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小刚:战略创新需严密执行体系支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6日 10:19  新浪财经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小企业司主办的“2011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2011年3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南车集团总经理赵小刚。(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小企业司主办的“2011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2011年3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南车集团总经理赵小刚。(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和中小企业司主办的“2011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于2011年3月26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南车集团总经理赵小刚。

  以下为演讲实录:

  赵小刚:各位领导、各位企业界的同仁,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分享一些中国南车关于战略创新的感悟。我的题目是《战略创新 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中国南车十年发展证明,只有战略创新才能使企业突破种种矛盾和束缚,破茧而出;只有战略创新才能引领企业把握重大机遇,进入理想的境界。

  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于2000年注册成立,是归属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总资产超过720亿元,现有19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国11个省市,员工9万余人。公司主要从事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租赁和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延伸产业。

  2010年12月3日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的先导段联调联试和综合实验中,由中国南车研制的“和谐号”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创造了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铁路运营实验最高速度,这标志着中国南车生产的高速列车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根据德国轨道交通咨询公司SCI Verkehr 发布的《2010年全球铁路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南车成功跻身世界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三强。同在去年,中国南车又被国际五大品牌咨询顾问公司之一的Brand finace评为世界最具价值500品牌,品牌价值20亿美元,成为唯一一家进入排名的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在国内,中国南车继续保持着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第1位置。对比2000年成立之初,总资产不足190亿元,年销售收入仅101亿元,在当时世界轨道交通行业籍籍无名的中国南车,十年间完成华丽转型,正在向全球行业领先、世界500强企业迈进。回顾这个转变,取得的成功有赖于公司始终坚持的战略创新。

  一、中国南车对于战略创新的十年感悟

  感悟之一:战略创新要有一种实现发展目标的执着信念。

  中国南车成立以后,就放眼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格局,对自身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准确、深刻的定位,目标志向一直是清晰的、坚定的。2001年,我们就提出要与国际接轨的要求,随后明确了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跻身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三强的奋斗目标。这期间及时抓住了中国轨道交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始终坚持自主创新,成功实现了高端产品的技术跨越,消除了实现目标最具难度的不利因素,即使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之际,我们的目标也没有丝毫动摇。可以说正是我们对目标的不懈追求和执着信念,才能让我们在面对企业发展的不利环境时沉稳应对,面对企业重大转折关头时全力以赴。

  感悟之二:战略创新要始终抓住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中国南车成立之初面对主业不大,辅业不强,重复布局,资源分散矛盾;由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后,面临技术能力不强,产品性能难于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在隶属关系变化后,面临从市场保护到市场竞争的矛盾,从政府投资到自筹发展资金的矛盾;引进技术之后,面对新技术产业化投融资渠道狭窄的矛盾,实现技术再创新超越竞争对手的矛盾;完成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技术的新突破后,面对产业的新突破、新发展的矛盾。每个矛盾都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每解决一个矛盾,企业就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南车就是在不断的发现和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寻求进步。 

  感悟之三:战略创新要有一种激发企业潜能的变革力量

  作为百年企业,中国南车有深厚的企业管理和文化底蕴,但我们始终自觉融入时代的洪流中,大力推动变革。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简称四方厂)是中国机车车辆的摇篮,1952年我国首台蒸汽机车、1958年我国首台干线内燃机车都诞生在这里。2004年,中国南车下定决心调整优化四方厂的产品结构,把能耗高、排放大的老型内燃机车淘汰,转而生产市场需要的新型动车组和城轨地铁车辆,抛弃几十年引以为豪的工作,对四方厂的老职工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当时整个结构调整需要分流五千多人,如何对这批人进行安置,也是改革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国南车决策层的思路十分清楚,有退才能进,有舍才能得,搞改革要把握好方向,更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目前,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公司(原四方厂重组改制形成)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水平最先进的高速列车研发、制造基地,在这里又诞生了诸多中国的第一、世界的第一。

  2007年底成立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一级子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2008年8月在上海和香港实现A+H上市,完成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形成产权多元化,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从传统、封闭的老国企向现代、开放的新公司的转变。南车上市的三年,是南车发展最快的三年。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个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飞跃作用是多么巨大!

  感悟之四:战略创新要谋求一种推动技术进步的创新实力

  中国南车不仅在引进消化吸收中取得突出成效;而且凭借长期积累的扎实技术底蕴,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开展产品、设计、制造三大技术平台建设,用于技术消化和再创新。CHR380A型高速动车组、9600千瓦和7200千瓦大功率电力机车、6000马力大功率内燃机车、青藏高原客车、自主产业化A型地铁车辆等高端产品的相机面世并投入运营,充分表明中国南车产品研发的整体技术实力已经进入世界行业前列。中国南车的新产业业呈现出喜人的局面,拥有核心技术的电动汽车、风电机组也在行业内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对产品技术不断的突破和创新,让我们增强了与国际同业巨头在全球市场同台竞技的技术实力,也改变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感悟之五:战略创新要先人一步,速度取胜

  很多人记住了中国南车创造的486.1这个纪录数字,挖掘这个数字的形成,它是中国南车无数个“先人一步,速度取胜”的积累。中国南车先人一步完成结构调整、主辅分离;先人一步完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先人一步完成重组改制上市;先人一步完成专有技术的产业延伸。中国南车的速度体现在自主创新的成果上,体现在市场布局的敏捷上,同时也体现在了市场份额和营业收入的增长上。南车人用勤奋、努力、务实、坚韧,创造了适应时代要求的企业发展独特优势。不仅跻身行业三强,更向全球行业第一挺进。

  感悟之六:战略创新要有严密的执行体系支撑。

  战略不是“图画”,要在执行中进行落实,在执行中检验效果。中国南车制定战略时就关注执行,因此中国南车战略称为“纲要”,强调“凝练、概括,易懂、易记、易执行”,“不追求尽善尽美,但追求执行速度和可操作性”,“在执行中完善、在完善中执行”。

  中国南车战略执行上不是单纯靠行政命令,而是强调“理解执行、分解执行、监督执行”。一是理解执行。理解了才有主动性,才不至于“跑偏”。为了让每名员工都理解南车的战略,南车要求各层级领导都要带头讲南车战略。单从总部来说,战略纲要发布后,集团各层领导要分板块专题讲解。二是分解执行。将战略分解成为中短期规划、年度计划,列入重点工作,形成执行的标准,有步骤的加以落实。三是监督执行。将战略细化成为重点工作,落实到经营责任制和年度绩效考核中进行考核,保证执行的纪律严肃性。

  二、中国南车十年间的战略创新

  中国南车自2000年成立以来,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以赶超世界一流为目标,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主线,分阶段实施了四大发展战略,即:

  “整合归核”战略。中国南车在成立之初,针对过去“主业不大,辅业不强,重复布局,资源分散”的状况,为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目标,提出“主机产品集约化、重要零部件专业化、一般零部件市场化、后勤辅助社会化”的方针,摒弃无关多元化发展思路,明晰主业,强力推进剥离辅业、分离社会职能改革,大手笔调整业务结构。通过调整、整合,中国南车一级子企业总数由组建时的21家减少到19家(含新设4家),三级以下企业从2000年底的400多家减至目前的90余家。有222户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分流工作,安置富余人员1.5万余人,中国南车共组织移交中、小学校30所,公安机构基本完成移交;18家企业医院中的14家实现了与主体企业的分离。通过“减法瘦身”,优化资源配置,将业务集中到资源和能力具有竞争优势的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使企业能够形成一个“握紧的拳头”。

  “借力强核”战略。面对技术能力不强问题,根据国务院确定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方针,积极实施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创新相结合为主要模式的中国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中国南车作为核心参与企业,高起点、系统化、成台套引进国外轨道交通装备先进技术,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之力,迅速缩小我国铁路装备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中国南车技术取得突破后,一方面产品急需产业化,却受制于投融资瓶颈;另一方面,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单一的组织形式,已经制约了企业发展的步伐,中国南车下决心实施集团整体重组改制上市,建立以多元投资为特征、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科学治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募集资金加快新技术的产业化,借资本市场之力实现管理提升和产业升级。

  “创新造核”战略。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项目启动之时,南车就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可以引进,自主创新能力却要靠自己培育。只有具备了这种创新能力才能避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覆辙。技术创新是“造核”的过程,因此,在动车组引进之初中国南车就强调,只引进时速200-250公里技术,时速300公里以上的产品要靠自己独立开发。在引进技术之初,南车在安排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这两条战线上是一套人马,研发队伍不分散,坚定走好引进和自主创新“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2006年,首列国产化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就在南车青岛基地下线。在2007年中国铁路第6次大提速中,中国南车提供了47列动车组,占上线列车的90%。随即,中国南车又迅速启动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的自主创新,到2007年12月时速300-350公里的高速列车顺利下线。在2009年开通的郑(州)西(安)线上,中国南车创造了394.2公里的试验新时速。代表世界高速列车最高水平的CHR380A型新一代动车组于2010年12月3日,在沪杭线上创造了486.1公里/小时的世界最高铁路运行试验速度。另外在原始创新领域,南车也成果卓著,高原机车、青藏客车、重载货车等一批新产品受到世界瞩目。

  “拓展扩核”战略。与世界著名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对标使中国南车深切认识到,南车要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仅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谋求发展,空间还很有限,要在坚持做强、做精、做优主业的条件下,立足雄厚的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资源配置和技术、人才优势,本着 “走好两条钢轨,走出两条钢轨”的原则,努力将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向其他领域延伸,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未来“种子”业务,打造公司新的支柱型产业。目前中国南车凭借自主化专有技术,成为国内风电装备、电动汽车、大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工业电机等产业领域重要力量。

  通过十年成功实践,中国南车探索出了一条大型轨道交通装备企业赶超世界一流的有效发展路径。

  三、中国南车对“十二五”发展的展望

  “十二五”期间世界轨道交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首先,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认识到,虚拟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支撑。培育好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抢占经济科技的制高点,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轨道交通恰恰具备了这样的特征。轨道交通可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引擎。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印度、巴西等许多国家纷纷推出高铁计划。全球铁路产业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

  “十二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将保持平稳增长。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煤多油少、人均资源匮乏、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考虑,以及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全局的影响力、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长久支撑力考虑,都需要坚定不移的发展轨道交通运输业这种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交通运输方式。

  随着中国高铁的崛起,中国轨道交通产业“走出去”初现端倪,已有50多个国家希望中国给予相关技术和建设支持。未来中国南车有可能迎来轨道交通产品出口和技术输出的高峰。

  “十二五”期间,中国南车将牢牢把握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的良好形势,形成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专有技术延伸产业、资本运营“三位一体”的国际化经营格局,努力成为行业第一、世界500强企业,成为引领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

  女士们、先生们,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南车确立了进入世界同行业三强的目标,目前这个目标基本实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强大的国家需要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奠定了中国南车成长为卓越制造企业的基础。南车人一直有一个信念,要当行业的排头兵,永远要争第一,而且一定是全优的第一。中国南车将坚持持续创新,打造核心能力,努力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卓越制造企业。

  谢谢!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