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苗圩: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机遇与挑战共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0日 16:37  新浪财经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于2011年3月19日-21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上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于2011年3月19日-21日在北京钓鱼台举行。上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苗圩: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谢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来共同探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宏观背景下,培育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按照会议的安排,我就这一个主题向大家做简要的阐述。

  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目前,中国现有的增长模式日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是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趋于强化,主要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的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单位产品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是产业结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比重过大,工业增加值率的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但是,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超出了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0年,中国的专利合约条约、国际专利的申请量仅居世界第四。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开始反思过多放弃实体经济,单纯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战略,并纷纷把发展新能源、信息网络、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突破方向和增长的引擎,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构建新兴的产业体系。我们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的技术突破和重大的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经过反复的论证,中国政府决定把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方面作为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增强中国社会可持续的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也是构建产业竞争的新优势、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一种必然选择。

  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要处理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关系。

  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所谓“转型”,就是要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道路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转变;所谓“升级”,就是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的跃升。培育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通过促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我们认为,有必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大多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凭空而为,必须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的支撑。比如说,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就离不开现有的机械工业。

  其次,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重要方向是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并不等同于落后产业,通过技术的创新、组织的创新和管理制度的变革,传统产业也可以转变成为新兴产业、现代产业。比如,传统的原材料产业经过改造提升以后,就可以向新材料产业演进和发展。

  第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和带动。比如新一代的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将有力的带动现有的信息产业升级换代,信息通讯技术的深化应用可以推动传统的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先进制造业跨越。

  三、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

  没有重大的技术发明,没有技术重大的突破,就难有新兴产业的诞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强化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首先,必须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突破的若干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必须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才能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其次,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国的创新政策包括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也包括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我们始终坚持自主、合作、共赢、开放,利用全球创新要素和资源,并把本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战略的导向和主要的目标。

  第三,必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如果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源泉。要充分利用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项目,在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催生新兴的产业。

  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把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强大的动力。

  在现代市场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同等重要,特别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加速融合,推动生产体系的重构,甚至成为新经济的显著特点。因此: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商业模式创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中的作用,比如在节能环保领域就需要积极的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的回收利用等新型模式,发展商业性的增值服务新业态。

  二是必须重视市场配套设施的建设。处在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面临与现有同类产品相比成本比较高,市场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比如新能源发电就需要储能等相关设施的配套,物联网的配套也需要组织、实施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示范工程,为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商业化搭建平台。

  三是必须高度重视本土品牌的培育和发展。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军地位的重要标志就是拥有国际著名的企业和国际著名的品牌。我们现在是一个制造的大国,但还是一个品牌的小国。在新兴产业的起步阶段,就要立足长远,支持发展具有竞争实力的自主品牌。

  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要的支撑。

  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体制、机制的制约,既有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策弊端积累的效应,也有新技术给我们现有的管理体制、机制带来的挑战。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要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适合市场经济和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一是要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放宽准入的门槛,简化审批的程序,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体制的改革,为各种资本有序的进入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的保障。

  二是要综合运用产业、税收、财政、金融等手段,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的激励功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优化的配置。

  三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切实保障创新者的权益。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十二五”时期中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愿意与各国的产业界、科技界、金融界和广大专家学者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共同为推动新兴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努力。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