个转型如果不搞好,难以生存也难以发展。上海纺织控股(集团)通过战略转型,由传统的大型国有纺织生产和出口企业转变为以高科技纺织产品生产和服饰设计、时尚发布为导向的新型纺织企业;广新外贸集团通过战略转型,由以对外贸易为主的省级外贸公司转变为以实业为主的跨国公司。特别是南车介绍的战略转型,大家看看南车的发展非常快,而且占领国际市场。它是以技术创新为先导,然后战略转型、管理创新,所以它就发展了,所以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

  第三,创立国际知名品牌。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总值居世界第一位(约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货物出口居世界第一位,产品行销全球各地,在全球各大城市的商场中,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但却难以寻找到“中国品牌”。现在也有办法,海关确定5000元就要交税,我现在听说有一个办法,出国的时候在市场上买一个假的LV皮包,到法国买一个真的回来,不用交税了。我们很多都是第一、第二,但是中国没有品牌,由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很多企业只能采用代工模式,处于产业链低端。据统计,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因此,要由“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及“品牌强国”,必须推进品牌国际化,创立国际知名品牌。要积极借鉴国际著名企业的成功经验,把品牌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系统谋划,准确把握品牌目标,丰富品牌传播方式,提供独特的顾客体验,塑造卓越的、独特的产品品牌,通过品牌的力量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海尔、联想、华为、中兴通讯三一重工等企业一些品牌建设的有效做法,值得我们企业很好学习。我去年在日本参加了一个会议,我就看到了一个中国品牌,海尔,我在那个品牌下面看了半天,银座横向、纵向都看了看,只有海尔一个,还挺高,在一个楼顶上,所以品牌要国际化。

  第四,强化基础管理。我们常谈基础管理,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薄弱。企业想稳定,要想持续运营,要想高质量、高效益按,没有好的基础管理,没有扎实的基础管理是不行的。这些年来,安全生产的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为什么出现这么多问题呢?这些问题既影响了人民的健康,也影响了我们国家的形象。为什么呢?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基础管理薄弱,漏洞很多。我记得“两会”期间,一个领导同志到代表团讲了几句话,我很有感触。有的代表提出来现在食品这么不安全,不敢吃怎么办呢?怎么解决呢?我们领导说,过去我们吃不上饭担忧,吃不饱非常犯愁,现在能吃饱了,不敢吃了,我印象很深刻。现在可以吃得饱,而且可以吃得好,但是就是不敢吃,吃什么东西先看一看到底能不能吃?这个担忧也不次于吃不饱,有着东西放在那儿不敢说,更难受,没有还好一点。这些问题为什么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考虑。质量管理、精益生产,很多企业不是没有,但是有不少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必须要强化企业基础管理,一个企业没有很坚强的基础管理,绝对是不行的。我们认为用不着,还用它干什么?实际上就是技术管理薄弱。我在经贸委工作的时候,我到企业看了看,你就看看现场记录,这是最基础的管理了,工业企业哪个企业生产没有记录呢?八个小时第一行是填数字的,第二行全是点点的,不用问,八小时工作记录,生产哪种工艺系统、哪有这种操作,不用问,是假的,这个东西怎么能反映生产呢?规定了煤矿,瓦斯不准超过4,超过了谁监督呢?出了事情了,一查超4,超4的时候,谁知道了,超4就危险了,为什么?基础管理,没有监控,所以企业管理的问题必须抓基础。我相信我们民航做得是最好的,民航管理不好,掉下来一架飞机不得了,没有或者是放松。

  第五,加强风险管控。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相应管理体系建设并不完善,实际控制措施的实施面临体制、能力等条件的制约。国务院国资委2006年就发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积极推动中央企业加强风险管控。财政部等部门也制定了加强企业内控管理的相关规定。在海外上市的一些企业,也要接受上市所在地的内控监管。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除了遵循监管机构相关要求外,必须从自身发展角度加强实际业务的风险管控,与公司治理和战略决策、日常业务活动监督有机结合起来。风险最重要一是投资的风险和经营的风险,这两个风险必须要特别注意。国家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当中有关风险管理也不少,比如武钢、中国移动、中海油等企业都进行了探索,但是我们每个企业都要加强风险管理工作。

  第六,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产品营销模式以及管理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年来,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很多企业创造出成功经验。这些企业在企业信息化取得很好的成绩,也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提高。但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我认为还远远不够。因为现在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云计算、物联网都在推进,这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企联没有什么建设,有一个小的建设,还是有效果的,效果也是很好的。比如我们有一个财经动态,这就是一个文选,每天发布国际国内有关重大经济政策变动调整和建立的消息,一些国内外的企业有关变动、调整有关问题,新技术管理方面的情况,每天都有五六张纸。过去我们每天都印,因完以后发给理事会的企业,第一效率低,从印完再发到手里边,不是当天的消息,我们印的都是当天的,成本很高,白送一

  年就一百多万,企联有网站,为什么不用网站呢?用网站发布,这不就快了吗?这一个改进,给每个常务理事企业给一个密码,到这个网站上用这个密码一登陆,一看当前的情况都知道的,国家哪些政策调整改革了,国际国内重要企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那里都出了题目。想详细看,一点详细内容都出来了,要不然就看一个大情况。效率提高了,当天就可以看到。第二,一年节约了一百万,就这么一件小事情。像煤矿瓦斯监控,在总站里面就放进来,每天重点煤矿瓦斯是多少,达到4就告诉你,危险境界,经贸委运行局京煤库存就是五千万吨,低于了这个就告诉你,用信息技术监管你,为什么不用呢?我到河南到黄河委看了一下,黄河委关于黄河的管理非常好,我们想象不到。在黄河各个部段每个闸口、水位的变化、闸口管理全在黄河委监控中心。你把青海出口的地方闸能不能开开,可以,不能大动,大动就放水了,马上启动一下。每个地方的水位,报告假的,马上就知道了,要采用信息化手段。现代管理都可以做得到,信息技术要广泛采用,不采用的话,怎么样提高效率,想提高效率怎么办?企联一年节约一百万就提高效益了,对你们来说比较方便,早点上班把网打开一看,现在我还没敢给国资委和工信部的领导看,我跟德成说,你有没有把握,送给领导同志,一旦出差的话,就有问题了,如果有把握的话,给他们几位一家一个密码,你们上班一看全国、国际的情况都知道了。如果我们和美国的彭勃通讯社联系起来,把全世界的情况联系起来,我们和它在联系起来,它是全球三大新闻社,要采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用纸印,一个礼拜后到你那儿,一看是一个礼拜之前的事。我记得八十年代我到福建厦门的时候,中科院在那儿搞了胶片,厦门有一个宾馆叫绿岛,下了飞机之后,我说咱们开会不行,我必须要用电脑看一看市场有什么变化?一分钟都不得了,必须要加强信息建设,这样才能缩小与国外信息化的差距。所以通过信息化全面带动现代化。所以我想要做的工作很多,我想从这六个方面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在管理创新当中首先把这六个方面侧重抓一抓。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广大企业要牢牢掌握科学发展的大方向,适应国家发展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创新也不是国外发明的,我们国家早就有了,念大学就提出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这种创新精神,推进管理创新,积极谋划战略转型,长远发展,力争在未来的几年迈上创新和成长的新台阶。

  谢谢大家。

  主持人:

  刚才王忠禹同志的讲话非常重要,我们会后把忠禹同志讲得两个问题整理一下,发给大家学习和思考。今天上午的大会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