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闻:政府应减少对高等教育的干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7日 17:51  新浪财经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深圳经济特区研讨会”于2011年2月27日在深圳举行。上图为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

  以下为演讲实录:

  海闻:我们一谈深圳,就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前30年我们有很多东西之所以跑到别人前面,是因为有很多别人没做的我们做了,30年过去了,深圳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走在别的城市前面?我想至少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卫生。因为中国到目前为止最没有改革的就是教育和卫生,问题最大的是看病难、上学难。当然不是普通的上学,是上好的学校,我们现在整个教育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因为我在国外也待了很长时间,我觉得未来国际上的竞争就是教育。美国就强在它的科研和教育上。我30年过去了,深圳仍然有可以走在全国各个城市前面的就是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的改革。我今天主要谈教育。

  对深圳的教育问题,我想谈三个方面,第一是为什么要跨越式发展。第二是我们到底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体系,第三是深圳的高等教育改革。

  第一,为什么要跨越式发展,具体分三个方面,一个是深圳继续发展的需要。早年人才来到这里是体制的差异,早年很多人来到深圳,是因为深圳没有创业的机会,包括人事制度等等很多方面。现在全国都已经改革开放了,所以并不存在体制上的优势,因为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人才的吸引力在减弱。从长远来看,深圳要继续吸引人才,通过我们的观察,大多数的学生选择就业是在母校所在地,你到北京上学,你可能就在北京就业,你在上海上学,你可能就在上海就业。因为母校在那儿,资源在那儿,他对这个城市也比较熟悉。现在你让他无缘无故到深圳来,他如果从来没有到过深圳,他是不愿意来的,他宁可在北京当蚁族,也不愿意到深圳来。所以说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一定要跟周围的高等教育配套,光靠外面吸引是不行的。

  第二是创新和转型的需要。深圳不仅仅是要维持现状,转型是怎么转呢?就是从原来的制造业转成服务业为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美国这样一个国家,它的服务业占到80%,深圳也要这样发展,从制造业慢慢的向服务业发展,这样,需要的人才跟制造业是不一样的,制造业的时候需要的高学位的人才不多,可是产业发展到服务业为主的时候,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必须要通过高等教育来培养更多的人才。尤其是现在要讲创新型和国际化,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不是一般的技术学院毕业的,或者是有点技术的人就满足需求的。

  第三,深圳的高等教育过于落后。北京1000多万人,有178所高等院校,有在校生66万多。深圳有800多万常住人口,在读的大学生只有6.7万,这个悬殊就相当大了。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北京有10万本科生,我们一共在校的还不到10万。而且北京的GDP和深圳是差不多的,这样来看,我们深圳就太落后了,所以我们提出要跨越式发展。

  第二,深圳应该构建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体系?它不仅仅是一两所大学,它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一个金字塔的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有层次的体系,美国的加州可以是深圳参照的一个模式,我在加州读过书,然后在加州的一些院校也教过书。为什么拿深圳跟加州比呢?加州早年就跟深圳差不多,美国人是瞧不起的,说他们是暴发户,没有教育,深圳在中国人的眼里也是这样的,深圳人很浮躁,没有教育,但这只是过去,只要你重视了,你的教育马上就会突飞猛进。加州的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是美国最好的,它的公立教育系统是分层次的系统,它顶上是很有名的大学,完全是研究型的,第二个层次是加州州立大学,它有20个校区,主要是培养白领为主,而且层次非常清楚,加州州立大学就不允许有博士,就到硕士为止。不像我们现在很多学校都分博士点。第三类是设计大学,有将近100个校区,遍布整个加州,这些人是两年制的,主要是蓝领。所谓的蓝领,也是需要高文化的,不是说你去打工就不需要高等教育,它的层次是非常清楚的。我想我们现在要规划深圳的十年、二十年的高等教育的蓝图,就要有这样的意识,这里面要包括两三所研究型的大学,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要做研究型,起码还要五六所以培养技术工人或者是白领为主的学校。同时还要培养普及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需要普及,我们也可以考虑五六所大专性质的学校,我们不一定都叫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就可以叫学院,这样的话,让多数人都有上大学的机会。我们不一定像北京有170多所大学,我们有10多所大学,也可以有十几万大学生。第二是要有多种形式,我们不要光把教育集中在公立上,这是我们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教育资源是稀缺的,尤其是好学校。我们现在的私立大学是完全被压抑的,它最多只能招三本,这就变成私立学校起不来,一方面公立学校通过高考解决公平问题,但是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人不一定要用高考的办法来上大学,所以我认为深圳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一定完全局限于公立学校,我们可以开一些私立的高等学校,而且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的私立学校。我们不妨在未来20年里,在深圳搞一个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第三是分布要合理,我们不一定要集中在某个地区里,尤其是普及的教育,我们可以分布到很多地方,另外也不一定放到深圳,也可以放到深圳郊区,把它放到深圳和东莞周边,两边都可以享受也可以,不一定都到深圳办。但是研究型的大学要相对集中,因为这会有利于交流。

  第三,深圳的高等教育改革。我们的发展不是复制现有的中国的高等教育,很多教育改革在好的大学里很难进行,为什么深圳现在反而可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呢?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个新的学校,像南方科技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我觉得改革要在这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个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我们不能把学校当政府看待,我们现在讲去行政化,什么叫去行政化?很多人讨论是说高校有行政级别,这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有两点,第一是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现在政府管得很细。第二是高等教育的行政系统必须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目前是两个极端,一个是完全社会化的,现在发现不行了,交给社会出了问题以后又交给了学校,但是又不能让学校的编制跟政府一样。我们现在的高校不能做到一个教师一个编制,就是你来这个学校了,哪怕你是人才,我们都有一个考核标准。另外我们的行政系统,如果都拿着铁饭碗,很难保证它有效,不能把我们的行政系统当公务员对待,行政系统就是一个服务系统,哪怕你是教育科研处、教务处的处长,都不应该进入编制。还有科研的改革,科研的钱不应该是学校给的,科研的钱要申请,申请政府、企业的项目,还有国家的大量的研究经费,但是一旦科研转换以后,他的成果转换跟他的收益应该挂钩。还有我们的财务改革。还有一些东西可能已经超出我们的范围了,比如说学籍改革,我们能不能放宽入学的门槛,但是把住出口,让更多的人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还有一个是学生培养模式要改变。现在本科生的教育到了必须要改革的状况,我认为现在高等教育改革并不需要把重点全部放在招生上,我认为高考制度肯定要改革,但是在高考制度改革之前,必须要有其他的模式出来,比方说让不能通过高考上学的人找到一个出路。高考制度对中国的教育损害非常厉害,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都是围绕着高考的。在高考改革出台之前,一定要改革我们的培养模式,我这里提出两种方式,第一是通才教育,现在已经到了单一的专业不能满足需求的时代,现在我们的专业分工特别细,专业之间互相很难打通,现在有些高校在实验,我想我们深圳要做的话,凡是新建的学校一定要搞通试教育。第二是自由选专业。目前70%的人对他所选的专业不满,我们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在学生中实现自由选专业。

  还有一个是办校模式。美国的高等院校很大一笔钱来自企业,美国没有国立大学,全部是州立大学,公立学校全是地方的,美国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要拿出财政收入的将近50%用于教育,我们的比例差远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第一,政府要进一步的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支持。第二,我们都在深圳,20年以后,我们的孩子在哪里上学?我觉得需要整个社会关注高等教育。我们希望再过20年,深圳不仅是制造业的质量,而且在高等教育方面也能有深圳质量,并且办出知名的高等院校。北大在深圳,也将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我们的努力。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