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圆桌专场二:可持续的创业精神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5日 14:08  新浪财经
圆桌专场二:可持续的创业精神现场(新浪财经 孙洁琳 摄) 圆桌专场二:可持续的创业精神现场(新浪财经 孙洁琳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年3月25日,2011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投资论坛在上海举行。图为圆桌专场二:可持续的创业精神现场。

  刘端明:我们这里有一个青岛特锐德主要是做电机设备的,非常荣幸请到了于总,同时请了一位想要上创业板或者是中小板的,九强生物的邹总,也是一直在中小企业排行榜的第六年了,一个是等待上市,一个是即将上市的企业。同时也请到了在国内也是国际上非常有名气的创投人,包括普凯的,包括麦顿的,包括同创伟业。实际上都是我们国际和国内上非常著名的创投基金和创投人,他们今天会对创业板的过去、现在、未来持什么样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问一下于总。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10月底的时候,一共是有28家创业板企业上市,到现在为止,一共是有192家创业板上市。到目前为止,就昨天收盘下来,总的市值是8398亿人民币的市值,应该是非常惊人的数字。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从开板到现在,创业板的整个估值、市盈率也从120倍左右,经过几轮的震荡到最近稳定在60倍左右。这样的市盈率,先从于总开始,对创业板如此这样的市盈率高起到回落,你是如此看的?

  于德翔:非常感谢各位朋友,这个问题,好象媒体上一直很关注,也很购并的一个问题。目前的创业板上市三高比较严重。通过企业上市以后,根据他的经营企业进行相应的回调,我认为任何一个事情和物品都有它的价值,如果它的价值过高是正常的,任何一件事情应该叫物有所值。所以在创业板到现在为止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其实发展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让所有的投资人越来越清醒地看到了创业板并不是像大家在资源少的情况下一个强烈的炒作。所以现在很多的企业应该更加清醒,投资者也更加清醒。所以我认为创业板的价值回归,完全是市场和市场需求的结果。谢谢。

  刘端明:同样的问题我想问一下,对我们邹总来讲,九强生物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好的增长,您自己公司也打算上市了,这种情况下您怎么看待?您的期待市盈率怎么样,您怎么看待创业板市盈率这么大的波动?

  邹左军:我觉得很正常,首先我认为我们做企业的企业家,特别是已经上市公司,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整天看的是上市企业的市盈率、市值得的话,你这个企业是做不好的。我觉得要关心,但是这个东西不能影响到我们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像刚才于总说的那样,实际上一个企业的价值和市值如果相差太大,总会有一个正常的调整,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如果说每一个企业,在创业板也好,在中小板也好,都成为一个神话,或者是一个奇迹,如果人人都是奇迹就没有奇迹。我相信经过这样一个市场的调整,真正优秀的企业仍然会保持一个很高的市盈率。如果后劲不足,正常的调整我觉得是符合这个规律的。

  刘端明:像您的企业如果上市的话,希望的市盈率大概是什么水平?

  邹左军:从企业肯定是希望通过IPO越多越好,如果正常有四、五十倍已经很满意了。

  刘端明:您计划在哪个版上?

  邹左军:看企业的情况,因为从我们的企业来看,无论是高科技的概念要求和高成长都具备,可能我觉得,我们更擅长于长跑,短期冲刺的这种要求,或者是持续地保持冲刺,可能我们企业不是这么一种企业。可能我们要会选择中小板。

  刘端明:谢谢邹总。杨总是来自于普凯投资的投资总监,普凯在过去的几年也投资了非常多的企业,比如说无锡尚德,在座的几位企业都是非常著名的企业。我们之前的基金主要是海外上市,最近看到很多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

  杨杰宾:在中国上市,我们也在做准备,今年我们也会有。刚才问到这个市盈率这么高,我觉得这个也是正常的。因为中国不缺的,第一个不缺人,第二个不缺钱,现在钱很多,但是能够投的企业,能够上市的企业又不多,所以才造成这个情况。这个对我们来讲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们会继续往中国这里上市的方向发展。

  刘端明:您也投资过和管理过很多国外的企业,如果您是比较国内和国外所有的创业板的市盈率方面,您觉得是什么样的水平呢?

  杨杰宾:你是说哪方面?

  刘端明: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类似的公司,同样地上市,您是希望它在创业板上市还是在海外上市?

  杨杰宾:我看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情况,每一个市场对行业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些可能在国外上市会比较好,当然最近几年在国内这么高的市盈率上市是很难继续往这个方向走的。

  刘端明:我们的楼云立是麦顿创始合伙人,楼女士之前投了非常多著名的公司,还有华视传媒等等,我想麦顿主要是美元基金,我刚才提到的企业都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您在榜单上也是优秀的投资人之一,您认为相比美国的纳斯达克,中国的创业板正常吗?

  楼云立:我是楼云立,麦顿投资的合伙人,我们是美金的基金,所以对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可能没有太专业的说法,我想先说一下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我们有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像分众传媒、华视传媒,还有在香港上市的公司,这些都是对我们非常成功的投资。其实我们看这些公司上市的时候,并没有这么注意地看上市时候的市盈率。因为对投资者来说,其实对企业家也是一样,上市只是一个开始。上市的市盈率只是在媒体上上的时候有一个光源,上的时候压力是很大,真正的把股票卖出还是要看企业的实力。

  第二点,在海外上市的公司市盈率其实也不低,去年中国有很多家的公司都在美国上市,也都是非常惊人的市盈率。我想很多在这些企业里面的投资人也很吃惊,有一些企业其实在几年以前都觉得已经支持不下去了,但是去年美国的资本市场对中国的股票非常地火,所以像一些视频网络的公司在几年以前比较困难的时候,像优酷上市的时候,都是市值和销售额的比例,这些都是非常惊人地高。市盈率的高和低,我们作为投资人是没有办法去估计和预估,企业也不可能说最好是80倍上市,也就是不在我们的控制之内。

  作为投资人,我想看的是真正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有它持续的盈利能力,而不是说这样的行业,或者这个概念是不是今天在市场上非常地吃香,然后我们投进去。因为等它上市的时候可能已经不吃香了,所以最后作为投资人看的可能是企业持久地增长和盈利能力的状况。至于现在的这些中国的中小板、创业板和美国的市场市盈率这么高,我是觉得在我们做投资的时候,我们并不假设这个市盈率是可以持久的,所以我们做投资的时候,并不认为在几年以后退出的时候有这么高的市盈率。

  所以最终还是看企业真正将来持久盈利的能力。

  刘端明:刚才我们提到目前的中小板的市盈率是60倍左右,您觉得这个还会往上走吗?

  楼云立:我对这个无法做判断,就像今天的道琼斯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这个很难判断的,我对这个没有说法。

  刘端明:创业板的推出对您的实际工作量会不会造成实际的影响,比如说你在投资企业的时候,企业的要价就高了,这个有什么比较呢?

  楼云立:这个对投资人来说会遇到比较头疼的问题,所有的企业家都认为自己的企业在一两年、两三年以后可以上市,很多都是拿自己已经上市的同行比,大部分的企业都为自己的企业自豪,甚至比现在已经上市的公司还要优秀。所以在谈估值的时候,确实是投资人和企业家会需要有一个过程。当然,最后还是,投资人需要赚钱的,企业家需要资金的,所以以已市的市盈率做比较,因为很多的企业不可能在可以想像的一两年、两三年上市。

  刘端明:比如说之前是多少倍投进去,现在是几倍的范围?

  楼云立:我们在2005年以前,10倍大家觉得很低,现在认为10倍、11倍的增长已经是增长非常强了,当然如果增长非常强我们也不会以固定的市盈率来看。

  刘端明:谢谢楼总,郑总是最近几年崛起非常迅速的一位投资家,也是本土非常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在过去的几年里面,郑总在创业板应该说是最大的赢家之一。因为过去几年深创投、达成和同创伟业在创业板都非常有收获,我想说郑总作为一个非常成功的创业板投资人,您能不能谈谈这个问题?

  郑伟鹤:谢谢刘主编,我们的同创伟业在中小板投资10家企业,创业板挂了7家企业,总共是17家企业。关于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估值,我有三个观点分享一下。

  第一,我认为高估值是不可持续的,包括我们组合中的上市公司,给的价格还是偏高的,比如说有一些企业去年的盈利是五、六千万,市场给的估值可能是五、六十亿,当然今天可以成长到1、2个亿,香港的企业可能有两、三倍的利润,但是它的估值也是50亿左右。当然它的差异非常大,我觉得是不可持续的。我觉得下调 30%左右是非常正常的,我认为是这样一个观点。

  第二,实际上高溢价或者是高估值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我们发现确实很多海外的公司愿意到中国来上市,高溢价能够吸引全球的人才、资金、技术包括各种各样的团队到中国来发展。我们最近在看一个浦东的项目,就是吸引全球的人和技术。讲的就是说我要到中国创业板上市,这些一看在中国的上市回报最高,他就愿意来中国,这是一个。

  第三,深交所的董事长陈东升有一个观点,我们希望创业板、中小板能够培养出中国的微软、中国的苹果,当然培养出中国的微软就要培养出中国的比尔盖茨,中国的首富,不要说培养出中国的微软不让他造富,如果不和谐的社会或者是社会不公引起一些争论,但是总的来讲,这个会带来社会的进步。所以高溢价和造富运动可以看成一种正常的状态,但是不能成为一种长期的状态。

  刘端明:谢谢郑总,您关注的企业很多是上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他们对投资的希望和现在向比有什么变化呢?

  郑伟鹤:大家接受的市场是创投估值的上线,本土的创投会接受10倍、20倍左右,这个是今年的水准,这个可能是一个平均值,有可能会更高一点,应该说市场整个来讲,价格还是比较高的,应该是在大家接受偏高的位置上。

  刘端明:梁总介绍一下。

  梁英杰:我补充一下,估值、市值回调,看它是低于合理还是高于合理的水平,很多人的观点是合理,有估值存在就是合理的现象,但是实际上我认为这个观点不足。我们可以看一下有几点:

  一、同类型的公司,在同一个行业的公司,如果在海外上市拿到的市值和在中国拿到的市值比较,确实在中国创业板拿到的估值的公司比海外高。在同一个行业里面都出现这个现象,还是代表在创业板里面的估值有点偏高。这个情况下回调是一个很重要的水平,资本市场的作用是把基金导向到一些更应该拿到基金企业里面发展,如果一个龙头的企业在一个行业当中,因为它的资本市场地点不同,以至于它拿到的基金不足,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混乱的状况。

  回到我们看投资的角度来出发,去看这个现象对我们的影响,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去做投资,我们本来就没有把很多的焦点放在最终上市是50倍还是100倍的 PE做一个测算,刚才的不同投资人说了,现在的PE可能是在10-12倍这样的市盈率。为什么在A股市场、创业板市场的40-50倍的PE上市,是不是那些投资人很黑必须要赚这些钱?我觉得在投资人心目中还有比较合理的PE,所以当这个企业将来没有拿到40、50倍,只拿到20、30倍的PE,我认为不是吃亏的现象,应该是价值更长远的,应该拿到市值上面去。所以投资者应该把更长远和合理的市值当中去,现在这个情况应该不是坏的,而是长远的。

  刘端明:投资人能接受的是10、20左右,企业家接受的是40、50的市盈率左右,这是大家认为合理的。我们现在再回到创业板的企业家,我们于总刚才提到是我们中国创业板的第一步,也是从一位创业家,也是企业家。根据昨天的收盘价,昨天是42.5,市盈率是50.2倍,您的生价是14.35亿,您也成为一个亿万富豪了。您之前是通过非常艰辛的创业,您现在的身价已经10几亿了,您现在前后到底的做事方法方面有什么区别?再讲一下,于总是第一批创业板上市 28家企业成立了一个C28俱乐部,于总是这个俱乐部的主席,经常和首批上创业板的28家企业的企业家经常沟通、聚会,您能不能谈谈创业板上市之后,这些老板们到底在干嘛?

  于德翔:问现在在干什么,刚才你说的财富效应这个问题,实际上广为社会和媒体投资比较多,但是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你刚才说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所谓的叫企业家,我也没有找到企业家的感觉,因为企业家是一套系统的管理人。我一直把我们这个叫草根成长起来的创新型的企业叫企业工作者。在没有上市之前是为企业工作的,上市之后也是同样为企业工作的,但是上市前和上市后有两个转变。上市前是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上市以后可能生存的问题就变得不是那么突出和重要了,更多的是来自于企业自己的战略和未来发展,来自于行业上的市场竞争的压力,来自于资本市场和投资人给你的压力。如何保证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这是每一个创业板上市企业可能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所以说上市以后,我看到提出的很多的投资人也好、社会的媒体也好,是不是像上市以前那么拼命地工作,老想知道这个问题,刚才说是成立的C28俱乐部,这些都是创新型的企业发展起来的,企业的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基本相似,这个C28俱乐部是一个相互学习、分享的平台,现在成立一年多时间以来,基本上每个季度会聚会,每一次都把我们好的经验分享,同请一些老师或者是教授、经济学家给我们洗洗脑子。

  每次大概活动两三天的时间经常在一起,我感觉媒体的看法统一,我看到这些企业家包括我和过去一样,每天都那么拼命。我感觉创业板的企业前途还是很大的,从创业板的老板的结构上,感觉到这个里面真的是有希望的,比如说28个董事长里面,有博士学会的大概改进1/3,其他的100%基本上是本科以上的,这样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这些为市场奔波,为了市场的发展寻求更多的途径,特锐德一直致力于把我们的做法改变为工厂,特锐德这几年的发展和中国众多的企业一样,不叫作坊叫工厂,如何把作坊改变为工厂是经营模式上的一个改变,如何把这方面改变,完全靠自身的改变有困难,必须要学习,必须要引进和创新,如果没有创新和脱胎换骨的改变是很难的。

  另外的一些,当把企业做到上市以后,你企业的规模再扩大,你的治理结构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你的权利和过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大家可能都知道,所有的人对权利欲望。如何把权利进一步释放,如何形成一个新的机构,对大企业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一些小企业,尤其我感觉到我们的朋友是家族企业是非常困难的,过去小企业的时候,所有的款都要他批,现在的都让别人去批了,心理是极端地不舒服,对别人表示怀疑,采用查帐什么的,当你的授权人感觉到你不信任的时候可能会离你而去。所以上市以后对企业工作者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这个不是一方面,而是方方面面。

  刘端明: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到底上创业板的企业怎么样呢?应该说他们的企业是高成长的企业,现在上市之后到底怎么样呢?我们现在也要做一个统计,我们结果发现,创业板的企业成长性往往不如中小企业板,更不如今天晚上颁奖的上福布斯潜力企业排行榜200家的企业,根据我们目前公布财报的100多家创业板的企业数据,这些创业板的企业销售增长率在34.89%,35%还不到,利润增长率是22.73%,这个数据是低于中小板的,福布斯公布的数据,销售增长率是 56.9%,实际上创业板只有35%,而我们的上榜企业包括我们非上市的企业,利润只有50.7%,利润增长率只有22.7%,而福布斯有99%,这个差距是很大的,您刚才提到比较辛苦,您怎么看呢?

  于德翔:您这个问题比较PK,就像日本的菅直人下来一定要和大家道歉一样。我申辩一下,其实也不叫申辩,我解释一下。刚才说福布斯成长性,因为你们专挑成长性往里面进,第二年下去了就让他下来了,中小板同样是上市公司,没有退市的,为什么没有创业板好。

  我觉得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为什么推出创业板,是世界金融危机把创业板推出来的,如果没有金融危机,创业板也许还不至于在2009年推出来,2009年金融危机推的时候,所有创业板的企业都不受金融危机影响,所以它基本上在发展的高点。

  在2010年的时候,基本上中小板的企业多数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因为中小板的企业多半是规模性的企业多一些,生产性的企业多一些,它是从谷低往上走的,在金融危机下面受了影响,在2008年、2009年受了打击和影响,业绩下滑以后。创业板的企业是谷顶上往下走,中小板的写是谷底下往上走,这两个地标不一样。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是创业板的企业,其实上市了以后,包括我更多的不是特别关注企业的高成长,但是作为投资人来说,我投进去了以后,你一年翻5倍才高兴。但是这些作为创业板的企业,和别的不一样的地方,绝大部分的创业板的老板最后变成私营企业不像一些国营企业我当老板当三年我的业绩和股价和成长性挂钩的。但是一但让你成为创业板的企业,老板首先看到的问题是这个企业我能跟他多少年,我能把这个企业带到多少年,他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也就是说他上市以后,他需求更多的是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他寻求的是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因为上市以后挑战非常大,挑战非常多,更多的企业家们,企业工作者们在这些挑战上如何来面对,如何来改变,如何来脱胎换骨,保证这个企业长期地发展。

  大家应该说对创业板的企业有信心,应该认为长期地去关注,而不是像炒股一样,今天就希望有多高的回报,因为它这个回报一定是长期的。

  刘端明:谢谢于总的分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看到在创业板企业上市之后,这个问题我可以问邹总,实际上我们也看到,在企业上市之后,特别是上创业板之后,特别是企业的高管,后面的都是离职套现,解套的首月就有14家公司40名高管是5.6个亿,到目前为止有61家企业可以解套了。目前也有25家企业的高管套现了7.2亿,实际上说这个对我们,比如说邹总是将要上市的企业,对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来讲,很多高管跟着您一起住,干了很多年以后,企业上市自己的身价是几千万,几十亿了,现在离开公司对您的一个损失,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陪着你从创业到守业到企业成长为非常优秀的公司?

  邹左军:因为我们的企业没有上市,这是一个比较关注的问题,因为高管离职对企业是很不好的情况,我觉得对这个问题可以归结到如何使一个企业持续地有发展的激情,光靠创始人有激情,我觉得是不够的,关键是要使这个企业怎么样有这种企业的基因。就是说我们在企业的文化建设方面,企业的治理结构方面,企业的激励方面,怎么样把持续比较保持激情,能够不因为企业家、个人、创始人的变化,或者是不因为企业的上市发生变化。

  我们的企业是这样的,除了股权激励,把这个激励多样化,因为企业单靠股权激励留人我觉得可能会出现一些片面的,我认为应该从方方面面。我刚才说的通过企业文化留人,通过待遇,这个待遇不光是我们股权的激励,还有其他方面的绩效考核等等。另外,通过创造更多发展的机遇、更大的平台,通过事业留人。实际上大在跳槽的时候有一个选择,它也是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我们的企业一方面有这种感情留人,有企业文化留人的因素在里面,同时给他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我觉得他不会轻易地选择刚一过好日子第二年就去套现。

  刘端明:您的企业刚进福布斯中文榜之前是比较小的,现在的利润也是很可观的企业,上市以后您自己也会成为富豪,您自己觉得以后会有什么改变吗?

  邹左军:第一没有上市,天天算自己的身价不是很好的事情。第二个我们在基金里面享受这个工作,我和我们的企业说我今天53岁了,在里面再干10年,这10年是保持企业继续领军,继续保持创业精神的团队。

  刘端明:刚才几位非常优秀的投资人也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希望你们谈一谈,因为你们之前投资过非常多的好的企业,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可能会像在座的两个企业一样,不管上市与否,都保持激情,当然有一些企业上市以后会有所改变,大部分的钱或者是生活态度有改变。我希望四位投资人给在座更多的企业家或者创业家,怎么样让他们在上市之后都保持这种创业的激情。

  比如说包括我们的各种激励措施,我们有什么建议,先从杨总开始。

  杨杰宾:我的工作比较特殊,普凯投资2年前设立了这个部门,我经常和企业家在一起,所以我对企业家的心声和他们的认识也比较深刻,所以刚才于总讲的一些情况,我觉得中国很多的企业都面对相同的情况。特别像创业版,我们怎么看在创业版上市的企业,它既好也有一点不合适。好在很多的企业家在快速成长期间,他们都会面对资金上面让它扩展快的瓶颈,所以创业板其实是提前让很多企业能够上一个台阶,但是有一点,提前把它拉高了,所以它面对的在规范的发展中,就好象刚才于总讲到的,他们提前面临着他们应该过一阵子才要面对的东西,可是现在提前面对了。好在他们上市以后可以吸引很多新的人才到他们的企业里面,但是这也是一个阶段,让他们能够接受一些其他外来人才的管理方式、风格等等,这个我可以完全理解。

  至于你刚才问到,那些是不是能够以这个机制来激励,保持这个创业的精神,我觉得刚才找总讲得非常重要,我以前在3M公司,3M上市以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公司,它还继续提倡内部的创业,成立一个企业以后,它就像赵总刚才讲的,利用文化和企业的价值提倡。就是说20%的产品一定要来自新产品,他奖励每一个员工,让他们的工程有20%的时间来开发他们自己愿意开发的产品,等等这些措施来提倡企业里面的创业精神。当然如果是上市了以后,他们不仅仅是冒风险的创业,因为这个是要对公众的股东负责,所以它也要平衡这个稳定的发展。所以一个健康的企业,它能够怎么样平衡这两点就会发展好。

  刘端明:楼总。

  楼云立:这点我想说两点。一、我们自己投资以后上市的企业中,现在100%是由原始的创始人在做CEO和董事长,当然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套现,当时自己的股份中大部分还是留在上市公司里没有卖掉。我认为上市以后套现的CEO也好、员工也好都是正常的。大家也是看到上市有这么好的市盈率有一定的套现很正常。我认为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大部分的创业者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做10年到20年的阶段。我认为对于投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第二,上市以后,我也在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上,我们看到对创业、企业家的困惑,经常是一个困惑,讲的对创业矛盾的,上市以后,如果在美国上市,是每个季度向市场做出报告。所以有这样的压力,你盈利如果没有好的增长,你的股价会受到打击。这个时候可能对公司长期、战略的发展是一个矛盾。有的时候企业家、董事会会在一些选择上,不一定做的是对公司长期的发展是最好的选择,可能在短期会亏损,本来是市场说了要做到多少利润的时候,有一个收购的机会也好,或者是一个新的项目,在短期利润上是一个负面的影响。这个时候对企业家或者董事会是一个考验,到底我是保持利润好的增长,还是收购现在没有利润的这样的项目或者企业,但是对我将来是有好处的,这个可能大家在没有上市的时候,上市比较勇敢地做这个事情,当然这个是所有的公司都要面临的事情。

  郑伟鹤:应该说现在本土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来自于这几个方面。第一锁定期比较长,没法套现,所以必须继续创业。第二,上市以后,发现二级市场给的股价非常高,干脆增值扩股了,所以必须要创业。我们最近投了一个项目,上市公司下面的一个企业要分拆上市,你们已经有股权了,下面很多人没有股权,就分拆上市。最通常的做法是期权安排,因为本2级市场比较高,期权安排对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目前来看还有很多不是很成功,目前国内或者是海外的期权激励的做法,在国内的期权制度还需要改进,总的来说对本土的上市公司,这四个是通常的方法,当然对内在也是一种文化。

  前两年我参加了一个董事会,总经理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他是做房地产服务的,现在来讲,房地产是一个面临激烈竞争的市场,今年的利润还能够增长,做到二、三线去了。中国的市场非常大,他把根扎到二、三线,原来在2线城市,现在向中小城市走,把战线拉长,投一些新项目,更能激发出他们的创业激情。

  刘端明:谢谢郑总的精彩案例。

  郑伟鹤:它这个团队非常成熟,也具备创业精神,同时大股东不是很忙,把这个团队,公司所有的通过制度化、平台化的设计,建立在这么一个基础上。不是说创业大股东一定要非常辛苦、非常奔命,要通过制度设计,完成文化的塑造和整个精神的文化。尤其是经常接到的电话。世联地产卖楼的电话,这些人的创业激情非常高。

  梁英杰:我觉得这个不在于创始人企业家的激情影响到全公司,这个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我投资过两家非常不同公司的老板。一个是很积极,基本上上市和上市以后没分别,基本上每个事情都管,还有一个是上市以后用基金经理人管理公司,基本上他去做一些战略性的事情。但是只是两家上市公司都面临同一个问题,确实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他的创业精神有所下降,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如果一个公司是10个人,每一个人的贡献,如果你可以把你的投入增加一倍,基本上10个人的公司,就增加了10%,因为10个人都不想知道对方是谁,很多一个人增加一倍,10个公司都增加了10个生产力,如果一个人的贡献增加一倍只是千分之一,这个是上市公司要用的,很多人来的时候是报着一个创业精神来的。如果是上市公司是报着求稳来到这个公司,这个也是造成不同的情况。

  我春节的时候去到美国和硅谷的公司去讨论,Google在前几年代表了硅谷、IT方面很创新的领袖公司,确实是不得不承认在几年下来,硅谷里面最优秀的 IT人才不一定会考虑参与到Google这样的公司里面去。所以上市以后,经过一个辉煌的时候,某一些时候也会出现当年的雅虎、微软创新、延续的问题。这是上市必然出现的代价,有一些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其他的公司Fexbook是一个新的公司,Fexbook不是上不了市,是不想上市,因为它上市以后必须要付出一个创新的代价,它不希望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付出这个代价,所以选择上市推迟。这个是准备上市公司必须要准备的问题。

  其实在这个问题里面能做到的股权激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刚才大家讨论到的企业文化的建立,我们是不是能把企业、员工建立成一个更高远的价值观,我们不仅是为了赚钱来建立一个企业,如果企业有更高远的、面向社会的价值观,员工会更去积极投入,会抵消上市以后创业精神的减少。

  刘端明:谢谢梁总以国外的案例给我们上市公司提供的建议,如果有什么问题下面的嘉宾有什么问题可以补充。如果有的话给三个问题的机会,有什么问题可以问台上的嘉宾。目前可能没有,我简单做一个小结,刚才在座几位非常优秀的投资人和几位的企业家谈了两个重点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话题,从我们的角度来讲,非常希望中国有非常多优秀的企业家能够从小到大,从优秀到卓越一直成长下去,能够出现像美国的微软、 Google等这样优秀的公司。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话题,让每一位创业家、企业家、投资人自己能够持续地保持这种创业的激情,因为只有这样,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才有希望。因为福布斯也一直在说,创业、创新和创富是非常重要的思想。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希望投资人在投资企业的时候,不光只是说我们只要从这个单子里面,从这个项目里面赚到钱就可以了,很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帮助我们的企业家。我非常谢谢刚才几位企业家和投资人都提到,我们除了股权激励、期权激励之外,还有非常多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员工的理想和责任感的树立等等。这些方面我认为都是非常重要的点,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几位重量级的嘉宾,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送他们,谢谢你们。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